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庙神
·吴均·
会稽赵文韶,为东宫扶侍,坐清溪中桥,与尚书王叔卿家,隔一巷,相去二百步许。秋夜嘉月,怅然思归,倚门唱《西乌夜飞》,其声甚哀怨,忽有青衣婢,年十五六,前曰:“王家娘子白扶侍,闻君歌声,有门人逐月游戏,遣相闻耳。”时未息,文韶不之疑,委曲答之,亟邀相过。须臾女到,年十八九,行步容色可怜,犹将两婢自随。问家在何处?举手指王尚书宅曰:“是。闻君歌声,故来相诣,岂能为一曲耶?”文韶即为歌《草生磐石》,音韵清畅,又深会女。乃曰:“但令有瓶,何患不得水?”顾谓婢子:“还取箜篌,为扶侍鼓之。”须臾至,女为酌两三弹,泠泠更增楚绝。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带,采箜篌腰,叩之以倚歌。歌曰:“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忧君未知。歌繁霜,侵晓幕,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歌阕,夜已久,遂相伫燕寝,竟四更,别去。脱金簪以赠文韶。文韶亦答以银硫白琉璃匕各一枚。既明,文韶出,偶至青溪庙,歇神坐上,见硫甚疑,而悉委之。屏风后,则琉璃匕在焉。箜篌带缚如故。祠庙中惟女姑神象,青衣婢立在前,细视之,皆夜所见者。于是遂绝。当宋元嘉五年也。
[引自《续齐谐记》]
●●南朝梁代的吴均是清拔有致的“吴均体”小品书札的创始人,他文笔清丽、峭拔而有情致,为当时人所喜爱,并争相仿效。吴均写散文工于写景,作诗歌清新峭丽。这一篇《清溪庙神》,虽是“志怪”小说,写一段人与神的爱情幽会,也还是仍然显示了吴均文笔清拔有致的特色。
人与神相爱恋,历来是神话小说常有的内容,它们或是展示了洪荒时期的壮美、粗犷,或是描绘了仙界天堂的神奇、辉煌;有的让神俊多情的男神爱恋人间婉丽的少女,更多的是纤美温柔的女神施爱于人间的少年。多姿多彩,不拘一式。《清溪女神》的特色是,它只写了仙界神女与人间书生的一次短暂的清秋之夜的爱情幽会,神女一现之后绝不再来。小说以其清丽的环境点染,略含凄婉的气氛描绘,尽有怅然的结局设置而惹人情思,如一曲余韵悠然的吟唱,飘然入幽,声歇而韵致绵远。
先看环境气氛。时值清秋,又是嘉月清朗的夜晚,身为东宫太子“扶侍”(“侍读”)的赵文韶,远离家乡,漫步街巷,歇坐在清溪桥上。他对景生情,怅然思乡,于是唱起了哀怨的《西乌夜飞》……几笔勾画,一个秋夜游子思乡图就呈现在读者面前。清冷的月夜,寂静的小桥,幽幽的流水,孤寂的书生,哀婉的歌声,写得有景有人,有色有声,人、景相映,声哀色淡,而静穆中荡起的哀哀歌声,又给景物平添了一种怅惘气氛。故事也就在这气氛中开始了。作者写景清丽而溶入诗情,气氛清冷、寂静。
歌声引得丽人来,赵文韶歌未声歇,佳人已到。先是青衣婢女前来“通知”,然后女郎在两婢随从下款款而至,身姿和容貌都极为可爱,并且出语清丽暗蕴情恋。她说:“闻君歌声,故来相诣,岂能为一曲耶?”提出希望再听一曲的要求;赵文韶再歌一曲之后,女郎有会于心,又说:“但令有瓶,何患不得水?”看似是对歌词发表看法,实际则是对孤寂中怅惘、心有欲求的赵文韶进行宽解和劝慰,但说得委婉、蕴藉,点示而已。女郎情柔如水,举止文雅有致,语言端方而寓情意。随后她亲叩箜篌,使婢女歌唱《繁霜》,情意尽付于歌,声声叩击着情怀孤寂,渴望温情慰藉的赵文韶的心扉。尤其是“丹心寸意,忧君未知”,“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几句,歌达情,歌达意,把自己对赵文韶的一番情恋,一种默许和鼓励全委婉道出。女郎情深,赵文韶也会意,于是歌毕之后,他们“遂相伫燕寝”,达到了这次不期而遇的爱情幽会的最旖妮境界:秋夜月光之下,歌声余韵之中,情蓄心中的一对青年男女相依相偎了。于是,一场爱情的幽会写得文清意深,笼罩在一派诗情之中。故事本来就有些神异色彩(邂逅相逢,即相爱恋)而环境气氛的描述渲染,又加浓了这种神异,如淡淡纱雾飘游,围裹着这故事。作者文笔确是不庸。
再看结局设置。欢爱之后,女郎“脱金簪以赠文韶,文韶亦答以银碗白琉璃匕(匙)各一枚。”互赠信物,以志永葆其情,一场幽会情绵绵,意殷殷,结束在彼此期许的浓情之中。但谁知,女郎竟是清溪庙中的女神,而且一会之后,“遂绝”,不再出现。初遇即是永别,留给赵文韶的仅是温馨的回忆,怅然有失的忆念,故事结束于令人怅惘之中,气氛也忧然可伤了。这种结局的设置,留下了怅惘,也留下了一丝朦胧的神秘,表示了这个故事的非同一般。如果说爱情幽会的全部过程写得细腻、传神、确凿,全是现实主义笔法,结局的描绘则用笔浪漫,步入虚幻,又显示了这是一篇略有哀婉、凄凉的神话故事。作者用两种笔法(前现实主义,后浪漫主义)写同一个故事。这就难怪,小说既有人间情味,又有神异色彩,动人而又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