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进人流的歌舞
我国歌舞艺术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乐舞活动到明清时的“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它随着华夏文化的变迁,不断演化、更新,经历了数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歌舞艺术都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独特面貌。
明清时期,歌舞艺术主要在民间发展。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仅汉族就有秧歌、花鼓、采茶、花灯、跑旱船等。
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常在春节期间表演。它源于农业劳动生活。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槌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
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地秧歌与高跷两种。前者徒步在地上歌舞,后者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表演时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表演人数较多,用在秧歌的开头及结尾,由锣鼓或丝弦曲牌伴舞,情绪热烈欢腾,由领舞领队走出“二龙吐须”、“卷白菜心”等队形。小场是穿插在大场中演出的歌舞小戏,一般由二、三人表演,演唱内容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表现男女逗趣等。
秧歌不仅在广大农村流传,在城市也深受市民欢迎,清曹源邺曾在《燕九竹枝词》中说:“翠袖花钿新样款,春衫叶叶寻春伴。袜尘微步似凌波,铜街初过春风满。沉沉绿鬓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骛。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形象描绘了人们观看秧歌的热烈场景,妇女甚至连金钗挤丢了都不知道。秧歌在我国北方各地都十分流行,如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陕北秧歌、山西秧歌等。
花鼓是一种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以演唱为主,并加有表演。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安徽凤阳地区的花鼓颇具代表性,明代即已产生。明以来凤阳地区连年遭水灾,“十年倒有九年荒”,为生活所迫,人们只有四处逃荒,以唱花鼓为生。所以早年的凤阳花鼓多反映人们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唱述凤阳人“家室流离之苦”,其音乐“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录》)。
花鼓以演唱为主,附之以表演,其演出形式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一人击鼓,一人打锣,边唱边舞。清代以后,花鼓由乡村进入城市,其表演形式也相应有所改变,乾隆五十五年“万寿庆典”中的“花鼓献瑞”,表演人数有八人,四人击鼓,四人打锣,并加之以笙、笛、琵琶、弦子、鼓板等乐器伴奏,表现力更为丰富。
清代以后,花鼓在流传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各地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并逐渐增加故事情节,发展成了花鼓戏,像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
采茶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各地叫法不尽相同,广西称“唱采茶”、“采茶歌”;江西称“茶篮灯”、“三脚班”;湖南、湖北称“采茶”、“茶歌”等。
采茶由秧歌发展而成,多表现和人们采茶生活相关的内容。采茶的演出状况,文献有所记载。清人吴震方在《岭南杂记》里称采茶“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清李调元在《粤东笔记》里记述“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女,人持花篮,篮中燃一灯,……歌《十二月采茶》”。采茶的伴奏乐器通常有二胡、笛子、唢呐、锣、鼓、钹等。
采茶在各地的流传,对一些地方戏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睦剧、江苏的锡剧等。
少数民族的歌舞在我国古代歌舞艺术发展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相当繁荣,并因其各地、各族文化习俗的不同,各具特色、多姿多态。如苗族的《芦笙舞》、藏族的《锅庄》、《堆谢》、蒙古族的《安代》、高山族的《欢乐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扁担舞》、瑶族的《长鼓舞》、朝鲜族的《农乐舞》、满族的《莽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艺术宝库,推动了我国古代歌舞艺术的发展,也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成为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歌舞艺术主要在民间发展。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仅汉族就有秧歌、花鼓、采茶、花灯、跑旱船等。
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常在春节期间表演。它源于农业劳动生活。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槌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
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地秧歌与高跷两种。前者徒步在地上歌舞,后者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表演时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表演人数较多,用在秧歌的开头及结尾,由锣鼓或丝弦曲牌伴舞,情绪热烈欢腾,由领舞领队走出“二龙吐须”、“卷白菜心”等队形。小场是穿插在大场中演出的歌舞小戏,一般由二、三人表演,演唱内容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表现男女逗趣等。
秧歌不仅在广大农村流传,在城市也深受市民欢迎,清曹源邺曾在《燕九竹枝词》中说:“翠袖花钿新样款,春衫叶叶寻春伴。袜尘微步似凌波,铜街初过春风满。沉沉绿鬓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骛。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形象描绘了人们观看秧歌的热烈场景,妇女甚至连金钗挤丢了都不知道。秧歌在我国北方各地都十分流行,如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陕北秧歌、山西秧歌等。
花鼓是一种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以演唱为主,并加有表演。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安徽凤阳地区的花鼓颇具代表性,明代即已产生。明以来凤阳地区连年遭水灾,“十年倒有九年荒”,为生活所迫,人们只有四处逃荒,以唱花鼓为生。所以早年的凤阳花鼓多反映人们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唱述凤阳人“家室流离之苦”,其音乐“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录》)。
花鼓以演唱为主,附之以表演,其演出形式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一人击鼓,一人打锣,边唱边舞。清代以后,花鼓由乡村进入城市,其表演形式也相应有所改变,乾隆五十五年“万寿庆典”中的“花鼓献瑞”,表演人数有八人,四人击鼓,四人打锣,并加之以笙、笛、琵琶、弦子、鼓板等乐器伴奏,表现力更为丰富。
清代以后,花鼓在流传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各地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并逐渐增加故事情节,发展成了花鼓戏,像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
“花鼓”演唱图(清顾见龙绘)
采茶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各地叫法不尽相同,广西称“唱采茶”、“采茶歌”;江西称“茶篮灯”、“三脚班”;湖南、湖北称“采茶”、“茶歌”等。
采茶由秧歌发展而成,多表现和人们采茶生活相关的内容。采茶的演出状况,文献有所记载。清人吴震方在《岭南杂记》里称采茶“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清李调元在《粤东笔记》里记述“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女,人持花篮,篮中燃一灯,……歌《十二月采茶》”。采茶的伴奏乐器通常有二胡、笛子、唢呐、锣、鼓、钹等。
采茶在各地的流传,对一些地方戏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睦剧、江苏的锡剧等。
少数民族的歌舞在我国古代歌舞艺术发展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相当繁荣,并因其各地、各族文化习俗的不同,各具特色、多姿多态。如苗族的《芦笙舞》、藏族的《锅庄》、《堆谢》、蒙古族的《安代》、高山族的《欢乐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扁担舞》、瑶族的《长鼓舞》、朝鲜族的《农乐舞》、满族的《莽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艺术宝库,推动了我国古代歌舞艺术的发展,也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成为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