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歌舞大曲
在隋唐宫廷音乐中,歌舞音乐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综合诗歌、器乐、舞蹈的唐大曲,则是歌舞音乐发展水平最典型的代表。从音乐体式方面说,唐大曲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散序、中序、破。每部分中又包括若干段落。散序节奏自由,由器乐演奏。中序或称歌头,速度较慢,歌唱为主,器乐伴奏。破或称舞遍,速度由慢至快,舞蹈为主,器乐伴奏。
在唐代,宫廷一贯看重歌舞音乐。由此,大曲这一体式便得到广泛的使用。据崔令钦《教坊记》的载录,大曲曲名即有四十六首之多。其中不少曲名在唐诗中更是常见。如《绿腰》(《六么》)、《凉州》(《梁州》)、《伊州》、《甘州》、《薄媚》、《霓裳》、《玉树后庭花》、《雨霖铃》、《柘枝》等等。由于唐大曲具有多种音乐渊源和传统,因此,唐大曲也形成了多样性的音乐风格。从文献记载看,大曲中既有西域音乐风格浓郁的作品,也有仍旧保留着中原传统音乐风格的作品,同时还有受佛教或道教音乐风格影响的作品。《教坊记》所录大曲中有包括西域音乐风格的作品《龟兹乐》。自龟兹音乐传入中土后,隋唐间成为宫廷乐部之一,同时龟兹音乐经改编后又使用于坐、立部伎中。用大曲形式创编的《龟兹乐》便是这一基础上的再发展。《柘枝》由西域传入,出自中亚一带的民间乐舞。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说:“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柘枝》的表演,有歌唱,有舞蹈,并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张祜《观杨瑗〈柘枝〉》诗有“促叠蛮鼍引《柘枝》”,“缓遮檀口唱新词”之句。另有诗句曰:“《柘枝》初出鼓声招”(章孝标《柘枝》),“大鼓当风舞《柘枝》”(杨巨源《寄申州卢拱使君》),都描写出《枯枝》乐节奏鲜明,舞姿矫健的风格特点。
大曲《凉州》,又名《梁州》,是唐代最早的大曲。原为古凉州音乐,开元年间由西凉都督郭知远所进。《凉州》音乐风格鲜明,整个唐代长盛不衰。杜牧有诗曰:“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河湟》);“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韻喜参差”(《今皇帝陛下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覩圣功辄献歌咏》)。
《玉树后庭花》,原是汉族传统风格的清乐曲,南朝陈后主作词,至唐代改编为大曲。唐诗人汪遵诗曰:“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陈宫》)可见曾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不仅表演于宫廷宴享之中,而且还奏唱在市井的歌楼酒肆里。
唐代的法曲,多具备大曲的结构。受宗教方面的影响,法曲音乐风格大多清悠雅淡。颇极一时之盛的《霓裳羽衣曲》即是唐代法曲名作。
法曲《霓裳羽衣曲》,或称《霓裳羽衣舞歌》,简称《霓裳》,相传其创作与唐玄宗有关。据《太真外传》注说,《霓裳羽衣曲》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另,郑嵎《津阳门诗》注称,该曲音调一半是来自唐玄宗游月宫时的所闻,其余则是根据西凉都督杨敬述所进《婆罗门曲》音调改编而成。玄宗游月宫一事当不可信,但西域佛曲中确有《婆罗门曲》。《教坊记》载录有《望月婆罗门》,敦煌曲子词中也有《婆罗门》。可见,唐玄宗用杨敬述所献《婆罗门》为素材创编《霓裳羽衣曲》较为接近事实。
《霓裳羽衣曲》是唐宫中一部大型歌舞作品。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及其自注中描述了该曲的大曲结构、乐器使用、舞姿及风格等。全曲分三大部分,共三十六段。
第一部分散序六段。器乐轮奏,不歌不舞。诗云:“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迤丽。”注云:“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惟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诗云:“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注云:“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第二部分中序十八段,节拍有定,抒情性慢舞,可能有歌。诗云:“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注云:“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进入有固定节拍的段落。诗云:“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注云:“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诗云:“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注云:“许飞琼,萼绿华,皆仙女也。”
第三部分破十二段,节奏紧凑,有舞,可能无歌。诗云:“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注云:“《霓裳》破,凡十二遍而终。”诗云:“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注云:“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
《破阵乐》是一部利用旧曲结合现实题材新创的大曲。《破阵乐》又称《秦王破阵乐》,初创于唐初,为军中之乐。后发展为歌舞大曲,为燕乐所用。其内容是歌颂秦王李世民征战叛将刘武周的功绩。《破阵乐》既是坐、立部伎中著名乐舞,同时又兼用于雅乐,更名为《七德舞》。此外还有《神功破阵乐》、《小破阵乐》等多种变体形式。《破阵乐》的乐调中包含有龟兹乐的成分,重用鼓类乐器。《旧唐书·音乐志》说《破阵乐》,“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与舞蹈者“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相映衬,其气势更加广阔宏大,雄浑激昂。《破阵乐》声名远被,唐时已达边地和域外。吐蕃国宴享唐王朝使者,曾演奏《秦王破阵乐》。唐僧人玄奘在天竺,也听闻尸罗逸王和拘摩罗王对这部作品的赞誉之词。
唐代乐舞表演(甘肃敦煌莫高窟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图》)
在唐代,宫廷一贯看重歌舞音乐。由此,大曲这一体式便得到广泛的使用。据崔令钦《教坊记》的载录,大曲曲名即有四十六首之多。其中不少曲名在唐诗中更是常见。如《绿腰》(《六么》)、《凉州》(《梁州》)、《伊州》、《甘州》、《薄媚》、《霓裳》、《玉树后庭花》、《雨霖铃》、《柘枝》等等。由于唐大曲具有多种音乐渊源和传统,因此,唐大曲也形成了多样性的音乐风格。从文献记载看,大曲中既有西域音乐风格浓郁的作品,也有仍旧保留着中原传统音乐风格的作品,同时还有受佛教或道教音乐风格影响的作品。《教坊记》所录大曲中有包括西域音乐风格的作品《龟兹乐》。自龟兹音乐传入中土后,隋唐间成为宫廷乐部之一,同时龟兹音乐经改编后又使用于坐、立部伎中。用大曲形式创编的《龟兹乐》便是这一基础上的再发展。《柘枝》由西域传入,出自中亚一带的民间乐舞。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说:“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柘枝》的表演,有歌唱,有舞蹈,并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张祜《观杨瑗〈柘枝〉》诗有“促叠蛮鼍引《柘枝》”,“缓遮檀口唱新词”之句。另有诗句曰:“《柘枝》初出鼓声招”(章孝标《柘枝》),“大鼓当风舞《柘枝》”(杨巨源《寄申州卢拱使君》),都描写出《枯枝》乐节奏鲜明,舞姿矫健的风格特点。
大曲《凉州》,又名《梁州》,是唐代最早的大曲。原为古凉州音乐,开元年间由西凉都督郭知远所进。《凉州》音乐风格鲜明,整个唐代长盛不衰。杜牧有诗曰:“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河湟》);“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韻喜参差”(《今皇帝陛下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覩圣功辄献歌咏》)。
《玉树后庭花》,原是汉族传统风格的清乐曲,南朝陈后主作词,至唐代改编为大曲。唐诗人汪遵诗曰:“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陈宫》)可见曾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不仅表演于宫廷宴享之中,而且还奏唱在市井的歌楼酒肆里。
唐代的法曲,多具备大曲的结构。受宗教方面的影响,法曲音乐风格大多清悠雅淡。颇极一时之盛的《霓裳羽衣曲》即是唐代法曲名作。
法曲《霓裳羽衣曲》,或称《霓裳羽衣舞歌》,简称《霓裳》,相传其创作与唐玄宗有关。据《太真外传》注说,《霓裳羽衣曲》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另,郑嵎《津阳门诗》注称,该曲音调一半是来自唐玄宗游月宫时的所闻,其余则是根据西凉都督杨敬述所进《婆罗门曲》音调改编而成。玄宗游月宫一事当不可信,但西域佛曲中确有《婆罗门曲》。《教坊记》载录有《望月婆罗门》,敦煌曲子词中也有《婆罗门》。可见,唐玄宗用杨敬述所献《婆罗门》为素材创编《霓裳羽衣曲》较为接近事实。
唐龟兹乐队图(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宋代摹本局部)
《霓裳羽衣曲》是唐宫中一部大型歌舞作品。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及其自注中描述了该曲的大曲结构、乐器使用、舞姿及风格等。全曲分三大部分,共三十六段。
第一部分散序六段。器乐轮奏,不歌不舞。诗云:“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迤丽。”注云:“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惟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诗云:“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注云:“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第二部分中序十八段,节拍有定,抒情性慢舞,可能有歌。诗云:“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注云:“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进入有固定节拍的段落。诗云:“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注云:“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诗云:“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注云:“许飞琼,萼绿华,皆仙女也。”
第三部分破十二段,节奏紧凑,有舞,可能无歌。诗云:“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注云:“《霓裳》破,凡十二遍而终。”诗云:“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注云:“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
《破阵乐》是一部利用旧曲结合现实题材新创的大曲。《破阵乐》又称《秦王破阵乐》,初创于唐初,为军中之乐。后发展为歌舞大曲,为燕乐所用。其内容是歌颂秦王李世民征战叛将刘武周的功绩。《破阵乐》既是坐、立部伎中著名乐舞,同时又兼用于雅乐,更名为《七德舞》。此外还有《神功破阵乐》、《小破阵乐》等多种变体形式。《破阵乐》的乐调中包含有龟兹乐的成分,重用鼓类乐器。《旧唐书·音乐志》说《破阵乐》,“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与舞蹈者“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相映衬,其气势更加广阔宏大,雄浑激昂。《破阵乐》声名远被,唐时已达边地和域外。吐蕃国宴享唐王朝使者,曾演奏《秦王破阵乐》。唐僧人玄奘在天竺,也听闻尸罗逸王和拘摩罗王对这部作品的赞誉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