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钟
·慵讷居士·
广东为富庶之区,重在洋物。民间凡有喜事,莫不斗丽争华。昔有大宪生辰,官绅士商,各献奇珍,迎合趋奉。洋商某,思内地宝物衙中都有,惟以洋货为重,逐出重资钜万,购得西洋自鸣钟,高五尺,机关灵动,八音克谐,按时呈牌,不爽毫发。至期呈送,为显者寿,斯时僚寀毕见,和容愉色。忽见家人手持红柬曰:“洋商送钟,请谒拜寿。”大宪失色,怫然大怒曰:“吾位极人臣,欲享期颐之寿,他物俱可送,何独送我以钟?钟与终,字不同而音同,使我心惊肉感,是该商明假此以咒我也,情殊可恨!”即令人将钟携至大堂,用铁杵击碎,将商发县讯问,亦不排宴享客矣。洋商挽人求饶,不准;后情与面俱到,乃已。是商欲以钟而见长,今反以钟而贾祸,从知话言,固当谨慎;而馈送亦应审音,吾故载之,以为刻意逢迎,漫不警心者,作励颂焉。
[选自《咫闻录》]
●●《送钟》是一篇篇幅不长的小说。说的是一位高官显宦在庆贺生辰的时候,有个洋商给他送了一份厚礼——自鸣钟,不但没取得他的欢心,反使他大怒,砸了钟,把洋商送县审讯。后洋商一再托人求情,才被放出来。
文章伊始作者即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派民风日下,趋炎附势,官场秽浊的社会风气。一个到中国来作买卖的洋商,为了求得这位大官的保护,不惜花重金,买了一架珠光宝气的自鸣钟当作寿礼送来。接着作者以生动、凝炼的笔触描绘了自鸣钟的精美、昂贵:“高五尺,机关灵动,八音克谐,按时呈牌,不爽毫发。”这特写镜头使读者眼前有如出现一座晶莹剔透、华贵精美的自鸣钟,耳际仿佛鸣响起“叮叮咚咚”梦幻般清丽悠扬的报时声。文字朴实无华,并无过多的雕饰,却使读者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可见作者功力不凡。紧接着大宪出场:“至期呈送,为显者寿,斯时僚寀毕见,和容愉色。”作者稍加勾画就描绘出主人公所固有的官僚的形象与性格。
如果说作品开始部分洋溢着的是一派平和祥瑞的气氛;那么接下来作者却笔锋一转,顿起波澜,而这也恰恰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忽见家人手持红柬曰:‘洋商送钟,请谒拜寿。’大宪失色,怫然大怒曰:‘吾位极人臣,欲享期颐之寿,他物俱可送,何独送我以钟?钟与终,字不同而音同,使我心惊肉感,是洋商明假此以咒我也,情殊可恨!’”大宪随即命人将钟砸毁,把洋商逮捕入狱。原来洋商送礼,求福反而得祸的因由在此:“他物俱可送”唯独送钟(终),大宪岂有不怒之理。这里作者采用变直为曲、化浅为深的手法来写,寥寥数语即把大宪的心理、神态点活,使大宪这一愚昧、守旧、迷信,又专横和自以为是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神余言外,从而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当时官场的丑恶现象和到处散发着的腐朽、庸俗气息。字里行间充满讽刺意味。
按说文章到此已经可以结束了,但作者还不停止,他又荡开一笔,说:“是商欲以钟而见长,今反以钟而贾祸,从知话言,固当谨慎;而馈送亦应审音,吾故载之,以为刻意逢迎,漫不警心者,作励颂焉。”真是神来之笔,变化莫测,看似说洋商的不懂中国官场习俗,实则是对大宪的辛辣嘲讽以及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伤心叹惋,寓愤世疾俗于诙谐滑稽之中,颇耐人寻味。
纵观全文,篇幅不长,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精细的描摹,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就其主题思想而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特别是针对时弊痛加嘲讽,不仅有深刻的见解,而且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就其文辞而论,语言简洁凝炼,笔调清新明快,琅琅上口;就其结构而论,故事情节完整周密,构思奇巧,行文有如黄河之水自然奔放千里无阻,使得全文环环紧扣,一气呵成,不容伸缩吞咽。作品巧思妙笔,技法高超,颇为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