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接受中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在对同类事物感官达到饱和所引起的反感。逆反心理在生活、艺术各个领域中均普遍存在。食品于人的味觉,音乐于人的听觉,舞蹈、建筑、美术于人的视觉等等都能引起人的逆反心理。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当其在欣赏者的感官中达到饱和态时同样会引起反感。那么,这种在书法欣赏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有何作用?
王羲之在 《笔势论十二章》中说: “昔宋翼(乃钟繇弟子)尝作是书”,“平直相似,状如算子”,“繇乃叱之”。是言点画形同,无变化,少生气,故繇反感而叱之也。这是古人对书法基本点画的雷同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清代初期,由于帝王的推崇,科举制度对书法的“标准化”苛求,“馆阁体”书法笼罩了朝野,书法一味追求“乌、方、光”,格调低俗,书坛成了死水一潭,几乎使书法走到了尽头。然而,“物极必反”,人们对这种八股化的 “馆阁体”的日益俱增的厌恶,最终导致“馆阁体”的淘汰。这也是书法欣赏逆反心理的明证。
书法的师承性、地域性,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在这方面,一切清醒的艺术家都有深刻的理解。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说: “艺术要有独创,要有风格,否则就没生命。不要见异思迁跟着人家跑。”他把学生机械地学习老师的艺术面貌视为艺术之大忌。在书法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较有名望的书法家周围往往汇聚着一批崇拜者、追随者,形成一个书法的群体。我们发现有些这样的书法群体,往往把“师承”的内涵局限于书法面貌而不是书法的精神,把“师学”的内容局限于书法的几个技巧,而不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全面素养。十分清楚,随着这种被扭曲了的师承关系接踵而至的只能是师生书法面貌的外在貌似化和与此诱发的观众逆反心理。
我们可以看到,从书法的基本点画到结构,从一个书家的风格到一个书法群体的面貌,都可能引起欣赏者的逆反心理。
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的表现既是如此,那么,这种逆反心理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要分析其形成原因,至少应该从人的心理机制、人的需求心理和人的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去研究。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当人的眼睛网膜的细胞在接受书法形象的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感觉通路传向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引起视觉神经元的兴奋,产生视觉美感。同时也产生了由于兴奋过程而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 (即负诱导),而且当这种相似(相类)的书法形象的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而且反而使其抑制发展,这种神经活动称之为超限抑制。在负诱导,特别是在超限制的作用下,观众对此书法形象就由兴奋转向抑制,初始的美感就会逐渐淡化,一种呈厌恶状的逆反心理油然而生。
再从人的注意生理机制来看,在大脑皮层上有一种“注意神经元”(新异物探测器)和 “定势细胞”(期待细胞)。注意神经元把各种刺激物的作用加以比较,并且只对其变化、新异性发生反应。定势细胞只是在发生作用的刺激物与期待的事物不相一致时发生反应。这就是说,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所以,缺乏变化的(即非新异性的)、雷同的(即多次重复的)书法形象就会失去观众的注意。当人们在观赏不令人注意的书法作品时,至少不会有好感,甚至还会引起反感。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 “要是面包很多,而一个人的肚子却已饱了,那会发生什么事呢?”他自己回答道: “其他(高一级的)需要就立刻出现了。”马斯洛主张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不断追求之中。事实证明,尽管人的口味迥异,各有所偏,但如专食一种物品,则不必很久就会“倒胃口”,甚至还会长久厌恶该食物。属于精神范畴的艺术欣赏需求的多元性不仅表现于视、听等多种不同感官的艺术种类上,也表现在同一种类艺术的风格多样化上。
马斯洛还认为精神健康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心。根据对心理成熟者研究表明,他们往往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可以想象,如果书法家们创作的都是些面貌酷似、风格单一的书法作品,这样,即使是心理健康的观赏者也会因其主观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厌倦、压抑。因为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在永无止境的需求意义上是等同的。
农民偏爱浓艳的色彩,这是他们对长年身处的淡泊幽静环境的逆反作用;城市居民欢喜素雅的色彩,这是他们对斑斓繁杂环境的逆反作用。很显然,这二者都是人的所处社会(环境)与色彩欣赏之间的心理互补现象,对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实现心理平衡是极有意义的。相反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心理失衡现象。譬如,走进剧院,原想欣赏轻松的乐曲以消除一天工作后的紧张与疲劳,但全场均是强节奏、高分贝之曲。在这种宛如噪声的作用下,人的心理得不到互补,反而骤生烦躁之感。同样明显的是,这种心理失衡的强化,完全是由人的工作环境与音乐欣赏的逆反而造成的。
在书法领域里,由历史的继承性(时间差异)和地域的囿限性(空间差异)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心理也是产生欣赏逆反心理的原因。书法史上的北碑南帖二大流派一方面竭力维护本派的风貌,而另一方面,在推崇、追求对方的“合理的内核”上,又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定都北国的李世民酷爱南派杰出代表王羲之的书法,尊《兰亭序》为至宝; 出身南海的康有为独嗜北魏六朝书法,崇《石门铭》以神品。现代交通缩短了地域上的距离,南北书风日益融合。然不可忽视的南北书法之差异及其诱发的逆反心理依然存在。不是吗?当奇崛磅礴的河南“墨海弄潮”书展呈现于浙江时,人们颇觉耳目一新,颇有感受。这里就蕴涵着一种对秀婉细腻的江南书风的逆反心理。当然,在逆反心理的同样作用下,以传统文人书法为根基的江南书法也必然会在粗犷的北国环境中得到青睐。
众所周知,书法欣赏以其特有的反馈形式,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那么,作为书法欣赏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这种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对于书法评估、书法批评、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本身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表现为对于书法欣赏自身的反作用。欣赏习惯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欣赏模式。应该说,尊重这种艺术欣赏习惯是重要的,这也是保证一种艺术的相对稳定性所必须的。但是习惯是发展的大敌。在习惯的 “土壤”上滋生的循旧、陈规、自足、保守等等弊病都有损于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由司空见惯而萌发的逆反心理就是一种潜在的进步动力,它站在习惯心理的对立面上,启示着人们去改变欣赏的角度,去探求更高层次的欣赏内容。逆反心理产生于书法欣赏的实践,又反过来否定原有的欣赏,这一扬弃过程是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
其次,表现为对书法评估、书法批评的印证作用。当然,产生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既有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又有作品的水平问题。一般地说,水平越低的作品,其诱发的欣赏逆反心理来得越快,持续得越久。所以,欣赏的逆反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出作品的疵点,从而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和批评书法。需要申明的是,以欣赏的逆反心理为基点的书法评估和书法批评主要是针对能否满足欣赏者的欣赏需要而言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作品固有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再次,表现为对书法活动的指导作用。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从反面告诉我们,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书法创作的全面多样性,摒弃门户之见,容纳、创导和鼓励各家各派书法的并存、发展,不断提高书法活动水平,造就一个流派纷呈、繁花似锦的书法局面,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书法欣赏不同层次的需求。
最后,表现为对书法创作的鞭策作用。可以说,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是书法创作的一面镜子。书法家应当而且必须正视这面镜子,看到不足,尽力去完善自己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作品只有在欣赏活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艺术家不能脱离欣赏者而孤立存在。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见识肤浅又小器易盈的书法家,正是一叶障目,无视事实上已滋生的观众逆反心理,盲目地进入自我抄袭的境地,不停地用一种方法,轻车就熟路地进行“创作”,直至窒息于艺海的逝波时还自鸣得意,实在可悲可叹!这一教训告诫我们,避免艺术的雷同化、简单化和静止化是防止艺术欣赏逆反心理的关键。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就是要以顽强、执著、进取的精神,不断地去开拓自己的艺术绿洲,使艺术之树常青。
王羲之在 《笔势论十二章》中说: “昔宋翼(乃钟繇弟子)尝作是书”,“平直相似,状如算子”,“繇乃叱之”。是言点画形同,无变化,少生气,故繇反感而叱之也。这是古人对书法基本点画的雷同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清代初期,由于帝王的推崇,科举制度对书法的“标准化”苛求,“馆阁体”书法笼罩了朝野,书法一味追求“乌、方、光”,格调低俗,书坛成了死水一潭,几乎使书法走到了尽头。然而,“物极必反”,人们对这种八股化的 “馆阁体”的日益俱增的厌恶,最终导致“馆阁体”的淘汰。这也是书法欣赏逆反心理的明证。
书法的师承性、地域性,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在这方面,一切清醒的艺术家都有深刻的理解。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说: “艺术要有独创,要有风格,否则就没生命。不要见异思迁跟着人家跑。”他把学生机械地学习老师的艺术面貌视为艺术之大忌。在书法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较有名望的书法家周围往往汇聚着一批崇拜者、追随者,形成一个书法的群体。我们发现有些这样的书法群体,往往把“师承”的内涵局限于书法面貌而不是书法的精神,把“师学”的内容局限于书法的几个技巧,而不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全面素养。十分清楚,随着这种被扭曲了的师承关系接踵而至的只能是师生书法面貌的外在貌似化和与此诱发的观众逆反心理。
我们可以看到,从书法的基本点画到结构,从一个书家的风格到一个书法群体的面貌,都可能引起欣赏者的逆反心理。
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的表现既是如此,那么,这种逆反心理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要分析其形成原因,至少应该从人的心理机制、人的需求心理和人的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去研究。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当人的眼睛网膜的细胞在接受书法形象的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感觉通路传向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引起视觉神经元的兴奋,产生视觉美感。同时也产生了由于兴奋过程而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 (即负诱导),而且当这种相似(相类)的书法形象的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而且反而使其抑制发展,这种神经活动称之为超限抑制。在负诱导,特别是在超限制的作用下,观众对此书法形象就由兴奋转向抑制,初始的美感就会逐渐淡化,一种呈厌恶状的逆反心理油然而生。
再从人的注意生理机制来看,在大脑皮层上有一种“注意神经元”(新异物探测器)和 “定势细胞”(期待细胞)。注意神经元把各种刺激物的作用加以比较,并且只对其变化、新异性发生反应。定势细胞只是在发生作用的刺激物与期待的事物不相一致时发生反应。这就是说,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所以,缺乏变化的(即非新异性的)、雷同的(即多次重复的)书法形象就会失去观众的注意。当人们在观赏不令人注意的书法作品时,至少不会有好感,甚至还会引起反感。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 “要是面包很多,而一个人的肚子却已饱了,那会发生什么事呢?”他自己回答道: “其他(高一级的)需要就立刻出现了。”马斯洛主张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不断追求之中。事实证明,尽管人的口味迥异,各有所偏,但如专食一种物品,则不必很久就会“倒胃口”,甚至还会长久厌恶该食物。属于精神范畴的艺术欣赏需求的多元性不仅表现于视、听等多种不同感官的艺术种类上,也表现在同一种类艺术的风格多样化上。
马斯洛还认为精神健康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心。根据对心理成熟者研究表明,他们往往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可以想象,如果书法家们创作的都是些面貌酷似、风格单一的书法作品,这样,即使是心理健康的观赏者也会因其主观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厌倦、压抑。因为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在永无止境的需求意义上是等同的。
农民偏爱浓艳的色彩,这是他们对长年身处的淡泊幽静环境的逆反作用;城市居民欢喜素雅的色彩,这是他们对斑斓繁杂环境的逆反作用。很显然,这二者都是人的所处社会(环境)与色彩欣赏之间的心理互补现象,对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实现心理平衡是极有意义的。相反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心理失衡现象。譬如,走进剧院,原想欣赏轻松的乐曲以消除一天工作后的紧张与疲劳,但全场均是强节奏、高分贝之曲。在这种宛如噪声的作用下,人的心理得不到互补,反而骤生烦躁之感。同样明显的是,这种心理失衡的强化,完全是由人的工作环境与音乐欣赏的逆反而造成的。
在书法领域里,由历史的继承性(时间差异)和地域的囿限性(空间差异)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心理也是产生欣赏逆反心理的原因。书法史上的北碑南帖二大流派一方面竭力维护本派的风貌,而另一方面,在推崇、追求对方的“合理的内核”上,又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定都北国的李世民酷爱南派杰出代表王羲之的书法,尊《兰亭序》为至宝; 出身南海的康有为独嗜北魏六朝书法,崇《石门铭》以神品。现代交通缩短了地域上的距离,南北书风日益融合。然不可忽视的南北书法之差异及其诱发的逆反心理依然存在。不是吗?当奇崛磅礴的河南“墨海弄潮”书展呈现于浙江时,人们颇觉耳目一新,颇有感受。这里就蕴涵着一种对秀婉细腻的江南书风的逆反心理。当然,在逆反心理的同样作用下,以传统文人书法为根基的江南书法也必然会在粗犷的北国环境中得到青睐。
众所周知,书法欣赏以其特有的反馈形式,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那么,作为书法欣赏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这种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对于书法评估、书法批评、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本身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表现为对于书法欣赏自身的反作用。欣赏习惯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欣赏模式。应该说,尊重这种艺术欣赏习惯是重要的,这也是保证一种艺术的相对稳定性所必须的。但是习惯是发展的大敌。在习惯的 “土壤”上滋生的循旧、陈规、自足、保守等等弊病都有损于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由司空见惯而萌发的逆反心理就是一种潜在的进步动力,它站在习惯心理的对立面上,启示着人们去改变欣赏的角度,去探求更高层次的欣赏内容。逆反心理产生于书法欣赏的实践,又反过来否定原有的欣赏,这一扬弃过程是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
其次,表现为对书法评估、书法批评的印证作用。当然,产生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既有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又有作品的水平问题。一般地说,水平越低的作品,其诱发的欣赏逆反心理来得越快,持续得越久。所以,欣赏的逆反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出作品的疵点,从而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和批评书法。需要申明的是,以欣赏的逆反心理为基点的书法评估和书法批评主要是针对能否满足欣赏者的欣赏需要而言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作品固有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再次,表现为对书法活动的指导作用。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从反面告诉我们,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书法创作的全面多样性,摒弃门户之见,容纳、创导和鼓励各家各派书法的并存、发展,不断提高书法活动水平,造就一个流派纷呈、繁花似锦的书法局面,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书法欣赏不同层次的需求。
最后,表现为对书法创作的鞭策作用。可以说,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是书法创作的一面镜子。书法家应当而且必须正视这面镜子,看到不足,尽力去完善自己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作品只有在欣赏活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艺术家不能脱离欣赏者而孤立存在。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见识肤浅又小器易盈的书法家,正是一叶障目,无视事实上已滋生的观众逆反心理,盲目地进入自我抄袭的境地,不停地用一种方法,轻车就熟路地进行“创作”,直至窒息于艺海的逝波时还自鸣得意,实在可悲可叹!这一教训告诫我们,避免艺术的雷同化、简单化和静止化是防止艺术欣赏逆反心理的关键。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就是要以顽强、执著、进取的精神,不断地去开拓自己的艺术绿洲,使艺术之树常青。
今日更新
-
隶体的历史进程
[2019-05-26]
-
隶书的文化个性
[2019-05-26]
-
隶书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2019-05-26]
-
小篆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流变
[2019-05-26]
-
篆书和秦文化
[2019-05-2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