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侠

2024-05-02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蒲松龄·


        天津某寺,鹳鸟巢于鸱尾。殿承尘土,藏大蛇如盆,每至鹳雏团翼时,辄出吞食尽。鹳悲鸣数日乃去。如是三年,人料其必不复至,次岁巢如故。约雏长成,即径去,三日始还。入巢哑哑,哺子如初。蛇又蜿蜒而上,甫近巢,两鹳惊,飞鸣哀急,直上青冥。俄闻风声蓬蓬,一瞬间,天地似晦。众骇异,共视一大鸟翼蔽天日,从空疾下,骤如风雨,以爪击蛇,蛇首立堕,连摧殿角数尺许,振翼而去。鹳从其后,若将送之,巢既倾,两雏俱堕,一生一死。僧取生者置钟楼上。少顷,鹳返,仍就哺之,翼成而去。
        

〔选自《聊斋志异》〕

●●
        《禽侠》的末尾,蒲松龄自己分析道:“次年复至,盖不料其祸之复也。三年而巢不移,则报仇之计已决。三日不返,其去仆秦庭之哭,可知矣。大鸟必羽族之剑仙也,飚然而来,一击而去,妙手空空儿何以加此?”
        作者已将小说的形象分析得很透辟了。
        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写动物,实含蕴人类社会的生活图景,因此,这又是寓言体的小说了。
        寓言体的小说,一般而言,因是以动物世界喻人生,因此,它既要有动物的特征,也要有人的特征。两个特征应有机地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鹳鸟是种大型的涉禽。形似鹤,亦似鹭。常活动于溪流近旁,夜宿高树。这只鹳鸟在寺的屋脊上的那鹞鹰状的装饰物边筑巢。可是,在这殿顶上却有条盆大的蛇。每当鹳雏长翅欲飞时,它便出来将幼鸟吃掉。这样三年,人们以为鹳鸟不会再于此筑巢了。可是,第四年,鹳鸟照样筑巢不误。头年吃了亏,鹳鸟认为是偶然的,故第二年还照样筑巢育雏于原来地方。第三年,蛇又吃了雏,鹳鸟从事情的反复中,认识到蛇是必来的。于是,第四年还照样筑巢,但这一次它是有准备了,决心复仇。当雏鸟长成,母鹳离巢而去,三日才回。这离开的三天,就有计谋。实际是请禽侠击蛇去了。它回巢后,同幼鸟哑哑而言,“哺子如初”。这四个字,写出母鹳的镇定、自如,它不紧张,不惶急,这是迷惑巨蛇,引蛇出洞。它坚定而又机智,实非凡鸟。真是字字千斤。蛇被迷惑住了,它象往年那样,蜿蜒而上,才接近巢,两只大鹳飞鸣哀急,直上青宵。这次的飞鸣,哀急,与前次的“悲鸣数日乃去”的“悲”是不同的。前是失子之痛,无可奈何的哀鸣。这次的“哀鸣”,却是麻痹蛇,同时,也是向禽侠报信。形式相似,内含不同。
        禽侠出现了,这只大鸟“翼蔽天日”。来时驾风而行,“从空而下,骤如风雨。”八字写出禽侠的健捷。它“以爪击蛇,蛇首立堕。”余威还“连摧殿角数尺许。”关于禽侠的描写,作者突出其气势、勇捷、干脆的特点。一击之后,“振翼而去”,没有留连,没有瞻顾,大有侠士之风。用字不多,由于突出了特点,性格也极鲜明。
        无论是鹳鸟还是禽侠,其形状动作是禽鸟的,而其思想、情感又是人的。动物和人的特征交融。这正是这篇喻言体小说的成功之处,也是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所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