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船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魏晋志人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记录社会人物琐事,另一类是记述诙谐言语或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语林》则属前类。内容主要是品藻人物,记录名流的言语行为,以资谈柄。书中故事大都篇幅简短,往往抓住问题的重心,截取一个生活片断,寥寥数语即鲜明生动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语林》虽记录的是零碎的人物言行,但却包罗较广,可以由此形成对魏晋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和生活状况的概观,从而透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本篇小说所说的王子猷,即王徽之,东晋一代“书圣”王羲之第五子,官至黄门侍郎,后弃官东归,居山阴。《晋书》八十卷有传。
魏晋以来士大夫的行为趋于放荡不羁,言语崇尚玄虚,“清谈”和“作达”渐渐形成一种风气。王氏弟子风流为一时之冠。《中兴书》曰:“徽之,卓荦不羁,欲为傲达,放肆声色颇过多,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也。”《语林》中所写人物,多为史有所记之人,每采传说,时加渲饰,着重从琐屑情节上,从片言只语中表现人物,于细微处见精神。“雪夜访戴”就是截取子猷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于一言一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任性放达的名士作派风度。全文一共七十余字,却象一轴徐徐展开的精致的山水人物画,清丽而疏淡,画面丰富多变,情景交融,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使读者若临其境,若见其人,若闻其声。
虽然以隐居山阴为插曲,作者妙笔娓娓道来,情节跌宕有致,一唱三叹,无突兀生嫌之嫌,而生水到渠成之势。难得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小说诸要素俱全,已具“小说”之雏形,开篇一句话即点出人物和地点,接着便紧紧对准人物:子猷雪夜独酌,咏左思诗,忽然想到了戴逵,于是连夜乘兴冒雪放舟往访,经宿方至,进门欢叙则为常人所为,而子猷却临门不入而返,可见其怪。情节上的层层递进,为最后的精采之笔作了铺叙。子猷想起戴逵不过是触景生情,藉以不顾大雪立刻放舟前往,可见子猷做事是随兴而行。最后子猷造访不入,事出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任性率真,不拘礼法,虽怪诞却不失可爱的子猷由此跃然纸上。通过小事品藻人物,观人于微,首重神态以魏晋斯风为盛,窥此可见一斑。
《语林》记叙人物言行,写景状物辞藻多生动凝练,清新雅致。此篇即是一例。写雪景只四字“四望皎然”,何等经济、何等传神。“因起彷徨”则概其内心的如涌的情思。虚词运用也很讲究:“忽忆戴安道”,“忽”字,言念头一闪而过,“即便夜乘轻船就戴”,“即便”则谓其随兴而至,急不可待。最末一句点晴之笔则言约旨远,“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成为名言隽语而流传至今。
这则故事虽简短,但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有话语,有动作,有描写,有叙述。神韵悠远,回味无穷,真象一枚微雕工艺品,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正如一滴水可反映太阳的光彩,“雪夜访戴”体现了《语林》一书的特色。它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神态各异,精彩绝伦,可视为魏晋名士的速写画,读这本书就象徜徉于一个长长的人物画廊。然其史料价值也并不因此降低,观《晋书》王徽之传,其大部分记叙即脱胎于《语林》。
汉末曹操为魏王定都邺,魏晋风流肇源于此。因此,元遗山《论诗》绝句中有“邺下风流在晋多”之揶扬,可以看做魏晋风貌的绝好写照。
魏晋志人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记录社会人物琐事,另一类是记述诙谐言语或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语林》则属前类。内容主要是品藻人物,记录名流的言语行为,以资谈柄。书中故事大都篇幅简短,往往抓住问题的重心,截取一个生活片断,寥寥数语即鲜明生动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语林》虽记录的是零碎的人物言行,但却包罗较广,可以由此形成对魏晋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和生活状况的概观,从而透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本篇小说所说的王子猷,即王徽之,东晋一代“书圣”王羲之第五子,官至黄门侍郎,后弃官东归,居山阴。《晋书》八十卷有传。
魏晋以来士大夫的行为趋于放荡不羁,言语崇尚玄虚,“清谈”和“作达”渐渐形成一种风气。王氏弟子风流为一时之冠。《中兴书》曰:“徽之,卓荦不羁,欲为傲达,放肆声色颇过多,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也。”《语林》中所写人物,多为史有所记之人,每采传说,时加渲饰,着重从琐屑情节上,从片言只语中表现人物,于细微处见精神。“雪夜访戴”就是截取子猷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于一言一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任性放达的名士作派风度。全文一共七十余字,却象一轴徐徐展开的精致的山水人物画,清丽而疏淡,画面丰富多变,情景交融,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使读者若临其境,若见其人,若闻其声。
虽然以隐居山阴为插曲,作者妙笔娓娓道来,情节跌宕有致,一唱三叹,无突兀生嫌之嫌,而生水到渠成之势。难得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小说诸要素俱全,已具“小说”之雏形,开篇一句话即点出人物和地点,接着便紧紧对准人物:子猷雪夜独酌,咏左思诗,忽然想到了戴逵,于是连夜乘兴冒雪放舟往访,经宿方至,进门欢叙则为常人所为,而子猷却临门不入而返,可见其怪。情节上的层层递进,为最后的精采之笔作了铺叙。子猷想起戴逵不过是触景生情,藉以不顾大雪立刻放舟前往,可见子猷做事是随兴而行。最后子猷造访不入,事出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任性率真,不拘礼法,虽怪诞却不失可爱的子猷由此跃然纸上。通过小事品藻人物,观人于微,首重神态以魏晋斯风为盛,窥此可见一斑。
《语林》记叙人物言行,写景状物辞藻多生动凝练,清新雅致。此篇即是一例。写雪景只四字“四望皎然”,何等经济、何等传神。“因起彷徨”则概其内心的如涌的情思。虚词运用也很讲究:“忽忆戴安道”,“忽”字,言念头一闪而过,“即便夜乘轻船就戴”,“即便”则谓其随兴而至,急不可待。最末一句点晴之笔则言约旨远,“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成为名言隽语而流传至今。
这则故事虽简短,但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有话语,有动作,有描写,有叙述。神韵悠远,回味无穷,真象一枚微雕工艺品,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正如一滴水可反映太阳的光彩,“雪夜访戴”体现了《语林》一书的特色。它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神态各异,精彩绝伦,可视为魏晋名士的速写画,读这本书就象徜徉于一个长长的人物画廊。然其史料价值也并不因此降低,观《晋书》王徽之传,其大部分记叙即脱胎于《语林》。
汉末曹操为魏王定都邺,魏晋风流肇源于此。因此,元遗山《论诗》绝句中有“邺下风流在晋多”之揶扬,可以看做魏晋风貌的绝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