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祚问寿
·王铚·
祚居富贵久,奉养奢侈,所不足者未知年寿耳。一日,居洛阳里第,闻有卜者,令人呼之,乃者耳。密问老兵云:“何人呼我?”曰:“王相公父也。贵极富溢,所不知者寿也。今以告汝,俟出当厚以卦钱相酬。”既见祚,令布卦成,又推命,大惊曰:“此命惟有寿也。”祚喜问曰:“能至七十否?”曰:“更向上!”问:“能至八十否?”又大笑曰:“更向上。”曰:“能至百岁否?”又叹息曰:“此命至少亦须一百三四十岁!”祚大喜曰:“其间莫有疾病否?”其人细数之曰:“俱无,只是近一百二十岁之年,春夏间微苦脏腑,寻便安愈矣。”祚回顾子孙在后侍立者曰:“儿孙辈切记之,是年且莫教我吃冷汤水。”
〔选自《默记》〕
●●问卦算命是种迷信活动,古代盛行,今亦不绝。这篇小说通过一次卜卦问寿的活动,将两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妙不可言。
王祚,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宋初担任司空的官职,其子王溥任宰相。他官品不低,家庭富有,生活奢侈,只不知年寿高不高,于是便求卜问卦。小说以算卦作中心事件,用诙谐的笔调,通过人物的言语、表情的描写,把王祚和卜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喷饭。
王祚在洛阳的府第是高宅大院,画堂深邃,他在府内,竟然能听见卜者在街上摇铃卖卦的声音而“令人呼之”。这位富足的官僚一切都满足了,只是惦记着自己活得长不长,故此对卜者的声响便听得清楚了,所以,文章没有直接点明王祚的心理,从客观的叙述中,却把他的心态暗示出来了。算卦的人是个瞎子。这瞎子也是机灵的人,听见有人请他算卦,便悄悄询问去叫他的老兵:“谁叫我算卦呀?”老兵告诉他,求卜的人是王宰相的父亲,官高富足,只想问寿数高低。他摸了底,在算卦中便争取了主动。
这是算卦前的序曲。王祚心情迫切,卜者狡猾多端。随后开始了求卦问卜的场面描写。卜者揣测对方的心理状态,随机应变,信口开河;富翁王祚只求长生,笃信胡说八道。一系列的对话和表情,把双方的心理交战写得维妙维肖。“令布卦成”即让瞽者把卦摆出来。推命、即据生辰八字来推究命运。这里作者紧扣人物的心理来描写人物的对话和表情,尽管有些夸张,夸大失实,生趣盎然。瞽者将王祚的八字推究一番,装出大惊的样子,说“此命惟有寿”。这个“惟”字描绘出人物的狡猾,“惟”有寿,反过来说,只有寿命长,而无富也无贵,实际是瞽者揣摩透了后才如此说的。因为瞽者如说富、贵、寿都齐,便会引起怀疑,真那么“全”吗?也让人知道,他是在宰相家,为宰相的父亲算命。只说“惟有寿”,便装出不知求卦者是“贵极富溢”的人家,这样,就使人相信了,可见瞽者的老于世故。王祚“喜”,“喜”卜者说“寿”高,连猜问两次寿限,其心情是想知最高寿限为多少。瞽者回答两次“更向上”,见王祚不敢往高里说,又“大笑”,笑王祚把数字说少了,王祚最后说出“百岁”,瞽者“叹息”,叹息王祚还说少了。他胡诌至少活一百三四十岁。从两人的对答中,一个迫切追求长生,一个巧言投其所好。两个人物的心态都跃然纸上。
随后,作者将夸张升级,描摩两人情状:王祚问活这么久,其间有无病痛,卜者回答,没病,只是近120岁时,微微有点肠胃病,“寻便愈矣”,寻,不久,即不久就好了。当时,从王祚问能否到70岁,可知算命时,他最多60几岁,到120岁,还差半个多世纪,卜者竟然算出50多年后会闹肠胃病,明显是无稽之谈了。但王祚笃信不疑,回转头去对站在身后的儿孙说:“你们切切记住,那一年,莫叫我吃冷汤水。”这样,将王祚的愚蠢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是夸张的描写,夸张往往能突出特征,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作者这一夸张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物的愚昧无知。
老舍认为:“对话很重要,是文学创作中最有艺术性的部分。”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的,不少对话闪着艺术的光彩。前边瞽者说的“此命惟有寿也。”后边卜者说王祚在120岁的春夏间要闹点小小的肠胃病,王祚竟要儿孙“切记”,“是年莫教我吃冷汤水”,一个狡猾,一个愚昧,都从一句话中活画出来,真可谓一句对话写出两个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