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的争夺与勾结——《蓝辛—石井协定》
1917年11月2日,美国国务卿蓝辛和日本特使石井菊次郎就有关中国问题签署了《日本和美国关于中国的换文》,一......
“西原借款”与日皖勾结
“西原借款”是指寺内内阁时期西原所经手的借款,但这仅是日本当时对华借款的一部分。据日本大藏省档案资料......
日本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虽攫取了种种侵略利益,但始终认为袁世凯是依靠英美抵制日本的,因此当袁因推......
护法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孙中山发起和领导的护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光荣的一页。 首先,“护法”口号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坚持民主......
军政府改组和孙中山离粤
西南联合会议刚收场,改组军政府之议又起。在岑春煊的策划下,政学会国会议员杨永泰、郭椿森、汤漪等采取威胁......
西南联合会议的出现
军政府成立后,陆荣廷、唐继尧始则采......
孙中山炮击观音山
桂系军阀对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一开始就采取听其自生自灭的消极态度,后来更发展到公开进行破坏。粤督陈炳焜......
吴佩孚与陆荣廷签订停战协定
曹锟、吴佩孚本为直系冯派军人,挥师南下攻克岳阳,收回长沙,占领衡阳,战功最大,但段祺瑞政府竟把湘督兼省长......
段祺瑞第三次组阁
1月30日,即冯国璋对西南下讨伐令的当天,岑春煊通电提出南北划分的主张。他认为现在全国和战之争,都集中在湘......
北军第二次攻湘之战
南军夺取岳阳,武汉人心浮动。皖系主战派纷纷攻击冯国璋、李纯等直系主和派“优柔适以贾祸,姑息更足养奸” [......
南军攻克岳阳和北军占领荆襄
岳阳为湘省门户,湘鄂交界的军事要地,自从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一直落入北洋军阀手里。1917年11月中旬南方......
北洋军阀内部和战问题的争吵
段祺瑞政府虽然再次倒台,但段本人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而是退居幕后指挥。段的心腹、陆军次长徐树铮为挽回......
护法军内部和战问题的分歧
北洋将领停战主和的通电,在护法阵营内部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这是一场骗局......
段祺瑞内阁的第二次倒台
傅良佐的仓皇逃走,宣告了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的破产。11月15日,段向代大总统冯国璋提出辞职。16日,他给......
湖南的争夺战
1.北军三路夹攻湖南,南北战争开始 早在广州军政府成立之先,段祺瑞政府就派其心腹大将、前陆军次长傅良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