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和卫门书派
卫夫人名铄(272-349),字茂漪,河东安邑(山西夏县)人,虽是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却仍以本名而留史册。她父亲卫展是《四体书势》作者卫恒的族弟,故有“恒之从女”之称。从卫夫人辈上溯,卫氏世家四代善书,称誉海内。卫门书派的开创者是曹操身边的卫觊,《三国志》本传说他“好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可与钟繇比肩。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其时钟繇之名既重,敬侯卫觊本工古文,复擅八分,独与元常抗席。魏之开国两碑,《尊号奏》及《受禅表》,遂以分属钟、卫。”
卫门书法在卫瓘,卫恒父子手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影响所及广被大江南北。卫瓘在继承父家书风的同时,采张芝之法,与张芝姐之孙索靖俱善草书,号为“一台二妙”。梁武帝萧衍品评草书,以张芝为祖,以卫瓘为父,以二王父子为兄弟。可见卫瓘草书品位高于二王。卫恒不仅善长书法,“古文过于父祖,体含风雅”,而且精研书理,编著《四体书势》,除征引蔡邕《篆书势》、崔瑗《草书势》外,其中《古文字势》、《隶书势》及“四体”之间的述语论评体现卫门书派的理性见识,并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书法家的承传统绪,肯定了书法世传的文化现象,为卫门书派的确立完成了理论建设。卫恒子卫璪、卫玠均善书法。作为卫门书派的第四代传人,继承家风,卫夫人以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并重,又跟羲之父亲王旷为中表亲,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卫夫人与王羲之之间的师徒关系。与此同时,北方江氏(琼)世家、崔氏(悦)世家,南方王氏、郗氏、庾氏等,均习卫门书法,或兼习钟繇书法。
自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传授笔法人名》,世传笔法授受关系均说:蔡邕传蔡琰,蔡琰传钟繇,钟繇传卫夫人等等。其实不然,蔡琰生卒年,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考为170(?)-215(?),郭沫若创作剧本《蔡文姬》时考其生年为177年(?)。钟繇生于151年,长蔡琰二十岁左右,怎么可能长幼颠倒授受笔法呢?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卫夫人“受法于蔡琰”,虽不确切,却事出有因。卫夫人与蔡文姬相距百年,不可能有直接的笔法授受关系,但卫门书派已经从蔡琰处获得蔡邕笔法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蔡琰曾是卫家媳妇。《后汉书 ·列女传》说: 蔡琰 “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河东是卫氏郡望所在,卫仲道与卫觊(伯儒)是何种关系,史载不详,但同属卫氏世家无疑,“仲道”、“伯儒”之名也算透出一点消息。所以,卫夫人在父辈处获知蔡邕笔法是可能的。这关涉到 《笔阵图》,我们不能不先理清这些关系。
卫门书法在卫瓘,卫恒父子手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影响所及广被大江南北。卫瓘在继承父家书风的同时,采张芝之法,与张芝姐之孙索靖俱善草书,号为“一台二妙”。梁武帝萧衍品评草书,以张芝为祖,以卫瓘为父,以二王父子为兄弟。可见卫瓘草书品位高于二王。卫恒不仅善长书法,“古文过于父祖,体含风雅”,而且精研书理,编著《四体书势》,除征引蔡邕《篆书势》、崔瑗《草书势》外,其中《古文字势》、《隶书势》及“四体”之间的述语论评体现卫门书派的理性见识,并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书法家的承传统绪,肯定了书法世传的文化现象,为卫门书派的确立完成了理论建设。卫恒子卫璪、卫玠均善书法。作为卫门书派的第四代传人,继承家风,卫夫人以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并重,又跟羲之父亲王旷为中表亲,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卫夫人与王羲之之间的师徒关系。与此同时,北方江氏(琼)世家、崔氏(悦)世家,南方王氏、郗氏、庾氏等,均习卫门书法,或兼习钟繇书法。
自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传授笔法人名》,世传笔法授受关系均说:蔡邕传蔡琰,蔡琰传钟繇,钟繇传卫夫人等等。其实不然,蔡琰生卒年,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考为170(?)-215(?),郭沫若创作剧本《蔡文姬》时考其生年为177年(?)。钟繇生于151年,长蔡琰二十岁左右,怎么可能长幼颠倒授受笔法呢?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卫夫人“受法于蔡琰”,虽不确切,却事出有因。卫夫人与蔡文姬相距百年,不可能有直接的笔法授受关系,但卫门书派已经从蔡琰处获得蔡邕笔法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蔡琰曾是卫家媳妇。《后汉书 ·列女传》说: 蔡琰 “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河东是卫氏郡望所在,卫仲道与卫觊(伯儒)是何种关系,史载不详,但同属卫氏世家无疑,“仲道”、“伯儒”之名也算透出一点消息。所以,卫夫人在父辈处获知蔡邕笔法是可能的。这关涉到 《笔阵图》,我们不能不先理清这些关系。
今日更新
-
隶体的历史进程
[2019-05-26]
-
隶书的文化个性
[2019-05-26]
-
隶书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2019-05-26]
-
小篆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流变
[2019-05-26]
-
篆书和秦文化
[2019-05-2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