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风
书风,是指书法艺术中的风格,是书法审美范畴之一。书风作为一种表现形态,是指从书法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由书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内容、笔墨技巧所表现的形质、神采等融汇后显示的一种独特的风貌。
中国书法最讲究有自己的面目、精神、风采,最贬斥那些亦步亦趋的“奴书”。因此书家讲究融汇前人而变化,表现出独特的书艺风格来。只有使书艺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具有独创的风格,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书家。书法史上书法家们各施匠心,深造自得,形成各种风格,如奇花争艳,异峰峙立。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曾通过比喻的方式评论三十多位书家不同的风格: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
虽然不是一种精密的分析,但是让我们可以意会到这些书家的书风特点是互不相同的。钟繇的书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王羲之习书,曾学习钟繇,又遍习蔡邕、梁鹄、张昶等,书精研体势,损增古法,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臻达神妙,终为书圣(见《十七帖》)。我国数千年的书学史上,书法家创造了各种风格,美不胜收。
书风具有时代的特点,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书风各有其特点。汉代的书法表现出气势的雄厚,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则表现出潇洒神韵,隋唐书法崇尚法度,宋人书法推崇写意,元人书法重视意态,明人书法注重雅趣,清人又尚朴质。古代书法家又常以唐代为界,将书法分为两大阶段,显示不同书风特点。王澍说:“唐以前书,风骨内敛;宋以后书,精神外拓。”(《虚舟题跋·蔡君谟》)而康有为所述最为典型,书法“自唐为界,唐以前之书密,唐以后之书疏;唐以前之书茂,唐以后之书凋;唐以前之书舒,唐以后之书迫;唐以前之书厚,唐以后之书薄;唐以前之书和,唐以后之书争;唐以前之书涩,唐以后之书滑;唐以前之书曲,唐以后之书直;唐以前之书纵,唐以后之书敛”(《广艺舟双楫》)。书风与时代相关联,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书家,有一时代之书风。
书风有因地域之异而显示不同特点。东周之时,列国纷争,诸侯各霸一方,文字异形,书风也渐呈不同流派。比如齐国的金文书风大多表现出严整刚正之美,而楚国的金文风格大多是变动流利之美。魏晋以后南北书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南宋赵孟坚 《论书》中就指出,晋宋而下,书风分为南北,“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至清代阮元著 《南北书派论》则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湛、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渊、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而“南派长于启牍,北派长于碑榜”。阮元之说既为一部分学者推为创见,又遭到另一些学者的批评。我们认为,阮元所论也揭示了南北书风的不同特点,但又不能绝对化,不能因南北地理位置不同而至极端之论,认为书风殊异。关于南北书风不同的特点,阮元之后刘熙载也说过: “南书温雅,北书雄健。南如袁宏之牛渚讽咏,北如斛律金之《敕勒歌》。”“然此祇可拟一得之士,若母群物而腹众才者,风气固不足以限之。”“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艺概》)这样对待南北书风就比较辩证。
风格可以分类型。我国书学史上也可以总结出书法的几种著名的类型风格,陆维钊进行过这种研究。他在《书法述要》 中析其类型:
朴茂: 《爨龙颜》、《灵庙》、《云峰山》;
飞逸: 《石门铭》;
方峻: 《吊比干》、《始平公》、《张玄墓志》;
圆融: 《郑文公》、《瘗鹤铭》;
端重: 《九成宫醴泉铭》;
清健: 褚 《圣教序》、《李思训》、《石淙诗》;
精妙: 《张猛龙》、《龙藏寺》;
静穆: 《董美人墓志》;
雄厚: 颜 《勤礼碑》、《李元靖》……
这些是碑、正书,《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则为具备以上各类型风格的行书帖。除外还有许多风格,如“奔放”、“苍老”、“质朴”、“潇洒”、“新奇”、“清丽”等。
当然不同书家尽管有不同的风格,然而又有相近、相似者,也可以划分为风格类型。比如以唐代书家论,陆维钊曾从真书方面分为:严峻一派当以欧阳询为代表,其子欧阳通属之;韶劲一派以虞世南为代表,逆逸一派以褚遂良为代表;雄健一派以颜真卿为代表,柳公权、裴休属之;浑穆一派以李邕为代表。(《书法述要》)这就形成了各种书法艺术的流派。
中国书法最讲究有自己的面目、精神、风采,最贬斥那些亦步亦趋的“奴书”。因此书家讲究融汇前人而变化,表现出独特的书艺风格来。只有使书艺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具有独创的风格,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书家。书法史上书法家们各施匠心,深造自得,形成各种风格,如奇花争艳,异峰峙立。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曾通过比喻的方式评论三十多位书家不同的风格: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
王羲之 《十七帖》
虽然不是一种精密的分析,但是让我们可以意会到这些书家的书风特点是互不相同的。钟繇的书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王羲之习书,曾学习钟繇,又遍习蔡邕、梁鹄、张昶等,书精研体势,损增古法,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臻达神妙,终为书圣(见《十七帖》)。我国数千年的书学史上,书法家创造了各种风格,美不胜收。
书风具有时代的特点,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书风各有其特点。汉代的书法表现出气势的雄厚,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则表现出潇洒神韵,隋唐书法崇尚法度,宋人书法推崇写意,元人书法重视意态,明人书法注重雅趣,清人又尚朴质。古代书法家又常以唐代为界,将书法分为两大阶段,显示不同书风特点。王澍说:“唐以前书,风骨内敛;宋以后书,精神外拓。”(《虚舟题跋·蔡君谟》)而康有为所述最为典型,书法“自唐为界,唐以前之书密,唐以后之书疏;唐以前之书茂,唐以后之书凋;唐以前之书舒,唐以后之书迫;唐以前之书厚,唐以后之书薄;唐以前之书和,唐以后之书争;唐以前之书涩,唐以后之书滑;唐以前之书曲,唐以后之书直;唐以前之书纵,唐以后之书敛”(《广艺舟双楫》)。书风与时代相关联,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书家,有一时代之书风。
书风有因地域之异而显示不同特点。东周之时,列国纷争,诸侯各霸一方,文字异形,书风也渐呈不同流派。比如齐国的金文书风大多表现出严整刚正之美,而楚国的金文风格大多是变动流利之美。魏晋以后南北书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南宋赵孟坚 《论书》中就指出,晋宋而下,书风分为南北,“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至清代阮元著 《南北书派论》则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湛、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渊、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而“南派长于启牍,北派长于碑榜”。阮元之说既为一部分学者推为创见,又遭到另一些学者的批评。我们认为,阮元所论也揭示了南北书风的不同特点,但又不能绝对化,不能因南北地理位置不同而至极端之论,认为书风殊异。关于南北书风不同的特点,阮元之后刘熙载也说过: “南书温雅,北书雄健。南如袁宏之牛渚讽咏,北如斛律金之《敕勒歌》。”“然此祇可拟一得之士,若母群物而腹众才者,风气固不足以限之。”“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艺概》)这样对待南北书风就比较辩证。
风格可以分类型。我国书学史上也可以总结出书法的几种著名的类型风格,陆维钊进行过这种研究。他在《书法述要》 中析其类型:
朴茂: 《爨龙颜》、《灵庙》、《云峰山》;
飞逸: 《石门铭》;
方峻: 《吊比干》、《始平公》、《张玄墓志》;
圆融: 《郑文公》、《瘗鹤铭》;
端重: 《九成宫醴泉铭》;
清健: 褚 《圣教序》、《李思训》、《石淙诗》;
精妙: 《张猛龙》、《龙藏寺》;
静穆: 《董美人墓志》;
雄厚: 颜 《勤礼碑》、《李元靖》……
这些是碑、正书,《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则为具备以上各类型风格的行书帖。除外还有许多风格,如“奔放”、“苍老”、“质朴”、“潇洒”、“新奇”、“清丽”等。
当然不同书家尽管有不同的风格,然而又有相近、相似者,也可以划分为风格类型。比如以唐代书家论,陆维钊曾从真书方面分为:严峻一派当以欧阳询为代表,其子欧阳通属之;韶劲一派以虞世南为代表,逆逸一派以褚遂良为代表;雄健一派以颜真卿为代表,柳公权、裴休属之;浑穆一派以李邕为代表。(《书法述要》)这就形成了各种书法艺术的流派。
今日更新
-
隶体的历史进程
[2019-05-26]
-
隶书的文化个性
[2019-05-26]
-
隶书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2019-05-26]
-
小篆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流变
[2019-05-26]
-
篆书和秦文化
[2019-05-2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