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杨虎城在“剿共”中接连失利

2023-09-02 可可诗词网-中华民国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张学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张学良继承父业,继续统帅奉军。同年底,他不顾日本反对和阻挠,毅然在东北实行“易帜”,将30万奉军改名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这支实力强大的非蒋嫡系部队,在帮助蒋介石统一中国过程中功勋卓著,因此张学良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先后被委任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其势力范围也由东北扩展到华北。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几十万东北军几乎没放一枪一炮就撤到关内,致使东三省的大好河山陷入敌手。因失土有责,张受到国人谴责,被讥为“不抵抗将军”。1933年初,日军进犯热河,受张节制的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弃城逃跑,日军不战而取承德。热河陷落,全国哗然,张学良再次成为众矢之的。3月9日他被迫辞职,前往欧洲考察。
        1934年1月张学良回国时,其初衷本“拟为将来抗日作预伏之工作”,“不希望参与任何内战”[1]。但事与愿违,他被蒋介石任命为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大部分从河北南调,参加对鄂豫皖地区红军的进攻。张到鄂豫皖后,亲临前线,督师作战,鼓动东北军要披甲还乡,首先应“安内,尽心竭力清除匪患”。在进犯湖北长岗岭时,被徐海东指挥的红二十五军歼灭一个团。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在西安设“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统帅陕、甘、宁、青四省军队“围剿”在西北的红军。张学良再次被蒋介石推到“剿共”第一线,担任西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代行蒋的总司令职务。到西北后,他统辖的军队除调到陕甘的近20万东北军部队外,还有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的三万人,宁夏马鸿逵部二万人,青海马步芳部约万余人。驻在甘肃的胡宗南部等中央军则受蒋直接指挥。东北军是西北“剿总”所辖部队的主力,也是张学良能够真正指挥的部队。
        1935年9月,张学良部署其所辖部队分三路进攻陕北红军。东北军六十七军王以哲部为中路,由洛川一带向北进攻肤施(今属延安);杨虎城部十七路军为右路,由韩城、澄县向北进攻;位于陇东庆阳、西峰镇一带的东北军五十七军董英斌部、新组建的骑兵军何柱国部为左路,由西向东进击。9月15日,王以哲率六十七军军部及两个师进驻肤施。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佯攻甘泉,设伏于大小劳山。王以哲见甘泉危急,忙派一一○师南下驰援。10月1日,红二十五军在劳山伏击南下的东北军,歼灭两个团及师部,该师师长何立中、参谋长范驭洲被红军击毙。王以哲在肤施闻讯,惊恐万状,急令其参谋长用飞机把自己从肤施接回洛川。
        张学良率军进入潼关初期,无视红军的实力。在他看来,陕北的红军为数不过几千,又是疲惫之师,用不了多长时间即可将其剿灭干净。他认为,一一○师在劳山遭伏击是个偶然事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10月,张学良指挥东北军会同陕、甘、宁、晋、绥等省地方军阀武装,对陕甘根据地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10月25日,东北军一○七师在鄜县(今富县)榆林桥与红十五军团遭遇,经五小时激战,东北军死伤三百余人,被俘一千八百余人(包括团长高福源)。至此,王以哲的六十七军被红军分割在洛川、甘泉、肤施。
        东北军一一○师在劳山被歼灭没有引起张学良注意,这次一○七师在榆林桥的惨败却使他深受震动。他后来说:“本先,一一○师曾遭覆灭,何立中阵亡,此则一○七师又覆灭”,这“两次惨败”,使他心中“倍增痛苦”,认识到红军的“战斗力,不为轻视”[2]。不久,张学良去南京出席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和五全大会。行前,他特意从西安飞到庆阳,当面叮嘱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要谨慎从事,并说因形势有变,部队何时行动,要听他的命令。西北“剿总”妄图乘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合立足未稳之机,未经请示张学良便令在陇东和陕北的东北军夹击红军。11月下旬的直罗镇战役,东北军一○九师被全歼,师长牛元峰身亡。张学良在南京得知直罗镇战败消息极为愤慨,立即赶回西安,撤了董英斌的职,申斥西北“剿总”代参谋长谢珂。东北军到陕甘“剿共”接连失败,损兵折将的严酷事实,使张学良开始认识到陕北红军人数虽不多,但战斗力不可低估;“剿共”不是东北军的出路,要解国难、报家仇须另觅新路。张学良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共产党的关系。
        杨虎城出生于陕西蒲城,成年后在家乡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后所部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于右任等在陕西组建靖国军,杨部被编为靖国军的一个支队。1926年,杨率众五千坚守西安,在粮尽弹绝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与十倍以上的北洋军阀势力苦战八个月,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广东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后率国民联军南下,西安之围始解。1927年2月,杨虎城被冯玉祥任命为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5月,杨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6月初进至郑州、开封。后在与直鲁联军作战中伤亡惨重,遂退往皖北休整。1928年4月,杨一度离开部队,前往日本考察。此后,蒋介石、冯玉祥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杨成为蒋、冯争夺的对象。1928年11月杨归国,其部队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驻山东单县,归山东省主席孙良诚(属冯玉祥系统)指挥,杨就任二十一师师长。1929年4月,蒋、冯关系濒于破裂,冯令杨率部随孙良诚撤往河南,杨拒受冯命,公开倒向蒋介石一边。此后,杨部被蒋改编为新编第十四师,每月拨给经费约10万元。所部由胶东移驻河南,杨兼任南阳守备司令。1929年12月,唐生智联合阎锡山、冯玉祥起兵反蒋。在这场军阀混战中,杨率部进攻唐军驻地驻马店,促使唐军溃败,从而帮助蒋挽回危局。杨因此受到蒋的明令嘉奖,其十四师番号被改编为第十七师,杨升任第七军军长兼第十七师师长。后来在1930年的蒋、冯、阎中原大战中,杨仍站在蒋介石一边,率部攻击冯军,经豫西挺入陕西,于同年11月攻占了冯经营多年的西安。中原大战前,杨部已扩编为第十七路军,杨任总指挥。中原大战期间,经蒋批准,杨部扩充了两个师的兵力。由于杨虎城在两次新军阀混战中助蒋有功,1930年12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陕西省政府主席,不久又被任命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西北地区地方实力派的首领。
        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下从鄂豫皖地区开始西征,1934年末到达陕南。1935年1月下旬,杨虎城在蒋介石命令下,指挥四个旅另一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十五军进行第一次“围剿”。红军采用运动战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先在蔡玉窑、文公岭歼杨部三个营,后又在葛牌镇全歼杨部警备三旅。同年5月,杨虎城又指挥三十一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十五军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军实行诱敌深入、先疲后打方针,7月2日又在袁家沟口全歼杨部警备一旅。至此,杨多年苦心经营的直属部队几乎全被歼灭,还有两个旅长被杀,一个旅长负伤。这对杨虎城是一个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