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皆忠臣
·徐珂·
高宗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辄顾而乐之。至山左某邑,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意。寻又令遍视随扈诸臣,兼询姓氏。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农夫阅竟,奏曰:“满朝皆忠臣’。”上问何以知之。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上大噱。
〔选自《清稗类钞》〕
●●本篇记载了清高宗即乾隆皇帝南巡时的一件逸闻趣事,堪称一则寓意深刻的讽刺小品。作者以纪实的笔调叙述事情的经过,看似庄重公允,实际上却深含讽刺意味,在不露声色的记叙过程中,处处揭露了封建帝王巡幸体察的真象和朝廷黑暗的本质。
故事的起笔先交代高宗南巡,在船上倚窗而望,见到农民耕种,由于以前没有见过,所以看着很高兴。这一笔看来平淡,实则写出了高宗高高在上,并不了解民情,连农民种地都从来没见过,以致“顾而乐之”。这样一位皇帝,平时对民生疾苦自然一无所知,即使这时真的想了解民情,也必然真伪难辨。接着就写到,高宗来到“山左某邑”,想了解民间疾苦,就把一个农夫召到御舟上,询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结果是农夫回答的话,使皇帝心中感到很惬意。这位农夫讲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反映的是实际情况还是迎合皇帝的意思,这些作者没有写,读者无从得知,总之高宗是满意的。但是读者不难看出,高宗满意的内容必是符合他主观意愿的,而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如果这纯属读者揣测的话,那么下文“满朝皆忠臣”的笑话,却给这“揣测”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故事在这里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高宗在询问民间疾苦之后,又让这个农夫“遍视”侍从的群臣,“兼询姓氏”。皇帝的这一要求,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讲,实在没有多大意义,而对于一个个要自报姓氏的大臣们来说,却不啻为极大的威胁。因为群臣当中有许多人怕农夫把来自民间有关他们的舆论说给皇上听“致触圣怒”。他们都大腿战栗失去常态。作者的这一笔描写,把高宗身边的这些大臣的心怀鬼胎,刻画得淋漓尽致。有这些人随侍高宗南巡,怎能真的了解民间疾苦。谁料正在群臣“股栗失常”之时,农夫却奏告皇上:“满朝皆忠臣”。群臣大约如释重负了吧?可农夫的依据却是:“吾见演剧时,净脚(花脸)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农夫的回答,无疑是对皇帝以及大臣们的嘲讽。听了农夫的话,“上大噱(音jue)”。皇上的大笑,恐怕是在笑农夫的愚昧无知吧!读者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呢?如果也觉得这位农夫是愚昧无知的,那么前边关于“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的“奏对”,还有多少可信呢?如果认为这位农夫是装痴做憨的机智,那么前边的“奏对”此时岂不一笔勾销了吗?总之,不管怎么去理解农夫这个人物形象,“颇惬圣意”的“奏对”,显而易见是没有反映真正的“民间疾若”。乾隆皇帝的“南巡”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这就是作者艺术手法的绝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