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的民营工商业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协助从沿海迁往内地的工厂恢复生产,使得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但是,好景不长,从1943年起,国统区民营工业就发生了严重危机。首先,这种危机是表现为设厂数的下降和新设工厂规模的缩小。(参见下表)
注:设厂一项中括弧内的数字为民营工厂数。
资料来源:清庆瑞主编:《抗战时期的经济》,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396页。
由上表资料可以看出,1942年是抗战时期设厂数最多的一年,此后逐年下降。不仅设厂数在逐年减少,同时每家工厂平均占有的资本额也在下降。工厂设厂数和投资规模是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晴雨表,而上述指标的逐年下降,正表明国统区工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趋向恶化。作为工业投资主体的民营工业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动向,正是国统区工业危机的一种表现。
其次,国统区民营工业的危机还表现为工矿企业的停工减产,甚至改组倒闭。以战时的工业中心重庆为例,1943年重庆原有工厂817家,其中停工减产的就达270余家[1]。钢铁业22家(炼铁厂18家,冶钢产4家),其中炼铁厂停炉者14家,4家勉强维持;冶钢1家完全停工,其余3家勉强维持开炉,但产量剧减,因为成本加重,陷于半停顿状态[2]。重庆民营机械厂共有366家,1942年二三月间各区工厂已渐有停歇业者。至6月底,确实倒闭者达42家。采矿业中,1942年嘉陵区减产和停产的煤矿家数竟达77%以上,盐井溪一地的60余家煤矿中,停产的40多家。重庆的纺织业同样处境艰难,重庆最大的3家纱厂(裕华、豫丰、申新)原有纱锭11万余枚,1942年开工的则只有7万余枚。到1943年底各纱厂纱锭又大幅减少。重庆的印刷厂,1943年底到1944年初3个月内有70家停工。衡阳是仅次于重庆的又一工业中心,1943年90余家机器厂中,停工者已达20余家。昆明原有纺织厂30余家,1943年内竟倒闭了20余家。另据《新华日报》报道,1944年四川原有工业的50%甚至70%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3]。其他各省也和重庆、四川的情形差不多。如云南个旧的锡矿,1944年1月4日《商务日报》报道称:“往昔在城东炼锡的火炉,共达40个左右,今天能维持开炉,照常炼锡的不到10个;往昔矿工人数已达10万余,今天仅5000余,……目前个旧大锡生产,已临总崩溃前夕,各私家厂商,95%已宣告破产或停业。”总之,在1944年,国统区工矿企业因资金短缺、原料缺乏、产品滞销、营业亏损、动力供应不足等原因,不得不歇业、改组、撤销、转让的工厂达326家,其中省营26家,私营300家[4]。由此可见,民营工业在抗战后期已是危机四伏。
第三,国统区民营工业全面衰退和危机还表现在产品产量指数的下降上。如以1938年为100,在1939年为130.57;1940年为142.34;1941年为130.73;1942年为124.37;1943年上半年为112.36;1944年上半年为93.67;1944年下半年为89.83[5]。整个产品产量指数从1941年起就逐年下降。
造成国统区工商业全面衰退和危机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说既有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因素,又有战争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因素。具体来说:第一,民用工业的凋敝首先是因为国家资本企业的排挤。1942年以后,随着国家资本向金融业、工矿企业的扩张,以及一些国家资本企业的相继建成投产,使国家资本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了一定的优势。这些国家资本企业资力雄厚,设备齐全,享有原材料、交通及贷款的优惠,因而生产成本低,民营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例如,钢铁迁建委员会所属的大渡口钢铁厂,每吨钢材售价370万元即有利可图,而民营厂的售价每吨要高达550万元才不致亏本[6]。在如此悬殊的竞争条件下,民营厂难以生存。同时,民营厂的大量订货也被国营厂取代,民营厂订货减少,导致生产萎缩甚至停产。以重庆为例,过去民营兵工厂订货占总产值的80%—90%,到1943年则下降到50%,1944年又下降到30%以内[7]。第二,通货膨胀的影响。抗战进入中后期以后,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使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维持生产。往往工矿企业出售产品后获得的利润,不及购买原料时的价格,造成企业虚盈实亏。有人这样指出:“一个工厂在账面上虽然赚了钱,但由于物价上涨的结果,它以同样的货币额已经不能从事同样规模的再生产。”[8]在物价上涨因素的刺激下,商业投机十分兴盛,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都被吸引过去,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不仅如此,一些工矿企业资金也倒流到商业投机中,出现了“以商养工”和“以商代工”的现象。据统计,1943年3月底,重庆市银行业对商业的放款,占全部放款的70%,而对工矿交通事业的放款则不到15%[9]。即便是能够得到贷款的企业,也多为国家资本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工厂,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民营工业则因贷款抵押等问题,无法得到贷款而不得不关门停业。第三,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的消极作用。由于国民政府对原料、交通运输工具、产品等全面实行统制,一方面造成民营工业因原料短缺、交通工具缺乏,不能正常生产。例如,在1943年,许多棉纱纺织厂就由于原棉供应不足,减产30%—50%。而成都办理棉纱收购和发放事务的福生庄,对于民营厂的棉纱供应,托词无货,故意刁难,造成棉织业工人暴动,就是典型事例[10]。另一方面,则因政府收购价过低,极大地损害了民营企业者的利益,致使民营工业被迫停工减产。如1943年,政府以稳定物价为由,实行限价政策,对物价进行全面管制。但是,这一政策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以钢铁业为例,1943年9月,机制钢的售价为每吨8.6万元,但当月的实际成本已超过9万元;灰口铁每吨限价为3万元,可是实际成本却要3.5万元。又如纺织业,1943年5月以前,棉纱限价为每包1200元,而实际成本已达1500元以上[11]。国民政府收购价过低而导致企业倒闭最明显的莫过于云南的锡矿业。当时资源委员会核定锡价每吨为11万元,而据锡业工会计算,每吨实需成本31万元[12]。二者相差甚巨,导致民营企业亏损累巨,无法继续生产,只得关门倒闭。第四,苛重的捐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税收方面有两个明显的动向:一是扩大税源,二是提高税率。以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论,这一税收政策直接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民营工商业者。而国统区工业所负担的捐税,除营业税、所得税、战时过分利得税、统税、矿税等正税外,还有公债、储蓄捐……以至员工的免役金和各式各样的捐献等等。拿捐税中影响最大的直接税(所得税和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来说,以创办时资本为依据的直接税,在通货膨胀的严重情势下,货币数量上的“盈”,并不是真实的,实际上存在着“虚盈实亏”的现象。而完税则需要抽出一部分资本去缴纳。过分利得税规定,凡盈利超过20%的,就是过分利得,就要征税,而且是累进征课,其盈利额超过资本额60%的,其超过额一律征50%[13]。再如统税,不仅税目的种类一再增加,税率在提高,而且往往是多次征收。1944年4月30日,黄炎培在谈到统税时就说:“实行统一税率,按理就是统一一次征收,现在不仅统一,简直是‘统二’、‘统三’、‘统四’,甚至到‘统八’都有的”[14]。由此可见,国统区工业所负担之捐税之严重,是十分惊人的。有人估计,抗战时期后方工业赚20%的利润只够缴纳捐税。且捐税逐年提高,如1941年的生铁每吨完税1.28元,至1942年秋竟增至90元;酒精税额1943年比1939年高169倍,几占价格的1/3[15]。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在如此沉重的捐税负担下,生产难以为继,无法生存。
与工业衰退、全面危机的局面相对照,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抗战后期的商业则一度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例如,1937年,重庆只有商号(资本额在2000元以上的)700多家,一般规模都不大。但到1945年,重庆的商业企业则已发展到27,481家,是1937的38.25倍。同期商业从业人员也猛增至23.42万人,占重庆就业人数的39%,全城市人口总数18.8%,居于重庆各行业从业人员之首[16]。贵阳也是类似情况,1937年登记商业行号为1420户,1943年则增至4239户[17]。不仅商业企业数量大增,而且资本额和规模也有所扩大。与商业畸形繁荣相伴而来的便是商业投机的疯狂发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越来越严重,形成商业投机利润高于正当商业利润、正当商业利润高于银行利率、银行利润高于工业利润的不正常现象,因而社会资金纷纷如潮水般涌向商业投机。同时,不少工厂也受商业投机的影响而将生产资金用于商业投机。但是,毕竟国统区这种商业的繁荣不是建立在真实的物价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战时性、投机性的特征。随着抗战胜利局面的来临和人民购买力的持续下降,这种虚假的繁荣便大受影响。于是,抗战后期国统区的商业也开始日益萧条,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中。1945年春董必武在谈到国统区商业状况时就说:“我初到重庆市,夜市很热闹,百货商店里推出涌进的人,川流不息。现在无论哪行哪业,打锣打鼓都无人过问。重庆市面商店关门停业的很多,市场不景气可见一斑了。”[18]
国统区工业设厂数和投资规模的变化趋势
年别 | 登记设立的工厂(家) | 每家平均资本额(千元) | 指数 |
1936年以前 | 300 | 393 | 100.0 |
1937 | 63(60) | 352 | 89.6 |
1938 | 209(182) | 414 | 105.5 |
1939 | 419(346) | 289 | 73.5 |
1940 | 571 | 103 | 26.2 |
1941 | 866(738) | 53 | 13.5 |
1942 | 1138(1077) | 9 | 2.1 |
1943 | 1049(977) | 14 | 3.6 |
1944 | 549(533) | 6 | 1.5 |
注:设厂一项中括弧内的数字为民营工厂数。
资料来源:清庆瑞主编:《抗战时期的经济》,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396页。
由上表资料可以看出,1942年是抗战时期设厂数最多的一年,此后逐年下降。不仅设厂数在逐年减少,同时每家工厂平均占有的资本额也在下降。工厂设厂数和投资规模是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晴雨表,而上述指标的逐年下降,正表明国统区工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趋向恶化。作为工业投资主体的民营工业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动向,正是国统区工业危机的一种表现。
其次,国统区民营工业的危机还表现为工矿企业的停工减产,甚至改组倒闭。以战时的工业中心重庆为例,1943年重庆原有工厂817家,其中停工减产的就达270余家[1]。钢铁业22家(炼铁厂18家,冶钢产4家),其中炼铁厂停炉者14家,4家勉强维持;冶钢1家完全停工,其余3家勉强维持开炉,但产量剧减,因为成本加重,陷于半停顿状态[2]。重庆民营机械厂共有366家,1942年二三月间各区工厂已渐有停歇业者。至6月底,确实倒闭者达42家。采矿业中,1942年嘉陵区减产和停产的煤矿家数竟达77%以上,盐井溪一地的60余家煤矿中,停产的40多家。重庆的纺织业同样处境艰难,重庆最大的3家纱厂(裕华、豫丰、申新)原有纱锭11万余枚,1942年开工的则只有7万余枚。到1943年底各纱厂纱锭又大幅减少。重庆的印刷厂,1943年底到1944年初3个月内有70家停工。衡阳是仅次于重庆的又一工业中心,1943年90余家机器厂中,停工者已达20余家。昆明原有纺织厂30余家,1943年内竟倒闭了20余家。另据《新华日报》报道,1944年四川原有工业的50%甚至70%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3]。其他各省也和重庆、四川的情形差不多。如云南个旧的锡矿,1944年1月4日《商务日报》报道称:“往昔在城东炼锡的火炉,共达40个左右,今天能维持开炉,照常炼锡的不到10个;往昔矿工人数已达10万余,今天仅5000余,……目前个旧大锡生产,已临总崩溃前夕,各私家厂商,95%已宣告破产或停业。”总之,在1944年,国统区工矿企业因资金短缺、原料缺乏、产品滞销、营业亏损、动力供应不足等原因,不得不歇业、改组、撤销、转让的工厂达326家,其中省营26家,私营300家[4]。由此可见,民营工业在抗战后期已是危机四伏。
第三,国统区民营工业全面衰退和危机还表现在产品产量指数的下降上。如以1938年为100,在1939年为130.57;1940年为142.34;1941年为130.73;1942年为124.37;1943年上半年为112.36;1944年上半年为93.67;1944年下半年为89.83[5]。整个产品产量指数从1941年起就逐年下降。
造成国统区工商业全面衰退和危机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说既有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因素,又有战争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因素。具体来说:第一,民用工业的凋敝首先是因为国家资本企业的排挤。1942年以后,随着国家资本向金融业、工矿企业的扩张,以及一些国家资本企业的相继建成投产,使国家资本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了一定的优势。这些国家资本企业资力雄厚,设备齐全,享有原材料、交通及贷款的优惠,因而生产成本低,民营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例如,钢铁迁建委员会所属的大渡口钢铁厂,每吨钢材售价370万元即有利可图,而民营厂的售价每吨要高达550万元才不致亏本[6]。在如此悬殊的竞争条件下,民营厂难以生存。同时,民营厂的大量订货也被国营厂取代,民营厂订货减少,导致生产萎缩甚至停产。以重庆为例,过去民营兵工厂订货占总产值的80%—90%,到1943年则下降到50%,1944年又下降到30%以内[7]。第二,通货膨胀的影响。抗战进入中后期以后,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使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维持生产。往往工矿企业出售产品后获得的利润,不及购买原料时的价格,造成企业虚盈实亏。有人这样指出:“一个工厂在账面上虽然赚了钱,但由于物价上涨的结果,它以同样的货币额已经不能从事同样规模的再生产。”[8]在物价上涨因素的刺激下,商业投机十分兴盛,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都被吸引过去,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不仅如此,一些工矿企业资金也倒流到商业投机中,出现了“以商养工”和“以商代工”的现象。据统计,1943年3月底,重庆市银行业对商业的放款,占全部放款的70%,而对工矿交通事业的放款则不到15%[9]。即便是能够得到贷款的企业,也多为国家资本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工厂,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民营工业则因贷款抵押等问题,无法得到贷款而不得不关门停业。第三,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的消极作用。由于国民政府对原料、交通运输工具、产品等全面实行统制,一方面造成民营工业因原料短缺、交通工具缺乏,不能正常生产。例如,在1943年,许多棉纱纺织厂就由于原棉供应不足,减产30%—50%。而成都办理棉纱收购和发放事务的福生庄,对于民营厂的棉纱供应,托词无货,故意刁难,造成棉织业工人暴动,就是典型事例[10]。另一方面,则因政府收购价过低,极大地损害了民营企业者的利益,致使民营工业被迫停工减产。如1943年,政府以稳定物价为由,实行限价政策,对物价进行全面管制。但是,这一政策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以钢铁业为例,1943年9月,机制钢的售价为每吨8.6万元,但当月的实际成本已超过9万元;灰口铁每吨限价为3万元,可是实际成本却要3.5万元。又如纺织业,1943年5月以前,棉纱限价为每包1200元,而实际成本已达1500元以上[11]。国民政府收购价过低而导致企业倒闭最明显的莫过于云南的锡矿业。当时资源委员会核定锡价每吨为11万元,而据锡业工会计算,每吨实需成本31万元[12]。二者相差甚巨,导致民营企业亏损累巨,无法继续生产,只得关门倒闭。第四,苛重的捐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税收方面有两个明显的动向:一是扩大税源,二是提高税率。以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论,这一税收政策直接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民营工商业者。而国统区工业所负担的捐税,除营业税、所得税、战时过分利得税、统税、矿税等正税外,还有公债、储蓄捐……以至员工的免役金和各式各样的捐献等等。拿捐税中影响最大的直接税(所得税和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来说,以创办时资本为依据的直接税,在通货膨胀的严重情势下,货币数量上的“盈”,并不是真实的,实际上存在着“虚盈实亏”的现象。而完税则需要抽出一部分资本去缴纳。过分利得税规定,凡盈利超过20%的,就是过分利得,就要征税,而且是累进征课,其盈利额超过资本额60%的,其超过额一律征50%[13]。再如统税,不仅税目的种类一再增加,税率在提高,而且往往是多次征收。1944年4月30日,黄炎培在谈到统税时就说:“实行统一税率,按理就是统一一次征收,现在不仅统一,简直是‘统二’、‘统三’、‘统四’,甚至到‘统八’都有的”[14]。由此可见,国统区工业所负担之捐税之严重,是十分惊人的。有人估计,抗战时期后方工业赚20%的利润只够缴纳捐税。且捐税逐年提高,如1941年的生铁每吨完税1.28元,至1942年秋竟增至90元;酒精税额1943年比1939年高169倍,几占价格的1/3[15]。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在如此沉重的捐税负担下,生产难以为继,无法生存。
与工业衰退、全面危机的局面相对照,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抗战后期的商业则一度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例如,1937年,重庆只有商号(资本额在2000元以上的)700多家,一般规模都不大。但到1945年,重庆的商业企业则已发展到27,481家,是1937的38.25倍。同期商业从业人员也猛增至23.42万人,占重庆就业人数的39%,全城市人口总数18.8%,居于重庆各行业从业人员之首[16]。贵阳也是类似情况,1937年登记商业行号为1420户,1943年则增至4239户[17]。不仅商业企业数量大增,而且资本额和规模也有所扩大。与商业畸形繁荣相伴而来的便是商业投机的疯狂发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越来越严重,形成商业投机利润高于正当商业利润、正当商业利润高于银行利率、银行利润高于工业利润的不正常现象,因而社会资金纷纷如潮水般涌向商业投机。同时,不少工厂也受商业投机的影响而将生产资金用于商业投机。但是,毕竟国统区这种商业的繁荣不是建立在真实的物价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战时性、投机性的特征。随着抗战胜利局面的来临和人民购买力的持续下降,这种虚假的繁荣便大受影响。于是,抗战后期国统区的商业也开始日益萧条,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中。1945年春董必武在谈到国统区商业状况时就说:“我初到重庆市,夜市很热闹,百货商店里推出涌进的人,川流不息。现在无论哪行哪业,打锣打鼓都无人过问。重庆市面商店关门停业的很多,市场不景气可见一斑了。”[18]
今日更新
-
蒋介石退据台湾
[2019-05-22]
-
解放军向西南进军
[2019-05-2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开国大典
[2019-05-22]
-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2019-05-22]
-
中共的反美斗争
[2019-05-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