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民国史纪事 https://www.kekeshici.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开始便具有世界性,从地理范围看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太平洋等都卷入战争;从人口来看,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0多亿,从国家数量来看,也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战。同时,参战国除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外,反侵略战争的国家就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英法等资本主义宗主国和民主国家,以及社会主义苏联等国。反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但是,如何把这些反法西斯力量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形成为一个强大的同盟,却成为当时时局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作为“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联盟,早已随着德日等国的退出和肆意侵略而逐渐名存实亡,无力组织反法西斯国家。因此,时局呼唤一个新的国际组织的出现。
        苏德战争爆发后,组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客观条件日益形成。英国首相丘吉尔清楚地认识到,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显然是为了以后能够倾其全力进攻英伦三岛”。所以,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丘吉尔便发表广播演说,宣布英国将给予苏联“力所能及的,对苏联有益的一切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样,美国也认识到“希特勒军队是美洲大陆的主要危险”。只有联合和团结反法西斯力量,才能加速希特勒的灭亡,从而保障美国的安全。6月24日,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准备向苏联提供援助。这样,英美与苏联的关系开始友好起来。
        1941年7月12日,苏联同英国签订了英苏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改善了英苏关系,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迈出了第一步。
        7月18日,苏捷两国在伦敦签订了苏捷协定,恢复了两国外交关系,在对德战争中承担互相援助的义务。7月30日,苏波两国在伦敦签订了恢复外交关系的协定。8月5日,苏联同挪威恢复了外交关系。8月7日,苏同比利时恢复了外交关系。通过这些努力,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得到了加强。
        为了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商讨对苏援助以及制止德日法西斯进一步侵略扩张等问题,1941年8月9至1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停泊于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附近阿根夏湾的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美国巡洋舰“奥古斯都号”上进行了会谈。会谈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制止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新的进攻问题;关于发表一个共同宣言问题;对苏援助问题。
        对于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新的进攻问题,丘吉尔表示十分关注。他希望由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共同发表宣言,遏制日本向外侵略扩张。而罗斯福只答应向日本发出一个不痛不痒的警告。
        关于援助苏联问题,罗、丘决定,美英两国将尽力以武器援助苏联,要“俄国维持一条活跃的战线”。
        关于加强美英联盟和研究美国对英国供应军事物资等问题。罗、丘表示,两国应该加强联系。罗斯福保证,将全力援助英国;对德军在大西洋的破坏将“开火”还击,但仍然不肯宣战。
        大西洋会议上最重要的一件工作,便是美英双方签署一项联合宣言。8月12日,罗斯福、丘吉尔在“奥古斯都号”上与双方有关人员一起,逐字逐句对宣言初稿进行最后修改、定稿。13日,罗斯福、丘吉尔分别在宣言上签了字。14日,在华盛顿、伦敦同时公布①。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通称为大西洋宪章,它的签署,不仅表明英美两国联盟的正式形成,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罗斯福说:“诚然,大西洋宪章中的原则声明,对于为战争搞得四分五裂的世界的任何错综复杂情势,都没有提出很容易适用的原则。但是,有了我们可以当作目标的原则总是一件好事。”②9月24日,在伦敦召开的有英、苏、比、卢、荷、南(斯拉夫)、波、捷、希、挪和“自由法国”等国代表参加的同盟国会议上,讨论了该宪章。与会各国赞同并接受了这一宪章。苏联驻英国大使迈斯基代表苏联政府声明,苏联同意反希特勒同盟的基本原则,并加入这个同盟。这样,历史上的三大国联盟就正式确立起来了。
        在大西洋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听了霍普金斯访苏汇报之后,认为“给予俄国的大批援助是一种有利的投资”,决定以武器供应援助苏联。并由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致函斯大林电文说:我们俩曾“一起商量了我们两国如何能对贵国对纳粹进攻所进行的辉煌保卫战给予最大帮助的问题”。“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就我们的共同资源的分配问题迅速作出决定,我们建议,我们准备在莫斯科举行一次会议,我们将派遣一些可以直接和您讨论这些问题的高级代表出席。”③
        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主要讨论英美向苏提供武器装备和物资分配问题。10月1日,三方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书。莫斯科会议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初步形成。
        中国作为九国公约、非战公约以及国际联盟盟约的签字和成员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自1931年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历时10余年。其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屡屡呼吁美英苏等大国,应联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共同抵抗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在实际斗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世界上最早举起反法西斯侵略扩张大旗。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顽强抗战,消耗了日本的国力和兵力,迟滞了日本北进和南进政策的推行,为美英苏赢得战争时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1年7月7日,蒋介石发表七七四周年纪念日《告友邦书》,再次呼吁反侵略之友邦必须彼此彻底实现合作。中国驻英大使顾维钧也在英国发表演说,希望反法西斯各国团结起来,组成一个统一战线,并称:中、英、美、苏已构成坚强之反侵略阵线。
        重庆国民政府的呼吁,也得到了一些友邦的赞同。美国保安部长麦克拉特就说:远东应由美、英、中、荷四国联合,阻止日本侵略。
        《大西洋宪章》发表后,中国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共认为,这一宪章表示了“英美打倒法西斯主义的决心”,它“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但国共两党几乎同时指出其不足,即宪章仅提摧毁“纳粹暴政”,后“希望重建和平”,而没有涉及日本帝国主义,“宣言未提日本之名”④。
        8月19日,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奉命访问美国国务卿赫尔,声明中国政府赞同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联合发表的《大西洋宪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天,蒋介石便召见美英苏荷等国大使,希望中国与各国联盟,共同对付德日意法西斯。蒋介石说:“中国现决心不避任何牺牲,竭其全力与美英苏联及其他诸友邦共同作战,以促成日本及其同盟轴心国家之完全崩溃。”“为谋军事进行胜利起见,中国政府建议各友邦——中、英、美、澳、荷、加拿大、纽丝伦(即新西兰),应成立军事同盟,并推美国为领导,指挥共同作战之军队,实为必要。”“中国提议中、英、美、苏、澳、荷、加拿大、纽丝伦订立一不单独媾和之条约。”⑤
        12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接见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商谈了由美国建议五国联合军事行动之具体计划书。同一天,蒋还在重庆接见了英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戴尼斯,商谈了关于拟具军事联合与合作之具体计划书。随后,蒋又电令宋子文向美国政府说明中、英、美、荷四国应速制定联合作战整个计划及成立联合指挥部与军事同盟协定。
        对中国的建议,美国给予了积极的答复。1941年12月13日,美国国务卿赫尔说:建立太平洋联合指挥部,甚为重要,他极表同意,并表示“已与总统及陆军部长等屡次商谈,当力促其早日实现”。罗斯福也认为:中、英、美、荷各国,对日敌急应有整个军事计划,一致动作。为此,罗斯福请蒋介石邀请英、美、荷,派陆、海军代表,会同中国代表,于本月18日即星期四以前,在渝举行军事会议。此会议为临时性质,目的在交换军事消息,研讨共同对日军事计划,由此发端,或可产生永久性之联合军事指挥机关,以资全盘筹划,统一指挥⑥。
        经过充分交换意见,12月23日,蒋介石在重庆主持召开了美、英、中、澳等国代表及参谋出席的联合军事会议。
        与此同时,英美两国最高级会议也于12月22日开始在华盛顿举行。罗斯福、丘吉尔一起讨论了如何把反德日意法西斯各国组织起来等问题。12月25日,由罗斯福提议征得丘吉尔同意,双方拟定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12月27日,霍普金斯在就即将发表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文稿致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指出:“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国家为一类,另外则是已经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我认为这种排列极为重要。”罗斯福听后,极表赞同⑦。
        12月30日晨,美国国务卿赫尔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全文交由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宋子文和驻美大使胡适。在递交时,赫尔表示:“希望贵国政府表示愿意加入签字国”,并希望授权宋子文“尽速签字”。胡适将《宣言》立即电报重庆外交部;宋子文将《宣言》及赫尔之意见立即呈报重庆的蒋介石。宋子文在电报中说:“国务卿亟盼于1月1日发表宣言,是否可行?请即电示。子文相信此项宣言与钧长意旨相符。如其他主要国家均表示同意,深望我方亦可予以同意,以免宣言搁置,胡大使与子文所见相同。”⑧
        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在接到胡适的电报后,立即进行了研究,同意并呈报蒋介石批准签字。蒋当即致电同意签字,并授权宋子文全权代表中国政府签字。
        由于中国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突出贡献和战后的国际地位,罗斯福特地把中国列入四强之中。对中国来说,罗斯福不仅认为是目前抗击日军的主要力量,而且还有其长远的想法。中国战后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这个东方大国首先要站在美国一边,以填补日本留下的真空,并成为抵制苏联的广阔地带。罗斯福的论点是:“在同俄国的任何严重的政策冲突中”,中国国民政府“将站在我们一边”。国务卿赫尔说得更明白:“对中国,我们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有效地进行战争。第二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国际)组织以建立东方的稳定和繁荣。承认并促使中国成为一个与西方三大国俄国、英国和美国具有同等地位的主要大国”⑨。正是基于此,罗斯福决定从现在起就应该将中国以大国来对待,让蒋介石具有较体面的正式地位。
        1942年1月1日,联合起来共同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二十六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又叫“二十六国共同宣言”):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共同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具体表现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之共同宣言即通称的大西洋宪章中的目的原则之共同纲领,业经予以赞同。
        深信为保卫生存、自由、独立与宗教自由,并保全其本国与其他各国中之人权与正义起见,完全战胜敌国,实有必要,并深信各签字国家正从事于对抗企图征服世界之野蛮与残暴的力量之共同斗争。
        兹特宣言如下:
        (一)每一政府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以对抗与之处于战争状态之“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国家。
        (二)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凡正在或行将提供物质援助与贡献以参加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之其他国家,均得加入上述宣言。
        1942年1月1日签于华盛顿⑩
        在开列签字国顺序时,罗斯福最初亲笔把中国排在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再下面是苏联和英国。由于丘吉尔的坚决反对,罗斯福就把英国改排在第二、把中国改排在第四。再后面则是其余的二十二个国家,依其国名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在签字仪式上,首由美、英、苏、中四国代表依次签字,美国是罗斯福、英国是丘吉尔、苏联是驻美大使李维诺夫、中国是全权代表宋子文。他们签名后,才由其余二十二个国家按其国名英文字母先后顺序依次签名。这是中国首次作为发起国、大国,在国际约章上领衔签字。其实际意义固然不可低估。但要看到,这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长期奋斗的结果,但也包含了美国为其在战争中和战争后谋求长远利益的打算。
        在签字仪式上,罗斯福总统还特地向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宋子文祝酒致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
        蒋介石得知中国名列四强后,十分兴奋,并在其日记中欣然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而已!”“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美、英、苏四国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再自我允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之后,越南、泰国亦划入本区内。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但是,蒋介石自己也非常清楚,他这个“大国”的领袖和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捧出来的,因此“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11)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把代表五大洲绝大多数居民的二十六个自由国家的决心和意志联合起来了。它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经过曲折发展的道路,终于正式形成。
        《大西洋宪章》所确立的民主原则,通过《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而建立起来的由同等尊严和同等重要的独立民族组成的联盟,是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组织——联合国的范本和雏形,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