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鹊桥架南北

2024-04-24 可可诗词网-音乐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江淮的音乐文化,无论就其概貌或艺术特色论,都与它所处的地理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紧密相连,表现出这一区域特有的文化风格特征,主要是维系于南北间的融合过渡性。
        这一特征首先体现在音乐品种分布方面。本地区与东北部平原区的联系相当密切。江苏徐州地区、安徽宿县以北,实际上是两区的纽带。这里语言相近,当地民歌品种和风格与鲁南一带几乎无任何差别。戏曲剧种如淮北花鼓戏等也都通行,剧种唱词的四声与韵辙也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花鼓”这一品种两区兼有,它们在形成背景及演唱形式方面基本相同。凤阳是一历史名城,历史上既有过吴、越文化,又有过楚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凤阳三花”。它们是双条鼓(凤阳花鼓)、花鼓灯(歌舞)、卫调花鼓戏。流行区都在北方。过了长江在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地流行的皖南花鼓戏,却与之相别。它原由湖北东路子花鼓与河南灯曲随移民进入皖南,同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后又吸收徽剧等艺术成分而演化发展形成。又如具体曲目,东北平原区传播较广的民歌《对花》、《绣荷包》,在本区也可见到,但再往南,过了长江,就很难见到其踪迹了。因此,本区在音乐体裁和曲目方面的分布特点,有些是由北而南,逐渐减少,有的是南有北无,有的是北有南无,如田歌,在北部的“黍”作区,就不可能出现,但在南方的“稻”作区,它必然广泛传播,并成为与江浙民歌区相互联系的形式之一。故可以说江淮是一个南北互见的特殊的过渡区域。
        其次,音乐风格方面也兼容南北特征。从整体而言,五声音阶是本区音乐的主体。自宋元以来,我国民间音乐中所使用的音阶形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地域传统:北方以七声音阶为主,南方以五声音阶为主。江浙民歌属于五声体系,本区作为其近邻,音乐风格也明显向江南靠近,如巢县《太阳出来一点红》(巢湖喊秧歌)等这类纯以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歌,据统计要占全区民歌的四分之三。流行于淮北平原不同的声腔与剧种,除淮北梆子、曲剧的音乐是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兼用之外,其余多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中较少出现偏音。但是,我们仍能在数目可观的曲调中找到与东北平原区相联系的音阶、调式因素,特别是加“变宫”“清角”及“变徵”的六声音阶。如泗州戏,为避免守在同一调高上旋律的单调限制表现的需要,在大的唱段中常出现频繁的转调式临时离调现象,不仅唱腔如此,有时乐队的过门也这样,使其与唱腔形成对比。淮北花鼓戏偶尔也有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大二度转调,但比较少见。在音阶的音高关系上,多沿袭北方戏曲中的清角略高(↑4)和变宫略低(↓7)的习俗形成一种音乐风格,这也是表现出既介于南北,又融合南北的特征之处。
        在音调进行的方式上,本区的跳进音型也多以五、六度为主。但更为多见的还是级进音型,如著名的“凤阳花鼓”及“慢赶牛”、“格冬代”等歌种的曲调,都是以级进音型为主的,反映出向江南风格转变的趋向。
        江淮音乐由于具有兼容南北过渡性质,因此结构上比较整齐、匀称、细腻、内在。音乐气质外刚内柔,在奔放、明快之中透露出一种清丽、洒脱之气,可以说是这一过渡性区域音乐文化风格的总貌。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