熝牛头
·佚名·
有士人,平生好食熝牛头。一日,忽梦其物故,拘至地府酆都狱,有牛头在旁。其人了无畏惮,仍以手抚其头云:“只者头子,大堪熝食!”牛头人笑而放回。
〔选自《大唐传载》〕
这则故事文字极为简短,不到六十个字,却写得颇有兴味,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情趣。
作品主要运用了“双关”的艺术手法,找准两种不同事物的某一相似点,故意将它们拈连在一起,巧妙地构思成文,使表达含蓄曲折,饶有风趣。文中的“牛头”,一是真正的家畜——牛的脑袋;一是迷信传说中阎王身旁的鬼卒,号称“牛头马面”,“牛头”大名阿旁。它们都叫“牛头”,却不是一回事,不过是谐音双关罢了。
有一个读书人,一向爱吃爊牛头。“熝(lu),一作“”。《广韵·文豪》:,埋物灰中令熟。”《齐民要术》作鲤鱼脯法:“草裹泥封,煻灰中爊之。”所谓“爊”,就是将食品放到灰火里煨烤。又广东方言“熝”是“焖”的意思,即用文火将食品熬烂。一天,这个读书人,忽然梦见自己死了,被拘到阴间酆都地狱。阴间的鬼卒,都是些牛头马面。这时候,恰巧有个牛头站在他身旁。虽然迷信传说中的牛头马面常用叉子将犯罪的死人叉入汤镬或油锅中,令其受到各种苦楚。但这个读书人在阴森的地狱里一点也不害怕(“了无畏惮(dan)”:完全不害怕),还伸出手去摸摸他身旁那个牛头的脑袋说:“像这样一个牛头,顶适宜于熝着吃!”那个牛头拿他没有办法,只好苦笑着,将他放回了阳间。
虽然,这则小说所写的事情是虚妄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阴司地狱、闰王鬼卒。但是,这个读书人气粗胆壮,他不畏惧鬼神,不敬重鬼神,甚至连作梦时都想到要将阴司鬼卒牛头的脑袋熝了来吃。他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这篇作品寓庄于谐,充满了幽默感,读后掩卷沉思,忍俊不住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