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王震支队南下
1944年秋,中共中央制定了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在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东等抗日根据地的同时,一方面派遣一批干部奔赴东北,增援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一方面派遣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主力和抽调一批干部,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南发展,打开南北通路,以达到北与鄂豫皖边区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南与广东曾生领导的东江抗日纵队连成一线,力求开辟湘粤赣边区的五岭抗日根据地。①这样,即可使共产党在南方有一个坚强巩固的战略基地,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全国各抗日战场对日实行强大的反攻作战。
8月,毛泽东拟定了这一计划。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研究,同意了这个计划,决定派遣王震、王首道、谭余保等率步兵十个连及干部四至六个连,挺进华南,建立抗日根据地。②
为了组织好这次南征,书记处多次开会研究,确定了南征的区域和组织机构,由王震、王首道、贺炳炎、廖汉生、王恩茂、文建武、张成台、刘型等八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以王首道为书记。③南征部队授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支队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王首道,下辖作战部队四个大队。全军共约五千人,由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军的政治、军事工作。④
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出征。10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经绥德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区。12月上旬,夜过同蒲路,向南直插,进入太岳山区。12月27日,部队安全南渡黄河。在过陇海路后,同张荫梧所部顽军进行了交锋,顽军溃败。南下支队缴获了不少物资。1945年1月,进入鲁山地区,同那里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场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部队安全通过鲁山至叶县的公路,渡过了沙河,敌人企图堵截并歼灭南下支队的阴谋彻底破产了。经过辽阔的黄、淮大平原,1月27日,进抵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
2月14日,经过短期休整的南下支队继续南进。在湖北,武汉三镇大江两岸,大小城镇,几乎都为日伪军所占据,罗田、英山、浠水以北地区,则有桂系六十五军和鄂东挺进十六纵队。支队南下渡江,不可避免将要同时穿过日伪军占领区和国民党军控制区。根据当时的敌情,支队选择了从蕲春的田家镇渡江到阳新地区。为顺利过江,王震把全支队分成三批:第一批由支队副参谋长苏鳌率第三大队二营,偕同张体学所部,组成先遣队先行渡江;第二批由支队副司令员郭鹏率第四大队和一部分支队直属机关随后渡江;第三批由支队司令员王震亲自率主力第一、二、三大队和另一部分支队直属机关最后强渡。
为了迷惑敌人,分散其注意力,打破日伪顽军阻歼支队的阴谋。支队先遣队迅速进抵黄冈一线,抓住时机,组织民船,在下巴河附近实行强渡成功。为让第二批部队过江,王震率部队主力向东挺进,再折而向南。当敌人注意力转到主力行进方向时,郭鹏率领第二批部队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大力协助下,顺利到达长江南岸的鄂城、大冶地区,同先期渡江的先遣队胜利会合。
王震率主力在东进南折中,遭到了桂系六十五军和鄂东挺进十六纵队的堵截尾追。支队第一、二、三大队交替掩护,且战且走。在浠水县,支队主力同桂系六十五军和鄂东挺进十六纵队多次交锋。23日夜,支队主力在新桥以东十余里的西口渡同时渡江。24日拂晓,南下支队全部踏上了长江南岸。
支队抵达长江南岸以后,为了争取时间,冒雨行军,继续南进。25日,支队在白沙铺以南通过阳新大冶间公路,迅速向三溪口地区前进。在大田畈,支队同当地的日伪军进行了一场战斗,歼灭日伪军五百余人,缴获大炮七门,轻、重机枪二十余挺,手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和军用物资无数。
大田畈战斗以后,支队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向大幕山地区挺进。盘踞在那里的国民党地方顽固势力周九如、熊彪等部,长期以来勾结日军,凶残盘剥和蹂躏当地人民。南下支队和新四军第五师张体学部决定主动出击,协同作战,消灭周九如部和熊彪部。3月3日拂晓,支队发起对周、熊部的攻击。结果熊彪部被打散,缴获人枪一百五十余。周九如部全部被歼,俘获副团长以下官兵二百多人,缴枪一百多支。⑤
3月6日,南下支队继续对盘踞在大源、金塘、高枧的国民党鄂南专署以及鄂南挺进六支队、湖北保安第十四和十五大队等部顽固武装,予以打击,消灭顽军一部,缴获人枪一百余。⑥
3月17日,支队从大源出发向南行进。当晚到达江西修水的全丰,次日移驻水口坳。在此,军政委员会讨论了全军的行动部署和入湘政策,并同当地的国民党武装进行联络,体现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同时对全军进行有关政策教育。
3月23日,支队出发,先在修水西北的黄龙山和幕阜山交界之处,从江西进入湖北;接着在通城南部的大坳,又从湖北进入湖南。当晚到达平江所辖的幕阜山西南的沙铺里。
南下支队入湘以后,为了适应斗争发展的需要和扩大其政治影响,经报请中共中央、毛泽东批准,取消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的番号,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下属各大队全部改为支队,组织领导一概不变,并以原第一大队二营、原支队直属警卫连和侦察连以及第二大队一连为基础,扩编为第五和第六支队。⑦
3月26日,南下支队兵分左、右两路纵队南进;左路纵队由第一支队二营、第二支队三营和第五支队组成,经钟洞,歼灭据守三眼桥的国民党顽军;右路纵队由直属机关和第一支队一营、第二、三支队组成,经梅仙直下平江。两路大军拟从两翼迂回运动,相机夺取平江,直捣浏阳,力求造成威胁长沙,发展湘北,打通南下通路的有利态势。左路纵队在钟洞、斑竹等地向顽军进攻,缴获人枪五十余,三眼桥之顽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残部仓皇向长寿街溃逃。右路纵队穿过梅仙,兵临平江城下,并迅速占领县城。
3月28日,南下支队在景福坪体育场召开了平江全县的民众大会,成立了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南下支队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由四个大队扩编为六个支队。同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先在湘鄂赣边区建立立脚点,而后再继续南进。
3月31日,毛泽东发来回电:“你们占领平江及人民欢迎你们之电报,今日收到,甚为欣慰!同意你们在湘北工作一个时期,建立联系南北之间的根据地(包括崇阳、通城、平江、浏阳、岳阳、湘阴、长沙、湘潭),然后继续南进。但要注意策略,勿主动进攻顽军,待其来攻然后打击之,站在自卫立场上。”⑧
4月初,顽军九十九军、五十八军从浏阳地区进逼平江。七十二军之十三师和十五师从长寿街一线进攻南江桥,企图夺取该地后,再调头向南,合击平江。第四游击纵队九、十支队,为了配合长寿街之主力进攻平江,也进到太平塅、罗家坪、月形湾和汪坪一带,威胁南下支队在夹石洞的后方。南下支队既要同日伪军作战,又要对付国民党顽军的夹击,形势非常不利。对此,南下支队冷静分析了整个敌我势态之后,当即决定:一、从各支队抽出一批副职干部,迅速组织一支武装工作队,由第三支队政委曾涤领导,深入到平江西北、岳阳东南的广大地区,广泛发动各阶层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二、根据敌情重新调整战斗部署:命令第四支队留守平江,第五支队移驻三眼桥,第六支队仍驻安定桥,王震则率主力第一、二、三支队北进,集中兵力首先歼灭王剪波第四游击纵队,粉碎顽军围歼南下支队的阴谋。
4月4日,南下支队主力在清水岭至芭蕉坳一线消灭了王剪波九、十支队各一部,缴获人枪百余。然后,乘胜追击,在车廖家、杨戚家山和黄金坑一带歼敌大部,残部向药菇山方向溃逃。
4月9日晚,南下支队主力向顽军十三师先头部队发动攻击。由于顽军紧缩兵力,固守其有利阵地。经过全面权衡,支队司令部决定停止攻击,并于拂晓前主动撤出阵地,尽快脱离顽军。
南江桥战斗虽未大量歼灭顽军,但是打退了七十二军的进攻。这就为南下支队争取了一段宝贵时间,以便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4月13日,南下支队在汪坪召开了军政委员会,决定建立湘鄂赣边区党、政、军统一的领导机构,以便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军事上的统一指挥,更好地开展湘鄂赣边区的对敌斗争。后经报请中央批准,于4月底正式成立了湘鄂赣边区党委会、湘鄂赣边军区和湘鄂赣边区行政公署;以王震为军区司令员,王首道为军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张体学为副司令员、王恩茂为副政治委员、聂洪钧为行政公署主任;全面领导平江、浏阳、湘阴、岳阳、临湘、通城、通山、嘉鱼、蒲圻、崇阳、大冶、鄂城、阳新、咸宁等地的斗争。这次会议还研究了军事问题,决定尽快肃清王剪波残部,选择有利时机,打击进犯之七十二军和九十九军。
为表明南下支队团结抗战的正义立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枪口对内的可耻行径,南下支队在向广大人民群众说明了事态发展的真相以后,于4月15日忍痛撤离了平江城。
4月16日,王震在谈家坊召集第四、五、六支队负责人开会,仔细分析和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部队的行动计划。当天下午,第三、四、五、六支队合击洪源洞,王剪波部近500人被彻底打垮。
王陵基指挥的七十二军和九十九军在合击平江扑空后,又举兵北犯。4月23日,七十二军十三师先头部队在西岭遭到第一支队五连的阻击,激战四小时,打退其六次进攻。七十二军十五师在小水岭受到第一支队三连的阻击。
25日,九十九军九十二师兵分三路同时推进:左路经团山向联改港,中路经大峰山向洞坳,右路经西岭向板江,企图一举将南下支队歼灭。与此同时,顽军其他各师也包抄袭来。在这狭窄的区域内,面对数倍的顽军合击,南下支队不仅已完全失去歼敌一路的可能,而且还有陷入重围的危险。王震和支队各部领导同志研究后决定,必须在顽军紧缩包围圈以前,主动撤出现有作战区域,暂时向鄂南地区转移。26日晚,部队主力按照第三、四、一、二支队的次序,隐蔽而有计划地撤出了战斗。途经傅家堤等地,进到湖北通城的黎家大屋,回到了鄂南抗日根据地。
部队重返鄂南后,为了打乱国民党顽军的围剿计划,减轻鄂南根据地的压力,湘鄂赣边区党委和部队军政委员会共同决定:由王震、王恩茂率领第一、二支队楔入赣北修水、武宁地区,直捣王陵基后方,迫使其主力东调,以解支队后顾之忧;由王首道和军直机关以及第三、四、五、六支队留守鄂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鄂南抗日根据地。4月30日,王震率部由高枧出发,向江西修水、武宁地区挺进,沿途击溃来犯的顽军。
5月4日,毛泽东致电指示:“一、顽方既以六个师向你们进攻,你们可以采取机动作战,在你们考虑成熟之后,即可行动。机动办法,或以大部队向修水、铜鼓行动一次,或由王震率精干支队向南行动,均由你们依据情况考虑决定。二、湘鄂赣边区根据地必须建立,以为南北枢纽。”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南下支队当即决定:由王震率领主力第一、二支队和第五、六支队之一部,跳跃式向湘北挺进;王首道随军直机关以及三、四支队偕张体学部坚持鄂南斗争,以此南北配合,进一步巩固、发展鄂南根据地,为建立湘鄂赣边区根据地打下基础。
5月10日拂晓,王震率领部队主力出发,当天进至崇阳县境,第二天在前沙坪组成了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等机关。部队继续南进,从敌人据点中间穿插而过,两天后到达湘北的岳阳、临湘地区。17日,又进抵平江文昌阁以南的桃花山。经过研究,当天部队仍按来路北返,通宵行军,次日天明到达湘阴县的智源洞。翌日继续北上,歼灭王剪波残部于其老巢大云山。
王陵基惟恐南下支队在大云山建立根据地,当即调集九十九军之九十二师和九十九师进剿⑩。对此,南下支队司令部决定将部队分为几路,以第二支队为主力,王震率军直基干力量随第二支队之后跟进。该路部队在转移中,与一个师的顽军展开了一场恶战。
部队摆脱敌人后,来到桃花山。经过短期休整,王震将部队分成两部:由罗章、江勇为率第二支队主力留在桃花山,协助杨宗胜等继续发展桃花山根据地;由贺盛桂、刘发秀率4个步兵连和二营重机枪排,于6月13日出发,跟随王震第二次返回鄂南抗日根据地。
在王震、王恩茂率领主力挺进湖南期间,王首道和张体学留在鄂南的部队也不断向四周发展。5月中旬,他们一举攻克了樊湖,继而向梁子湖地区推进。下旬,王首道率军直机关和第四支队越过崇阳和通山之间的公路北上,进抵崇阳、蒲圻和咸宁一线。随即派出一批干部,积极发展党员,发动群众,逐步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6月下旬,主力部队从湘北的湘阴地区第二次返回鄂南与鄂南留守部队会合。会合后,部队稍事休整,学习中共七大文件,总结前段斗争和工作,研究下一步军事行动。
7月7日,主力部队从咸宁县的茶铺地区出发再次南下,途经蒲圻、崇阳、临湘、岳阳、湘阴、平江等地,于7月中旬,到达长沙以北的福临铺。当时, 日军在衡阳除有第二十集团军驻防外,还有第六十八师团驻在衡阳附近,第六十四师团驻在衡阳以西,三处兵力达四万余人;在宝庆(今邵阳市)除有第三十四师团驻防外,还有第一一六师团驻在宝庆附近,两处兵力超过三万人;在粤北的曲江驻有第一三一师团,兵力一万三千人;在粤北的源潭地区,包括花县、英德、增城等地驻有独立步兵第八旅团,兵力五千四百余人。在长沙以北的湘江以东和粤汉铁路以西一线,日军数量不多,戒备比较松弛。(11)从宁乡到衡阳,从湘潭到宝庆的广大地区大多处于敌后,国民党顽军力量薄弱。根据这一敌情,南下支队决定主力穿越粤汉铁路和西渡湘江。7月21日,部队从福临铺出发,乘着夜色掩护,在栗桥和青山市之间通过了长沙岳阳间公路,于24日到达长沙以北的铜官、下洞子一线,当夜,部队冲破日伪军阻击,全部到达湘江西岸。27日,进抵宁乡县新田湾。
为执行毛泽东关于“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的指示,部队在新田湾只停留一天又继续出发,在排仙桥穿过湘潭宝庆间公路,徒涉涟水,到达湘潭附近的石潭、上桥一线。8月1日晚,部队又进抵盐埠的黄家湾。南下支队决定把徐国贤、廖明等领导的第四支队留在湘潭地区,宣传组织群众,团结争取当地自卫武装,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主力于8月6日到达湘潭与衡山之间的龙船港,在此再次东渡湘江。
8月11日,部队沿粤汉铁路南下,正走到衡山附近的南湾一带时,收到了中央发来的电报:“苏军参战,日本投降,内战迫近。你们任务仍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对付内战。”(12)为此,支队命令留在湘潭地区的第四支队随后跟进。
8月12日,部队到达安仁西南的南雷庙和下铺头一线。针对当时顽军暂二军在资兴、永兴等地截击,部队从原拟走西南,改为走东南,15日,到达石枧。为摆脱顽军的堵截尾追,部队迅速向桂东以西的八面山地区转移。
国民党顽军立即调动四军、暂二军和四十四军等部共八个团的兵力,重重包围,步步进逼,企图一举将南下支队歼灭在八面山中。支队历经艰辛,成功突围,于8月22日经湖南汝城地域进入江西崇义县境。
8月27日,南下支队越过五岭进入广东南雄所属的上。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是,后有第九战区薛岳部之追兵,前有第七战区余汉谋部一个军的堵击,而南下支队的粮食、医药非常缺乏。经报请中央同意,不与广东抗日纵队会合,而改为北上与李先念部会合。8月29日,中央军委回电说:“你们目前处境异常艰难,在日寇投降、时局变化的情况下,你们确已难于完成原有任务。同意你们即由现地自己选择路线,北上与五师靠拢。”(13)收到这个电报后,部队果断决定挥师北返。
经过40多天的艰难行军,多次突破沿途国民党顽军的围追堵截,10月上旬,返抵大悟山,再次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从而结束了南征。
南下支队向湘粤边进军,历时一年,转战陕、晋、豫、湘、赣、粤七省,抢渡黄河、汾河、洛河、淮河、长江、湘江等江河,超过吕梁、中条、伏牛、大别、罗霄、九岭诸山脉,跨过同蒲、陇海、平汉、粤汉四条铁路,行程一万五千余华里(七千五百余公里)(14),克服严寒酷暑和山河险阻,浴血苦战百余次,给日伪顽军以有力打击。
8月,毛泽东拟定了这一计划。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研究,同意了这个计划,决定派遣王震、王首道、谭余保等率步兵十个连及干部四至六个连,挺进华南,建立抗日根据地。②
为了组织好这次南征,书记处多次开会研究,确定了南征的区域和组织机构,由王震、王首道、贺炳炎、廖汉生、王恩茂、文建武、张成台、刘型等八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以王首道为书记。③南征部队授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支队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王首道,下辖作战部队四个大队。全军共约五千人,由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军的政治、军事工作。④
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出征。10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经绥德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区。12月上旬,夜过同蒲路,向南直插,进入太岳山区。12月27日,部队安全南渡黄河。在过陇海路后,同张荫梧所部顽军进行了交锋,顽军溃败。南下支队缴获了不少物资。1945年1月,进入鲁山地区,同那里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场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部队安全通过鲁山至叶县的公路,渡过了沙河,敌人企图堵截并歼灭南下支队的阴谋彻底破产了。经过辽阔的黄、淮大平原,1月27日,进抵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
2月14日,经过短期休整的南下支队继续南进。在湖北,武汉三镇大江两岸,大小城镇,几乎都为日伪军所占据,罗田、英山、浠水以北地区,则有桂系六十五军和鄂东挺进十六纵队。支队南下渡江,不可避免将要同时穿过日伪军占领区和国民党军控制区。根据当时的敌情,支队选择了从蕲春的田家镇渡江到阳新地区。为顺利过江,王震把全支队分成三批:第一批由支队副参谋长苏鳌率第三大队二营,偕同张体学所部,组成先遣队先行渡江;第二批由支队副司令员郭鹏率第四大队和一部分支队直属机关随后渡江;第三批由支队司令员王震亲自率主力第一、二、三大队和另一部分支队直属机关最后强渡。
为了迷惑敌人,分散其注意力,打破日伪顽军阻歼支队的阴谋。支队先遣队迅速进抵黄冈一线,抓住时机,组织民船,在下巴河附近实行强渡成功。为让第二批部队过江,王震率部队主力向东挺进,再折而向南。当敌人注意力转到主力行进方向时,郭鹏率领第二批部队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大力协助下,顺利到达长江南岸的鄂城、大冶地区,同先期渡江的先遣队胜利会合。
王震率主力在东进南折中,遭到了桂系六十五军和鄂东挺进十六纵队的堵截尾追。支队第一、二、三大队交替掩护,且战且走。在浠水县,支队主力同桂系六十五军和鄂东挺进十六纵队多次交锋。23日夜,支队主力在新桥以东十余里的西口渡同时渡江。24日拂晓,南下支队全部踏上了长江南岸。
支队抵达长江南岸以后,为了争取时间,冒雨行军,继续南进。25日,支队在白沙铺以南通过阳新大冶间公路,迅速向三溪口地区前进。在大田畈,支队同当地的日伪军进行了一场战斗,歼灭日伪军五百余人,缴获大炮七门,轻、重机枪二十余挺,手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和军用物资无数。
大田畈战斗以后,支队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向大幕山地区挺进。盘踞在那里的国民党地方顽固势力周九如、熊彪等部,长期以来勾结日军,凶残盘剥和蹂躏当地人民。南下支队和新四军第五师张体学部决定主动出击,协同作战,消灭周九如部和熊彪部。3月3日拂晓,支队发起对周、熊部的攻击。结果熊彪部被打散,缴获人枪一百五十余。周九如部全部被歼,俘获副团长以下官兵二百多人,缴枪一百多支。⑤
3月6日,南下支队继续对盘踞在大源、金塘、高枧的国民党鄂南专署以及鄂南挺进六支队、湖北保安第十四和十五大队等部顽固武装,予以打击,消灭顽军一部,缴获人枪一百余。⑥
3月17日,支队从大源出发向南行进。当晚到达江西修水的全丰,次日移驻水口坳。在此,军政委员会讨论了全军的行动部署和入湘政策,并同当地的国民党武装进行联络,体现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同时对全军进行有关政策教育。
3月23日,支队出发,先在修水西北的黄龙山和幕阜山交界之处,从江西进入湖北;接着在通城南部的大坳,又从湖北进入湖南。当晚到达平江所辖的幕阜山西南的沙铺里。
南下支队入湘以后,为了适应斗争发展的需要和扩大其政治影响,经报请中共中央、毛泽东批准,取消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的番号,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下属各大队全部改为支队,组织领导一概不变,并以原第一大队二营、原支队直属警卫连和侦察连以及第二大队一连为基础,扩编为第五和第六支队。⑦
3月26日,南下支队兵分左、右两路纵队南进;左路纵队由第一支队二营、第二支队三营和第五支队组成,经钟洞,歼灭据守三眼桥的国民党顽军;右路纵队由直属机关和第一支队一营、第二、三支队组成,经梅仙直下平江。两路大军拟从两翼迂回运动,相机夺取平江,直捣浏阳,力求造成威胁长沙,发展湘北,打通南下通路的有利态势。左路纵队在钟洞、斑竹等地向顽军进攻,缴获人枪五十余,三眼桥之顽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残部仓皇向长寿街溃逃。右路纵队穿过梅仙,兵临平江城下,并迅速占领县城。
3月28日,南下支队在景福坪体育场召开了平江全县的民众大会,成立了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南下支队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由四个大队扩编为六个支队。同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先在湘鄂赣边区建立立脚点,而后再继续南进。
3月31日,毛泽东发来回电:“你们占领平江及人民欢迎你们之电报,今日收到,甚为欣慰!同意你们在湘北工作一个时期,建立联系南北之间的根据地(包括崇阳、通城、平江、浏阳、岳阳、湘阴、长沙、湘潭),然后继续南进。但要注意策略,勿主动进攻顽军,待其来攻然后打击之,站在自卫立场上。”⑧
4月初,顽军九十九军、五十八军从浏阳地区进逼平江。七十二军之十三师和十五师从长寿街一线进攻南江桥,企图夺取该地后,再调头向南,合击平江。第四游击纵队九、十支队,为了配合长寿街之主力进攻平江,也进到太平塅、罗家坪、月形湾和汪坪一带,威胁南下支队在夹石洞的后方。南下支队既要同日伪军作战,又要对付国民党顽军的夹击,形势非常不利。对此,南下支队冷静分析了整个敌我势态之后,当即决定:一、从各支队抽出一批副职干部,迅速组织一支武装工作队,由第三支队政委曾涤领导,深入到平江西北、岳阳东南的广大地区,广泛发动各阶层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二、根据敌情重新调整战斗部署:命令第四支队留守平江,第五支队移驻三眼桥,第六支队仍驻安定桥,王震则率主力第一、二、三支队北进,集中兵力首先歼灭王剪波第四游击纵队,粉碎顽军围歼南下支队的阴谋。
4月4日,南下支队主力在清水岭至芭蕉坳一线消灭了王剪波九、十支队各一部,缴获人枪百余。然后,乘胜追击,在车廖家、杨戚家山和黄金坑一带歼敌大部,残部向药菇山方向溃逃。
4月9日晚,南下支队主力向顽军十三师先头部队发动攻击。由于顽军紧缩兵力,固守其有利阵地。经过全面权衡,支队司令部决定停止攻击,并于拂晓前主动撤出阵地,尽快脱离顽军。
南江桥战斗虽未大量歼灭顽军,但是打退了七十二军的进攻。这就为南下支队争取了一段宝贵时间,以便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4月13日,南下支队在汪坪召开了军政委员会,决定建立湘鄂赣边区党、政、军统一的领导机构,以便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军事上的统一指挥,更好地开展湘鄂赣边区的对敌斗争。后经报请中央批准,于4月底正式成立了湘鄂赣边区党委会、湘鄂赣边军区和湘鄂赣边区行政公署;以王震为军区司令员,王首道为军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张体学为副司令员、王恩茂为副政治委员、聂洪钧为行政公署主任;全面领导平江、浏阳、湘阴、岳阳、临湘、通城、通山、嘉鱼、蒲圻、崇阳、大冶、鄂城、阳新、咸宁等地的斗争。这次会议还研究了军事问题,决定尽快肃清王剪波残部,选择有利时机,打击进犯之七十二军和九十九军。
为表明南下支队团结抗战的正义立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枪口对内的可耻行径,南下支队在向广大人民群众说明了事态发展的真相以后,于4月15日忍痛撤离了平江城。
4月16日,王震在谈家坊召集第四、五、六支队负责人开会,仔细分析和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部队的行动计划。当天下午,第三、四、五、六支队合击洪源洞,王剪波部近500人被彻底打垮。
王陵基指挥的七十二军和九十九军在合击平江扑空后,又举兵北犯。4月23日,七十二军十三师先头部队在西岭遭到第一支队五连的阻击,激战四小时,打退其六次进攻。七十二军十五师在小水岭受到第一支队三连的阻击。
25日,九十九军九十二师兵分三路同时推进:左路经团山向联改港,中路经大峰山向洞坳,右路经西岭向板江,企图一举将南下支队歼灭。与此同时,顽军其他各师也包抄袭来。在这狭窄的区域内,面对数倍的顽军合击,南下支队不仅已完全失去歼敌一路的可能,而且还有陷入重围的危险。王震和支队各部领导同志研究后决定,必须在顽军紧缩包围圈以前,主动撤出现有作战区域,暂时向鄂南地区转移。26日晚,部队主力按照第三、四、一、二支队的次序,隐蔽而有计划地撤出了战斗。途经傅家堤等地,进到湖北通城的黎家大屋,回到了鄂南抗日根据地。
部队重返鄂南后,为了打乱国民党顽军的围剿计划,减轻鄂南根据地的压力,湘鄂赣边区党委和部队军政委员会共同决定:由王震、王恩茂率领第一、二支队楔入赣北修水、武宁地区,直捣王陵基后方,迫使其主力东调,以解支队后顾之忧;由王首道和军直机关以及第三、四、五、六支队留守鄂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鄂南抗日根据地。4月30日,王震率部由高枧出发,向江西修水、武宁地区挺进,沿途击溃来犯的顽军。
5月4日,毛泽东致电指示:“一、顽方既以六个师向你们进攻,你们可以采取机动作战,在你们考虑成熟之后,即可行动。机动办法,或以大部队向修水、铜鼓行动一次,或由王震率精干支队向南行动,均由你们依据情况考虑决定。二、湘鄂赣边区根据地必须建立,以为南北枢纽。”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南下支队当即决定:由王震率领主力第一、二支队和第五、六支队之一部,跳跃式向湘北挺进;王首道随军直机关以及三、四支队偕张体学部坚持鄂南斗争,以此南北配合,进一步巩固、发展鄂南根据地,为建立湘鄂赣边区根据地打下基础。
5月10日拂晓,王震率领部队主力出发,当天进至崇阳县境,第二天在前沙坪组成了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等机关。部队继续南进,从敌人据点中间穿插而过,两天后到达湘北的岳阳、临湘地区。17日,又进抵平江文昌阁以南的桃花山。经过研究,当天部队仍按来路北返,通宵行军,次日天明到达湘阴县的智源洞。翌日继续北上,歼灭王剪波残部于其老巢大云山。
王陵基惟恐南下支队在大云山建立根据地,当即调集九十九军之九十二师和九十九师进剿⑩。对此,南下支队司令部决定将部队分为几路,以第二支队为主力,王震率军直基干力量随第二支队之后跟进。该路部队在转移中,与一个师的顽军展开了一场恶战。
部队摆脱敌人后,来到桃花山。经过短期休整,王震将部队分成两部:由罗章、江勇为率第二支队主力留在桃花山,协助杨宗胜等继续发展桃花山根据地;由贺盛桂、刘发秀率4个步兵连和二营重机枪排,于6月13日出发,跟随王震第二次返回鄂南抗日根据地。
在王震、王恩茂率领主力挺进湖南期间,王首道和张体学留在鄂南的部队也不断向四周发展。5月中旬,他们一举攻克了樊湖,继而向梁子湖地区推进。下旬,王首道率军直机关和第四支队越过崇阳和通山之间的公路北上,进抵崇阳、蒲圻和咸宁一线。随即派出一批干部,积极发展党员,发动群众,逐步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6月下旬,主力部队从湘北的湘阴地区第二次返回鄂南与鄂南留守部队会合。会合后,部队稍事休整,学习中共七大文件,总结前段斗争和工作,研究下一步军事行动。
7月7日,主力部队从咸宁县的茶铺地区出发再次南下,途经蒲圻、崇阳、临湘、岳阳、湘阴、平江等地,于7月中旬,到达长沙以北的福临铺。当时, 日军在衡阳除有第二十集团军驻防外,还有第六十八师团驻在衡阳附近,第六十四师团驻在衡阳以西,三处兵力达四万余人;在宝庆(今邵阳市)除有第三十四师团驻防外,还有第一一六师团驻在宝庆附近,两处兵力超过三万人;在粤北的曲江驻有第一三一师团,兵力一万三千人;在粤北的源潭地区,包括花县、英德、增城等地驻有独立步兵第八旅团,兵力五千四百余人。在长沙以北的湘江以东和粤汉铁路以西一线,日军数量不多,戒备比较松弛。(11)从宁乡到衡阳,从湘潭到宝庆的广大地区大多处于敌后,国民党顽军力量薄弱。根据这一敌情,南下支队决定主力穿越粤汉铁路和西渡湘江。7月21日,部队从福临铺出发,乘着夜色掩护,在栗桥和青山市之间通过了长沙岳阳间公路,于24日到达长沙以北的铜官、下洞子一线,当夜,部队冲破日伪军阻击,全部到达湘江西岸。27日,进抵宁乡县新田湾。
为执行毛泽东关于“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的指示,部队在新田湾只停留一天又继续出发,在排仙桥穿过湘潭宝庆间公路,徒涉涟水,到达湘潭附近的石潭、上桥一线。8月1日晚,部队又进抵盐埠的黄家湾。南下支队决定把徐国贤、廖明等领导的第四支队留在湘潭地区,宣传组织群众,团结争取当地自卫武装,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主力于8月6日到达湘潭与衡山之间的龙船港,在此再次东渡湘江。
8月11日,部队沿粤汉铁路南下,正走到衡山附近的南湾一带时,收到了中央发来的电报:“苏军参战,日本投降,内战迫近。你们任务仍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对付内战。”(12)为此,支队命令留在湘潭地区的第四支队随后跟进。
8月12日,部队到达安仁西南的南雷庙和下铺头一线。针对当时顽军暂二军在资兴、永兴等地截击,部队从原拟走西南,改为走东南,15日,到达石枧。为摆脱顽军的堵截尾追,部队迅速向桂东以西的八面山地区转移。
国民党顽军立即调动四军、暂二军和四十四军等部共八个团的兵力,重重包围,步步进逼,企图一举将南下支队歼灭在八面山中。支队历经艰辛,成功突围,于8月22日经湖南汝城地域进入江西崇义县境。
8月27日,南下支队越过五岭进入广东南雄所属的上。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是,后有第九战区薛岳部之追兵,前有第七战区余汉谋部一个军的堵击,而南下支队的粮食、医药非常缺乏。经报请中央同意,不与广东抗日纵队会合,而改为北上与李先念部会合。8月29日,中央军委回电说:“你们目前处境异常艰难,在日寇投降、时局变化的情况下,你们确已难于完成原有任务。同意你们即由现地自己选择路线,北上与五师靠拢。”(13)收到这个电报后,部队果断决定挥师北返。
经过40多天的艰难行军,多次突破沿途国民党顽军的围追堵截,10月上旬,返抵大悟山,再次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从而结束了南征。
南下支队向湘粤边进军,历时一年,转战陕、晋、豫、湘、赣、粤七省,抢渡黄河、汾河、洛河、淮河、长江、湘江等江河,超过吕梁、中条、伏牛、大别、罗霄、九岭诸山脉,跨过同蒲、陇海、平汉、粤汉四条铁路,行程一万五千余华里(七千五百余公里)(14),克服严寒酷暑和山河险阻,浴血苦战百余次,给日伪顽军以有力打击。
今日更新
-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形成
[2019-05-22]
-
《中华民国临警方约法》公布
[2019-05-22]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019-05-22]
-
武昌首义
[2019-05-22]
-
保路运动
[2019-05-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