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尚在
·张鷟·
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贼盗去。其人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用。”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选自《朝野佥载》〕
●●这篇小说短小、精悍、富于情趣。读完之后,愚人形象宛然眼前,不由得发出略含嘲讽的微笑。寥寥四十余字,能有如此的艺术效果,不能不惊叹作者的圆熟的艺术技巧!
什么技巧?
对话写人,言为心声。人们的语言是从心里淌出来的泉水,其中蕴含着“言者”的思想、情感、气质、教养、习惯及特定情境里的特定心态等等。正如老舍说的,“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我怎样学习语言》)。人物的语言历来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一个人每天要说许多的话,但并非每句话都是性格的索引,因此,刻划人物的时候,要筛选出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言语。其次,还要将它作艺术的安排。因为,即使是浸透了性格汁液的话,如果安排不当,常常就不能发挥其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篇小说所以把愚人的形象刻画得维妙维肖,呼之欲出,就在于作者不仅抓住了富于性格特征的人物语言,而且在安排上也颇具匠心。
怎么安排的呢?小说开头用叙述的手法交代了时间、人物、身份和事件:“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人盗去。”此人是去京城参加考选的,点明其人身份是官员。在封建时代,地方官每隔几年要到京城里的吏部去接受考评,然后再授新职。他装衣物、银钱和考选材料的皮袋丢了,不止影响他的生活,更会影响他的前程。按理说,他应该焦急万状。其人则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用。”作者惜墨如金,没有描写人物的神情,但人物那种不急不恼、安然处之的神情宛在;作者没有再现当时的环境,但事情发生后,许多人聚集在愚人周围的场面宛然,似乎还能听见他们替愚人着急的叹息声和谋划的议论声。正因为有此场面,所以愚人才会说“将终不得我物用”的话。这句话在小说里很像杠杆的支撑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仍然没有描绘愚人说话时的神态,但愚人那副胸有成竹、自鸣得意的神态都跃然纸上。愚人的这句话及神情都出人意外,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贼偷了皮袋,会不得其中的“物用”呢?难道皮袋中设有机关?还是人物另有机谋?在读者希求索解的时候,作者才揭开谜底:“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这位官员丢了皮袋还能镇定自若的原因竟是如此!至此,愚人的形象就刻画完成了。这个反问是点睛之笔,它透示出愚人认为自己聪明,反而指斥别人愚蠢。这不仅刻画了愚人愚到了极点的性格,而且,从他那责斥别人的语气中,流露出来的是一股腐朽的官老爷气。仅仅用两句话便将一个昏聩的官员形象刻画出来了,如果没精选出富于性格特征的语言,怎能至此?如果没将个性化的语言巧作安排,怎会至此?作者不揣摩人物的神态,而将神态暗置字里行间,这样,既突出了性格化的语言,又能收到含蓄蕴藉的效果,而且行文也显得干净利索了。
这篇小说不仅艺术水平高,思想内容也很强。主人公如此的愚蠢,昏聩,竟然还是官员。让这种人去治国,国能兴旺?让这种人去牧民,民将何堪?作者通过愚人形象的刻划,抨击了封建的吏治的腐败。小说令人发笑,笑后又令深思。因此,它不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对当前微型小说的创作,也颇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