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谀

2024-09-22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纪 昀·


        李玉典言:有旧家子夜行深山中,迷不得路。望一岩洞,聊投憩息,则前辈某公在焉。惧不敢进。然某公招邀甚切。度无他害,姑前拜谒。寒温劳苦如平生。略问家事,共相悲慨。因问:“公佳城在某所,何独游至此?”某公喟然曰:“我在世无过失。然读书第随人作计,做官第循分供职,亦无所树立。不意葬数年后,墓前忽见一巨碑。螭额篆文,是我官阶姓字。碑文所述,则我皆不知。其中略有影响者,又都过实。我一生朴拙,意已不安,加以游人过读,时有讥评,鬼物聚观,更多讪笑。我不耐其聒,因避居于此。惟岁时祭扫,到彼一视子孙耳。”士人曲相宽慰曰:“仁人孝子,非此不足以荣亲。蔡中郎不免愧词,韩吏部亦尝谀墓。古多此例,公亦何必介怀?”某公正色曰:“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在,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不谓后起胜流,所见皆如是也!”拂衣竟起。士人惘惘而归。余谓此玉典寓言也。其妇翁田白岩曰:“此事不必果有,此论则不可不存。”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
        《避谀》的情节并不复杂,就是写某个旧家子(破落的官宦人家子弟)“夜行深山中”,在一岩洞内,与已然过世的前辈某公的几段对话;但很生动,某公的音容笑貌、心胸见识,无不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小说写他“招邀甚切”,招手邀请晚辈进洞,态度十分恳切;“寒温劳苦如平生”,问寒暖,道辛苦,如同生前一样;“略问家事,共相悲慨”,探问家中的变化,一起悲伤感叹一番。其举止言谈,与生者毫无二致。
        旧家子问:“公佳城在某所,何独游至此?”佳城,是指墓地,典出《博物志·异闻》。按说,人死,理应在墓地安身,某公却独自游历到了山中洞里,所以要问。某公自述生前虽无过失,但读书只是信从别人的讲解,做官只是照章办事,所以没什么建树。然而儿孙辈却在他墓前立碑刻字,所述,或平空生造,或言过其实,使他深感不安。为避游人的讥评、鬼物的讪笑,只好远离墓地。这里,某公虽是虚幻的鬼魂,但他遇到的麻烦——谀墓(撰写的墓志称誉不实),却是极现实的。社会上,不只“仁人孝子,非此不足以荣亲,甚至象蔡中郎(蔡邕)、韩吏部(韩愈)这样的名流学士也不免随俗,给人写过颇多溢美之词的碑文墓志。这就更能说明,谀墓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风习。
        小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借某公的避谀,游人的讥评和鬼物的讪笑,抨击了这样一种社会风习,说明了作品的寓义,而且也塑造了某公的鲜明形象。作品写他“正色曰”:
        “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在,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
        这话说得何等好!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自有公论。以不实、溢美之词欺世盗名,即使一时可以诳过旁人,扪心自问,也会感到惭愧的。何况大众的舆论尚在,诳骗又有什么用处!荣耀父母,应当是做出显赫的事业,传扬好的名声,为什么一定要用虚夸的词语招来毁谤呢!如果说,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所看到的还只是个一生朴拙、不贪虚名的正直人形象,那么他板起面孔、十分严肃地说下的此一番话,就表明他还是个不为世俗所囿的真有见识者。
        小说以玉典的亲家翁田白岩的话结尾:“此事不必果有,此论则不可不存。”这话既说清了寓言的特点——事不一定实有,不过借事以寄托寓义;又肯定了某公的见解——这见解的意义是深远的。确实,不仅在封建时代,某公的这一见识不同凡响,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虽然在墓前树碑立传已不多见,但写悼词、传记、人物介绍等文字时,不是仍应坚持实事求是,以免虚词招谤吗?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