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隐娘
聂隐娘者,唐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年方十岁,有尼乞食于锋舍,见隐娘悦之,云:“问押衙乞取此女教。”锋大怒,叱尼。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及夜,果失隐娘所向。锋大惊骇,令人搜寻,曾无影响。父母每思之,相对涕泣而已。
后五年,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尼欻亦不见。一家悲喜,问其所学。曰:“初但读经念咒,余无他也。”锋不信,恳诘。隐娘曰:“真说又恐不信,如何?”锋曰:“但真说之。”曰:“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几里,及明,至大石穴之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壁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尼与我药一粒,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令剸。逐二女攀缘,渐觉身轻如风。一年后,刺猿 ,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三年后,能飞,使刺鹰隼,无不中。剑之刃渐减五寸,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受以羊角匕首,刀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瞑,持得其首而归。尼大怒曰:‘何太晚如是?’某云:‘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尼叱曰:‘已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某拜谢。尼曰:‘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曰:‘汝术已成,可归家。’遂送还。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见。”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锋已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
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数年后,父卒。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如此又数年。至元和间,魏帅与陈许节度史刘昌裔不协,使隐娘贼其首。隐娘辞帅之许,刘能神算,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跨白黑卫,至门,遇有鹊前噪夫,夫以弓弹之,不中,妻夺夫弹,一丸而毙鹊者,揖之,云吾欲相见,故远相祗迎也。”衙将受约束,遇之。隐娘夫妻曰:“刘仆射果神人,不然者,何以洞我也,愿见刘公。”刘劳之。隐娘夫妻拜曰:“合负仆射,万死!”刘曰:“不然,各亲其主,人之常事。魏今与许何异?顾请留此,勿相疑也。”隐娘谢曰:“仆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知魏帅之不及刘。刘问其所须,曰:“每日只要钱二百文足矣。”乃依所请。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后潜收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后月余,白刘曰:“彼未知住,必使人继至。今宵请剪发,系之以红绡,送于魏帅枕前,以表不回。”刘听之,至四更却返,曰:“送其信了。后夜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之首。此时亦万计杀之,乞不忧耳。”刘豁达大度, 亦无畏色。
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自空而踣,身首异处。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隐娘曰:“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能从空虚之入冥,善无形而灭影。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但以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余无逃避处。”刘如言,至三更, 瞑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 自此,刘转厚礼之。
自元和八年,刘自许入觐,隐娘不愿从焉,云:“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但乞一虚给与其夫。刘如约,后渐不知所之。及刘甍于统军,隐娘亦鞭驴而一至京师,柩前恸哭而去。
开成年,昌裔子纵,除陵州刺史,至蜀栈道,遇隐娘,貌若当时,甚喜相见,依前跨白卫如故。语纵曰:“郎君大灾,不合适此。”出药一粒,令纵吞之,云:“来年火急抛官归洛,方脱此祸,吾药力只保一年患耳。”纵亦不甚信,遗其缯彩,隐娘一无所受,但沉醉而去。后一年,纵不休官,果卒于陵州。自此无复有人见隐娘矣。
因《传奇》集早已散佚,《太平广记》收《聂隐娘》一文时注其“出《传奇》”,故今人大都据此认为《聂隐娘》出自裴铏之手。但也有人,如李宗为先生对《聂》文的题材、人物形象和行文方式进行分析后,认为此文应出自袁郊的《甘泽谣》(见李著《唐人传奇》),现谨记于此,聊备一说。
《聂隐娘》是唐传奇中的名篇。由于本篇构思独特,细节描写逼真生动,又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因此使隐娘这一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女侠形象,迥然不同于以往传奇中的侠女类人物。
这个故事的情节颇为曲折:聂隐娘原为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为一女尼窃走,五年后送归,女尼即飘然无迹。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隐娘方讲述了她为尼所挈后,于深山中苦练剑术,练成了决虎豹、刺鹰隼、万无一失的绝技。且行走如风,来去无影。及四年,女尼曾几次率其入都市,于白日专一刺杀作恶之人,取恶人之首,而人莫能见。隐娘归家后,仍夜出晨返,聂锋颇不甚怜爱隐娘。后隐娘见一磨镜少年,自愿许之。聂锋死后,魏帅知隐娘有异术,以金帛收她在手下行事。到元和年间,因魏帅交恶陈许节度使刘昌裔,遂派隐娘前去行刺。不料刘善神算,早已知道隐娘将至,命专人前往迎候,并待隐娘以殊礼。隐娘因感其厚意,又折服于刘昌裔的神算,故背魏而效刘。此事为魏帅所不容,先派妖侠精精儿来取隐娘,被隐娘所杀。后又遣侠门高手空空儿再来,被隐娘设计瞒过,使空空儿一击不中,愧惭遁去,使刘躲过了杀身之祸。后刘昌裔故去,隐娘恸哭相别,不知去向。后刘子曾于四川栈道一度路遇隐娘,以后终不得见。
通观故事情节,可看出作者在构思中匠心独运,巧妙地设计了四个陡起陡落的波澜,于波澜起伏中,着力刻画隐娘如何由一无知幼女,成长为武功盖世,富于正义感的侠女。
第一个波澜,是因年方十岁的隐娘,被一乞食女尼看中引发的。女尼硬要“问押衙乞取此女教。”尽管这一看似无理的要求遭到聂锋的断然拒绝,但是“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入夜,果然丢失了隐娘。搜寻无着,父母只好相对涕泣。不想五年之后,“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尼欻然不见。”这悦女。盗女,五年送归的过程写得简洁生神。女尼的神异,隐娘的奇怪失踪与突然归来,是淡淡一笔,为故事的开端平添一层神秘。加上爱女失踪后,聂家的悲喜惊怒,多种反应交汇于一,形成故事的第一个高潮。
第二个波澜,是隐娘随尼深山学艺掀起的。这一波贵在一个“奇”字。作者写学艺是在“至大石穴之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的清幽奇境中进行的;学艺的伙伴是两位“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壁上飞走”的十岁奇女;而教授的竟是刺猿狖,决虎豹,刃飞禽,百无一失的奇技。四年中,隐娘由持二尺宝剑练到袖五寸利刃皆能行事,由攀缘前行练到身轻如燕,直至腾飞空中。隐娘学艺的奇诡和艰辛,技艺在苦练中与时俱增,二者相映相激,形成了故事的第二个高潮。
那第三个波澜,是女尼携隐娘于都市“锄奸”,搅起的轩然大波。作者把隐娘刺杀奸恶之徒,写得极富感染力。作者让隐娘自述道:“(尼)挈我至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受以羊角匕首,刀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这第一次除恶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结果竟人不知、鬼不觉,一举得手,隐娘武功之奇尽在其中。到第二次除奸,“尼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暝,持得其首而归。”这不同于前次的行刺,作者只写隐娘“入室,度门,伏梁,”而无任何格杀的动作,给人以隐娘取对方首级,轻易如探囊取物一般的强烈感受。在这个高潮中,隐娘嫉恶如仇,决断决行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第四个波澜,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是由隐娘背魏投刘后,力搏侠客精精儿,又巧胜空空儿掀起的。尽管这一节中有某些近于荒诞的描写,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突怪异的武打细节,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了示范作用。如写隐娘与精精儿交手,不实写两人对打,而是借想象,将人体幻化成幡影,“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自空而踣,身首异处。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在写隐娘与空空儿的交锋时,因空空儿武艺高于隐娘一筹,故她取守势,“以于阗玉周其(刘昌裔)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刘的腹中待机而动。“至三更,暝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这种细节描写看似玄妙离奇,但它既避免了与前节的雷同,也逼真地表现了这场以守为攻的惊险程度,更使人得以通过这以智取胜的结局,看到隐娘知已知彼,防范得体的缜密神思,使这一女侠具有了一种智勇兼备,处变不惊的诱人魅力。
上述四个波澜,此息彼长,层层迭起,令人目不暇接。在故事潮头的逐步推进中,聂隐娘的形象如渐渐升上浪峰的雕象,变得愈来愈清晰明亮,丰满完整。这种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演进人物性格,可视为本篇的一大特色。此外,作者写聂隐娘作为将门之女,甘愿与地位寒微的磨镜少年婚配,更是直接反映了反抗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思想,这使得隐娘形象更加完美。
当然,隐娘后来是为藩镇效力的。但她是站在被侵略一方,以神术抑制企图扩张势力的藩镇,以此来消弥战祸,而不是助纣为虐的。作者从这一角度来表现隐娘,赞扬隐娘,实质是曲折地表达了当时士人对皇室的绝望,幻想出现奇迹,安定天下的心理状态。
这篇传奇一再被改编为戏剧,著名的有清代尤桐的《黑白卫》。(黑白卫即黑白色的驴,因卫俗爱好养驴,故以驴称为卫,而聂隐娘夫妻是骑黑白驴的,故称。)
后五年,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尼欻亦不见。一家悲喜,问其所学。曰:“初但读经念咒,余无他也。”锋不信,恳诘。隐娘曰:“真说又恐不信,如何?”锋曰:“但真说之。”曰:“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几里,及明,至大石穴之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壁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尼与我药一粒,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令剸。逐二女攀缘,渐觉身轻如风。一年后,刺猿 ,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三年后,能飞,使刺鹰隼,无不中。剑之刃渐减五寸,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受以羊角匕首,刀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瞑,持得其首而归。尼大怒曰:‘何太晚如是?’某云:‘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尼叱曰:‘已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某拜谢。尼曰:‘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曰:‘汝术已成,可归家。’遂送还。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见。”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锋已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
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数年后,父卒。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如此又数年。至元和间,魏帅与陈许节度史刘昌裔不协,使隐娘贼其首。隐娘辞帅之许,刘能神算,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跨白黑卫,至门,遇有鹊前噪夫,夫以弓弹之,不中,妻夺夫弹,一丸而毙鹊者,揖之,云吾欲相见,故远相祗迎也。”衙将受约束,遇之。隐娘夫妻曰:“刘仆射果神人,不然者,何以洞我也,愿见刘公。”刘劳之。隐娘夫妻拜曰:“合负仆射,万死!”刘曰:“不然,各亲其主,人之常事。魏今与许何异?顾请留此,勿相疑也。”隐娘谢曰:“仆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知魏帅之不及刘。刘问其所须,曰:“每日只要钱二百文足矣。”乃依所请。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后潜收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后月余,白刘曰:“彼未知住,必使人继至。今宵请剪发,系之以红绡,送于魏帅枕前,以表不回。”刘听之,至四更却返,曰:“送其信了。后夜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之首。此时亦万计杀之,乞不忧耳。”刘豁达大度, 亦无畏色。
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自空而踣,身首异处。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隐娘曰:“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能从空虚之入冥,善无形而灭影。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但以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余无逃避处。”刘如言,至三更, 瞑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 自此,刘转厚礼之。
自元和八年,刘自许入觐,隐娘不愿从焉,云:“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但乞一虚给与其夫。刘如约,后渐不知所之。及刘甍于统军,隐娘亦鞭驴而一至京师,柩前恸哭而去。
开成年,昌裔子纵,除陵州刺史,至蜀栈道,遇隐娘,貌若当时,甚喜相见,依前跨白卫如故。语纵曰:“郎君大灾,不合适此。”出药一粒,令纵吞之,云:“来年火急抛官归洛,方脱此祸,吾药力只保一年患耳。”纵亦不甚信,遗其缯彩,隐娘一无所受,但沉醉而去。后一年,纵不休官,果卒于陵州。自此无复有人见隐娘矣。
因《传奇》集早已散佚,《太平广记》收《聂隐娘》一文时注其“出《传奇》”,故今人大都据此认为《聂隐娘》出自裴铏之手。但也有人,如李宗为先生对《聂》文的题材、人物形象和行文方式进行分析后,认为此文应出自袁郊的《甘泽谣》(见李著《唐人传奇》),现谨记于此,聊备一说。
《聂隐娘》是唐传奇中的名篇。由于本篇构思独特,细节描写逼真生动,又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因此使隐娘这一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女侠形象,迥然不同于以往传奇中的侠女类人物。
这个故事的情节颇为曲折:聂隐娘原为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为一女尼窃走,五年后送归,女尼即飘然无迹。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隐娘方讲述了她为尼所挈后,于深山中苦练剑术,练成了决虎豹、刺鹰隼、万无一失的绝技。且行走如风,来去无影。及四年,女尼曾几次率其入都市,于白日专一刺杀作恶之人,取恶人之首,而人莫能见。隐娘归家后,仍夜出晨返,聂锋颇不甚怜爱隐娘。后隐娘见一磨镜少年,自愿许之。聂锋死后,魏帅知隐娘有异术,以金帛收她在手下行事。到元和年间,因魏帅交恶陈许节度使刘昌裔,遂派隐娘前去行刺。不料刘善神算,早已知道隐娘将至,命专人前往迎候,并待隐娘以殊礼。隐娘因感其厚意,又折服于刘昌裔的神算,故背魏而效刘。此事为魏帅所不容,先派妖侠精精儿来取隐娘,被隐娘所杀。后又遣侠门高手空空儿再来,被隐娘设计瞒过,使空空儿一击不中,愧惭遁去,使刘躲过了杀身之祸。后刘昌裔故去,隐娘恸哭相别,不知去向。后刘子曾于四川栈道一度路遇隐娘,以后终不得见。
通观故事情节,可看出作者在构思中匠心独运,巧妙地设计了四个陡起陡落的波澜,于波澜起伏中,着力刻画隐娘如何由一无知幼女,成长为武功盖世,富于正义感的侠女。
第一个波澜,是因年方十岁的隐娘,被一乞食女尼看中引发的。女尼硬要“问押衙乞取此女教。”尽管这一看似无理的要求遭到聂锋的断然拒绝,但是“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入夜,果然丢失了隐娘。搜寻无着,父母只好相对涕泣。不想五年之后,“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尼欻然不见。”这悦女。盗女,五年送归的过程写得简洁生神。女尼的神异,隐娘的奇怪失踪与突然归来,是淡淡一笔,为故事的开端平添一层神秘。加上爱女失踪后,聂家的悲喜惊怒,多种反应交汇于一,形成故事的第一个高潮。
第二个波澜,是隐娘随尼深山学艺掀起的。这一波贵在一个“奇”字。作者写学艺是在“至大石穴之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的清幽奇境中进行的;学艺的伙伴是两位“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壁上飞走”的十岁奇女;而教授的竟是刺猿狖,决虎豹,刃飞禽,百无一失的奇技。四年中,隐娘由持二尺宝剑练到袖五寸利刃皆能行事,由攀缘前行练到身轻如燕,直至腾飞空中。隐娘学艺的奇诡和艰辛,技艺在苦练中与时俱增,二者相映相激,形成了故事的第二个高潮。
那第三个波澜,是女尼携隐娘于都市“锄奸”,搅起的轩然大波。作者把隐娘刺杀奸恶之徒,写得极富感染力。作者让隐娘自述道:“(尼)挈我至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受以羊角匕首,刀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这第一次除恶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结果竟人不知、鬼不觉,一举得手,隐娘武功之奇尽在其中。到第二次除奸,“尼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暝,持得其首而归。”这不同于前次的行刺,作者只写隐娘“入室,度门,伏梁,”而无任何格杀的动作,给人以隐娘取对方首级,轻易如探囊取物一般的强烈感受。在这个高潮中,隐娘嫉恶如仇,决断决行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第四个波澜,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是由隐娘背魏投刘后,力搏侠客精精儿,又巧胜空空儿掀起的。尽管这一节中有某些近于荒诞的描写,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突怪异的武打细节,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了示范作用。如写隐娘与精精儿交手,不实写两人对打,而是借想象,将人体幻化成幡影,“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自空而踣,身首异处。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在写隐娘与空空儿的交锋时,因空空儿武艺高于隐娘一筹,故她取守势,“以于阗玉周其(刘昌裔)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刘的腹中待机而动。“至三更,暝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这种细节描写看似玄妙离奇,但它既避免了与前节的雷同,也逼真地表现了这场以守为攻的惊险程度,更使人得以通过这以智取胜的结局,看到隐娘知已知彼,防范得体的缜密神思,使这一女侠具有了一种智勇兼备,处变不惊的诱人魅力。
上述四个波澜,此息彼长,层层迭起,令人目不暇接。在故事潮头的逐步推进中,聂隐娘的形象如渐渐升上浪峰的雕象,变得愈来愈清晰明亮,丰满完整。这种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演进人物性格,可视为本篇的一大特色。此外,作者写聂隐娘作为将门之女,甘愿与地位寒微的磨镜少年婚配,更是直接反映了反抗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思想,这使得隐娘形象更加完美。
当然,隐娘后来是为藩镇效力的。但她是站在被侵略一方,以神术抑制企图扩张势力的藩镇,以此来消弥战祸,而不是助纣为虐的。作者从这一角度来表现隐娘,赞扬隐娘,实质是曲折地表达了当时士人对皇室的绝望,幻想出现奇迹,安定天下的心理状态。
这篇传奇一再被改编为戏剧,著名的有清代尤桐的《黑白卫》。(黑白卫即黑白色的驴,因卫俗爱好养驴,故以驴称为卫,而聂隐娘夫妻是骑黑白驴的,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