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罗汉
《集说诠真》:
《思绮堂文集》载十六罗汉像:
一长眉大耳,盘膝侧坐石上,两手轮数珠,面设香炉经卷,侍者合掌立,下有小虎仰视。
二须眉苍郁,挂数珠,摊鞯坐石,煊染作夜景,有光上射闪闪,下龙女捧盘,跪献者盖夜珠也。
三赤脚盘膝坐,左手捻眉,右执塔,异光四射,一蛮奴跪而碾药。
四侧坐看经,右拄龙头杖,左手按膝,有鹿衔花以献,蛮奴捧盂而立,盂贮宝无数。
五拄竹杖侧坐,摊经石上,旁设狮盖小炉,香烟拂拂,下童子散发,枕肱释卷而睡。
六摊经在膝而坐,左手执经尾,右一指着经上,作句解状,龙王席地听讲,而供葛蒲一盆。
七著蒲团石上,盘右膝欹左足而坐,左手按膝,右执拂,下视白象献莲一枝,有蛮奴持锡逐象后。
八侧坐,十指交错,侍者执经而立,经作篆书,一狮踞地上视。
九侧坐,脱双履在地,左手执方柄长炉,右手拨香,蛮奴持盒,猿捧香以献。
十盘一足,坐松下,一手支颐,鼍龙立持状请,松挂小瓶数珠。
十一侧坐,一手植龙头杖,努目视虎,虎驯服,侍者旁立,摩乳虎顶。
十二抱膝而坐,面设天然小几,供琉璃瓶,贮舍利十数,侍者合掌赤足立于后。
十三叠手正坐,面置琉璃瓶,插莲花叶数枝,一童子注水喷涌之势,水花隐隐瓶外。
十四庄容正坐,左手执如意,龙王搢笏以朝。
十五临水侧坐濯足,有云气护龙,盘舞于上,蛮奴拄杖合掌而立。
十六坦腹坐视,蝙蝠背飞下,有蛮奴治炉火,疑煮茶者,筒炊箸拨,右置碗一,盒一。
按: 罗汉或言阿罗汉,或言阿罗诃,俱系梵语,译言真人。则罗汉者,乃释迦之徒,尊为得道之人。但释迦得道之说,已属诞妄,况其徒乎?佛家犹有五百罗汉名目,同属荒唐无稽,正无庸纷纷赘列矣。
《铸鼎余闻》卷四:
第一为阿 (迎阿合音) 达机尊者(贯休画为第十三因提陁尊者);
第二为阿资答尊者 (画为第十五阿氏多尊者);
第三为拔纳西尊者 (画为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
第四为嘎礼嘎尊者 (画为第七迦理迦尊者);
第五为拔 (杂哩合音) 逋答喇尊者 (画为第五伐阇那弗多尊者);
第六为 (拔哈合音) 达喇尊者(画为第六耽没罗跋陀尊者);
第七为嘎纳嘎巴萨尊者 (画为第三宾头卢颇罗堕誓尊者);
第八为嘎纳嘎 (拔哈合音) 喇錣杂尊者 (画为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
第九为拔 (嘎沽合音) 拉尊者(画为第十二拔诺迦尊者);
第十为喇呼拉尊者 (画为第十罗怙罗尊者);
第十一为租查巴纳塔嘎尊者 (画为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
第十二为毕那楂拉 (拔哈合音)喇錣杂尊者(画为第一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
第十三为巴纳塔嘎尊者 (画为第八半托迦尊者);
第十四为纳阿噶塞纳尊者 (画为第十一那伽犀那尊者);
第十五为锅巴嘎尊者 (画为第九戒博迦尊者);
第十六为阿必达尊者 (画为第四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
《清波杂志》卷五:
向见苏后湖之子扶,携古画罗汉十有六人关,出以相示,且云: 家世珍藏,殆百余年。大父昔在庐山下,一日闻山谷先生在山中,亟携画谒之,求题尊者名号。时死心禅师住归宗,一见笑曰:“夜来梦十六僧来挂搭,命洒扫新浴室,陈焉。” 死心偈之,山谷书之。扶又言: 家有玛瑙盂,用以日饭一尊者,一失具饭,太夫人夜必梦求斋。其灵异如此。尝与友生葛庆长力赞其藏去,以俟识者。后闻归京兆赵渭师矣。继闻赵复有所献,庆长恐此画不再觌也,乃约韩体作 《罗汉画记》。煇在上饶玉山见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像,世传有三本,独此为真。煇不识画,未敢为然。贯休初画古罗汉止十五尊,或以为问,乃以己貌足之。
《浪迹续谈》 卷七 “十六罗汉” 条:
客有以丁南羽白描罗汉索题者,并言: “世称十八罗汉,而此只十六,无乃缺欤?” 余曰:十六罗汉之名,自古所传如是,释典载佛伽梵般涅槃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阿罗。故张僧繇、卢楞伽所画皆止十六。《清波杂志》 载苏扶携古画罗汉十有六,求山谷题名号。归宗一见笑曰:“夜来梦十六僧来挂搭。” 《江西通志》 载贯休于云堂院画罗汉,已毕十五,从禅定起,写本身以足之。则十六之数,历有明证。唯东坡集有 《十八罗汉赞》,前十六尊与梵志合,后二尊一曰庆友,一曰宾头卢。然宾头卢即宾度卢跋罗堕阇,实复出也。然贯休所画罗汉,有十六,亦有十八。恭读纯庙集中有 《唐贯休十八罗汉赞》,始知西域十六应真外,别有降龙、伏虎二尊者,一为戛沙鸦巴尊者,一为纳达密答喇尊者,以具大神通法力,故亦得阿罗汉名。按东坡所赞,于罗怙罗尊者,则曰“龙象之姿,鱼鸟所惊”,似指降龙。于伐那婆斯尊者,则曰“逐兽于原,得箭忘弓”,似指伏虎。唯罗怙罗即喇呼拉尊者,伐那婆斯即拔那拔西尊者,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䇲,辗转传讹, 致此舛错。今谨依西湖圣因寺所藏贯休十六罗汉遗迹、御制赞跋考定。
[编者按: 考定十六罗汉之名,与前引《铸鼎余闻》同,此从略。]
《民俗艺术探源·细说罗汉》:
第一舍利弗尊者 南天竺波罗门提舍之子,字优波提舍,号舍利弗。尊者智慧非常,八岁就通达一切四围书籍,曾论胜过十六国的论师。出家七日之内,遍达佛法。舍利佛和目犍莲原是婆罗门教徒,因感悟马胜比丘所说的一首释迦牟尼佛偈语: “若法从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与目莲率领弟子一同归佛出家。后来二人都成为佛陀的大弟子。在诸弟子中,堪称智慧第一,所以在《阿含经》中说:“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
第二摩诃目犍莲尊者 舍卫国人,波罗门辅相之子,本名拘律陀,在诸弟子中神通第一,如降服毒龙,与外道斗法,化身大小,并将五百释子举之梵天等。《阿含经》中说:“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莲第一。”又据杭廷顿(Huntington)氏描写的十六罗汉中之一“半托迦尊者” (Rantha-ka),身怀魔力,能穿越石头,飞腾空中,并能无中生火,或使枯井出水,以及使自己身体放大或缩小,传说释尊曾派他去征服过恶龙(A-pala)。半托迦尊者与摩诃目犍莲尊者的事迹相仿,二人或系同指一人。
第三摩诃迦叶尊者 尊者本名毕钵罗,又名饮光,为大龟氏族人。因尊者身常放光明,金光健耀众目,能吞饮其余诸贤圣所放之光,故称饮光。同时尊者平素手常握拳,未敢开放,就是怕吞饮别人的光明之故。迦叶尊者乃摩诃羯陀国大富长者,是尼俱律陀之子,财富无量,因看破世情,舍弃豪富,发心出家,常行头陀苦行。释尊怜其年老,曾劝令休息。但尊者辛勤如故。佛赞之曰:“有头陀行在,我法久住。” 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传佛心印禅宗的初祖,在大弟子中头陀第一。据说自世尊涅槃以后,经藏、律藏能传到现在,都是尊者尽力召集大阿罗汉结集的功劳。尊者奉佛所遗嘱未曾入灭,携带佛所交金斓袈裟,持往鸡足山 (南天竺)入灭尽定,完责任之后,方入涅槃。又据杭廷顿氏描写的十六罗汉之一,苏频陀尊者(Subhinde)手持释尊遗物。苏频陀尊者或系即迦叶尊者。他是释尊最初所选的四罗汉之一。
第四摩诃迦旃延尊者 尊者善于辞辩,长于论议,凡出口开言,具有文采,亦即是说尊者演讲的技术巧妙无比,能令听者悦服。释尊常赞叹他说: “说法人中,迦旃延最为第一。”故 《阿含经》 说: “善分别义,敷演教道者,迦旃延是。”
第五摩诃徇絺罗尊者 译为大膝,是从体状得名,以膝头大故。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尊者一生,善议论,好问答,常与其姊辩论道理,总是论胜之。自从其姊怀孕身子后 (身子即舍利弗),机辩迅发于口,从此辩论便不胜其姊。他深知所怀必是智人,遂发奋人南天竺,游学精勤不息,博览十八种经书及四围陀典,忙得无暇剪指爪,世人呼为 “长爪梵志”。后闻舍利弗随佛出家,愤慨非常,一日走到释尊面前,口喊: “瞿昙! 我愿和你辩论。” 后输于释尊,遂随佛出家,成为大阿罗汉。尊者以精勤故得四辩才,触问善答,在诸弟子中答问第一。
第六离婆多尊者 “离婆多” 译为星宿,因父母祈祷室宿星而生。又名假和合。因悟及人身四大假合之理,及时到释尊座前出家。尊者在诸弟子中无倒乱第一。无倒乱,是不颠倒、不错乱的意思。
第七周利槃陀伽尊者周利槃陀伽,译为继道。其兄周利,译为大路边生,因为西域风俗,凡妇人临产,当回娘家生产。尊者的母亲因怀孕满月,依照风俗返归娘家生产,未及到达,于半途中降生周利,继而又生槃陀伽,以是之故得名继道。其孪生兄周利先依佛学道,继道随后亦从佛出家。但他生性极为愚笨,虽出家多年,未能持诵半偈。其偈云: “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如是持念经百日乃至三年,未得熟记,念前忘后,念后忘前。其兄周利以无知责之,强遣他还俗。但尊者善根深厚,依靠着门首哭泣,踌躇不忍离去。这时适逢佛从外归返,闻知此事,便很慈悲地挽留他,教他只念“扫帚” 二字就可。然亦记一忘一,后因精勤不懈故,日久忽然证悟,得阿罗汉果,在诸弟子中义持第一。又在杭廷顿氏描写的十六罗汉之一注荼半托迦尊者 (Chota Panthaka) 文中有类似的描写。文中并说: “由于他悟解出世界上的各物被污秽了,他们应该被佛的力量扫过。由于他的忍耐,他加入了罗汉的行列。”
第八难陀尊者 难陀,译为欢喜,或云孙陀罗难陀,译为艳喜,其实孙陀罗是其妻之名。他是释尊的同胞兄弟,为波阇波提夫人(净饭王第二夫人) 所生,形貌与释尊相仿佛,若入众中,不识者或错认是佛。当时摩羯陀国有一位著名的裸形外道,尝与舍利弗尊者论道败北,敬慕佛法之妙,有欲出家之意。一日偶见难陀尊者,见妻容貌庄严,遂赞叹佛说:“短小比丘,尚有如是深智博学 (舍利弗身材短小),况堂堂者乎?” 从此便从佛出家。尊者在诸弟子中仪容第一。
第九阿难陀尊者 阿难陀,简称阿难,译为 “庆喜”,是佛的堂弟,白饭王的第二位太子。释迦佛成道日,诸王及臣民欣闻太子成佛,举国称庆。又闻宫中诞生王子,大家欢喜,同来庆祝恭贺新禧,因而立名。二十岁出家,为佛侍者,凡佛给他独自所补讲之未听闻的法,乃至随众共所听闻之法,皆是其结集佛经之功德。女人之允许出家为尼,亦是阿难尊者特别向佛启请。迦叶尊者赞曰:“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在诸弟子中多闻第一。
第十罗睺罗尊者是佛的长子,译为覆障,是障碍之意,有障自、障佛、障母之三义。(一) 障自者,因宿世塞鼠穴六日,今感报在胎六年,故云障自。(二) 障佛者,相传佛为太子时,他的父王不许他出家,太子对王要求说: “若不老、不病、不死三事能达所求者,则愿听父王所说不去出家。”净饭王说:“你若有子,当许你出家。”太子即以手指耶输陀罗夫人,一惊即觉成孕,太子方得出家。因佛为之所障,不能达早日出家之目的,故云障佛。(三)障母者,罗睺罗尊者于佛出家六年始生,净饭王疑耶输夫人私行不正,愤怒欲杀之。耶输夫人自信洁白,遂抱子投火坑自焚。说也奇怪,烈火即刻化为莲花,更有天人捧耶输身,得母子无恙,国人亦因之息谤,故曰障母。在做佛事中,常用之“戒定真香赞”内,有“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一句,及 “旃檀海岸赞” 之 “耶输母子两无恙” 一句,即指此故事也。尊者的出家,是佛令目犍莲说服净饭王之后,把他接来交予舍利弗剃度的。在诸佛弟子中,密行第一。经云:“罗睺罗密行唯佛能知之,余者不知!”故云密行。又据杭廷顿氏的描写,罗估罗(Rahnla)尊者,是Siddhoitha(菩萨)王子的长子,他后来又轮回为菩萨之子。他乐于传教,常被描写成一个如伞状的头,利眼钩鼻。当他成为他父亲的弟子后,他放弃继承王位,也是最早的四罗汉之一。
第十一㤭梵波提尊者 㤭梵波提,译为牛饲,俗云倒嚼。相传他前世做沙弥时,见一无齿老僧念佛,讥笑如牛吃草,从此五百世受报牛身。因为此一老僧已证圣果,故不可随便轻弄。尊者后虽出家证果,余报未尽,依然在生理上有一种倒嚼的恶习。佛陀恐世人睹尊者形相不知观德,若轻弄讥笑,必遭恶报,所以遣他到天上 “尸利沙花园” 里去居住,受天人的供养。有一年适遇荒年,佛与大众吃了三个月的马麦。佛的福报尚且如此,尊者则在天上大享天福,受诸天人敬奉,故在诸弟子中天供第一。
第十二宾头卢颇罗堕尊者 “宾头卢” 三字译为 “不动”,“颇罗堕”三字译为 “利根”。尊者容貌清秀,白色的眉毛长过了膝头。据 《阿含经》 二十三说: “时王见尊者宾头卢,头发皓白,辟支佛体,头面礼足,长跪合掌……白尊者曰: 尊者见释尊耶? 三界所尊仰。时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视王而言: 我见于如来,于世无譬类。” 相传,有一位树提长者,曾以旃檀木雕成一个吃饭的钵,放在一根很高的长竿顶上,并对众呼说:“谁能以神通力取下,就给谁。” 尊者遂现神通,腾空取下。佛鉴于如此行动,故呵斥他。据杭廷顿氏说: 传说,他身怀绝技,能把托钵空飞在朝拜者的头上,因妄显神通,故为佛所摈斥。于是被敕不得入灭 (进入涅槃),留在人间受末世供养,使人间广种福田,凡设斋诚敬者,尊者必来冥应。在诸弟子中福田第一。他是释尊最初所选的四罗汉之一。关于他的传说与记载,在中、印经籍中特别多。例如,相传五代的时候,吴越王钱镠曾设千僧大斋,空首席之位,待尊者来供应 (供养),届时尊者果然来到。
第十三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译为黑光。尊者身容粗黑,面貌难看,是由于他宿世裸体在佛前燃灯之报。以裸体故,感身粗黑,以燃灯故,感全身光耀。尊者身黑有光,夜行不须点灯,人见皆惊骇。有一次夜乞食,曾惊吓过一位流产的孕妇,影响诸弟子数日乞不到食物,故佛定比丘夜间不许乞食。尊者为佛陀使者,善于化教,故在诸弟子中教化第一。
第十四摩诃劫宾那尊者 摩诃劫宾那,译为房宿,是星名,乃是二十八宿中第四星宿。他的父母祷此星而生,故名。尊者初出家时,途中遇雨,寄宿在陶家。佛陀知其善根成熟,化一比丘亦来求宿,是夜为之说法。遂依佛出家,得证道果。因于陶家寄宿而值佛入道,故云房宿。在诸弟子中知星宿第一。
第十五薄拘罗尊者 薄拘罗,译为善容。颜貌严肃端正,是因布施得之,在过去世,曾殷勤看护、挽救一病僧的生命。果报感得五不死。相传(一) 父母生他时现异相,为一肉团,以为是一怪物,是故置之熬盘,火煎不死,是一。(二) 复置釜中,汤煮不死,是二。(三) 复置水中,水淹不死,是三。(四) 复被大鱼所吞,鱼啖不死,是四。(五) 鱼被网捕,刀割不死,是五。又昔曾严持不杀戒,感九十劫长寿,现世享寿百六十岁,在诸弟子中寿命第一。
第十六阿楼驮尊者 又名阿那律陀,或名阿泥楼豆,译为无贫、无灭、如意。由于往昔一荒年,以稗饭施一辟支佛 (名披栗咤),果感九十一劫不受贫困,故曰无贫;由于此一福报不灭,故曰无灭; 又因他七生天上为王,七生人间为王,后生生世世所求如意,故曰如意。尊者为斛饭王的儿子,释尊的堂兄弟,仰慕佛陀崇高伟大人格,亦牺牲王位,从佛出家。尊者性好睡眠,每听佛陀说法,时常昏沉不省。佛欲警诫,故大声呵斥他: “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尊者被佛责斥以后,而发奋精进,经七昼夜,竟使双目失明。佛陀慈悲怜悯之,教他修习 “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不久遂得天眼通 (半头天眼),观大千世界如掌中阉摩罗东,在诸弟子中天眼第一。
《中国的罗汉》:
释尊留下四大罗汉住世弘法,看来可能是按东西南北各占一方考虑的。他们的任务相当繁重,有加人的必要。有的佛经中就开平方增加为十六人。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说: “尊者宾头卢、尊者罗怙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守护佛法。” 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唐代湛然《法华文句记》 引 《宝云经》,也出现了 “十六罗汉”,但只摘引出“宾头卢、罗云” 两位,所引经义内容且不见于今存两种梁代译本 《宝云经》。
现存汉译经中有关十六罗汉最早的典据见于唐代玄奘大师所译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 (简称《法住记》),难提密多罗 (Nandimitra)意译为 “庆友”,据说他是佛灭后八百年时师子国 (即今斯里兰卡) 的名僧。他年辈较晚,虽成罗汉,却够不上 “声闻”。《法住记》 中所记的是“如是传闻”,而非 “如是我闻”。书中说,庆友在涅槃时将十六大阿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知大众,今将 《法记住》 十六罗汉名号照录如下:
第一位:宾度罗跋啰堕阇(pindola Bharadvaja),他的典型形象是头发皓白,有白色长眉。俗称 “长眉罗汉”。中国禅林食堂常常供他的像;
第二位: 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据《佛说阿罗汉具德经》说,他是“知一切善恶法之声闻”;
第三位: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ā Bhārādvāja);
第四位: 苏频陀 (Supinda);第五位: 诺矩罗 (Nakula) ;
第六位: 跋陀罗 (Bhadra),意译为 “贤者”,是佛的一名侍者。据《楞严经》,他主管洗浴之事,所以近世禅林浴室中常供他的像;
第七位; 迦理迦 (Karika),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八位: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意为“金刚子”;
第九位: 戍博迦 (Sapāka),有“贱民”、“男根断者” 之义,可见其出身不高,或为宦者;
第十位:半托迦(panthaka),与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乃是兄弟二人,据说他们的母亲是大富长者之女,与家奴私通,逃奔他国,久而有孕,临产归来,在途中生二子,大的叫半托迦,意为 “大路边生”,小的叫注荼半托迦,意为“小路边生”,兄聪明弟愚钝,但均出家成罗汉;
第十一位:罗怙罗(Kāhula),意译“覆障”、“执目”,他是释迦在俗时所生唯一的儿子,据说佛出家之夜,释迦在俗时的第二夫人耶输怀胎,六年后佛成道之夜月蚀时降生,故名,十五岁出家,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不毁禁戒,诵读不懈”,称为“密行第一”;
第 十 二 位: 那 伽 犀 那(Nāgasena),音译“龙军”,习称“那先比丘”,生于佛灭后,七岁出家,曾在舍竭国答国王弥兰陀之问,大阐佛法;
第十三位:因揭陀(Ingada);
第十四位:伐那娑斯(Vanavāsin);
第十五位:阿氏多(Ajita),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
中国佛教中佛和菩萨的形象到唐代都已基本定型,逐渐类型化。他们的衣饰也很特殊,与平常的世俗人等区别很大。罗汉的传说是大致从 《法住记》 流行后才开始普及的,罗汉穿的又是汉化了的僧衣,和一般的和尚没有什么区别,有关他们的生平资料也不多。这些,都给艺术家以驰骋想象的极大创造余地,使他们可以在现实的老幼胖瘦高矮俊丑等大量活生生的和尚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造出生动的多种罗汉形象来。可以说,罗汉一到中国,就异常生动活泼地显现在佛教徒、艺术家的心目中,丰富了中国绘画、雕塑的题材和内容。
《宣和画谱》 卷二载: 梁代著名画家张僧繇画过十六罗汉像。他的根据我们已无从考订。《法住记》 译出并流行后,画十六罗汉的名家甚多,唐代卢楞伽特别爱画这种题材。“诗佛” 王维,也画有此种图四十八幅。有关五代时画十六罗汉图的记载则更多。现知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塑在杭州烟霞洞,也是吴越王钱元瓘的妻弟吴延爽发愿所造。
[案] 佛经中初称释迦遣四大罗汉在人间传法,以后增至十六位。自唐以来,十六罗汉的名号、特点开始流传,但译法和解释都有出入,这里仅介绍几种供参考。
《思绮堂文集》载十六罗汉像:
一长眉大耳,盘膝侧坐石上,两手轮数珠,面设香炉经卷,侍者合掌立,下有小虎仰视。
二须眉苍郁,挂数珠,摊鞯坐石,煊染作夜景,有光上射闪闪,下龙女捧盘,跪献者盖夜珠也。
三赤脚盘膝坐,左手捻眉,右执塔,异光四射,一蛮奴跪而碾药。
四侧坐看经,右拄龙头杖,左手按膝,有鹿衔花以献,蛮奴捧盂而立,盂贮宝无数。
芥子园临贯休所画十六罗汉
五拄竹杖侧坐,摊经石上,旁设狮盖小炉,香烟拂拂,下童子散发,枕肱释卷而睡。
六摊经在膝而坐,左手执经尾,右一指着经上,作句解状,龙王席地听讲,而供葛蒲一盆。
七著蒲团石上,盘右膝欹左足而坐,左手按膝,右执拂,下视白象献莲一枝,有蛮奴持锡逐象后。
八侧坐,十指交错,侍者执经而立,经作篆书,一狮踞地上视。
九侧坐,脱双履在地,左手执方柄长炉,右手拨香,蛮奴持盒,猿捧香以献。
十盘一足,坐松下,一手支颐,鼍龙立持状请,松挂小瓶数珠。
十一侧坐,一手植龙头杖,努目视虎,虎驯服,侍者旁立,摩乳虎顶。
十二抱膝而坐,面设天然小几,供琉璃瓶,贮舍利十数,侍者合掌赤足立于后。
十三叠手正坐,面置琉璃瓶,插莲花叶数枝,一童子注水喷涌之势,水花隐隐瓶外。
十四庄容正坐,左手执如意,龙王搢笏以朝。
十五临水侧坐濯足,有云气护龙,盘舞于上,蛮奴拄杖合掌而立。
十六坦腹坐视,蝙蝠背飞下,有蛮奴治炉火,疑煮茶者,筒炊箸拨,右置碗一,盒一。
按: 罗汉或言阿罗汉,或言阿罗诃,俱系梵语,译言真人。则罗汉者,乃释迦之徒,尊为得道之人。但释迦得道之说,已属诞妄,况其徒乎?佛家犹有五百罗汉名目,同属荒唐无稽,正无庸纷纷赘列矣。
《铸鼎余闻》卷四:
第一为阿 (迎阿合音) 达机尊者(贯休画为第十三因提陁尊者);
第二为阿资答尊者 (画为第十五阿氏多尊者);
第三为拔纳西尊者 (画为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
第四为嘎礼嘎尊者 (画为第七迦理迦尊者);
第五为拔 (杂哩合音) 逋答喇尊者 (画为第五伐阇那弗多尊者);
第六为 (拔哈合音) 达喇尊者(画为第六耽没罗跋陀尊者);
第七为嘎纳嘎巴萨尊者 (画为第三宾头卢颇罗堕誓尊者);
第八为嘎纳嘎 (拔哈合音) 喇錣杂尊者 (画为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
第九为拔 (嘎沽合音) 拉尊者(画为第十二拔诺迦尊者);
第十为喇呼拉尊者 (画为第十罗怙罗尊者);
第十一为租查巴纳塔嘎尊者 (画为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
第十二为毕那楂拉 (拔哈合音)喇錣杂尊者(画为第一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
第十三为巴纳塔嘎尊者 (画为第八半托迦尊者);
第十四为纳阿噶塞纳尊者 (画为第十一那伽犀那尊者);
第十五为锅巴嘎尊者 (画为第九戒博迦尊者);
第十六为阿必达尊者 (画为第四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
《清波杂志》卷五:
向见苏后湖之子扶,携古画罗汉十有六人关,出以相示,且云: 家世珍藏,殆百余年。大父昔在庐山下,一日闻山谷先生在山中,亟携画谒之,求题尊者名号。时死心禅师住归宗,一见笑曰:“夜来梦十六僧来挂搭,命洒扫新浴室,陈焉。” 死心偈之,山谷书之。扶又言: 家有玛瑙盂,用以日饭一尊者,一失具饭,太夫人夜必梦求斋。其灵异如此。尝与友生葛庆长力赞其藏去,以俟识者。后闻归京兆赵渭师矣。继闻赵复有所献,庆长恐此画不再觌也,乃约韩体作 《罗汉画记》。煇在上饶玉山见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像,世传有三本,独此为真。煇不识画,未敢为然。贯休初画古罗汉止十五尊,或以为问,乃以己貌足之。
《浪迹续谈》 卷七 “十六罗汉” 条:
客有以丁南羽白描罗汉索题者,并言: “世称十八罗汉,而此只十六,无乃缺欤?” 余曰:十六罗汉之名,自古所传如是,释典载佛伽梵般涅槃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阿罗。故张僧繇、卢楞伽所画皆止十六。《清波杂志》 载苏扶携古画罗汉十有六,求山谷题名号。归宗一见笑曰:“夜来梦十六僧来挂搭。” 《江西通志》 载贯休于云堂院画罗汉,已毕十五,从禅定起,写本身以足之。则十六之数,历有明证。唯东坡集有 《十八罗汉赞》,前十六尊与梵志合,后二尊一曰庆友,一曰宾头卢。然宾头卢即宾度卢跋罗堕阇,实复出也。然贯休所画罗汉,有十六,亦有十八。恭读纯庙集中有 《唐贯休十八罗汉赞》,始知西域十六应真外,别有降龙、伏虎二尊者,一为戛沙鸦巴尊者,一为纳达密答喇尊者,以具大神通法力,故亦得阿罗汉名。按东坡所赞,于罗怙罗尊者,则曰“龙象之姿,鱼鸟所惊”,似指降龙。于伐那婆斯尊者,则曰“逐兽于原,得箭忘弓”,似指伏虎。唯罗怙罗即喇呼拉尊者,伐那婆斯即拔那拔西尊者,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䇲,辗转传讹, 致此舛错。今谨依西湖圣因寺所藏贯休十六罗汉遗迹、御制赞跋考定。
[编者按: 考定十六罗汉之名,与前引《铸鼎余闻》同,此从略。]
《民俗艺术探源·细说罗汉》:
第一舍利弗尊者 南天竺波罗门提舍之子,字优波提舍,号舍利弗。尊者智慧非常,八岁就通达一切四围书籍,曾论胜过十六国的论师。出家七日之内,遍达佛法。舍利佛和目犍莲原是婆罗门教徒,因感悟马胜比丘所说的一首释迦牟尼佛偈语: “若法从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与目莲率领弟子一同归佛出家。后来二人都成为佛陀的大弟子。在诸弟子中,堪称智慧第一,所以在《阿含经》中说:“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
第二摩诃目犍莲尊者 舍卫国人,波罗门辅相之子,本名拘律陀,在诸弟子中神通第一,如降服毒龙,与外道斗法,化身大小,并将五百释子举之梵天等。《阿含经》中说:“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莲第一。”又据杭廷顿(Huntington)氏描写的十六罗汉中之一“半托迦尊者” (Rantha-ka),身怀魔力,能穿越石头,飞腾空中,并能无中生火,或使枯井出水,以及使自己身体放大或缩小,传说释尊曾派他去征服过恶龙(A-pala)。半托迦尊者与摩诃目犍莲尊者的事迹相仿,二人或系同指一人。
十六罗汉(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壁画)
第三摩诃迦叶尊者 尊者本名毕钵罗,又名饮光,为大龟氏族人。因尊者身常放光明,金光健耀众目,能吞饮其余诸贤圣所放之光,故称饮光。同时尊者平素手常握拳,未敢开放,就是怕吞饮别人的光明之故。迦叶尊者乃摩诃羯陀国大富长者,是尼俱律陀之子,财富无量,因看破世情,舍弃豪富,发心出家,常行头陀苦行。释尊怜其年老,曾劝令休息。但尊者辛勤如故。佛赞之曰:“有头陀行在,我法久住。” 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传佛心印禅宗的初祖,在大弟子中头陀第一。据说自世尊涅槃以后,经藏、律藏能传到现在,都是尊者尽力召集大阿罗汉结集的功劳。尊者奉佛所遗嘱未曾入灭,携带佛所交金斓袈裟,持往鸡足山 (南天竺)入灭尽定,完责任之后,方入涅槃。又据杭廷顿氏描写的十六罗汉之一,苏频陀尊者(Subhinde)手持释尊遗物。苏频陀尊者或系即迦叶尊者。他是释尊最初所选的四罗汉之一。
第四摩诃迦旃延尊者 尊者善于辞辩,长于论议,凡出口开言,具有文采,亦即是说尊者演讲的技术巧妙无比,能令听者悦服。释尊常赞叹他说: “说法人中,迦旃延最为第一。”故 《阿含经》 说: “善分别义,敷演教道者,迦旃延是。”
第五摩诃徇絺罗尊者 译为大膝,是从体状得名,以膝头大故。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尊者一生,善议论,好问答,常与其姊辩论道理,总是论胜之。自从其姊怀孕身子后 (身子即舍利弗),机辩迅发于口,从此辩论便不胜其姊。他深知所怀必是智人,遂发奋人南天竺,游学精勤不息,博览十八种经书及四围陀典,忙得无暇剪指爪,世人呼为 “长爪梵志”。后闻舍利弗随佛出家,愤慨非常,一日走到释尊面前,口喊: “瞿昙! 我愿和你辩论。” 后输于释尊,遂随佛出家,成为大阿罗汉。尊者以精勤故得四辩才,触问善答,在诸弟子中答问第一。
第六离婆多尊者 “离婆多” 译为星宿,因父母祈祷室宿星而生。又名假和合。因悟及人身四大假合之理,及时到释尊座前出家。尊者在诸弟子中无倒乱第一。无倒乱,是不颠倒、不错乱的意思。
第七周利槃陀伽尊者周利槃陀伽,译为继道。其兄周利,译为大路边生,因为西域风俗,凡妇人临产,当回娘家生产。尊者的母亲因怀孕满月,依照风俗返归娘家生产,未及到达,于半途中降生周利,继而又生槃陀伽,以是之故得名继道。其孪生兄周利先依佛学道,继道随后亦从佛出家。但他生性极为愚笨,虽出家多年,未能持诵半偈。其偈云: “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如是持念经百日乃至三年,未得熟记,念前忘后,念后忘前。其兄周利以无知责之,强遣他还俗。但尊者善根深厚,依靠着门首哭泣,踌躇不忍离去。这时适逢佛从外归返,闻知此事,便很慈悲地挽留他,教他只念“扫帚” 二字就可。然亦记一忘一,后因精勤不懈故,日久忽然证悟,得阿罗汉果,在诸弟子中义持第一。又在杭廷顿氏描写的十六罗汉之一注荼半托迦尊者 (Chota Panthaka) 文中有类似的描写。文中并说: “由于他悟解出世界上的各物被污秽了,他们应该被佛的力量扫过。由于他的忍耐,他加入了罗汉的行列。”
第八难陀尊者 难陀,译为欢喜,或云孙陀罗难陀,译为艳喜,其实孙陀罗是其妻之名。他是释尊的同胞兄弟,为波阇波提夫人(净饭王第二夫人) 所生,形貌与释尊相仿佛,若入众中,不识者或错认是佛。当时摩羯陀国有一位著名的裸形外道,尝与舍利弗尊者论道败北,敬慕佛法之妙,有欲出家之意。一日偶见难陀尊者,见妻容貌庄严,遂赞叹佛说:“短小比丘,尚有如是深智博学 (舍利弗身材短小),况堂堂者乎?” 从此便从佛出家。尊者在诸弟子中仪容第一。
第九阿难陀尊者 阿难陀,简称阿难,译为 “庆喜”,是佛的堂弟,白饭王的第二位太子。释迦佛成道日,诸王及臣民欣闻太子成佛,举国称庆。又闻宫中诞生王子,大家欢喜,同来庆祝恭贺新禧,因而立名。二十岁出家,为佛侍者,凡佛给他独自所补讲之未听闻的法,乃至随众共所听闻之法,皆是其结集佛经之功德。女人之允许出家为尼,亦是阿难尊者特别向佛启请。迦叶尊者赞曰:“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在诸弟子中多闻第一。
第十罗睺罗尊者是佛的长子,译为覆障,是障碍之意,有障自、障佛、障母之三义。(一) 障自者,因宿世塞鼠穴六日,今感报在胎六年,故云障自。(二) 障佛者,相传佛为太子时,他的父王不许他出家,太子对王要求说: “若不老、不病、不死三事能达所求者,则愿听父王所说不去出家。”净饭王说:“你若有子,当许你出家。”太子即以手指耶输陀罗夫人,一惊即觉成孕,太子方得出家。因佛为之所障,不能达早日出家之目的,故云障佛。(三)障母者,罗睺罗尊者于佛出家六年始生,净饭王疑耶输夫人私行不正,愤怒欲杀之。耶输夫人自信洁白,遂抱子投火坑自焚。说也奇怪,烈火即刻化为莲花,更有天人捧耶输身,得母子无恙,国人亦因之息谤,故曰障母。在做佛事中,常用之“戒定真香赞”内,有“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一句,及 “旃檀海岸赞” 之 “耶输母子两无恙” 一句,即指此故事也。尊者的出家,是佛令目犍莲说服净饭王之后,把他接来交予舍利弗剃度的。在诸佛弟子中,密行第一。经云:“罗睺罗密行唯佛能知之,余者不知!”故云密行。又据杭廷顿氏的描写,罗估罗(Rahnla)尊者,是Siddhoitha(菩萨)王子的长子,他后来又轮回为菩萨之子。他乐于传教,常被描写成一个如伞状的头,利眼钩鼻。当他成为他父亲的弟子后,他放弃继承王位,也是最早的四罗汉之一。
芥子园临贯休所画十六罗汉
第十一㤭梵波提尊者 㤭梵波提,译为牛饲,俗云倒嚼。相传他前世做沙弥时,见一无齿老僧念佛,讥笑如牛吃草,从此五百世受报牛身。因为此一老僧已证圣果,故不可随便轻弄。尊者后虽出家证果,余报未尽,依然在生理上有一种倒嚼的恶习。佛陀恐世人睹尊者形相不知观德,若轻弄讥笑,必遭恶报,所以遣他到天上 “尸利沙花园” 里去居住,受天人的供养。有一年适遇荒年,佛与大众吃了三个月的马麦。佛的福报尚且如此,尊者则在天上大享天福,受诸天人敬奉,故在诸弟子中天供第一。
第十二宾头卢颇罗堕尊者 “宾头卢” 三字译为 “不动”,“颇罗堕”三字译为 “利根”。尊者容貌清秀,白色的眉毛长过了膝头。据 《阿含经》 二十三说: “时王见尊者宾头卢,头发皓白,辟支佛体,头面礼足,长跪合掌……白尊者曰: 尊者见释尊耶? 三界所尊仰。时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视王而言: 我见于如来,于世无譬类。” 相传,有一位树提长者,曾以旃檀木雕成一个吃饭的钵,放在一根很高的长竿顶上,并对众呼说:“谁能以神通力取下,就给谁。” 尊者遂现神通,腾空取下。佛鉴于如此行动,故呵斥他。据杭廷顿氏说: 传说,他身怀绝技,能把托钵空飞在朝拜者的头上,因妄显神通,故为佛所摈斥。于是被敕不得入灭 (进入涅槃),留在人间受末世供养,使人间广种福田,凡设斋诚敬者,尊者必来冥应。在诸弟子中福田第一。他是释尊最初所选的四罗汉之一。关于他的传说与记载,在中、印经籍中特别多。例如,相传五代的时候,吴越王钱镠曾设千僧大斋,空首席之位,待尊者来供应 (供养),届时尊者果然来到。
第十三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译为黑光。尊者身容粗黑,面貌难看,是由于他宿世裸体在佛前燃灯之报。以裸体故,感身粗黑,以燃灯故,感全身光耀。尊者身黑有光,夜行不须点灯,人见皆惊骇。有一次夜乞食,曾惊吓过一位流产的孕妇,影响诸弟子数日乞不到食物,故佛定比丘夜间不许乞食。尊者为佛陀使者,善于化教,故在诸弟子中教化第一。
第十四摩诃劫宾那尊者 摩诃劫宾那,译为房宿,是星名,乃是二十八宿中第四星宿。他的父母祷此星而生,故名。尊者初出家时,途中遇雨,寄宿在陶家。佛陀知其善根成熟,化一比丘亦来求宿,是夜为之说法。遂依佛出家,得证道果。因于陶家寄宿而值佛入道,故云房宿。在诸弟子中知星宿第一。
第十五薄拘罗尊者 薄拘罗,译为善容。颜貌严肃端正,是因布施得之,在过去世,曾殷勤看护、挽救一病僧的生命。果报感得五不死。相传(一) 父母生他时现异相,为一肉团,以为是一怪物,是故置之熬盘,火煎不死,是一。(二) 复置釜中,汤煮不死,是二。(三) 复置水中,水淹不死,是三。(四) 复被大鱼所吞,鱼啖不死,是四。(五) 鱼被网捕,刀割不死,是五。又昔曾严持不杀戒,感九十劫长寿,现世享寿百六十岁,在诸弟子中寿命第一。
第十六阿楼驮尊者 又名阿那律陀,或名阿泥楼豆,译为无贫、无灭、如意。由于往昔一荒年,以稗饭施一辟支佛 (名披栗咤),果感九十一劫不受贫困,故曰无贫;由于此一福报不灭,故曰无灭; 又因他七生天上为王,七生人间为王,后生生世世所求如意,故曰如意。尊者为斛饭王的儿子,释尊的堂兄弟,仰慕佛陀崇高伟大人格,亦牺牲王位,从佛出家。尊者性好睡眠,每听佛陀说法,时常昏沉不省。佛欲警诫,故大声呵斥他: “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尊者被佛责斥以后,而发奋精进,经七昼夜,竟使双目失明。佛陀慈悲怜悯之,教他修习 “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不久遂得天眼通 (半头天眼),观大千世界如掌中阉摩罗东,在诸弟子中天眼第一。
《中国的罗汉》:
释尊留下四大罗汉住世弘法,看来可能是按东西南北各占一方考虑的。他们的任务相当繁重,有加人的必要。有的佛经中就开平方增加为十六人。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说: “尊者宾头卢、尊者罗怙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守护佛法。” 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唐代湛然《法华文句记》 引 《宝云经》,也出现了 “十六罗汉”,但只摘引出“宾头卢、罗云” 两位,所引经义内容且不见于今存两种梁代译本 《宝云经》。
芥子园临贯休所画十六罗汉
现存汉译经中有关十六罗汉最早的典据见于唐代玄奘大师所译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 (简称《法住记》),难提密多罗 (Nandimitra)意译为 “庆友”,据说他是佛灭后八百年时师子国 (即今斯里兰卡) 的名僧。他年辈较晚,虽成罗汉,却够不上 “声闻”。《法住记》 中所记的是“如是传闻”,而非 “如是我闻”。书中说,庆友在涅槃时将十六大阿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知大众,今将 《法记住》 十六罗汉名号照录如下:
第一位:宾度罗跋啰堕阇(pindola Bharadvaja),他的典型形象是头发皓白,有白色长眉。俗称 “长眉罗汉”。中国禅林食堂常常供他的像;
第二位: 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据《佛说阿罗汉具德经》说,他是“知一切善恶法之声闻”;
第三位: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ā Bhārādvāja);
第四位: 苏频陀 (Supinda);第五位: 诺矩罗 (Nakula) ;
第六位: 跋陀罗 (Bhadra),意译为 “贤者”,是佛的一名侍者。据《楞严经》,他主管洗浴之事,所以近世禅林浴室中常供他的像;
第七位; 迦理迦 (Karika),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八位: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意为“金刚子”;
第九位: 戍博迦 (Sapāka),有“贱民”、“男根断者” 之义,可见其出身不高,或为宦者;
第十位:半托迦(panthaka),与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乃是兄弟二人,据说他们的母亲是大富长者之女,与家奴私通,逃奔他国,久而有孕,临产归来,在途中生二子,大的叫半托迦,意为 “大路边生”,小的叫注荼半托迦,意为“小路边生”,兄聪明弟愚钝,但均出家成罗汉;
第十一位:罗怙罗(Kāhula),意译“覆障”、“执目”,他是释迦在俗时所生唯一的儿子,据说佛出家之夜,释迦在俗时的第二夫人耶输怀胎,六年后佛成道之夜月蚀时降生,故名,十五岁出家,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不毁禁戒,诵读不懈”,称为“密行第一”;
第 十 二 位: 那 伽 犀 那(Nāgasena),音译“龙军”,习称“那先比丘”,生于佛灭后,七岁出家,曾在舍竭国答国王弥兰陀之问,大阐佛法;
第十三位:因揭陀(Ingada);
第十四位:伐那娑斯(Vanavāsin);
第十五位:阿氏多(Ajita),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
中国佛教中佛和菩萨的形象到唐代都已基本定型,逐渐类型化。他们的衣饰也很特殊,与平常的世俗人等区别很大。罗汉的传说是大致从 《法住记》 流行后才开始普及的,罗汉穿的又是汉化了的僧衣,和一般的和尚没有什么区别,有关他们的生平资料也不多。这些,都给艺术家以驰骋想象的极大创造余地,使他们可以在现实的老幼胖瘦高矮俊丑等大量活生生的和尚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造出生动的多种罗汉形象来。可以说,罗汉一到中国,就异常生动活泼地显现在佛教徒、艺术家的心目中,丰富了中国绘画、雕塑的题材和内容。
《宣和画谱》 卷二载: 梁代著名画家张僧繇画过十六罗汉像。他的根据我们已无从考订。《法住记》 译出并流行后,画十六罗汉的名家甚多,唐代卢楞伽特别爱画这种题材。“诗佛” 王维,也画有此种图四十八幅。有关五代时画十六罗汉图的记载则更多。现知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塑在杭州烟霞洞,也是吴越王钱元瓘的妻弟吴延爽发愿所造。
[案] 佛经中初称释迦遣四大罗汉在人间传法,以后增至十六位。自唐以来,十六罗汉的名号、特点开始流传,但译法和解释都有出入,这里仅介绍几种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