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有道

2019-05-23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陶宗仪·


        后至元间,盗入浙省丞相府。是夕月色微明,相于纱帷中窥见之,美髭髯,身长七尺余。时一姬亦见之,大呼“有贼”。相急止之曰:“此相府,何贼敢来?”——盖虞其有所伤犯故也。纵其自取七宝系腰、金玉器皿,席卷而去。翌旦,责令有司官兵肖形掩捕,刻期获解,沿门搜索,终不可得。越明年,才于绍兴诸暨州败露。掠问其情,乃云:初至杭,寓相府之东,相去三十余家。是夜自外大醉,归倒于门外。主人扶掖登楼而卧,须臾呕吐狼藉满地。至二更。开楼窗缘房檐至府内,脚履尺余木级,而带优人假髯。既得物,直携至江头,置于白塔上,复回寓所。侵晨罗者至,察其人酒尚未醒,酣睡正熟,且身材侏儒,略无髭髯,竟不之疑。数日后,方携所盗物抵浙东,因此被擒。盗亦有道,其斯之谓欤?
        

〔选自《辍耕录》〕

●●
        这篇小说题目“盗有道”中的“道”为道具。说的是一个戴着“优人假髯”化装行窃的盗贼,虽然一时得手,但终于败露被擒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元末后至元年间。文章先写盗行窃的经过。
        “盗入浙省丞相府。是夕月色微明,相于纱帷中窥见之,美髭髯,身长七尺余。时一姬亦见之,大呼‘有贼’。相急止之曰:‘此相府,何贼敢来?’——盖虞其有所伤犯故也。”这段描写将贼之“美态”,相与姬面对贼所持的不同的态度以及月夜的景色都勾画出来。可谓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丞相制止其姬呼喊,其意为“盖虞其有所伤犯故也。”如果说丞相此举尚可理解的话,那么读罢下文,你会觉得这位丞相的心思简直是不可思议。“纵其自取七宝系腰,金玉器皿,席卷而去。”这里,一个“纵”字,就把盗在丞相眼皮底下偷盗自如的情形勾勒出来。看来这位丞相的好奇心颇重,他是想验证这位相貌堂堂的人究属窃贼,还是想看看盗作案的技巧,这就不得而知了。
        “翌旦,责令有司官兵肖形掩捕,刻期获解,沿门搜索,终不可得。”丞相故意纵贼,然后又命令官兵“刻期获解”,全然不顾此举之劳民伤财,这种毫不负责任的态度,正是封建官僚的写照。作者仅用几笔就把这个人物的伪善面目刻划得入木三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盗被擒之后交待的口供。其实盗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全仗道具——一副“优人假髯”,既骗了丞相,又骗了官兵。“……至二更,开楼窗缘房檐至府内,脚履尺余木级,而带优人假髯。既得物,直携至江头,置于白塔上,复回寓所。侵晨罗者至,察其人酒尚未醒,酣睡正熟,且身材侏儒,略无髭髯,竟不之疑。”罗者,搜捕的官兵。按说他们是有擒贼经验的,无奈眼前这个无髭髯的侏儒显然不是丞相“刻期获解”的盗贼,按图索骥的结果是盗又一次脱逃。至于这个丞相眼中“身长七尺余”的汉子如何变成“身材侏儒”,作者没有交待,大概是丞相老眼昏花地看错了吧。如果“罗者”将盗贼的住所仔细搜查一下,是不难找到他的赃物和作案用的道具的,可惜“罗者”也是应付差事,并无认真破案的态度。
        这个案子直到第二年才侦破。作者不禁感叹:“盗亦有道,其斯之谓欤?”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恐怕不仅是道具,而是指盗的“道数”,言其盗术甚高,颇能迷惑人,有点“修炼”成精的意思。这也从反面讥讽了丞相的昏愦和官兵的无能。
        这篇小说寓意深刻,意在言外,颇能发人思索。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