河边之花:撒拉族传统音乐文化
生活在大西北的人都非常熟悉骆驼,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赞美它,有多少歌手讴歌它,然而恐怕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如撒拉族更喜欢它。他们把骆驼视为本民族的象征,为它编了舞蹈,每逢喜庆节日,都要进行表演。熟悉撒拉族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撒拉族的先民是六百多年前骑着骆驼从中亚一带迁徙来的。传说他们在一路之上依靠骆驼战胜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经过长期跋涉才到达青海省东部九曲黄河的岸边并定居下来。撒拉人认为骆驼为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建立了丰功伟绩,所以他们最重要的民族舞蹈就是骆驼舞,撒拉语称“对依委纳”。
“对依委纳”由四人表演,二人扮骆驼,一人扮阿訇,一人扮蒙古人。这个舞蹈除模仿骆驼的动作外,还用阿訇和蒙古人对话,表现撒拉族先民在六百多年前到达黄河岸边时,与当地土著民族最初接触的情况,扮阿訇的演员高声吟唱赞颂先民和骆驼的功绩。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我国史书上曾称作“撒喇”、“萨拉”、“撒拉回回”等,共十万余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东乡、撒拉族自治县。
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撒拉人都能讲汉语,还有一部人会说藏语。撒拉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撒拉人信奉伊斯兰教。根据民间传说,撒拉人的先民是从撒马尔罕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迁来的。因为土库曼族有“撒莱尔”部落,撒拉语又和土库曼语十分相近,所以有人认为,撒拉人的先民可能是从土库曼起程经过撒马尔罕迁徙来的,到青海、甘肃一带以后,他们和周围的汉、回、蒙古、藏等民族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单一民族。
撒拉族从事农业,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荞麦、青稞、土豆等。同时兼营牧业和划木、熬盐及羊毛编织、放伐等副业。
撒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体裁是民歌,包括劳动号子、撒拉曲、少年、宴席曲等类别。
劳动号子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所唱的歌。它除了在劳动中起鼓舞情绪、减轻疲劳的作用外,还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的功能。撒拉族的劳动号子分黄河船夫号子、划木号子、打夯号子、打墙号子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音调高亢、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带有很多衬字、衬腔和衬句。大多用汉语演唱。
撒拉曲意即撒拉人的歌,撒拉语叫“玉尔”。据撒拉族歌手们说,撒拉曲是最古老的歌种,其中大部分曲调是撒拉人的先民从撒马尔罕带来的。撒拉曲多为情歌,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赛西巴尕》、《皇上阿吾尼》、《阿依吉固毛》等。撒拉曲用本民族语言演唱,其音乐风格,近似汉族的小调。
《巴西古溜溜》是最流行的一首撒拉曲,“巴西古溜溜”是“圆圆的头”之意。这首歌反映了撒拉族男女青年冲破礼教的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巴西古溜溜》由歌手即兴编词演唱,词往往有十多段,它的曲调优美明快,适于抒发热烈的情感。撒拉族青年常演唱它以倾诉互相爱慕之情。如下例:
“撒拉曲”的歌词有许多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除押尾韵外,有时还押中韵、头韵。尾韵大多为两行一韵,是突厥语诗歌比较古老的格式。“撒拉曲”的旋律和当地汉族、回族民歌相近,而和乌孜别克、土库曼民歌没有联系。因此,“撒拉曲”恐怕不一定像是歌手们传说的那样产生在东迁之前,而是在定居青海、甘肃之后。
“少年”又叫“野曲”,是广泛流行在甘、宁、青三省(区)的一种山歌。撒拉族“少年”主要的曲调有“孟达令”、“三起三落”、“散花梢令”、“大眼睛令”、“巴里巴加令”、“撒拉令”、“哎西广散令”等。由于较多地吸收了本民族“玉尔”和当地藏族山歌——“拉夜”的一些音调和特点,形成了独特风格。撒拉族“少年”以五声音阶羽调式为主,音乐格调细腻、雅致而又质朴、深沉。撒拉族“少年”的唱词具有撒拉语的特点,句子常用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名词常有单复数的区别,还时而加进撒拉语的词汇,如“美力格散花梢”(我的明白人)“牙尔”(情人)“艳姑”(大嫂)等。《大眼睛令》是很有代表性的撒拉族“少年”。
这支“少年”的第三、四句词中就用了主——宾——谓语序,还用了名词复数“大眼睛们”,“哈”在这里不是虚词,而是撒拉语名词的与格形式,表示动作和行为的承受对象。
撒拉族“少年”以抒情为主,在撒拉族地区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孩子都会唱“少年”。“少年”的内容多为情歌,一般不能在村里唱,也不能当着不同辈分的人唱,而要到野外山林中去唱。由于它的演唱场合,故又称为“野曲”,与“家曲”——宴席曲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宴席曲主要流行在甘肃、青海的回、汉、保安、东乡、撒拉等族人民中间。在当地方言中“宴席”实际是婚礼的代名词,所以“宴席曲”是指在婚礼中唱的歌。
撒拉族的婚礼,和当地汉族不同,不兴吹吹打打,但也是颇为热闹的。新婚之夜,大伙到新郎家的院子里唱宴席曲,歌声嘹亮、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宴席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齐整,有时还伴有双㨪手、半蹲、双打腿等舞蹈动作。人们常围着火堆,挑选两名能歌善舞的歌手,边歌边舞,以两人唱众人和的形式进行表演。
宴席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诉说旧社会出征的士兵痛苦生活的《高大人领兵》、《送兵》;有控诉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方四娘》、《马五哥》;有以汉族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孟姜女》、《王昭君》、《白蛇娘娘》、《水浒》、《杨家将》、《三国》等。宴席曲的歌词中很少有撒拉语词汇,从其内容及用汉语演唱这两点来看,它在撒拉族中的流传,应始于明代中叶撒拉族人民普遍掌握了汉语之后。
撒拉族的宴席曲有一些和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的宴席曲旋律相似,但由于采用更多的加花,使曲调显得更加秀丽、婉转。
除民歌之外,撒拉族还有民间说唱和本民族的器乐,但都不甚发达。
民间说唱主要有《撒赫稀》、《乌热亥苏》两种。前者是少女临嫁前倾诉封建礼教对她们迫害的哭婚调,歌词长大,曲调只有两小节。后者是在婚礼中由女方请的民间艺人向众亲友大声朗诵的赞婚祝词。
撒拉族的乐器有咪咪和口弦等。咪咪是一种双管双簧的吹奏乐器,长约14厘米,用丁香树皮为簧哨,管竹制,两支管等粗等长,上开四孔。竖吹,用左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孔。音域为两个八度,音色柔美、清新,常用于伴奏“少年”的演唱,也有一些从民歌曲调演变来的独奏乐曲。
口弦撒拉语为“丢乌”,因为口弦弹奏起来发出“丢乌-丢乌”的声音。“丢乌”为铁制、单簧,是撒拉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现在也很少有人会弹了。
撒拉族民间音乐和中亚诸民族民间音乐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和乌孜别克、土库曼族的民间音乐也没有任何联系。据民间传说,当时从中亚来的先民全是男子,娶藏族、蒙古族、汉族、回族妇女以繁衍后代,从撒拉族民间音乐的情况来看,这一传说是可信的。撒拉族并没有保存其先民的音乐文化,而是在到我国之后,吸收汉、回、藏、蒙等诸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素,重新创造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对依委纳”由四人表演,二人扮骆驼,一人扮阿訇,一人扮蒙古人。这个舞蹈除模仿骆驼的动作外,还用阿訇和蒙古人对话,表现撒拉族先民在六百多年前到达黄河岸边时,与当地土著民族最初接触的情况,扮阿訇的演员高声吟唱赞颂先民和骆驼的功绩。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我国史书上曾称作“撒喇”、“萨拉”、“撒拉回回”等,共十万余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东乡、撒拉族自治县。
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撒拉人都能讲汉语,还有一部人会说藏语。撒拉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撒拉人信奉伊斯兰教。根据民间传说,撒拉人的先民是从撒马尔罕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迁来的。因为土库曼族有“撒莱尔”部落,撒拉语又和土库曼语十分相近,所以有人认为,撒拉人的先民可能是从土库曼起程经过撒马尔罕迁徙来的,到青海、甘肃一带以后,他们和周围的汉、回、蒙古、藏等民族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单一民族。
撒拉族从事农业,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荞麦、青稞、土豆等。同时兼营牧业和划木、熬盐及羊毛编织、放伐等副业。
撒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体裁是民歌,包括劳动号子、撒拉曲、少年、宴席曲等类别。
劳动号子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所唱的歌。它除了在劳动中起鼓舞情绪、减轻疲劳的作用外,还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的功能。撒拉族的劳动号子分黄河船夫号子、划木号子、打夯号子、打墙号子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音调高亢、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带有很多衬字、衬腔和衬句。大多用汉语演唱。
撒拉曲意即撒拉人的歌,撒拉语叫“玉尔”。据撒拉族歌手们说,撒拉曲是最古老的歌种,其中大部分曲调是撒拉人的先民从撒马尔罕带来的。撒拉曲多为情歌,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赛西巴尕》、《皇上阿吾尼》、《阿依吉固毛》等。撒拉曲用本民族语言演唱,其音乐风格,近似汉族的小调。
《巴西古溜溜》是最流行的一首撒拉曲,“巴西古溜溜”是“圆圆的头”之意。这首歌反映了撒拉族男女青年冲破礼教的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巴西古溜溜》由歌手即兴编词演唱,词往往有十多段,它的曲调优美明快,适于抒发热烈的情感。撒拉族青年常演唱它以倾诉互相爱慕之情。如下例:
圆 圆 的 头
“撒拉曲”的歌词有许多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除押尾韵外,有时还押中韵、头韵。尾韵大多为两行一韵,是突厥语诗歌比较古老的格式。“撒拉曲”的旋律和当地汉族、回族民歌相近,而和乌孜别克、土库曼民歌没有联系。因此,“撒拉曲”恐怕不一定像是歌手们传说的那样产生在东迁之前,而是在定居青海、甘肃之后。
“少年”又叫“野曲”,是广泛流行在甘、宁、青三省(区)的一种山歌。撒拉族“少年”主要的曲调有“孟达令”、“三起三落”、“散花梢令”、“大眼睛令”、“巴里巴加令”、“撒拉令”、“哎西广散令”等。由于较多地吸收了本民族“玉尔”和当地藏族山歌——“拉夜”的一些音调和特点,形成了独特风格。撒拉族“少年”以五声音阶羽调式为主,音乐格调细腻、雅致而又质朴、深沉。撒拉族“少年”的唱词具有撒拉语的特点,句子常用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名词常有单复数的区别,还时而加进撒拉语的词汇,如“美力格散花梢”(我的明白人)“牙尔”(情人)“艳姑”(大嫂)等。《大眼睛令》是很有代表性的撒拉族“少年”。
这支“少年”的第三、四句词中就用了主——宾——谓语序,还用了名词复数“大眼睛们”,“哈”在这里不是虚词,而是撒拉语名词的与格形式,表示动作和行为的承受对象。
大 眼 睛 令
撒拉族“少年”以抒情为主,在撒拉族地区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孩子都会唱“少年”。“少年”的内容多为情歌,一般不能在村里唱,也不能当着不同辈分的人唱,而要到野外山林中去唱。由于它的演唱场合,故又称为“野曲”,与“家曲”——宴席曲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宴席曲主要流行在甘肃、青海的回、汉、保安、东乡、撒拉等族人民中间。在当地方言中“宴席”实际是婚礼的代名词,所以“宴席曲”是指在婚礼中唱的歌。
撒拉族的婚礼,和当地汉族不同,不兴吹吹打打,但也是颇为热闹的。新婚之夜,大伙到新郎家的院子里唱宴席曲,歌声嘹亮、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宴席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齐整,有时还伴有双㨪手、半蹲、双打腿等舞蹈动作。人们常围着火堆,挑选两名能歌善舞的歌手,边歌边舞,以两人唱众人和的形式进行表演。
宴席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诉说旧社会出征的士兵痛苦生活的《高大人领兵》、《送兵》;有控诉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方四娘》、《马五哥》;有以汉族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孟姜女》、《王昭君》、《白蛇娘娘》、《水浒》、《杨家将》、《三国》等。宴席曲的歌词中很少有撒拉语词汇,从其内容及用汉语演唱这两点来看,它在撒拉族中的流传,应始于明代中叶撒拉族人民普遍掌握了汉语之后。
撒拉族的宴席曲有一些和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的宴席曲旋律相似,但由于采用更多的加花,使曲调显得更加秀丽、婉转。
除民歌之外,撒拉族还有民间说唱和本民族的器乐,但都不甚发达。
民间说唱主要有《撒赫稀》、《乌热亥苏》两种。前者是少女临嫁前倾诉封建礼教对她们迫害的哭婚调,歌词长大,曲调只有两小节。后者是在婚礼中由女方请的民间艺人向众亲友大声朗诵的赞婚祝词。
撒拉族的乐器有咪咪和口弦等。咪咪是一种双管双簧的吹奏乐器,长约14厘米,用丁香树皮为簧哨,管竹制,两支管等粗等长,上开四孔。竖吹,用左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孔。音域为两个八度,音色柔美、清新,常用于伴奏“少年”的演唱,也有一些从民歌曲调演变来的独奏乐曲。
口弦撒拉语为“丢乌”,因为口弦弹奏起来发出“丢乌-丢乌”的声音。“丢乌”为铁制、单簧,是撒拉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现在也很少有人会弹了。
撒拉族民间音乐和中亚诸民族民间音乐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和乌孜别克、土库曼族的民间音乐也没有任何联系。据民间传说,当时从中亚来的先民全是男子,娶藏族、蒙古族、汉族、回族妇女以繁衍后代,从撒拉族民间音乐的情况来看,这一传说是可信的。撒拉族并没有保存其先民的音乐文化,而是在到我国之后,吸收汉、回、藏、蒙等诸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素,重新创造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