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齐桓侯
·刘向·
扁鹊见齐桓侯,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有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利也,欲治不疾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肠胃,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望桓侯而还走。桓侯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碱石之所及也;在肠胃,大剂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之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疾也,攻之于腠理,此事皆治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矣。
〔选自《新序》〕
●●刘向的《新序》,采集春秋战国到秦、汉时的历史史实及传闻轶事,有不少篇章,故事生动,含义深长,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扁鹊见齐桓侯》就是这样故事中的一篇。文中记叙了扁鹊四见齐桓侯的故事,阐明了讳疾忌医终必丧生的道理,启发人们在处理重大事件时,也要像扁鹊治病那样,抓住苗头,及早解决,要防患于未然,见事于机先。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经验的反思,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
本文是一篇叙事兼有议论的文章,文笔朴素,叙事简洁,不枝不蔓而又不晦不涩,脉胳清晰,紧紧围绕论理的需要,层层为之铺垫,并能用人物的语言、神态刻划人物。作者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阐发了作品的思想主旨。文章叙和议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突出的特点。
作者按时间顺序,以齐桓侯的病情发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情节安排小有波澜。齐桓侯的病开始并不重,“君有疾在腠理”,用热水焐,药物热敷就能治好。但他却盲目自信,还认为扁鹊“欲治不疾以为功”。不料病情在发展,过了十日,病已到了肌肤,可他还是不听劝告。又过了十日,病情就非常严重了,“君之疾在肠胃,不治将深”,可他又拒绝了良医扁鹊的忠告和治疗,还责怪扁鹊多事,表现了一国之君自以为是,傲慢轻视待人的态度。由于他的固执,病情不断加深,又过了十日,“扁鹊复见,望桓侯而还走”。一个“还(转身)”字,逼真地写出了扁鹊看到情况不妙,转身就跑的神态。最后,文章借扁鹊回答来人的追问,说明了齐桓侯已病入膏肓,无法医治。果然,五天后,齐桓侯浑身体痛,“使人索扁鹊”,一个“索”字,尽写出原来自信自大的桓侯焦灼、惧死的神态、动作,与以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为时已晚,最后丧失了生命。从而证明扁鹊诊断的正确和齐桓侯不听劝告的必然结果。文章在叙述上步步深入,层层紧扣,曲折尽意,引人入胜,颇有色彩。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刻划,人物形象较为丰满。
文章以齐桓侯发病到死亡的全过程的描述,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良医扁鹊掌握疾病发展的规律,从“苗头”抓起,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齐桓侯却固执自恃,漫不经心,结果使“苗头”酿成灾难,以至最后贻误了生命。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的议论应运而生,开掘其中的教训,点示出作者写作的要旨和其中蕴含的道理。作者说:天下的事有成败,也有它初露苗头的时候,所以圣人就会在事情发生之初及时处理掉。要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普通之事,上升到相当高度来重视。这与医病虽然二者相异却一理贯通。议论有据,很有说服力。《后汉书》上说:“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人莫忽于微细,以致其大。”也是说明的这个道理。
此外,本文语言准确、生动。有时作者在叙述中只稍微变动一、二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如扁鹊第一次见齐桓侯,“不治将恐深”,后来再见到,“不治将深”,一个“恐”,一个“将”,前者是推断、揣测,后者却是肯定。变动一字,而意义不同,足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又如扁鹊初见齐桓侯,“立有间”,一个“间”字,逼真地写出扁鹊对齐桓侯凝神静气的观察,以及充满自信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