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阿
·刘义庆·
钜鹿有庞阿者,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内睹阿,心悦之。未几,阿见此女来诣。阿妻极妒,闻之,使婢缚之,送还石家,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婢乃直诣石家,说此事。石氏之父大惊曰:“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
阿妇自是常加意伺察之。居一夜,方值女在斋中,乃自拘执以诣石氏。石氏父见之愕眙,曰:“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何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内唤女出,向所缚者奄然灭焉。父疑有异,故遣其母诘之。女曰:“昔年庞阿来厅中,曾窃视之。自尔仿佛即梦诣阿,及入户,即为妻所缚。”石曰:“天下遂有如此奇事!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著,灭者,盖其魂神也。”
既而女誓心不嫁。径年,阿妻忽得邪病,医药无征。阿乃授币石氏女为妻。
[选自《幽明录》]
●●这是一篇志怪小说。表面看是谈怪说神,但透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曲折地反映出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压力,以及青年男女们追求理想爱侣的痴心和挚诚。这篇小说落笔的重心是石氏女,表现了她对理想爱情的挚着追求。“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著”,精神,至情的意思;冥著,即在隐约迷离中显现的意思。全句是说,由于爱得太深了,她的灵魂就显现出来了。由此可见,石氏女爱之深沉达到了痴心的程度。
小说对于石氏女深沉的爱的表现,不是通过对石氏女的正面描写,而是用迷离闪烁,夭娇变幻之笔,隐曲地表现出来。情节的离奇曲折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在生活中出于通常所料之事,未必是奇事;而在艺术中出于通常所料的笔法,却往往是奇笔,会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庞阿》的作者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艺术笔法。
石氏女因见庞阿秀美,产生爱悦之情,她的神魂就常到庞阿的室中。如果作者这样直笔写来,那么就不会产生下面扑溯迷离的故事情节了。作者隐其真情,煞有介事地叙述道:“未几,阿见此女来诣。”这引起庞阿之妻的妒意,乃人之常情,“使婢缚之”也在情理之中,欲将石氏女绑缚回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这就引起了石氏之父大惊:“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情节的发展出乎意料,也就引起了波澜。这就给读者留下悬念。
从此,阿妇“加意伺察之”。终于抓住了人证,拘执到石家,石氏父看见了惊得瞪目直视,他又一次证实,“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等到差遣婢女将女儿唤出,刚才所缚的女子忽然消失踪影了。这一变化,使情节有了发展。上一次,因为是“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石氏之父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俗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一次他不得不感到惊异了。因此才让其母询问原由。石氏女才道出了真情。至此,读者的疑团才解开。才理解到作者是以灵肉分离的佛家观念为依托来构思故事的。通过了这样的艺术处理,突出了人物性格,扩展了艺术情节,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结尾一笔,作者让心爱的人结成恩爱夫妻,表达了良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