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百五
·钱泳·
明末崇明有沈百五者,名廷扬,号五梅,家甚富。曾遇洪承畴于客舍,是时洪年十二三,相貌不凡。沈以为非常人,见其穷困,延之至家,并延其父为西席,即课承畴,故承畴感德,尝呼沈为伯父。后承畴已贵,适山东河南流贼横行,淮河粮运辄阻,当事者咸束手,于是洪荐百五。百五乃尽散家财,不请帑藏,运米数千艘,由海道送京。思陵召见,授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加光禄寺卿。不数年,承畴已归顺本朝。百五独不肯。脱身走海,尚徒结援,为大兵所获。洪往谕降,百五故作不认识曰:“吾眼已瞎,汝为谁?”洪曰:“小侄承畴也,伯父岂忘之耶?”百五大呼曰:“洪公受国厚恩,殉节久矣!尔何人斯,欲献我于不义乎?”乃揪洪衣襟,大批其颊。洪笑曰:“钟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强也。”遂被执,至于江宁,戮淮清桥下。妾张氏收其尸,尽鬻衣装,葬之虎丘东麓,庐墓二十年而死。初百五结援时,手下有死士五百人,沈死后,哭声震天,一时同殉,殆有惨于齐之田横云。
[选自《履园丛话》]
●●《沈百五》可称为一篇纪实性小说,它以生动的笔致,塑造了一位真诚爱才、为国忘家、并有着高尚民族气节的明末志士沈百五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作品是通过写沈百五和与沈有关的四件事,来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的。
一是识才、爱才、育才。小说中先写了他当年发现洪承畴的事。洪承畴,明末清初人,祖籍福建。明朝末年,颇受崇祯皇帝的宠信,历任要职。他手握重兵,参预了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后又率大军与清兵在今锦州、沈阳一带作战,战败被俘降清。他在清初又做高官,是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洪十二、三岁时,沈百五在一次作客时遇见了他,认为他“非常人”——才华出众,非同一般人,就下决心培养洪成才。文中写道,沈“见其穷困,延之至家,并延其父为西席,即课承畴”。西席,指教书先生;古人礼节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故这样称呼。沈一下请了洪和洪的父亲到自己家,让父亲教儿子,把他们养起来,实际上是沈自己负起了教育洪成人的责任,这仅仅是因为沈认定了洪是可造之才,才这么做的。这真是求才若渴,为才忘己。在整个事情进行的过程中,沈并没图谋任何私利,并未把洪居为奇货,特别当洪“已贵”后,沈并未得利。因此,通过培养素不相识的少年洪承畴成才这件事,首先就使读者对沈百五这一人物产生了极深刻的印象。
二是为国尽散家财。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义军蜂起,天下大乱。南粮北调的主要通路淮河经常受阻,“当事者成束手”——那些当政的人都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推荐了沈百五负责运粮工作。这时的沈百五,“乃尽散家财,不请帑藏,运米数千艘,由海道送京。”应当指出,文中称农民义军为“流贼”,这当然是一种污蔑,作为封建知识分子的作者,自然是从他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待农民起义的。沈当然也是绝对忠实于明王朝的。为了明王朝的国家利益,他确是舍身忘家,他倾尽家资,变卖成钱,不是把钱收藏起来,而是买了数千船米,取道海上送至北京。作为一种奉献精神,作为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其形象给予人的印象,在第一部分爱才育才的基础上,显得更加鲜明生动。
三是宁死不屈节。这部分是表现沈百五性格和精神风貌的重头戏。洪畴兵败降清,而“百五独不肯”。“独”,表明了他的志气和铮铮铁骨,令人佩。这是这部分的第一层。不仅不降,他还“脱身走海,尚徒结援”,就是,脱身从海上逃跑,希望着去联络组织援军,以救国难。这是第二层。第三层,在不幸被俘后,作品中对沈百五的行动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
他先是故作不认识,显然是不愿相认,不屑于认这个汉奸,这从他“吾眼已瞎”的愤激之话中就可看出,他已深悔当初看错了人;当洪恬不知耻自报其名后,沈“大呼”,极言其怒;他说洪“殉节久矣”,则是他的希望,是他又一次忠告洪,应当以死殉国,保持名节,不应苟且偷生,与敌为伍,令后世唾骂;他说“尔何人斯,欲献我于不义乎?”是正面自明其志,还暗含劝诫之意;至于“揪洪衣襟,大批其颊”,只是把痛恨到极点的情绪化作行动罢了。而洪的“钟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强也”的自我解嘲,从反面更烘托了沈的形象的高大。钟鼎,指致仕朝廷,为官作宦;山林,指归隐乡野,不求闻达。洪以此为自己开脱,更显出他无耻的面目。至此,沈作为品格高尚的民族志士的形象,顶天立地般地树立起来。
四是补写沈身后的两件事,更突出他的形象。一件是沈妾张氏卖掉自己衣服,换钱埋葬了他,并在他墓旁盖一草屋,为他守墓二十年至死;另一件是他当初联络援军时,手下的五百壮士在他死后,“哭声震天,一时同殉”。这两件事一柔一刚,都很悲壮,从又一侧面再次强调了沈的精神、气节的可贵感人,使其形象得到有力的烘衬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