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篆及隶 触类旁通

2024-05-05 可可诗词网-书法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赵之谦多才艺,于书无所不能,在篆隶大家林立的清代,赵之谦亦以他独具特色的篆隶书成为清代晚期继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之后的篆隶大家。
        赵之谦深深懂得篆书是各种书体的源头:“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因此,他对先秦篆籀,以及诏版、汉镜、钱币、瓦当、汉篆、汉碑额等广览博取,食而化之。同时他又宗法邓石如,受邓石如以隶笔作篆的启迪,融会贯通,终于写出了他潇洒沉静、方圆合度的独特风格。
        作于同治四年赵之谦三十七岁时的篆书对联:“举头望明月,倚树听流泉”一幅,用笔结构融合周秦金文与石刻,并参以隶书和北魏书笔意,同时又取法邓石如,笔力沉雄,血肉丰满,兴味酣足,富有金石风趣。
        他的篆书起笔与邓石如不同。邓是用截笔成方的笔法,而赵之谦则是用北碑《郑文公》一派圆转逆起的笔法,同时又有汉碑额藏劲于圆之笔法。其收笔也与邓石如小异。邓石如收笔时略驻即出,爽利果断,赵之谦则略为下按,然后稍稍提笔出锋;邓石如收笔处呈方形,赵之谦则略呈尖状。赵之谦这种笔姿是取法于《郑文公》及《石门铭》等北魏书法。赵之谦的线条与结构还注重篆书的装饰美,这主要是取法秦代石刻一路风格。此幅对联每个字之长宽比例与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相类,在结构安排上,一般为上密下疏、上实下虚,如 “明、泉”等均引笔下垂,显得劲健挺耸;线条婉转流畅,如“流、泉”等字笔画灵动多姿,于平正通达中更显出多端的变化。用笔厚重、线条丰满上则取法邓石如,如 “头”字左部尤为滋润厚重,有时笔画线条又露出隶书意味,如“泉”字中的横画,这是受邓石如以隶作篆的启发。

赵之谦 《语摘》


        赵之谦隶书轻松活泼,闲雅婉媚。他远法汉碑,涉猎甚广,从 《史晨》、《刘熊》、《武荣》、《封龙山》、《郑固》、《孔宙》、《三公山》、《华山庙》等汉碑中汲取营养,他同时取邓石如隶书风格,又揉进北魏书笔意,从而创造出他自已独特的隶书风范。
        赵之谦隶书婉转圆通,提按幅度较大,笔调轻灵活跳,结体扁平,基本保持了汉隶藏头护尾的特征,一派正宗汉隶法式,但已不复汉隶之森严壁垒。左磔收笔处常转折平出,回锋圆收,不露锋芒;或略为重按,以侧锋扫刷,富有节奏。而右边波发则任情恣性,轻松挑出,似采魏书捺法,又带有一种以草写隶的天真意趣。由于他起笔和行笔过程中能控制腕力,而波发又有较大变化,故给人一种轻快愉悦的美感享受。
        赵之谦隶书结构严谨,黑多白少,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字形多呈扁状,但也各随字的体势,随宜布置。
        虽然赵之谦的字稍欠沉静,时现柔媚,但由于他艺术修养高,书有画意,笔画金石趣味浓重,故笔歌墨舞,随机生发,精神显露,反而给人以清丽旷逸的感受。赵之谦隶书轻盈婉媚,神采飞扬,时出新意,别开生面,既有汉碑范式,又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于邓石如浑厚、伊秉绶雄壮、何绍基古拙之外,另创一派,自成一家。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