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风波
·王谠·
进士王如泚者,妻公以伎术供奉。玄宗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婿王如泚,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授,乞一及第。”上许之,宣付礼部宜与及第。侍郎李暐以谘执政,右相曰:“王如泚文章堪及第否?”暐曰:“与亦得。”右相曰:“若尔,未可与之。明经、进士,国家取材之地,若圣恩优异,差可与官。今以及第与之,将何以观材?”即令奏闻。居二日,如泚宾朋宴贺,车骑盈门。忽中书门下牒礼部:“王如泚可依例考试。”闻者罔然自失。
〔选自《唐语林》〕
●●这篇小说写的是唐代科举中发生的一件事情。王如泚的妻公(岳丈)以伎艺供奉宫中,受到玄宗赏识,恩准赐其女婿进士及第。礼部接到皇帝旨意后谘示右相,被右相拒回。王如泚在接受众宾朋庆贺及第之际,重又接到还要应试的牒报。故事反映了有关唐代科举的一些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在唐代被正式确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初期阶段,旧的荐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残余影响还存在,表现为注重社会上名公巨卿对举子的评议,录取时可以公开接纳政治上有影响的人物的举荐。在故事的第—部分,王如泚的妻公请求赐其女婿进士及第,玄宗一口应许,并且宣付礼部执行,便很能说明这种情况。另一方面,科举这种新型的取仕制度对于社会的影响,在小说中也具体反映出来。王如泚妻公供奉伎艺得到玄宗欢心,要给他官做时,他竟拜辞,而请求允其女婿举进士。可见进士及第在社会上已被引为殊荣,人心趋鹜。
小说的第二部分着重表明的是右相对于科举所持的观点,也是故事的主旨所在。礼部侍郎(负责科举部门的副官)李暐接到皇帝旨意,便拿这件事去请示右相。右相首先问的是:“王如泚文章堪及第否?”虽有皇帝旨意,也不盲目服从,而是着眼于关键问题:才与名能否相称,去问李暐,反映了右相持公严明的处事态度。李暐的回答是“与亦得(允其及第也行)。”话说得含含糊糊。对于这种回答,右相立即明确答复:“若尔,未可与之。”断然否决了让王免试及第的旨意。并且申明:“明经、进士,国家取材之地,若圣恩优异,差可与官。今以及第与之,将何以观材?”认为明经、进士是“国家取材之地”,决不能随意作为恩典赏赐,否则,“将何以观材?”义正辞严地阐明了科举考试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和严肃性,驳回了礼部的请示。
第三部分写两天后,正当王如泚在“宾朋宴贺,车骑盈门”的盛喜状况下,庆贺御准进士及第,礼部传来中书门所批复的牒报:“王如泚可依例考试。”像一瓢冷水从头激下,热闹的喜庆场面顿时“冻结”住了,出现“闻者罔然自失”的戏剧性结尾。读者可以想象听到牒报时人人脸上顿现的各色表情。
当然,王如泚后来还是中了进士。如前文所说,唐代科举注重名公巨卿的荐举,更何况玄宗皇帝曾宣令礼部,这一关照,使得王如泚试后便顺利及第。小说首句便已道明了他的进士身份,此篇故事所讲的,乃是他中进士前的一段波折而已。
结构上,和情节相关的人物、场景由截然不同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地点在宫中,出场人物是王如泚的妻公、玄宗;第二部分地点在宰相官署,人物是礼部侍郎李暐和右相;第三部分地点是王如泚家,人物包括王如泚和众宾朋等。三部分场所人物虽各不相同,由于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的脉络缀连构织,演述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使人丝毫不觉断脱突兀之感。并且正因为此,该小说能以很短的篇幅,为我们展示了多侧面的唐朝政治生活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