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玚 ·别诗二首 ·其二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这篇别诗,恐为离别故乡,亲友分手,作于临河的途中。作于何时难以考察,不过从曹植《送应氏诗》可以得到一点启发。黄节考证曹植《送应氏二首》作于汉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道过洛阳,送应氏北游,送别赋。应玚在《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说,“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曹丕任五官中郎将亦在建安十六年,由此可推知应玚北游至邺城,投奔当时留守的曹丕。曹操于建安十七年正月回邺城,十月东征孙权,或许应玚从征,所以说“今冬客南淮。”那么这首别诗可能是写于建安十六年,与曹植送别诗为先后之作,或以此别诗答曹植。
这首别诗共八句,分为两个层,前四句写景,景中寓情,后四句抒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比兴寄托,浑厚流转,雄浑悲壮,意境高远。
诗的前四句是触景生情之作,“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诗人面对黄河大水从西北高原奔泻而下,想到了古人传说的黄河九曲,波涛浩荡,势不可挡,直奔投北方流去。黄河从洛阳北向东流淌,故称东北流。正反映他北上需渡河,而生的奇想,诗人妙笔生花,状出黄河九曲,奔腾不已的雄伟的形象。下两句则又是写实与幻想并用,丰富与具体化黄河形象。它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直奔沧海,而沧海横流又有巨大抽引力,使黄河水流无法停歇。前浪催后浪,倾泻入海。一个赴字状出水流之急,更赋情韵。一个迹字,承接赴字,状出大海从容不迫之貌,不停地接纳河水。一急一缓,摇曳生姿。景象壮观,意境阔远,气魄宏大,动人心魂。作者笔下的黄河形象,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它的主要特征,源远流长,波涛汹涌,曲折入海。尤其是状写黄河动态,更赋情韵,耐人寻味。赞叹、惊异、畅快之情,从笔底流出,而又深有寄托,比衬出下面的万里之行,亦寓有子 (孔子) 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之感。为后四句抒情张目。
后四句写远适万里,而又不能归之情。“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诗人写自己踏上万里征程的阳关大道,想到归来故乡,但现在还没有归来故乡的条件。为此对黄河连声叹息,致使自己内心忧愁和伤痛。太息:即长声叹息。太,通大。五内:指人的五腑六脏,此是说内心忧伤。这四句是写作者面对滔滔万里的黄河,忽然想到自己远行万里,与之相比,何其相似。黄河奔流入海,绝不复返。可是自己求仕在外,万里奔波,时光流逝如黄河之水,暂短即逝。年华老大,功业未就,没有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条件。古人追求功业,重名利,以光宗耀祖,万古流芳。汉末文人常发出类似感叹。“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铖轲长苦辛。” 人生短暂,应先取高官厚禄。因为“荣名以为宝”。当然仕途并非平坦大道可走,朝廷中重要官位也不是唾身可得。因此他们感叹“立身苦不早”,“虚名复可益”,“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并非是应玚不能归家,而是理想、事业、脸面的原因。思亲怀乡,时光流逝,求仕焦急,齐聚内心,矛盾冲突,日夜折磨,难以排遣,致使五内俱伤。逢景遇事,即进发而出,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诗人以自已感伤的形象作结,意味深长。
这篇赠别诗写象选境,精巧警人。诗人以黄河形象起典作比,比衬自己求仕的万里长征。水流入海,有归宿之处。而自己求仕无成,求归不能。故而有子在川上之叹。这就把个人遭际同时代变乱、圣人心胸联系在一起。黄河雄伟形象与己忧天下之叹、宽广心怀相互映衬,构成了雄浑高远的意境。景真情亦真,情景相间相融,给人以悲壮之美的感受。
小诗语言流畅,全诗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五言句式,以上二下三的音顿,朗朗上口,给人以声韵流转的美感。不加雕饰,自然浑成,重视篇章的整体美,而不追求华丽词句。作到了言浅意深。富有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