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脱
·袁枚·
有叶老脱者,不知其由来。科头跣足,冬夏一布袍,手挈竹席而行。尝投维扬旅店,嫌房客嘈杂,欲择洁地。店至指一室曰:“此最静僻,但有鬼,不可宿。”叶曰:“无害!”径自扫除,摊竹席于地。夜卧,至三鼓,门忽开,见有妇人,系帛于项,双眸抉出,悬两颐下,伸舌长数尺,彳亍而来。旁有无头鬼,手提两头,继至。尾其后者:一鬼遍体皆黑,耳目口鼻甚模糊;一鬼四肢黄肿,腹大于五石瓠。相诧曰:“此间有生人气,当共攫之。”群作搜捕状,卒不得近叶。一鬼曰:“明明在此,而搜之不得,奈何?”黄胖者曰:“凡吾辈之所以能摄人者,以其心怖而魂先出也。此人盖有道之士,心不怖,魂不离体,故仓猝不易得。”群鬼方徬徨回顾,叶乃起坐席上,一手自表曰:“我在此!”群鬼惊悸,齐跪地下。叶一一讯之。妇人指三鬼曰:“此死于水者,此死于火者,此盗杀人而被刑者,我则缢死此室者也。”叶曰:“若辈服我乎?”皆曰:“然。”曰:“然则各自投生,勿在此作祟!”各罗拜去。迨晓,为主人道其事。嗣后此室宴然。
〔选自《子不语》〕
●●这篇以主人公命名的小说写叶老脱降服攫人群鬼的故事。素常作祟的群鬼为何对远道而来的叶老脱无计可施,反惊悸不已呢?溺水鬼道出了其中的底细:“凡吾辈之所以能摄人者,以其心怖而魂先出也。此人盖有道之士,心不怖,魂不离体,故仓猝不易得。”原来鬼并不可怕,它们作祟之所以能够得逞,不是因为真有什么能耐,而是因为人们自己存恐怖之心,使魂魄出窍,手足无措,让鬼为所欲为。象叶老脱这样的有道之士,不把鬼放在心上:店主告诫静僻处有鬼,不可宿,他却说“无害”;群鬼搜捕他,他也不惊惶,反而严词训斥。这就使得群鬼不但下不了手,最后还一个个乖乖地离开此地,各自投生做人。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不胆怯、不畏惧,便能镇住恶鬼,即世上的恶人。
小说主要是以人物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的。《叶老脱》用不少笔墨对叶老税和四个鬼的外形作了刻划。由于各具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写主人公叶老脱光着脑袋赤着脚(“科头跣足”),无论冬天夏天都是一身布袍,自己带着竹席行路。从这一富有特点的外形描写中,显示出了叶老脱简朴寡欲、好洁爱静、无所牵挂、不求于人的性格。正因为叶老脱是如此性格的人,所以不怕鬼怪作祟,愿一人独处静室;见到群鬼也不慌乱,敢于挺身镇服。这样的外形描写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因而是成功的。
这则小说对四个鬼的描写也能抓住不同的特点,不流于一般化。时至三鼓,首先破门而入的是缢死鬼。她的外形是“系帛于项,双眸抉出,悬两颐下,伸舌长数尺”。因为她是“缢死此室者”,俨然以此室主人自居,所以第一个进来。在她旁边的是杀人而被刑的无头鬼,外形则为:“项上无头”——被砍掉了;“手提两头”——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他人的。生前敢动刀杀人,死后胆子也大,所以紧跟着入门。末尾两个鬼,一个死于火,一个死于水。前者“遍体皆黑,耳目口鼻甚模糊”,后者“四肢黄肿,腹大于五石瓠”。这样的描写,完全根据被烧死和溺死的人的形象特点。他们既不是此室的“主人”,也没有无头鬼的胆量,便只能尾随其后而来。作者对四个鬼外形的描写虽然都只有寥寥几语,但各不相同,确是花费了一番心血的。
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五朝闻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不是小说的目的,在技巧上也不占最重要的地位。但只有人物外形是富于特点的,才能够把人物的阶级的、生理的、职业的、年龄的、习惯的和风度的特点表现得更充分,使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更鲜明,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明确。”(《语言艺术的肖象》,《论艺术的技巧》,艺术出版社1956年版,第94页。)此话说得极是。尽管微型小说不能像一般小说特别是中长篇小说那样,用细致入微的肖象描写来表现多方面的内容,但从《叶老脱》中也可看到抓住特点的外形描写对微型小说来说仍然有着它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