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2019-06-22 可可诗词网-名言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求谏》)

【鉴赏】 “自知者明”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知道他人、了解他人的是智者。俗语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正认识一个人是很难的,能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有智慧的人,但是并不算高明。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才是高明之人。因为人容易受各种私心、欲望、冲动、偏执等的影响,容易遮蔽自我。人们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听到赞美自己的话就沾沾自喜、信以为真,被批评时就灰心丧气或者怨恨对方。这都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解剖别人不易,解剖自己更难。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清醒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是最明智最难能可贵的。即使能审视自己的优缺点,但要勇于从中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所谓“自胜”,正是在熟知自己缺点的基础上勇于克服、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所以古代的贤明君主,必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虚心纳谏,以完善自身。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带兵平定陈国内乱后,杀了反臣夏征舒,便把陈国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群臣纷纷祝贺,唯独出使齐国归来的申叔时没有表示。楚庄王很不高兴,问其原因。申叔时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弑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史记·陈杞世家》)楚庄王不愧是明主,听取了申叔时的意见后,下令恢复陈国。据说,孔子读史至此,慨叹地说:“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孔子家语》卷二《好生》)楚庄王有“自知之明”,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实现了“自胜”的崇高境界。

唐太宗接受道家思想,直言做到自知之明的困难,也坦承在执政过程中必有所失,不能尽善尽美。正因为此,他认识到,君主是非常需要如魏徵这样的诤臣,来不断提醒自己的错误和过失。《贞观政要》里,唐太宗倡导进谏的记述比比皆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就提出:“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求谏》)唐太宗不断以各种方式倡导、引导、诱导群臣献策进言,对进谏有功之人,往往给予加官晋爵及其他赏赐等,以资鼓励。魏徵所谏《十思疏》,太宗看了之后,亲写诏书回复,诚恳承认错误,并说要将谏疏摆放在几案上,时时警醒自己。接受进谏不易,能改正错误更不易。唐太宗一旦知错,绝不文过饰非,不但褒奖进谏者,而且虚心接受,力求改进。在唐太宗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除最突出的魏徵“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外,刘洎、岑文本、马周等也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不少中肯的意见和批评。正是满朝大臣的敢于谏诤,让唐太宗时时审视及认清自己,避免和防止了许多错误。魏徵死后,唐太宗仍然时时怀念其当年能够“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求谏》)。唐太宗此话背后的一个理念是: 倾听臣子的谏言,是认清自己优缺点、达到“自知者明”境界的重要途径。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一种遵从本性和习惯生活的最低境界,对生活属性没有了解。功利境界区别于自然境界的地方,在于生活于这一境界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非常了解。但这种了解,仅限于通过心中的计划和自觉的行为谋求自身利益。道德境界是冯友兰认为较高的一种人生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意识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是真正有道德的贤人。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理想性的完美的境界。具有天地境界的人,对于宇宙人生已有完全了解,使人的生活获得最大意义,使人生具有最高价值。从唐太宗有“自知者明”的认识,以及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来看,实为古代帝王中的有道明君。他为实现天下大治而对自我不断完善的追求,亦是对人生境界的不断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