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侍郎

2022-11-10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洪迈·


        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命道士设醮,倩所亲王生作青词,少日而蔡卒。未几,王生暴亡,三日复苏,连呼曰:“请侍郎夫人来。”夫人至,王乃云:“初如梦中,有人相追逮,拒不肯往,其人就床见执。回顾,身元在床卧,自意已死,遂俱行。天色如浓阴大雾中,足常离地三尺许,约十数里,至公庭。主者问:‘何以诡作青词诳上苍?’某方知所谓,拱对曰:‘皆是蔡侍郎命意,某行文而已。’主者怒稍霁,押令退立。俄而西边小门开,狱卒护一囚,杻械联贯立庭下。别有二人舁桶血,自头浇之。囚大叫,顿掣苦痛,如不堪忍者。细视这,乃侍郎也。主者退。复押入小门,回望某云:‘汝今归,便与吾妻说,速营功果救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泊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今日及此,痛哉!”乃招路时中作黄箓醮,为谢罪请命。
        

[选自《夷坚志》]

●●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怪诞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北宋末年的户部侍郎蔡居厚,他在郓州为帅时,曾残酷屠杀了五百名梁山泊降卒,活着的时候没有人追究,死后在阴间却受到严厉的惩罚,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这篇小说看似充满迷信色彩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假如我们透过这层薄纱去看它的内蕴,就不难发现作者强烈的正义感以及显示这正义感的艺术手段是多么的高明。
        首先,故事情节的设置和结构的安排就颇具匠心。小说由阳间到阴间再到阳间,以时间的先后和地点的转换为序展开故事情节。小说一开始先交代阳间的情况:蔡侍郎“疽发于背”,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命道士设醮”,并请他亲信的王生作“青词”,然后不几天就死了。“青词”是道观荐告用的词文,以红字写在青藤纸上。王生所作“青词”显然是些颂扬蔡侍郎的话。这里给下文设下伏笔。接着事情发生了,“未几,王生暴亡,三日复苏”,醒来以后就连呼“请侍郎夫人来”。王生的死而复生看来和“侍郎”密切相关无疑,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笔立刻形成悬念,牵系着读者的心。接下去,通过王生的口,使故事从阳间转到阴间。阴间“公庭”的“主者”怒问王生:“何以诡作青词诳上苍?”至此,读者才得知王生的“暴亡”,是因为阴间要追查他替蔡侍郎唱赞歌的罪责。多亏“诳上苍”的罪责还是在蔡侍郎的身上,“主者怒稍霁”,王生才得以“复苏”。王生在阴间还亲睹了蔡侍郎“杻械联贯”,受到“不堪忍”的刑罚。此时,读者又会发问:追究“诳上苍”是指什么事呢?原来阴间“今只是理会郓州事”。“郓州事”又是哪一桩呢?王生回到阳间以后,从侍郎夫人口中才得知蔡侍郎杀害过梁山泊五百降卒。小说至此,悬念得释。读者释念之际,正是拍手称快之时。真是“老天有眼哪!”不过且慢,那么阳间的“公庭”是干什么的呢?这不正是作者匠心之所在吗?
        其次,作者神奇的想象,生动的描写,为主题的展现作了充分的铺垫。王生暴亡,被抓往阴间时,“天色如浓阴大雾中,足常离地三尺许”,真是阴森可怖。“约十数里,至公庭”,原来阴间也有“公庭”!“主者怒稍霁,押令退之”的描写,显示了阴间“公庭”的法度森严,阴间对于蔡侍郎的惩罚,作者描写得更为精彩。阴间的惩罚难道不就是作者对生前罪恶滔天的主人公无情的鞭挞吗?作者对侍郎夫人的一段描写尤为重要:她“恸哭”着道出了“悉诛之”而“屡谏不听”的事实真相,从而使蔡侍郎凶残狠毒的本质暴露无遗。这样罪大恶极的一个刽子手,在阳间无人去问他的罪,反而有人为他歌功颂德,真是天理难容。在作者笔下,虚构的阴界和实实在在的阳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小说的主题得到充分的展示。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