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袁阵线的崩溃
湖口起义之后,袁世凯在政治上仍小心翼翼,避免树敌过多,并紧紧抓住“民国”的招牌,以争取中间派。7月15日,袁除下令褫夺李烈钧军职,命令欧阳武、李纯设法拿办外,没有涉及其他人,以姑示宽大。17日,袁世凯以斥责欧阳武通电(此电系江西革命党人用欧阳名义发表)的形式,从政治上声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声称:“共和民国以人民为主体,而人民代表以国会为机关。政治不善,国会有监督之责;政府不良,国会有弹劾之例。大总统由国会选举,与君主时代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迥不相同。今国会早开,人民代表咸集都下,宪法未定,约法尚存。非经国会,无自发生监督之权,更无擅自立法之理。岂少数人所能自由起灭,亦岂能由少数人权利之争,掩尽天下人民代表之耳目?”他谴责欧阳“捏词污蔑,称兵犯顺,视政府如仇敌,视国会若土苴,推翻共和,破坏民国,全国公敌,万世罪人”。但他对欧阳本人留有余地,认为“难保非佥壬挟持,假借名义”[1]。这篇冠冕堂皇的辩词,虽然颠倒黑白,信口雌黄,但他既然紧紧抓住了“共和”、“国会”的旗帜,又后发制人,不涉及其他人,甚至故意不涉及正在指挥革命的领袖人物,这样就对中间派具有迷惑力,并对革命党人具有牵制和分化的作用。
赣、宁战事全面展开之后,袁世凯迟至7月21日才正式发布“平叛”通令,宣布“用兵定乱,为行使约法上之统治权,民国政府当然有此责任”[2],同时宣布在北京和战地戒严。翌日,又命令褫夺黄兴、陈其美、柏文蔚荣典军职。孙中山发布讨袁的宣言和通电之后,即7月23日,袁世凯仅命令销去孙中山筹办全国铁路全权,避免采取更严峻的措施。虽然,这时袁世凯已同革命党人全面决裂,但他在策略上仍保持着弹性,以争取中间派的支持。
在整个二次革命过程中,各地的独立运动,几乎无一不是在犹豫、迟疑、观望、动摇之中勉强进行的,到处都呈现着冷冷清清的局面。革命党人既没有发动群众,也没有镇压在内部猖狂活动的敌人。一批不可靠的同盟者,掌握着独立运动中的军权和政权,革命党人缺乏忠诚可靠的力量。当南京独立取消之后,各地的反独立分子就嚣张起来,从内部瓦解着讨袁阵线。北洋军队尚未南下,各地的独立就纷纷取消了。
福建在独立各省中是最缺少生气的一个省。都督孙道仁虽佯附革命,实际上他在旅长孙宝镕支持下,密谋调集旧部来扼杀革命。福建讨袁军总司令许崇智主要依靠新兵的支持,力量不足。他看到孙无意革命,企图把孙推倒。但孙有旧部支持,许不敢贸然发动。当宁、沪失利的消息传来,许崇智看到形势不利,即于7月31日离开福州,逃往香港。8月1日,孙道仁密电在京的前福建十四师师长杜持,说明闽中反袁的真相,并要杜向袁世凯政府“秘密陈明”:“闽省情形,须广东势衰,赣省肃清,闽省即可取消脱离字样。”[3]孙道仁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福建局面,他虽早已与袁世凯密电往还,但直至大局明朗,才于8月13日正式通电各界,陈明“苦衷”,宣布取消脱离袁政府。
广东都督陈炯明自宣布独立之后,一直督促部队出师北伐。但师旅长们阳奉阴违,北伐之师始终未出羊城一步,陈炯明不得不强令8月1日出师,但这时龙济光已经率部自梧州进逼广州。7月30日,驻肇庆警卫军管带李耀汉叛变,投降龙氏。要隘失守,陈炯明不得不先行对付龙济光,命第三旅旅长叶举前往三水一线布防。广东援赣之师被迫停止出发。
龙氏进逼,叶举外调,那些驻在广州密谋叛变的军官们就大肆活动起来。当时,广东反对派人物如黄士龙、李准等都或明或暗地派出暗探进行策反活动。正当广州局势紧张之际,岑春煊自沪偕李根源到达广州。他们立即着手争取钟鼎基、苏慎初、张我权,希望他们积极反袁,但没有成效。岑又派人拿了自己的亲笔函件去劝龙济光反袁,但龙不念旧恩,对来人十分冷淡。李根源为了挽救危局,就同自京回粤的邹鲁一起去见陈炯明,提出“杀携贰之将领一二人,军心自振”[4]。陈害怕发生兵变,不敢采取果断行动,仅逮捕密谋叛乱的第一师参谋陈钟英等三人。结果,打草惊蛇,钟鼎基、张我权闻讯于8月3日逃往香港。
这时,孙中山正在赴粤途中,他派张继、马君武先行抵粤联系。陈炯明鉴于军心不稳,只好请张、马前往香港劝阻孙中山。孙中山于8月3日到达福州马尾,得悉广州局势不稳,二次革命的败局已无可挽回,只得偕胡汉民改道台湾,流亡日本。
8月4日午后1时,冯德辉受黄士龙唆使,赴燕塘策动炮兵团和辎重营叛变,自称粤军界临时总司令,炮击都督府。陈炯明匆匆忙忙枪杀了陈钟英等三人,然后逃往香港。广州商会等团体推举苏慎初为代理都督,宣布取消独立,维持地方秩序。翌日,独立第五旅又逼迫苏慎初下野,拥张我权为都督。黄士龙也返广州活动,企图捞上一把。但袁世凯早已于8月3日任命龙济光为广东都督,自然不承认广东方面的拥立。龙部济军继续向广州前进。
8月10日晚,原驻三水陆军第二团一部返省,驻扎观音山原来的营房。11日,龙部济军抵达广州,蛮横地逼迫陆军迁出观音山,引起了陆军的愤怒,与济军发生冲突。随后,济军陆续到达,到处逼迫陆军让营,一些革命党人也策动陆军士兵杀掉官长后抵抗济军。济、陆两军在广州城内断断续续激战三日,陆军的反抗并无组织,遂全部溃散。龙济光全面控制了广州,那些拥袁的陆军军官们也被迫离开了广州,一无所得。后来,邹鲁曾企图重新举事,被龙察觉,广州警察局长陈景华等被杀。广东的讨袁独立运动完全失败。
湖南都督谭延闿在宣布独立之后,心怀鬼胎,居心叵测。他和黎元洪密商之后,以讨袁为名,将省城拥护革命的军队由第一军司令程子楷、副司令赵恒惕率领,调赴岳州;又以蒋翊武为鄂豫招讨使驻岳州,部署对湖北军事;并派唐蟒率新兵援赣。但援赣军行动迟缓,湘军抵达萍乡时,李烈钧已经退出南昌了。谭将革命党人率领的军队调走之后,乘省城空虚,以亲信余道南为省防守备队司令,又以自己的亲信童锡梁等为新募五营管带,从而控制了省城长沙。谭延闿布置完毕以后,即于8月11日密电袁世凯表示输诚:“湘事措置无方,咎在延闿一人,惟维持操纵,实具苦衷。现情安谧,终当始终保持,不敢上烦荩忧。”[5]8月13日,谭延闿公开出示布告,宣布取消独立:“现在闽、粤、宁、皖,已均各取消独立,大势所趋,皆以保境息民为主。湘省既不能以独立为支柱,又何可以全省为牺牲?于事无裨,于心不忍。本都督已一面发布命令,即行罢兵;一面电达中央,静待处分。”[6]在取消独立时,有人主张“应杀一、二有名人物谢中央,借为取消话柄”[7]。但谭延闿是个圆滑的官僚,他并不打算与革命党人完全断绝瓜葛,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留有后路。因此,他不仅眼开眼闭地让湘、赣革命党人逃脱袁世凯的追捕,还亲自接待了李烈钧。他在一封电报中说:“湖南宣布独立,水到渠成,延闿不任其咎;湖南取消独立,瓜熟蒂落,延闿不居其功。”[8]这两句滑头话,典型地反映了他的政治品格。这种适应中国社会复杂形势的两面手法,为谭日后在政界的浮沉打下了基础。
当时,湖南一批激进的革命党人对谭延闿取消独立十分不满,于9月9日再次发动独立,进攻都督府。谭延闿事先获得谍报,作了戒备,“遇犯即杀”[9],残酷地镇压了暴动,暴动的领导人刘崧衡等遇害。谭延闿对人说:“我平日何尝欲杀人,越不杀人越不得结束,故我不得不杀人,以稳定局势。”[10]革命党人的尸骨,最终成了他赢得袁世凯宽恕的垫脚石。
安徽各地宣布独立之后,柏文蔚奉黄兴之命赴蚌埠成立安徽讨袁军总司令部,皖北各部赴正阳关集中,淮上屯田部队则由张汇滔率领扼守凤台—寿州一线。倪嗣冲获得寿州独立的消息后,即率八营兵力开抵颍上,进逼正阳关,在鲁口与皖军隔河对峙,遭到皖军的袭击。因当时河水盛涨,进兵困难,双方没有发生重大战斗。7月20日,豫督张镇芳遣旅长王钰锦率一支队自周口出发,增援倪嗣冲。
在安庆、芜湖方面,芜湖革命党人对孙多森、胡万泰的“独立”十分怀疑。张永正部遂以援赣为名,沿江上溯,于7月19日进攻大通,与胡万泰部发生战斗,其目的是与胡争夺大通盐厘的财政收入。胡部不敌,退回安庆,胡、孙相偕乘船逃往上海。但船到南京后,胡万泰却留了下来,跑到柏文蔚身边进行投机。胡的父亲胡殿甲为淮军宿将,与段祺瑞系世交,而与柏文蔚同乡,关系也不错。所以,柏对胡表示信任。孙、胡离皖后,柏文蔚的亲信、宪兵司令祁耿寰自称都督。7月23日,商团推举刘国栋为都督,出兵驱逐了祁耿寰。于是,安徽革命党人要求柏文蔚回镇安庆。时徐州战事失利,黄兴为了稳定上游局势,也促柏速回安庆。7月27日,柏文蔚率部回皖,胡万泰随行,刘国栋闻风潜逃。柏回皖后,其部下曾向他陈述胡万泰不可靠,但柏不听,命胡率第一线部队至太湖方向作战,并部署淮上各军分三路迎击倪嗣冲。
倪嗣冲在得到豫军的支援后,以豫军虎视正阳关,自己亲率主力向凤台转移。7月31日起,倪部向凤台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淮上讨袁军主力在凤台城外布防。8月2日凌晨,倪部向讨袁军发动猛攻。讨袁军竭力抵御,支持至下午2时,被迫退守凤台;下午4时,又放弃凤台渡淮溃退。3日夜,倪军渡淮,讨袁军继续溃退。正在南下的冯国璋,分兵一团,协同攻击寿州。5日,寿州失守,张汇滔率部退向庐州,被驻军夏永伦部包围,张仅率少数人突围逃亡。6日,豫军占领正阳关,淮上讨袁军全部失败。
当淮上失败的消息传出,胡万泰在军中得悉后,立即率部回师安庆,蠢蠢欲动。这时,柏文蔚已接到黄兴密电说:“大势已去,无能为力,弟已他往,望兄相机引退,留此身以待后用。”[11]葛应龙、端木璜生等也以函电向柏报告南京混乱情况,事为胡万泰所探悉。胡即于8月6日面见柏文蔚,讽柏离皖出走。柏文蔚见胡不怀好意,尽量与之敷衍。7日凌晨1时,胡万泰、顾琢塘在城外与反对革命的皖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柴宝山部署叛变。8月7日8时,以柴部为主力,自城外发动进攻,获内应入城,围攻都督府。柏文蔚率卫队抵抗,叛军遭到城西狮子山炮兵的袭击,被迫转移兵力,先行占领狮子山。柏文蔚乘机向南突围,经大通退往芜湖,与龚振鹏会合。
胡万泰于叛变的当天,即通电取消独立。翌日,鲍贵卿率部由九江乘军舰开抵安庆,由胡万泰迎入城内。至此,安徽仅芜湖尚在讨袁军掌握之中。
当安庆失陷之时,长江门户吴淞尚掌握在讨袁军手中。吴淞原由姜国梁率广军驻守,段祺瑞派到上海的前第九师师长郑为成及蔡春华等人对广军进行了策反活动,广军动摇,偷走炮闩,图谋叛变,姜国梁出走。陈其美派白逾桓、居正率镇军平叛,扼守炮台。7月26日,海军进攻吴淞,白、居指挥台兵反击,联鲸舰受伤投降。刘冠雄抵达吴淞口后,一再指挥海军进攻,屡攻不克。时刘福彪部由南市撤守江湾,经程德全的勾诱,阴谋叛变。7月31日,程命令刘福彪倒戈,反攻吴淞炮台,策应海军。命令为居正截获。8月6日,居正率部主动进攻,将刘部击溃。但是,本来就十分微薄的炮台兵力,就更加衰弱了。适钮永建率部到达吴淞,遂推钮为总司令,镇压了通敌的水上警察,协同守御吴淞。当时,北军因不能通过租界行军,行动迟缓,故于8月11日才进抵江湾,江苏第二师也进抵浏河,吴淞被围。11日夜,钮永建夜袭北军,小有斩获,但因兵力薄弱,无法扩大战果。12日早,沪、淞信息断绝,居部各军官逃走一空,军心动摇。是日,红十字会医生柯司奔波于海军与炮台之间,与双方协商和平解决。是夜,讨袁军和平让出吴淞炮台,退往嘉定、罗店之间。翌日,吴淞炮台由海军占领。长江门户洞开,北军源源入口。讨袁军残部退至太仓后遣散,但队伍尚未散尽。北军赶到,立即对手无寸铁的遣散官兵大肆搜杀。至此,上海讨袁军完全失败。
赣、宁战事全面展开之后,袁世凯迟至7月21日才正式发布“平叛”通令,宣布“用兵定乱,为行使约法上之统治权,民国政府当然有此责任”[2],同时宣布在北京和战地戒严。翌日,又命令褫夺黄兴、陈其美、柏文蔚荣典军职。孙中山发布讨袁的宣言和通电之后,即7月23日,袁世凯仅命令销去孙中山筹办全国铁路全权,避免采取更严峻的措施。虽然,这时袁世凯已同革命党人全面决裂,但他在策略上仍保持着弹性,以争取中间派的支持。
在整个二次革命过程中,各地的独立运动,几乎无一不是在犹豫、迟疑、观望、动摇之中勉强进行的,到处都呈现着冷冷清清的局面。革命党人既没有发动群众,也没有镇压在内部猖狂活动的敌人。一批不可靠的同盟者,掌握着独立运动中的军权和政权,革命党人缺乏忠诚可靠的力量。当南京独立取消之后,各地的反独立分子就嚣张起来,从内部瓦解着讨袁阵线。北洋军队尚未南下,各地的独立就纷纷取消了。
福建在独立各省中是最缺少生气的一个省。都督孙道仁虽佯附革命,实际上他在旅长孙宝镕支持下,密谋调集旧部来扼杀革命。福建讨袁军总司令许崇智主要依靠新兵的支持,力量不足。他看到孙无意革命,企图把孙推倒。但孙有旧部支持,许不敢贸然发动。当宁、沪失利的消息传来,许崇智看到形势不利,即于7月31日离开福州,逃往香港。8月1日,孙道仁密电在京的前福建十四师师长杜持,说明闽中反袁的真相,并要杜向袁世凯政府“秘密陈明”:“闽省情形,须广东势衰,赣省肃清,闽省即可取消脱离字样。”[3]孙道仁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福建局面,他虽早已与袁世凯密电往还,但直至大局明朗,才于8月13日正式通电各界,陈明“苦衷”,宣布取消脱离袁政府。
广东都督陈炯明自宣布独立之后,一直督促部队出师北伐。但师旅长们阳奉阴违,北伐之师始终未出羊城一步,陈炯明不得不强令8月1日出师,但这时龙济光已经率部自梧州进逼广州。7月30日,驻肇庆警卫军管带李耀汉叛变,投降龙氏。要隘失守,陈炯明不得不先行对付龙济光,命第三旅旅长叶举前往三水一线布防。广东援赣之师被迫停止出发。
龙氏进逼,叶举外调,那些驻在广州密谋叛变的军官们就大肆活动起来。当时,广东反对派人物如黄士龙、李准等都或明或暗地派出暗探进行策反活动。正当广州局势紧张之际,岑春煊自沪偕李根源到达广州。他们立即着手争取钟鼎基、苏慎初、张我权,希望他们积极反袁,但没有成效。岑又派人拿了自己的亲笔函件去劝龙济光反袁,但龙不念旧恩,对来人十分冷淡。李根源为了挽救危局,就同自京回粤的邹鲁一起去见陈炯明,提出“杀携贰之将领一二人,军心自振”[4]。陈害怕发生兵变,不敢采取果断行动,仅逮捕密谋叛乱的第一师参谋陈钟英等三人。结果,打草惊蛇,钟鼎基、张我权闻讯于8月3日逃往香港。
这时,孙中山正在赴粤途中,他派张继、马君武先行抵粤联系。陈炯明鉴于军心不稳,只好请张、马前往香港劝阻孙中山。孙中山于8月3日到达福州马尾,得悉广州局势不稳,二次革命的败局已无可挽回,只得偕胡汉民改道台湾,流亡日本。
8月4日午后1时,冯德辉受黄士龙唆使,赴燕塘策动炮兵团和辎重营叛变,自称粤军界临时总司令,炮击都督府。陈炯明匆匆忙忙枪杀了陈钟英等三人,然后逃往香港。广州商会等团体推举苏慎初为代理都督,宣布取消独立,维持地方秩序。翌日,独立第五旅又逼迫苏慎初下野,拥张我权为都督。黄士龙也返广州活动,企图捞上一把。但袁世凯早已于8月3日任命龙济光为广东都督,自然不承认广东方面的拥立。龙部济军继续向广州前进。
8月10日晚,原驻三水陆军第二团一部返省,驻扎观音山原来的营房。11日,龙部济军抵达广州,蛮横地逼迫陆军迁出观音山,引起了陆军的愤怒,与济军发生冲突。随后,济军陆续到达,到处逼迫陆军让营,一些革命党人也策动陆军士兵杀掉官长后抵抗济军。济、陆两军在广州城内断断续续激战三日,陆军的反抗并无组织,遂全部溃散。龙济光全面控制了广州,那些拥袁的陆军军官们也被迫离开了广州,一无所得。后来,邹鲁曾企图重新举事,被龙察觉,广州警察局长陈景华等被杀。广东的讨袁独立运动完全失败。
湖南都督谭延闿在宣布独立之后,心怀鬼胎,居心叵测。他和黎元洪密商之后,以讨袁为名,将省城拥护革命的军队由第一军司令程子楷、副司令赵恒惕率领,调赴岳州;又以蒋翊武为鄂豫招讨使驻岳州,部署对湖北军事;并派唐蟒率新兵援赣。但援赣军行动迟缓,湘军抵达萍乡时,李烈钧已经退出南昌了。谭将革命党人率领的军队调走之后,乘省城空虚,以亲信余道南为省防守备队司令,又以自己的亲信童锡梁等为新募五营管带,从而控制了省城长沙。谭延闿布置完毕以后,即于8月11日密电袁世凯表示输诚:“湘事措置无方,咎在延闿一人,惟维持操纵,实具苦衷。现情安谧,终当始终保持,不敢上烦荩忧。”[5]8月13日,谭延闿公开出示布告,宣布取消独立:“现在闽、粤、宁、皖,已均各取消独立,大势所趋,皆以保境息民为主。湘省既不能以独立为支柱,又何可以全省为牺牲?于事无裨,于心不忍。本都督已一面发布命令,即行罢兵;一面电达中央,静待处分。”[6]在取消独立时,有人主张“应杀一、二有名人物谢中央,借为取消话柄”[7]。但谭延闿是个圆滑的官僚,他并不打算与革命党人完全断绝瓜葛,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留有后路。因此,他不仅眼开眼闭地让湘、赣革命党人逃脱袁世凯的追捕,还亲自接待了李烈钧。他在一封电报中说:“湖南宣布独立,水到渠成,延闿不任其咎;湖南取消独立,瓜熟蒂落,延闿不居其功。”[8]这两句滑头话,典型地反映了他的政治品格。这种适应中国社会复杂形势的两面手法,为谭日后在政界的浮沉打下了基础。
当时,湖南一批激进的革命党人对谭延闿取消独立十分不满,于9月9日再次发动独立,进攻都督府。谭延闿事先获得谍报,作了戒备,“遇犯即杀”[9],残酷地镇压了暴动,暴动的领导人刘崧衡等遇害。谭延闿对人说:“我平日何尝欲杀人,越不杀人越不得结束,故我不得不杀人,以稳定局势。”[10]革命党人的尸骨,最终成了他赢得袁世凯宽恕的垫脚石。
安徽各地宣布独立之后,柏文蔚奉黄兴之命赴蚌埠成立安徽讨袁军总司令部,皖北各部赴正阳关集中,淮上屯田部队则由张汇滔率领扼守凤台—寿州一线。倪嗣冲获得寿州独立的消息后,即率八营兵力开抵颍上,进逼正阳关,在鲁口与皖军隔河对峙,遭到皖军的袭击。因当时河水盛涨,进兵困难,双方没有发生重大战斗。7月20日,豫督张镇芳遣旅长王钰锦率一支队自周口出发,增援倪嗣冲。
在安庆、芜湖方面,芜湖革命党人对孙多森、胡万泰的“独立”十分怀疑。张永正部遂以援赣为名,沿江上溯,于7月19日进攻大通,与胡万泰部发生战斗,其目的是与胡争夺大通盐厘的财政收入。胡部不敌,退回安庆,胡、孙相偕乘船逃往上海。但船到南京后,胡万泰却留了下来,跑到柏文蔚身边进行投机。胡的父亲胡殿甲为淮军宿将,与段祺瑞系世交,而与柏文蔚同乡,关系也不错。所以,柏对胡表示信任。孙、胡离皖后,柏文蔚的亲信、宪兵司令祁耿寰自称都督。7月23日,商团推举刘国栋为都督,出兵驱逐了祁耿寰。于是,安徽革命党人要求柏文蔚回镇安庆。时徐州战事失利,黄兴为了稳定上游局势,也促柏速回安庆。7月27日,柏文蔚率部回皖,胡万泰随行,刘国栋闻风潜逃。柏回皖后,其部下曾向他陈述胡万泰不可靠,但柏不听,命胡率第一线部队至太湖方向作战,并部署淮上各军分三路迎击倪嗣冲。
倪嗣冲在得到豫军的支援后,以豫军虎视正阳关,自己亲率主力向凤台转移。7月31日起,倪部向凤台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淮上讨袁军主力在凤台城外布防。8月2日凌晨,倪部向讨袁军发动猛攻。讨袁军竭力抵御,支持至下午2时,被迫退守凤台;下午4时,又放弃凤台渡淮溃退。3日夜,倪军渡淮,讨袁军继续溃退。正在南下的冯国璋,分兵一团,协同攻击寿州。5日,寿州失守,张汇滔率部退向庐州,被驻军夏永伦部包围,张仅率少数人突围逃亡。6日,豫军占领正阳关,淮上讨袁军全部失败。
当淮上失败的消息传出,胡万泰在军中得悉后,立即率部回师安庆,蠢蠢欲动。这时,柏文蔚已接到黄兴密电说:“大势已去,无能为力,弟已他往,望兄相机引退,留此身以待后用。”[11]葛应龙、端木璜生等也以函电向柏报告南京混乱情况,事为胡万泰所探悉。胡即于8月6日面见柏文蔚,讽柏离皖出走。柏文蔚见胡不怀好意,尽量与之敷衍。7日凌晨1时,胡万泰、顾琢塘在城外与反对革命的皖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柴宝山部署叛变。8月7日8时,以柴部为主力,自城外发动进攻,获内应入城,围攻都督府。柏文蔚率卫队抵抗,叛军遭到城西狮子山炮兵的袭击,被迫转移兵力,先行占领狮子山。柏文蔚乘机向南突围,经大通退往芜湖,与龚振鹏会合。
胡万泰于叛变的当天,即通电取消独立。翌日,鲍贵卿率部由九江乘军舰开抵安庆,由胡万泰迎入城内。至此,安徽仅芜湖尚在讨袁军掌握之中。
当安庆失陷之时,长江门户吴淞尚掌握在讨袁军手中。吴淞原由姜国梁率广军驻守,段祺瑞派到上海的前第九师师长郑为成及蔡春华等人对广军进行了策反活动,广军动摇,偷走炮闩,图谋叛变,姜国梁出走。陈其美派白逾桓、居正率镇军平叛,扼守炮台。7月26日,海军进攻吴淞,白、居指挥台兵反击,联鲸舰受伤投降。刘冠雄抵达吴淞口后,一再指挥海军进攻,屡攻不克。时刘福彪部由南市撤守江湾,经程德全的勾诱,阴谋叛变。7月31日,程命令刘福彪倒戈,反攻吴淞炮台,策应海军。命令为居正截获。8月6日,居正率部主动进攻,将刘部击溃。但是,本来就十分微薄的炮台兵力,就更加衰弱了。适钮永建率部到达吴淞,遂推钮为总司令,镇压了通敌的水上警察,协同守御吴淞。当时,北军因不能通过租界行军,行动迟缓,故于8月11日才进抵江湾,江苏第二师也进抵浏河,吴淞被围。11日夜,钮永建夜袭北军,小有斩获,但因兵力薄弱,无法扩大战果。12日早,沪、淞信息断绝,居部各军官逃走一空,军心动摇。是日,红十字会医生柯司奔波于海军与炮台之间,与双方协商和平解决。是夜,讨袁军和平让出吴淞炮台,退往嘉定、罗店之间。翌日,吴淞炮台由海军占领。长江门户洞开,北军源源入口。讨袁军残部退至太仓后遣散,但队伍尚未散尽。北军赶到,立即对手无寸铁的遣散官兵大肆搜杀。至此,上海讨袁军完全失败。
今日更新
-
蒋介石退据台湾
[2019-05-22]
-
解放军向西南进军
[2019-05-2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开国大典
[2019-05-22]
-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2019-05-22]
-
中共的反美斗争
[2019-05-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