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国民运动”为中心的战时文化体制
汪政府在实施战时政治、军事、经济体制的同时,也推行所谓“战时文化教育体制”。该体制以开展“新国民运动......
以“统制”为特征的战时经济体制
日本政府为适应同美英进行决战的需要,不仅推行对华新政策,而且实施“大东亚经济体制”,以确保日本“占领圈......
“和平军”的扩建与整编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日本政府推行对华新政策前后,日本侵略军和汪政府对于活动在华北、华中敌后的国民党......
高度集权的战时政治体制
汪政府根据日本对华新政策的要求,在“参战”后将其统治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纳入了所谓“战时体制”......
汪政府“统一”沦陷区的活动
日本推行对华新政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诚意”,“树立”汪政府的“中心势力”,即肯定......
“日汪同盟条约”的签署
日本政府推行“对华新政策”、调整汪日关系的最高潮,是签署《汪日同盟条约》。早在1942年11月27日,日本大本......
日本“交还”租界与“放弃”特权
与汪政府“参战”同时出台的,是日汪间关于“收回”租界和“撤废”治外法权的交涉,这是日本调整对汪关系,推......
汪政府对英、美宣战
日本政府推行对华新政策的第一幕,是汪政府正式对美、英等国宣战,参加“大东亚战争”,此举是由东条英机和汪......
日本对华新政策的提出
1942年与1943年之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出现重要变化。同盟国军队在西方和东方的各个战场上开始了对于......
朝鲜独立同盟与朝鲜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根据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直接支持、帮助、指导朝鲜独......
在华日本人反战运动
中国共产党根据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十分关注组织、指导、发展在华日本人的反战运动,使其成为......
“东方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和发展东方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张是由中共的政治纲领决定的。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
知识分子与文化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和实行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对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尤其是......
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经济建设的主要举措。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抗日根据地生存和发展......
减租减息运动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具有革命和改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