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且
·刘基·
即且与蝁遇于疃,蝁褰首而逝。即且追之,蹁旋焉绕之。蝁迷其所如,则呀以待。即且摄其首,身弧屈而矢发,入其肮,食其心,啮其䏿,出其尻。蝁死不知也。他日,行于煁,见蛞蝓,欲取之。蚿谓之曰:“是小而毒,不可触也!”即且怒曰:“甚矣!尔之欺予也!夫天下之至毒莫如蛇,而蛇之毒者又莫如蝁。蝁噬木则木翳;啮人兽,则人兽毙。其烈犹火也,而吾入其肮,食其心,菹鲊其腹肠,醉其血而饱其膋,三日而醒,融融然。夫何有于一寸之蛇蠕乎?”跂其足而凌之。蛞蝓舒舒焉,曲直其角,煦其沫以俟之。即且粘而颠,欲走则足与须尽解,䏰䏰而卧,为蚁所食。
〔选自《郁离子》〕
●●这篇小说描绘了三个鲜明的形象,即且即蜈蚣、蝁子、蛞蝓俗称蜒蚰,蜈蚣与蝁子、蛞蝓都处于对立面,在蜈蚣与蝁子这对矛盾中,蜈蚣看似弱者,但以它的机巧战胜了貌似强大的蝁子,旋转着围绕着它,蝁子辨不出逃开的方向,乖乖等待蜈蚣的处置,充分显示了蜈蚣的机敏、有勇、有谋。但在蜈蚣与蛞蝓这对矛盾中,展示了蜈蚣与上截然不同的举动,他陶醉于昨日战胜蝁子的喜悦中,忘乎所以,没有听从“蚿”俗称马陆的好言相告,反而炫耀昨日的战绩,强大的蝁子都不在话下,何况区区小蛞蝓,可悲的蜈蚣就这样被蛞蝓分泌的毒液粘在地上,让一群蚂蚁吃掉了。从以上可以看出,作者在故事情节安排中有对比,在对比艺术上有情节安排,二者水乳交融,难以分割。小说首先为我们描绘了蜈蚣与蝁子的搏斗,蜈蚣看似弱者,它的吃掉蝁子正体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这一真理,它杀掉了这最毒的蛇,确是事实,然而环境变了,对象变了,蜈蚣的思想仍不变,遇到蛞蝓后,一心想吃掉它,就像战胜蝁子似的,尤其二者相比,蜈蚣是强者,蛞蝓是弱者,但蜈蚣并不了解看似弱小的蛞蝓的特点,居功自傲,听不进忠言,以至被蛞蝓所击毙,正像蝁子到死不知怎么一回事一样,蜈蚣的下场也如此,在这一胜一败的情节对比中,很能使人领悟到一些辩证法的哲理。“一物降一物”,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即使它有强大的进攻武器,但总有能战胜它的其它事物,因此决不能盲目自大,恃才傲物,否则即使强者,也可能败于弱者。蜈蚣可以战胜最毒的蛇即蝁子,然而却抵不住弱小蛞蝓的毒液。
此外,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描写具体。蜈蚣将要吃蝁子时有段精彩的描绘,原文是这样的:“即且摄其首,身弧屈而矢发,入其肮,食其心,啮其䏿,出其尻。”“摄”,缩也,“肮”同“吭”,指喉咙,“”即腓,指腓肠,尻指臀部,脊骨的末端。首先蜈蚣缩起头,弯曲了身子,像箭一般突然冲向旋子,钻进蝁的喉咙里,然后吃了它的心,咬断了它的肠子,最后从它的尾部爬了出来,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动词,细致入微,通过缩、弯、钻、吃、咬、爬,就把蜈蚣战胜蝁子的全过程惟妙惟肖地写出来了。下文在描述蜈蚣向马陆洋洋得意炫耀它的战绩时,作者同样把蜈蚣的高傲而又不可一世的神态写得绘声绘色,因此成功地运用语言,也使小说增添了不少光彩。
总之,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艺术形象生动,读来兴趣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