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区分度分析技能
指教师分析与评定测验以鉴别考生实际水平的程度的方式与方法。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好的测验,能使高水平的学生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有重要的影响,也是鉴定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运用测验区分度分析技能的基本要求是:①掌握区分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区分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极端分组法。其计算客观性试题的区分度的公式是D=PH—PL,式中D为区分度、PH为高分组通过某题人数的百分比、PL为低分组通过某题人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步骤是:首先,按测验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并确定测验总分最高的27%为高分组,最低的27%为低分组。然后,分别计算两组被试通过试题的百分比。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试题的区分度。其计算论文式试题区分度的公式则为:D=式中XH为高分组测验总分,XL为低分组的测验总分、H为某题最高得分、L为某题最低得分、N为考生总人数的25%。其计算步骤是:首先,按测验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并确定测验总分最高的25%为高分组,最低的25%为低分组。然后,列出试题分析表,分别得出两组被试在某题上的测验总分。最后,将算得的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区分度。第二种,内部一致性系数计算法。运用此方法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当两列变量中一列为连续变量(如测验总分),而另一列为二分变量(如客观性试题的每题得分只能分答对、答错),即当试题采用二值记分时,用点二列相关系数表示某试题的区分度。其公式为:式中γPb为点二列相关系数(即试题内部一致性系数)、P为答对某题的考生的平均得分、q为答错某题的考生平均得分、St为全体考生测验得分的标 准差 (其计算公式:St=
P为答对某题人数占全体人数的比率、q为答错某题人数占全体人数的比率。当两列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用积差相关法计算试题的区分度,但要求该试卷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其公式为
式中γ为积差相关系数、X为考生某题得分、Y为考生测验总分、N为测验总人数。运用积差相关法计算区分度,要求样本容量应在30以上,N愈大所得结果越可靠。另外所得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意义,需查“积差相关系数(γ)显著性临界值表”进行检验。当二列变量都属正态的连续变量,而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地分为两类时,用二列相关系数表示试题的区分度。其公式为
式中γb为二列相关系数、Y为正态分布下P的曲线高度(可查正态分布表,用内插法求出)、p为答对某题的考生的平均得分、q为答错某题的考生的平均得分、St为全体考生测验得分的标准差,运用此公式求得结果需采用公式
进行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检验。若所得Z值大于1.96才可达到.05显著性水平。二列相关系数也可查弗拉南根项目分析表获得,此方法简便,虽求得γb值准确性差些,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广泛。第三种,项目效度分析法。运用此方法,首先,要确定一个效标。然后,分析考生在每个试题上的反应和在效标上反应的相关情况。最后,求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以此作为试题的区分度。②掌握计算和分析区分度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区分度计算方法的选用要根据测验目的及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测验试卷为同质性试题所组成,测量的是单一特质,宜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法;若测验需测量多种不同的特质,检验效度的效标也由多种特质组成,则宜用项目效度分析方法;教师自编测验,一般采用极端分组法计算即可,而大规模测验和标准化测验的区分度分析宜采用相关分析法。二是区分度D的取值范围在+1.00至—1.00之间,P值越大,试题的区分度越大,试题质量越好;若D值在0.19以下,该试题则必须淘汰。三是区分度和试题难度有关。若难度P为1或0,则区分度都为0,而P值为0.50,则D能达到最大的区分度。因此要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必须使试题的难度适宜。四是可利用区分度估计测验信度。一般认为整个测验中各试题的区分度的平均值越高,则测验信度也越高。
运用测验区分度分析技能的基本要求是:①掌握区分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区分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极端分组法。其计算客观性试题的区分度的公式是D=PH—PL,式中D为区分度、PH为高分组通过某题人数的百分比、PL为低分组通过某题人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步骤是:首先,按测验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并确定测验总分最高的27%为高分组,最低的27%为低分组。然后,分别计算两组被试通过试题的百分比。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试题的区分度。其计算论文式试题区分度的公式则为:D=式中XH为高分组测验总分,XL为低分组的测验总分、H为某题最高得分、L为某题最低得分、N为考生总人数的25%。其计算步骤是:首先,按测验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并确定测验总分最高的25%为高分组,最低的25%为低分组。然后,列出试题分析表,分别得出两组被试在某题上的测验总分。最后,将算得的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区分度。第二种,内部一致性系数计算法。运用此方法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当两列变量中一列为连续变量(如测验总分),而另一列为二分变量(如客观性试题的每题得分只能分答对、答错),即当试题采用二值记分时,用点二列相关系数表示某试题的区分度。其公式为:式中γPb为点二列相关系数(即试题内部一致性系数)、P为答对某题的考生的平均得分、q为答错某题的考生平均得分、St为全体考生测验得分的标 准差 (其计算公式:St=
P为答对某题人数占全体人数的比率、q为答错某题人数占全体人数的比率。当两列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用积差相关法计算试题的区分度,但要求该试卷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其公式为
式中γ为积差相关系数、X为考生某题得分、Y为考生测验总分、N为测验总人数。运用积差相关法计算区分度,要求样本容量应在30以上,N愈大所得结果越可靠。另外所得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意义,需查“积差相关系数(γ)显著性临界值表”进行检验。当二列变量都属正态的连续变量,而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地分为两类时,用二列相关系数表示试题的区分度。其公式为
式中γb为二列相关系数、Y为正态分布下P的曲线高度(可查正态分布表,用内插法求出)、p为答对某题的考生的平均得分、q为答错某题的考生的平均得分、St为全体考生测验得分的标准差,运用此公式求得结果需采用公式
进行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检验。若所得Z值大于1.96才可达到.05显著性水平。二列相关系数也可查弗拉南根项目分析表获得,此方法简便,虽求得γb值准确性差些,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广泛。第三种,项目效度分析法。运用此方法,首先,要确定一个效标。然后,分析考生在每个试题上的反应和在效标上反应的相关情况。最后,求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以此作为试题的区分度。②掌握计算和分析区分度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区分度计算方法的选用要根据测验目的及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测验试卷为同质性试题所组成,测量的是单一特质,宜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法;若测验需测量多种不同的特质,检验效度的效标也由多种特质组成,则宜用项目效度分析方法;教师自编测验,一般采用极端分组法计算即可,而大规模测验和标准化测验的区分度分析宜采用相关分析法。二是区分度D的取值范围在+1.00至—1.00之间,P值越大,试题的区分度越大,试题质量越好;若D值在0.19以下,该试题则必须淘汰。三是区分度和试题难度有关。若难度P为1或0,则区分度都为0,而P值为0.50,则D能达到最大的区分度。因此要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必须使试题的难度适宜。四是可利用区分度估计测验信度。一般认为整个测验中各试题的区分度的平均值越高,则测验信度也越高。
今日更新
-
制订课时教学计划的技能
[2020-03-02]
-
制订滚动教学计划的技能
[2020-03-02]
-
制订教学进度计划(表)的技能
[2020-03-02]
-
备课的技能训练
[2020-03-02]
-
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的技能
[2020-03-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