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一三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蓄意扩大事态,增兵华北,占领平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8月上旬日军又在上海不断寻衅,继而对上海发动进攻,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
上海在近代开埠很早,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全国惟一的国际市场。英美帝国主义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资本在上海经营多年,有许多直接的经济利益。从军事上看,上海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之南,当黄浦江与苏州河汇合之处,是华东的门户。日本侵略者认为,一旦占领上海,扼制长江口,不仅能掌握华北战局,牵制国民党军队北上,还可以破坏中国的经济命脉,进逼南京,以利于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一·二八”抗战结束后,日本利用《淞沪停战协定》对国民党军队的限制,一直进行新的战争准备。他们以海军陆战队本部作为上海作战的基地核心,在虹口机场建立了可容纳二千余人的陆战队兵营。此地距沪宁铁路北站很近,极具战略意义。为加强防御和攻击力,兵营建筑多系钢筋水泥浇铸,并在屋顶安置了重炮。同时, 日军在杨树浦公大纱厂及沪西丰田纱厂也设置了军事据点,与虹口兵营鼎足而立,形成其两翼。在日租界内, 日军在日侨商民区,凡机关、学校、商店、住宅,均构筑各式掩体,并将各种武器秘密藏入地下室。至卢沟桥事变为止, 日本共在上海设置军事设施八十余处,加上黄浦江、长江一带海空军配合,已经为其实施“外线作战”的战略控制了有利的攻击地形。
日军在上海加强战备不断扩张,引起中国方面的注意。南京政府逐渐认识到, 日本对上海有很大的野心,一旦中日战争爆发,上海必定成为新的战场。从1935年冬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南京和上海一带秘密构筑防御工事,在淞沪外围各要点,龙华、徐家汇、虹桥、北新泾、真如、南翔、闸北车站、江湾、庙行、大场等地建立了国防工事;在常熟、福山、吴县之间,利用阳澄湖、殿山湖构筑了阵地防御带;在江阴、无锡之间构筑了预备阵地防御带,同时修筑杭州湾、镇海至象山港海岸工事,加强了江阴、镇江、南京等地的要塞防御设施。据张治中回忆,1936年2月南京政府为准备对日作战,把全国划为几个国防区,委任其为京沪区军事长官。张到任后,在苏州设立“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抽调军事人员,加强国防工程建设,秘密进行备战工作,曾派出数批人员实地侦察、测绘地图,而后构筑了淞沪线、苏福线和锡澄线一带的小炮机关枪据点工事。针对《淞沪停战协定》后,上海除保安队外不能驻国民党军队,市区无防御工事的状况,张治中几次上书南京政府,增调三至四个师加强淞沪正面和浏河、福山、常熟一带防御。这一期间,国民党军队积极赶筑京沪区的防御工事,加强了沿江警戒防御,还成立了太湖水警联防处,负责太湖水上的警备。①
1936年八九月间日军在上海频繁寻衅。9月23日夜,日本以“出云舰”水兵三人,在上海北站附近租界内遭人狙击,伤二死一为借口,出动全部海军陆战队,在青云路、八字桥、粤东中学、天通庵、五洲公墓一带,布设岗哨,派兵巡逻。后经中方多次交涉,渐趋缓和,而其陆战队驻沪人数,则借故增加。以后, 日军频繁举行各种演习,还派舰队到宝山、福山镇、段山港、浒涌各港口,测量水位,勘察地形,并出版了用于军事目的之《上海市资源调查》、《上海及南京附近军用地图概说》等书。
1937年7月,日军在上海一再进行战争挑衅,连续以军用汽车满载武装官兵,示威于江湾一带,并经常在沪西举行部队夜间演习。7月11日,日本内阁举行五相会议,海相米内光政提出,华北战争很快会波及全国, 日本必须做好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12日,海军军令部在制订的对华作战秘密方案中,把对华作战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海军第二舰队配合陆军进行华北作战;第二期,陆军派遣三个师团与海军第三舰队协同作战,首先夺取上海,再以上海为基地,进行华中华南作战。7月16日,驻上海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在给国内的《对华作战用兵意见书》中提出:“要想以武力打开日中关系的现状,只有惩罚中国,使中国的(国民党)中央势力屈服。”而“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他建议陆续向上海派遣五个师团进行华中作战,以确保攻占上海和南京。28日,日本海军省次官山本五十六、军令部次长田繁太郎电令长谷川清,立即撤退长江沿岸的日本侨民,为华中作战做好准备。至8月9日,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十一战队掩护下长江沿岸29230名日本侨民全部撤往上海。②
8月7日上午, 日本海相米内正式提出一项拟交内阁审议的议案,称“政府为了保护青岛、上海侨民的生命财产,应准备做好必要时立即紧急派遣所需陆军兵力”。8月8日,长谷川清根据国内指示已经完成了对上海作战的部署和准备。同日,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到达上海,连日与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正、领事吉冈范五以及福井淳、海军武官本田辅、冲野亦男、田尻穰等研究上海的形势和对策,密谋发动新的战争。
中国方面获悉日本的阴谋,知道上海战事不可避免,努力做好迎战准备。卢沟桥事变前,张治中在青岛养病,闻知事变,径返南京,就任京沪警备司令官的职务。他指挥的部队,除第八十七师在常熟、苏州外,第八十八师已调回无锡、江阴,另有江苏省、上海市保安团队数团。为争取战争的主动地位,中国军队一方面积极做好运输、通讯的准备工作,另方面调第二师补充旅到苏州。张令一团化装为上海保安队,入驻虹桥、龙华西飞机场,加强警戒;另一团化装为宪兵,开驻松江。不久,又调江苏保安第二团接替浏河方面江防警戒,将保安第四团集结太仓附近,担任岳王市、梅李两区的防务。8月上旬,中国空军已经配置在信阳、周家口、许昌之机动位置,向北可支持平汉路、津浦路北段作战;向东可支援淮阴、徐州地区;向南可支援京、沪、杭地区作战。上海四郊防御工事初步完成后,保安队立即在上海市内加强工事构筑。
日军完成对上海作战部署和安全撤离长江沿岸侨民之后,态度顿时强硬起来。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日本海军陆战队驻沪西的第一中队长大山勇夫中尉偕一等水兵斋藤要藏,驾驶汽车至虹桥机场中国保安队附近,竟然要强行越过警戒线侦察刚到该地的国民党军六十一师六五八团和六五九团的情况。当机场卫兵加以阻止时,两日兵蛮横地开枪射击。虹桥机场掩护队二等兵时景哲,正立于机场大门约二百米之青豆地内警戒,被日兵击中两枪,均由左背肋骨入,左前胸穿出,当即仆地身亡。日兵见卫兵倒下后,驾车向机场内疾驶,至距大门约六百米处,适遇闻枪声出巡的保安队。双方展开枪战,大山勇夫当场被击毙,斋藤要藏亦被击中,逃逸数十步因伤重而死。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长俞鸿钧以电话通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经冈本与陆战队司令部联系,得到的回答是:陆战队并无士兵外出,定是谣传请勿轻信。上海市政府要求日方派员勘察。 日本领事馆派福井淳与冲野亦男和陆战队参谋山内美一至现场,发现大山与斋藤均系头部中弹而死。
随后, 日本海军中央部立即研究了解决大山事件的方案,“决定了向中国方面提出要求事项。在采取外交措施的同时,和第三舰队进行了联络,要求慎重行事。因为尽管事态的解决最后只能诉诸武力,但在陆军派兵的情况下,攻击开始的时间也须在动员后的20天,因此当前要尽可能不使事态迅速恶化”。③8月10日,日本海军武官本田辅发表了带恐吓性的谈话,声称决不让死者作无意义的牺牲。11日,冈本会见俞鸿钧,提出:着日本海军制服的军人被中国军队所杀,是对皇军的极大侮辱。为避免发生同样之事件,必须将保安队撤退,并将保安队已筑之防御工事完全撤除。这样一来,上海就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俞鸿钧表示:此次不幸事件之发生,中国政府亦极为重视。至于中国方面之态度,即认为本案双方应以诚挚公正之态度,彻底调查真相。然后再循外交途径,进行交涉,当可得到圆满之解决。希望日本方面,勿过于冲动情感,亦勿仅凭猜想与臆测,而推断事实。再者,本案现正由双方进行调查,事实真相,尚未判明,将来责任应由谁负,亦不容推断,万一应由中国方面负责,则中国决不诿卸责任;如应由日本方面负其责任,则希望日本方面亦应同样以光明之态度担负之。至于避免发生同样事件一点,市政府早已注意及之,当事件发生之夕,已自动将距日侨居住区域较近之保安队步哨,稍稍后退,以免冲突;至于沙袋与铁丝网,因恐引起市民惊惶,亦早已撤除,是贵方要求者我方早已自动办理。④接着冈本又提出,中国在上海保安队的军队化,是违反停战协定和妨碍治安。俞鸿钧正告冈本,如日侨不守秩序任意挑衅,纠纷恐将难免,请予制止。
这时,中日战争在北方已进行一个月有余, 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并做好吞并华北的准备。在南方,不仅在上海挑衅,还派飞机对浙江一带侦察。根据以上情况,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于8月11日晚决定,向上海附近调集军队,令张治中率集结于无锡、苏州、常熟之王敬久第八十七师、孙元良第八十八师及配属部队向上海的预定围攻线开进;刘和鼎第三十九军集结于蚌埠地区之刘尚志五十六师及江苏省两个保安团担任长江南岸江阴、浏河地区的江防;在嘉兴之炮兵第二旅山炮第三团、在南京的榴弹炮第十团,由南京、宜兴向苏州开进;海军按预定计划,阻塞长江之江阴水道。翌日,又令汉口的夏楚中第九十八师水运至南京;嘉兴的阮肇昌第五十七师一六九旅乘火车至上海龙华;西安宋希濂第三十六师经陇海路至上海,以增强上海地区的反击实力。张治中接到命令后,很快将京沪警备司令部从苏州市内的留园前移至上海以西之南翔。
虹桥机场事件后, 日军一方面加紧由国内向上海增兵,蓄意发动新的战争,另方面假惺惺施展外交手段,谋求国际干涉,并以此麻痹中国军队的斗志。8月9日晚,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令其国内待命的第八战队、第一水雷战队、第一航空战队、佐世保镇守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吴港镇守府第二特别陆战队做好出动准备。11日上午,日本佐世保第三舰队所属军舰16艘抵达上海,其中14艘于下午进港,停泊于黄浦码头等处,同时还有该舰队载来的陆战队2000名,亦已登陆。12日,又有五艘日舰驶入吴淞口。这样,加上原在上海的日舰,已猛增至31艘。此外,尚有九艘日舰停泊于吴淞口外,包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人数也从3000人增至9000人。8月12日, 日军参谋部根据陆军省、部的协议,制定了向上海和青岛派兵的方案。其设想是:一、上海方面派遣部队以第十一师团(缺一部)和第三师团为基干编成一个军;二、青岛方面派遣部队为第十一师团一部和第十四师团;三、继续挪用现在担任运送部队的船只;四、动员兵员约三十万人、马约八万七千匹。同日,参谋本部和军令部达成陆、海军协同作战的协定。在海相米内光政的要求下,内阁四相会议一致通过向上海派兵的决定。
为掩盖蓄意发动战争的事实, 日本在战前曾施展外交谈判的手段。8月12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要求英、美、法、意四国在上海的代表召开淞沪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冈本指责中国保安队在限制区内进行作战准备,不仅妨碍租界安全,也违反《淞沪停战协定》,要求国际对中国制裁。上海市长俞鸿钧当即对冈本的发言予以驳斥,说明日军时常侵入八字桥一带,早已破坏了停战协定,对虹桥事件日方一面同意以外交方式解决,另一面频繁向上海增兵,此举已影响到各国侨民安全,并构成对中国的危害。会上,中立国代表询问双方军队能否隔开。俞当即声明,中国军队是在自己的领土上自卫,是理所当然的。如日方撤出军队,即无冲突危险。下午,淞沪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形成僵局,不欢而散。晚7时, 日本驻上海特别陆战队六个大队加上其他部队共四千多人陆续进入作战阵地,分布于虹口公园以东沙泾港和以西的横浜与北四川路以北的八字桥、水电路南端,恃山炮、轻型坦克、装甲车、重机枪车等重武器直接威胁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
8月13日上午,日军突然越界强占了八字桥持志大学,下午5时许又在战车掩护下向刚抵达八字桥一带的国民党军八十八师警戒部队进行奇袭。同时日本军舰以重炮向闸北轰击,彻夜炮声不绝,致和平居民损失惨重。中国军队被逼无奈,奋起抗击。
战事发生的当天,上海市长俞鸿钧代表上海市政府向日本总领事提出严重的抗议,并将抗议书录送挪威驻沪总领事兼领袖领事奥尔。抗议书指出:“关于最近贵国海军麇集上海,威胁敝国之举动,经本市长向贵总领事提出严重抗议在案后,本市长为维持本市和平治安计,曾与贵总领事约定双方不得轻启衅端。此事昨日在共同委员会开会时,英、美、意各国代表均皆聆悉,并可为证。乃言犹在耳,贵方陆战队于本晨9时15分,在北区地带急向本市区内警戒线内冲入,攻击我守军,当经我守军沉着抵抗后,因我方不欲事态扩大,除将贵方挑衅部队驱回外,并未追击,纠纷旋即停止。本市长认为贵方陆战队此举足以危害和平,妨碍治安,相应提出抗议,请烦查照,转之贵国海军当局尊重承诺,严切制止为荷。”⑤
战事发生前夕,南京政府为防止日舰沿长江上溯,威胁江南作战部队的后方,确保首都安全,于8月12日将巡洋舰“海容”、“海筹”、“海圻”、“海深”及其他船只12艘,连同国营招商局和征用民营轮船公司之大型船只共35艘,满装石块沉没于江阴水道,并拆除了这一带的航标。8月13日,南京政府军委会决定,已由武汉向石家庄输送的罗卓英第十八军之第十一师、十四师、六十七师停止北上,转向苏州开进。以后,又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向上海大量增调部队,将上海地区作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战事初期,中国军队反击日军比较成功。8月13日晚,中国军队决定对敌实施攻势作战,重点扫荡日军上海各据点。八十七师于当晚驱逐日军, 占领沪江大学。翌日,第八十八师向东进攻北火车站、八字桥和持志大学,由柳营路向八字桥反击时,遇到日军的顽抗。日军陆战队第三大队和第一大队凭借炮兵部队和战车队的掩护,利用民房进行防守。经过一番激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106人,击伤337人, 日军中队长贵志金吾亦被击毙。八十八师夺回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宝山桥各据点。沪西丰田纱厂的日军闻讯惊慌撤退。这时,第八集团军一部在浦东也将三百多名日军压缩到三井码头、 日华纱厂一带。为防止敌军在白龙港附近登陆,第五十五师和五十七师进至该地驻防。
在上海八一三抗战中,最壮观的是中日军队在杭州附近笕桥的空战。
中国空军起步较晚,实力弱,技术差,数量少。但是,由于民族仇恨,空军的士气颇为高涨。抗日战争爆发后, 日军飞机不断轰击中国东南沿海机场和重要城市,妄图一举击溃中国的空军。中国空军官兵极为愤慨,誓与日本空军一决高低。8月13日晚,驻广德的中国空军第二大队、驻扬州的第五大队和由杭州笕桥航空学员组成的笕桥暂编混成大队出击轰炸日军。14日晨,第二大队又轰炸了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及在杨树浦码头登陆的日本军队。下午,日军派13架重轰炸机,由台湾基地经温州沿海袭击笕桥机场。时值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移防杭州。大队长高志航立即下令迎敌。他亲率李桂丹等四架飞机升上高空,迅速与分队长谭文会合,在云端发现敌机后,迅速追上开枪射击。敌机应声下坠,落地轰然爆炸。接着,各分队也相继击落敌机数架。 日机遭到围击后,纷纷逃窜。
这场空战历时30分钟,击落日机六架,中国飞机无一伤损。同一天,中国空军出动轰炸机及各种飞机一百多架,十多个航次,轰炸上海江山码头的日军“出云”舰、天通庵日军兵营及日伪公大纱厂,投下一百多吨炸弹,炸沉炸伤敌舰十多艘,破坏大批敌军营房及仓库。⑥
经过两天激战,中日军队在上海形成对峙局面。这时,日本正在加紧从国内向上海调兵,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来临。
上海在近代开埠很早,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全国惟一的国际市场。英美帝国主义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资本在上海经营多年,有许多直接的经济利益。从军事上看,上海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之南,当黄浦江与苏州河汇合之处,是华东的门户。日本侵略者认为,一旦占领上海,扼制长江口,不仅能掌握华北战局,牵制国民党军队北上,还可以破坏中国的经济命脉,进逼南京,以利于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一·二八”抗战结束后,日本利用《淞沪停战协定》对国民党军队的限制,一直进行新的战争准备。他们以海军陆战队本部作为上海作战的基地核心,在虹口机场建立了可容纳二千余人的陆战队兵营。此地距沪宁铁路北站很近,极具战略意义。为加强防御和攻击力,兵营建筑多系钢筋水泥浇铸,并在屋顶安置了重炮。同时, 日军在杨树浦公大纱厂及沪西丰田纱厂也设置了军事据点,与虹口兵营鼎足而立,形成其两翼。在日租界内, 日军在日侨商民区,凡机关、学校、商店、住宅,均构筑各式掩体,并将各种武器秘密藏入地下室。至卢沟桥事变为止, 日本共在上海设置军事设施八十余处,加上黄浦江、长江一带海空军配合,已经为其实施“外线作战”的战略控制了有利的攻击地形。
日军在上海加强战备不断扩张,引起中国方面的注意。南京政府逐渐认识到, 日本对上海有很大的野心,一旦中日战争爆发,上海必定成为新的战场。从1935年冬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南京和上海一带秘密构筑防御工事,在淞沪外围各要点,龙华、徐家汇、虹桥、北新泾、真如、南翔、闸北车站、江湾、庙行、大场等地建立了国防工事;在常熟、福山、吴县之间,利用阳澄湖、殿山湖构筑了阵地防御带;在江阴、无锡之间构筑了预备阵地防御带,同时修筑杭州湾、镇海至象山港海岸工事,加强了江阴、镇江、南京等地的要塞防御设施。据张治中回忆,1936年2月南京政府为准备对日作战,把全国划为几个国防区,委任其为京沪区军事长官。张到任后,在苏州设立“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抽调军事人员,加强国防工程建设,秘密进行备战工作,曾派出数批人员实地侦察、测绘地图,而后构筑了淞沪线、苏福线和锡澄线一带的小炮机关枪据点工事。针对《淞沪停战协定》后,上海除保安队外不能驻国民党军队,市区无防御工事的状况,张治中几次上书南京政府,增调三至四个师加强淞沪正面和浏河、福山、常熟一带防御。这一期间,国民党军队积极赶筑京沪区的防御工事,加强了沿江警戒防御,还成立了太湖水警联防处,负责太湖水上的警备。①
1936年八九月间日军在上海频繁寻衅。9月23日夜,日本以“出云舰”水兵三人,在上海北站附近租界内遭人狙击,伤二死一为借口,出动全部海军陆战队,在青云路、八字桥、粤东中学、天通庵、五洲公墓一带,布设岗哨,派兵巡逻。后经中方多次交涉,渐趋缓和,而其陆战队驻沪人数,则借故增加。以后, 日军频繁举行各种演习,还派舰队到宝山、福山镇、段山港、浒涌各港口,测量水位,勘察地形,并出版了用于军事目的之《上海市资源调查》、《上海及南京附近军用地图概说》等书。
1937年7月,日军在上海一再进行战争挑衅,连续以军用汽车满载武装官兵,示威于江湾一带,并经常在沪西举行部队夜间演习。7月11日,日本内阁举行五相会议,海相米内光政提出,华北战争很快会波及全国, 日本必须做好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12日,海军军令部在制订的对华作战秘密方案中,把对华作战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海军第二舰队配合陆军进行华北作战;第二期,陆军派遣三个师团与海军第三舰队协同作战,首先夺取上海,再以上海为基地,进行华中华南作战。7月16日,驻上海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在给国内的《对华作战用兵意见书》中提出:“要想以武力打开日中关系的现状,只有惩罚中国,使中国的(国民党)中央势力屈服。”而“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他建议陆续向上海派遣五个师团进行华中作战,以确保攻占上海和南京。28日,日本海军省次官山本五十六、军令部次长田繁太郎电令长谷川清,立即撤退长江沿岸的日本侨民,为华中作战做好准备。至8月9日,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十一战队掩护下长江沿岸29230名日本侨民全部撤往上海。②
8月7日上午, 日本海相米内正式提出一项拟交内阁审议的议案,称“政府为了保护青岛、上海侨民的生命财产,应准备做好必要时立即紧急派遣所需陆军兵力”。8月8日,长谷川清根据国内指示已经完成了对上海作战的部署和准备。同日,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到达上海,连日与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正、领事吉冈范五以及福井淳、海军武官本田辅、冲野亦男、田尻穰等研究上海的形势和对策,密谋发动新的战争。
中国方面获悉日本的阴谋,知道上海战事不可避免,努力做好迎战准备。卢沟桥事变前,张治中在青岛养病,闻知事变,径返南京,就任京沪警备司令官的职务。他指挥的部队,除第八十七师在常熟、苏州外,第八十八师已调回无锡、江阴,另有江苏省、上海市保安团队数团。为争取战争的主动地位,中国军队一方面积极做好运输、通讯的准备工作,另方面调第二师补充旅到苏州。张令一团化装为上海保安队,入驻虹桥、龙华西飞机场,加强警戒;另一团化装为宪兵,开驻松江。不久,又调江苏保安第二团接替浏河方面江防警戒,将保安第四团集结太仓附近,担任岳王市、梅李两区的防务。8月上旬,中国空军已经配置在信阳、周家口、许昌之机动位置,向北可支持平汉路、津浦路北段作战;向东可支援淮阴、徐州地区;向南可支援京、沪、杭地区作战。上海四郊防御工事初步完成后,保安队立即在上海市内加强工事构筑。
日军完成对上海作战部署和安全撤离长江沿岸侨民之后,态度顿时强硬起来。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日本海军陆战队驻沪西的第一中队长大山勇夫中尉偕一等水兵斋藤要藏,驾驶汽车至虹桥机场中国保安队附近,竟然要强行越过警戒线侦察刚到该地的国民党军六十一师六五八团和六五九团的情况。当机场卫兵加以阻止时,两日兵蛮横地开枪射击。虹桥机场掩护队二等兵时景哲,正立于机场大门约二百米之青豆地内警戒,被日兵击中两枪,均由左背肋骨入,左前胸穿出,当即仆地身亡。日兵见卫兵倒下后,驾车向机场内疾驶,至距大门约六百米处,适遇闻枪声出巡的保安队。双方展开枪战,大山勇夫当场被击毙,斋藤要藏亦被击中,逃逸数十步因伤重而死。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长俞鸿钧以电话通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经冈本与陆战队司令部联系,得到的回答是:陆战队并无士兵外出,定是谣传请勿轻信。上海市政府要求日方派员勘察。 日本领事馆派福井淳与冲野亦男和陆战队参谋山内美一至现场,发现大山与斋藤均系头部中弹而死。
随后, 日本海军中央部立即研究了解决大山事件的方案,“决定了向中国方面提出要求事项。在采取外交措施的同时,和第三舰队进行了联络,要求慎重行事。因为尽管事态的解决最后只能诉诸武力,但在陆军派兵的情况下,攻击开始的时间也须在动员后的20天,因此当前要尽可能不使事态迅速恶化”。③8月10日,日本海军武官本田辅发表了带恐吓性的谈话,声称决不让死者作无意义的牺牲。11日,冈本会见俞鸿钧,提出:着日本海军制服的军人被中国军队所杀,是对皇军的极大侮辱。为避免发生同样之事件,必须将保安队撤退,并将保安队已筑之防御工事完全撤除。这样一来,上海就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俞鸿钧表示:此次不幸事件之发生,中国政府亦极为重视。至于中国方面之态度,即认为本案双方应以诚挚公正之态度,彻底调查真相。然后再循外交途径,进行交涉,当可得到圆满之解决。希望日本方面,勿过于冲动情感,亦勿仅凭猜想与臆测,而推断事实。再者,本案现正由双方进行调查,事实真相,尚未判明,将来责任应由谁负,亦不容推断,万一应由中国方面负责,则中国决不诿卸责任;如应由日本方面负其责任,则希望日本方面亦应同样以光明之态度担负之。至于避免发生同样事件一点,市政府早已注意及之,当事件发生之夕,已自动将距日侨居住区域较近之保安队步哨,稍稍后退,以免冲突;至于沙袋与铁丝网,因恐引起市民惊惶,亦早已撤除,是贵方要求者我方早已自动办理。④接着冈本又提出,中国在上海保安队的军队化,是违反停战协定和妨碍治安。俞鸿钧正告冈本,如日侨不守秩序任意挑衅,纠纷恐将难免,请予制止。
这时,中日战争在北方已进行一个月有余, 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并做好吞并华北的准备。在南方,不仅在上海挑衅,还派飞机对浙江一带侦察。根据以上情况,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于8月11日晚决定,向上海附近调集军队,令张治中率集结于无锡、苏州、常熟之王敬久第八十七师、孙元良第八十八师及配属部队向上海的预定围攻线开进;刘和鼎第三十九军集结于蚌埠地区之刘尚志五十六师及江苏省两个保安团担任长江南岸江阴、浏河地区的江防;在嘉兴之炮兵第二旅山炮第三团、在南京的榴弹炮第十团,由南京、宜兴向苏州开进;海军按预定计划,阻塞长江之江阴水道。翌日,又令汉口的夏楚中第九十八师水运至南京;嘉兴的阮肇昌第五十七师一六九旅乘火车至上海龙华;西安宋希濂第三十六师经陇海路至上海,以增强上海地区的反击实力。张治中接到命令后,很快将京沪警备司令部从苏州市内的留园前移至上海以西之南翔。
虹桥机场事件后, 日军一方面加紧由国内向上海增兵,蓄意发动新的战争,另方面假惺惺施展外交手段,谋求国际干涉,并以此麻痹中国军队的斗志。8月9日晚,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令其国内待命的第八战队、第一水雷战队、第一航空战队、佐世保镇守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吴港镇守府第二特别陆战队做好出动准备。11日上午,日本佐世保第三舰队所属军舰16艘抵达上海,其中14艘于下午进港,停泊于黄浦码头等处,同时还有该舰队载来的陆战队2000名,亦已登陆。12日,又有五艘日舰驶入吴淞口。这样,加上原在上海的日舰,已猛增至31艘。此外,尚有九艘日舰停泊于吴淞口外,包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人数也从3000人增至9000人。8月12日, 日军参谋部根据陆军省、部的协议,制定了向上海和青岛派兵的方案。其设想是:一、上海方面派遣部队以第十一师团(缺一部)和第三师团为基干编成一个军;二、青岛方面派遣部队为第十一师团一部和第十四师团;三、继续挪用现在担任运送部队的船只;四、动员兵员约三十万人、马约八万七千匹。同日,参谋本部和军令部达成陆、海军协同作战的协定。在海相米内光政的要求下,内阁四相会议一致通过向上海派兵的决定。
为掩盖蓄意发动战争的事实, 日本在战前曾施展外交谈判的手段。8月12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要求英、美、法、意四国在上海的代表召开淞沪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冈本指责中国保安队在限制区内进行作战准备,不仅妨碍租界安全,也违反《淞沪停战协定》,要求国际对中国制裁。上海市长俞鸿钧当即对冈本的发言予以驳斥,说明日军时常侵入八字桥一带,早已破坏了停战协定,对虹桥事件日方一面同意以外交方式解决,另一面频繁向上海增兵,此举已影响到各国侨民安全,并构成对中国的危害。会上,中立国代表询问双方军队能否隔开。俞当即声明,中国军队是在自己的领土上自卫,是理所当然的。如日方撤出军队,即无冲突危险。下午,淞沪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形成僵局,不欢而散。晚7时, 日本驻上海特别陆战队六个大队加上其他部队共四千多人陆续进入作战阵地,分布于虹口公园以东沙泾港和以西的横浜与北四川路以北的八字桥、水电路南端,恃山炮、轻型坦克、装甲车、重机枪车等重武器直接威胁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
8月13日上午,日军突然越界强占了八字桥持志大学,下午5时许又在战车掩护下向刚抵达八字桥一带的国民党军八十八师警戒部队进行奇袭。同时日本军舰以重炮向闸北轰击,彻夜炮声不绝,致和平居民损失惨重。中国军队被逼无奈,奋起抗击。
战事发生的当天,上海市长俞鸿钧代表上海市政府向日本总领事提出严重的抗议,并将抗议书录送挪威驻沪总领事兼领袖领事奥尔。抗议书指出:“关于最近贵国海军麇集上海,威胁敝国之举动,经本市长向贵总领事提出严重抗议在案后,本市长为维持本市和平治安计,曾与贵总领事约定双方不得轻启衅端。此事昨日在共同委员会开会时,英、美、意各国代表均皆聆悉,并可为证。乃言犹在耳,贵方陆战队于本晨9时15分,在北区地带急向本市区内警戒线内冲入,攻击我守军,当经我守军沉着抵抗后,因我方不欲事态扩大,除将贵方挑衅部队驱回外,并未追击,纠纷旋即停止。本市长认为贵方陆战队此举足以危害和平,妨碍治安,相应提出抗议,请烦查照,转之贵国海军当局尊重承诺,严切制止为荷。”⑤
战事发生前夕,南京政府为防止日舰沿长江上溯,威胁江南作战部队的后方,确保首都安全,于8月12日将巡洋舰“海容”、“海筹”、“海圻”、“海深”及其他船只12艘,连同国营招商局和征用民营轮船公司之大型船只共35艘,满装石块沉没于江阴水道,并拆除了这一带的航标。8月13日,南京政府军委会决定,已由武汉向石家庄输送的罗卓英第十八军之第十一师、十四师、六十七师停止北上,转向苏州开进。以后,又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向上海大量增调部队,将上海地区作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战事初期,中国军队反击日军比较成功。8月13日晚,中国军队决定对敌实施攻势作战,重点扫荡日军上海各据点。八十七师于当晚驱逐日军, 占领沪江大学。翌日,第八十八师向东进攻北火车站、八字桥和持志大学,由柳营路向八字桥反击时,遇到日军的顽抗。日军陆战队第三大队和第一大队凭借炮兵部队和战车队的掩护,利用民房进行防守。经过一番激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106人,击伤337人, 日军中队长贵志金吾亦被击毙。八十八师夺回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宝山桥各据点。沪西丰田纱厂的日军闻讯惊慌撤退。这时,第八集团军一部在浦东也将三百多名日军压缩到三井码头、 日华纱厂一带。为防止敌军在白龙港附近登陆,第五十五师和五十七师进至该地驻防。
在上海八一三抗战中,最壮观的是中日军队在杭州附近笕桥的空战。
中国空军起步较晚,实力弱,技术差,数量少。但是,由于民族仇恨,空军的士气颇为高涨。抗日战争爆发后, 日军飞机不断轰击中国东南沿海机场和重要城市,妄图一举击溃中国的空军。中国空军官兵极为愤慨,誓与日本空军一决高低。8月13日晚,驻广德的中国空军第二大队、驻扬州的第五大队和由杭州笕桥航空学员组成的笕桥暂编混成大队出击轰炸日军。14日晨,第二大队又轰炸了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及在杨树浦码头登陆的日本军队。下午,日军派13架重轰炸机,由台湾基地经温州沿海袭击笕桥机场。时值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移防杭州。大队长高志航立即下令迎敌。他亲率李桂丹等四架飞机升上高空,迅速与分队长谭文会合,在云端发现敌机后,迅速追上开枪射击。敌机应声下坠,落地轰然爆炸。接着,各分队也相继击落敌机数架。 日机遭到围击后,纷纷逃窜。
这场空战历时30分钟,击落日机六架,中国飞机无一伤损。同一天,中国空军出动轰炸机及各种飞机一百多架,十多个航次,轰炸上海江山码头的日军“出云”舰、天通庵日军兵营及日伪公大纱厂,投下一百多吨炸弹,炸沉炸伤敌舰十多艘,破坏大批敌军营房及仓库。⑥
经过两天激战,中日军队在上海形成对峙局面。这时,日本正在加紧从国内向上海调兵,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来临。
今日更新
-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形成
[2019-05-22]
-
《中华民国临警方约法》公布
[2019-05-22]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019-05-22]
-
武昌首义
[2019-05-22]
-
保路运动
[2019-05-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