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

2020-04-04 可可诗词网-民间神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太上老君 (明刻月旦堂《仙佛奇踪》)


        《后汉书·楚王英传》:
        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八年) 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
        (延熹九年) 祠黄、老于濯龙宫。
        《后汉书·襄楷传》:
        (楷于延熹中上书曰:)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后汉书·西域传》:
        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 后遂转盛。
        《后汉书·皇甫嵩传》:
        巨鹿张角自称 “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
        《三国志·张鲁传》 注引 《典略》:
        (灵帝) 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修法略与角同,祭酒主以 《老子》 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
        《隶释》 卷三东汉延熹八年陈相边韶《老子铭》:
        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老子为周守藏室史,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孔子以周灵王廿年生,到景王十年,年十有七,学礼于老聃。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升 [斗] 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化身,蝉蜕渡世。自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延熹八年八月甲子,皇上意在凌云,是以潜心黄轩,同符高宗,梦见老子,尊而祀之。
        《纬书集成·诗含神雾》:
        风后,皇帝师,又化为老子,以书授张良。
        《抱朴子·杂应》: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迭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此事出于仙经中也。
        《神仙传》卷一: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 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 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 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或云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一云守藏史; 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皆见于群书,不出神仙正经,未可据也。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三:
        葛稚川云: 洪以为,老子若是天之精神,当无世不出,俯尊就卑,委逸就劳,背清澄而入臭浊,弃天官而受人爵也。夫有天地,则有道术,道术之士,何时暂乏? 是以伏羲以来,至于三代,显名道术,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也。皆由晚学之徒,好奇尚异,苟欲推崇老子,故有此说。其实论之老子,盖得道之尤精者,非异类也。按 《史记》 云,老子之子名宗,事魏为将军,有功封于段。至宗之子注,注之子言,言之元孙瑕,仕于汉。瑕子解,为胶西王太傅,家于齐。
        《魏书·释老志》:
        道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嵋,教帝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诀,尹喜受道德之旨。好异者往往而尊事之。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守志嵩岳,精专不懈,以神瑞二年十月乙卯,忽遇大神,乘云驾龙,导从百灵,仙人玉女,左右侍卫,集止山顶,称太上老君,谓谦之曰:“授汝天师之经。”
        泰常八年十月戊戌,有牧土上师李谱文来临嵩岳,云: “老君之玄孙,昔居代郡桑乾,以汉武之世得道,为牧土宫主,领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最高者无极至尊。
        《真灵位业图》:
        第三中位: 太极金阙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
        太极左位: 老聃。
        第四中位: 太清太上老君 (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一引隋薛道衡《老君堂颂》:
        老君感星载诞,莫测受气之由,指树为姓,未详吹律之本。含灵在孕七十余年,生而白首,因以老子为号。爰自伏羲,至于周代,绵祀历代,见质变名,在文王、武王之时,居藏史、柱史之职,国朝屡易,容貌不改。
        《初学记》 卷二三:
        《高上老子内传》 曰: 太上老君姓李氏,其母曾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七十二岁,而生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
        《唐会要》卷五○:
        武德三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 “为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地。乾封元年三月二十日,追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至永昌元年,却称老君。至神龙元年二月四日,依旧号太上玄元皇帝。至天宝二年正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八载六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载二月七日,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帝。
        《集说诠真》:
        唐高祖信吉善行之言,借以夸扬宗系,认老子为祖,立庙祀之。高宗、玄宗继之,并尊号玄元皇帝、先圣宗师。
        宋儒范祖禹曰: 唐祖老子,由妖人之言,而谄谀者附会之。高祖启其源,高宗、玄宗扇其风,遂用方士之言,而跻之于上帝。卑天诬祖,悖道甚矣。(见 《通鉴纲目》)。
        《旧唐书·礼仪志》 四:
        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己丑,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并置崇玄学。其生徒令习 《道德经》 及 《庄子》、《列子》、《文子》 等。至闰四月,玄宗梦京师城南山趾有天尊之像,求得之于盩厔楼观之侧。(天宝元年二月) 诏: 玄元皇帝升入上圣。庄子号南华真人,文子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庚桑子号洞虚真人。改 《庄子》 为 《南华真经》,《文子》 为 《通玄真经》,《列子》 为 《冲虚真经》,《庚桑子》 为 《洞虚真经》。亳州真源县先天太后及玄元庙各置令一人。二年正月丙辰,加玄元皇帝尊号 “大圣祖” 三字。
        三载三月,两京及天下诸郡于开元观、开元寺,以金铜铸玄元等身天尊及佛各一躯。太清宫成,命工人于太白山采白石,为玄元圣容,又采白石为玄宗圣容,侍立于玄元之右。皆依王者衮冕之服,缯采珠玉为之。《玉泉子》:
        杜悰为小儿时,尝至昭应县,与群儿戏于野。忽有一道士独爱悰,以手摩挲曰: “郎君勤读书,勿与诸儿戏。” 指其观曰: “吾居此,颇能相访否?” 既去,悰即诣之,但见荒凉,他无所有,独一殿岿然存焉,内有老君像。初道士半面紫黑色,至是详观其像,颇类向者所见之道士,乃半面为漏雨所淋故也。
        《云仙杂记》 卷一○ “老子仆徐甲”条:
        老子西度关,关令尹喜知其非常人,从之问道。老子大惊,舌聃然,故号老聃。老子耳有三漏,手握十文。其仆徐甲约日直百钱,自随二百年,计欠七百二十万钱。甲诣关令索所欠。令问老子,对曰: “甲久应死,吾以太玄清生符救之,得至今日。”使甲张口向地,符出,丹书文字如新,甲立成一聚枯骨。令知老子神异,叩头请命。复以符投骨上,甲乃复生。
        《录异记》卷五 “异龟” 条:唐高祖武德三年,老君见于羊角山,秦王令吉善行入奏。善行告老君云:“入京甚难,无物为验。” 老君曰:“汝到京日,有献石似龟者,可为验矣。” 既至朝门,果有邵州献石似龟,下有六字,文曰: “天下安千万日。”
        


        

太上老君与其仆徐甲(日本刻本 《列仙图赞》)


        《涌幢小品》 卷二九:
        道家称老子化身名号尤众,参会众说而备录于后: 老子初三皇时化身号万法天师,中三皇时化身号盘古先生,亦曰有古大先生,后天皇伏羲时化身号郁华子,地皇神农时化身号大成子,人皇轩辕时化身号广成子,少昊时化身号随应子,颛帝时号赤精子,帝喾时号录图子,尧帝时号务成子,帝舜时号尹寿子,夏禹时号真行子,商汤时号锡则子,文王时号燮邑子,武王时号育成子,成王时号经成子,周王时号郭叔子,汉时号河上公。右见 《真仙通鉴》 及 《道经》。一云: 老子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录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一云守藏史; 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右杂见 《太平广记》、《抱朴子》 等,与前说稍不同。又 《造天地经》 云:摩诃伽叶,往为老子。《清静法行经》亦云: 老子名耳,字伯阳; 一名雅,字伯宗; 一名志,字伯光; 一名石,字孟公; 一名重,字子文; 一名定,字元阳; 一名元,字伯始; 一名显,字元生; 一名德,字伯文。(《玄妙篇》云: 初生时名玄录。) 周武王时为守藏史,迁柱下史。至第五帝昭王二十三年,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后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会尹喜,同度流沙胡域。至穆王时,复还中夏。第十四帝平王时,复出关,开化苏邻诸国,复还中夏。二十七帝敬王十七年戊戌,孔子问道于老君,乃有犹龙之叹。第三十五帝烈王二年丁未,过秦,秦献公问以历数,遂出散关。至显王八年庚申东迁,至第三十八帝赧王九年乙卯,复出散关,飞升昆仑。据此,则过函关与出散关自是二事。老、尹喜传悉同。盖过函关乃传道尹喜,出散关乃化服胡王。过函关者仅一,而出散关者三。然过函关见 《史记》,其说要为有据。出散关事,汉前群籍无载者,必后世道流增益之,以求胜释门耳。世多混二事为一,诗家尤易混淆,故详录之,以备参考。老君母玄妙至女,亦尹氏。《化胡经》称老子投净妙夫人体为释迦,则玄妙、净妙皆老子母也。
        《玉芝堂谈荟》卷一七 “李老君”条:
        《混元统圣经》: 混元一始万劫至于百成,百成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老子者,一名李耳,字伯阳,二名雅,字伯宗,三名忠,字伯光,四名石,字孟公,五名重,字子文,六名定,字元阳,七名元,字伯始,八名显,字元牛,九名德,字伯文。在天皇时为通玄天师,地皇时为有古先生,人皇时为盘古先生,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大成子,祝融时为广成子,帝喾时为录图子,帝尧时为务成子,帝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商汤时为锡则子,西伯时为燮邑子,武王时为育成子,成王时为经成子,康王时为郭叔子。在天以玉晨大道君为师,在人间以常枞为师。生于周定王三年九月十四日,以敬王元年八十五岁西入胡。陈心叔 《名疑》 曰: 李聃,姓李,名耳,字聃,一作眈,《吕览》 老眈贵柔是也。一作儋,《左传》 太史儋是也。《史记》云: 老子名耳,字伯阳,以其耳漫无轮,号曰聃。《集真录》 云: 老子始生,母名之曰玄禄,字伯阳。《列仙传》 云: 老子谥聃。《吕氏春秋》: 舜染于许由、伯阳。注云: 伯阳,老子也。恐误,盖舜时伯阳别是一人。王安石 《许氏年谱》: 伯阳,神农之后,佐尧、舜有功,赐姓姜。则非老子明矣。又老子本皋陶之裔,世为理官,以理为姓,纣时有理微是也。古文理、李通用。《路史》: 理微事纣,抱道不合而死。其妻契利氏逃难伊侯之墟,命其子利贞姓李姓,老子十二世祖也。利贞子仲师,《左传类解》 “晋里克” 注云: 商末理微孙仲师,避难改姓里氏。是李、理、里三姓同祖矣。《姓谱》、《北史》、新、旧 《唐书》 等,有谓老子生于李下而得姓,有谓因乱食苦李而得姓,有谓因饥食木子而得姓,有谓老子母李氏女,因母得姓,有谓老子生于李氏家,因姓李,均妄。老聃父名乾,字元杲,一作元果。《旧唐书》 又云: 聃父名敬。《前凉录》 索诿云: 元杲年七十二无妻,与邻人益寿氏野合,孕十年而生老子。故世传老子母为益寿氏。《路史》: 元杲娶洪氏,名婴敷,感飞星,孕十有二年,坼左腹而生老子。邑于苦之濑乡,濑即莱也,故又曰老莱子。以三十六法治心理性,历流沙八十余土,化胡成佛,寿四百有四十岁。《南唐书·世谱》: 元杲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老子。或云杲娶腾氏女元妙。《内篇》 云:老子母无婿。妄。《酉阳杂俎》: 老君母名玄妙玉女,天降玄黄,气如弹丸,入口而孕,凝神琼胎宫三千七百年,赤明开运,岁在甲子,诞于扶刀,盖天西那王国,郁寥山丹玄之阿。
        《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
        太上老君有二说。《旧唐书·经籍志·丙部》 有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圣经十卷。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则太上老君即老子也。《隋书·经籍志》 曰: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 、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转共承授。据此,则太上老君又非即老子矣。
        《集说诠真》: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梦老子告以像在盩厔,遣使求得之。天宝元年,因田同秀告以老子言灵符在尹喜故宅,亦遣使求得之。《纲目》 眉批曰: 玄宗托梦以诳人,求像得像,求符得符,明是使者附会。斯言信不诬也。(见 《通鉴纲目》)
        宋儒范祖禹曰: 人之有梦,盖其心之动也。玄宗怠于庶政,志求神仙,惑方士之言,自以老子为其祖,感而见于梦,亦其诚之形也。自是迂怪日闻,谄谀成俗,奸宄得志,而天下之理乱矣。人君心术,可不慎哉!(见 《通鉴纲目》)
        《纲目发明》 曰: 玄宗诞谩荒忽,即梦老君之像,遣使求之,正使无有,则使者亦必附会来上。此固无可疑者。(见 《通鉴纲目》)
        《通鉴纲目》 曰: 唐玄宗天宝元年正月,以田同秀之告,得灵符于尹喜故宅,二月以田同秀为朝散大夫。时人皆疑宝符同秀所为也。间一岁,清河 (山东东昌府恩县) 人崔以清复言见老君,云藏符在武城 (山东临清州武城县) 紫薇山,敕使往掘,亦得之。东京留守王倕知其诈,按问,果首服。奏之,上亦不深罪也。《纲目》眉批曰: 紫薇山之藏符既伪,尹喜宅之灵符岂得独真? 特未经按问耳。
        宋儒范祖禹曰: 玄宗崇老喜仙,故其大臣谀,小臣欺。盖度其可为而为之也。不唯信而惑之,又赏以劝之(升田同秀为朝散大夫),则小人孰不欲为奸罔哉! (见 《通鉴纲目》)
        《酉阳杂俎·前集》 卷二:
        老君母曰玄妙玉女,天降玄黄气如弹丸,入口而孕,凝神琼胎宫三千七百年,赤明开运,岁在甲子,诞于扶刀,盖天西那王国,郁寥山丹玄之阿。又曰: 老君在胎八十一年,剖左腋而生,生而白首。又曰: 青帝劫末,元气改运,托形于洪氏之胞。又曰: 李母,本元君也。日精人口,吞而为孕,三色气绕身,五行兽卫形,如此七十二年而生陈国苦县赖乡涡水之阳九井西李下。具三十六号,七十二名,又有九名,又千二百,老君又曰九大 (一作天) 皇洞真第一君、大千法王、九灵老子、太上真人、天老玄中法师、上清太极真人、上景君等号。形长九尺,或曰二丈九尺。耳三门,又耳附连环,又耳无轮廓。眉如北斗,色绿,中有紫毛,长五寸。目方瞳,绿筋贯之,有紫光。鼻双柱,口方,齿数六八。颐若方丘,颊如横垄,龙颜金容,额三理,腹三志,顶三约,把十蹈五,身绿毛白血,顶有紫气。
        《酉阳杂俎·前集》 卷二:
        老君西越流沙,历八十一国。乌弋、身毒为浮屠,化被三千国。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三:
        《云笈七签》: 太上老君者,混元皇帝也。乃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盖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绪,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故称大道焉。夫道者,自然之极尊也。三气又化生元妙玉女,玉女生后八十一万亿八十一万岁,三气混沌,凝结变化,五色元黄,大如弹丸,入元妙口中。元妙因吞之,八十一年,乃从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号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故曰: “吾生于无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长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浮游幽虚,出入杳冥,观混沌之未判,视清浊之未分。步宇宙之旷野,历品物之族群。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事物纪原》卷二:
        《宋朝会要》 曰: 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十一日制: 谨奉上真元皇帝圣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真宗实录》 云: 六年七月庚午制也。《纪年通载》 云: 大中祥符七年正月戊申奉上太上老君尊号册宝也。
        《集说诠真》: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祀老子于太清宫,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初,祥符六年,帝将祀老子太清宫,龙图阁待制孙奭上疏谏曰:“陛下每事慕效唐明皇,岂以为令德之主耶? 明皇祸败之迹,有足为深戒者。非独臣能知之,近臣皆知之。而不言者,此怀奸以事陛下也。臣愿陛下早自觉悟,则天下幸甚!” 乃真宗以享老子非明皇始,作 《解疑论》 以示群臣。孙奭又上疏曰: “明皇时,田同秀等为灵符,而未加显戮。明皇自谓德实动天,神必福我。一旦变起(史载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陷京都长安,杀戮无度),老君讵肯御兵? 宝符安能排难耶?” (见 《弘简录》、《孙奭传》)
        《路史》 曰: 少昊金天氏 (黄帝之子)之后裔,有李氏,名乾,字元杲,为周上御史 (注: 元杲,老子之父。《玄妙内篇》 云: 老子母无婿,故范祖禹曰: 老子父,书传无见。非也) 取洪氏,曰婴敷,感飞星而震 (震犹娠也)。十有二年,副 (音逼,裂也) 左而生儋,曰玄禄 (注: 《集真录》: 老子始生,母名之曰玄禄) 是为伯阳。甫生而能语,黄面皓首,故谓老子。耳有参漏,故名耳,而字儋 (注: 即周太史儋,世以为二人,不知儋与聃同)。干籍九尺,方童 (瞳通) 长眉,鼻双柱,齿六八 (注: 《仙传》 云: 生而能语,九日长九尺。大抵传记老子事至多难稽云。六八,谓四十八。按 《老子内传》 齿有四十八。) 邑于苦之赖,赖乃莱也,故又曰老莱子 (注: 世以老莱子别一人,亦非。《列女传》 云: 莱子逃世,耕蒙山之阳,楚王求之。按 《高士传》,孔子至楚,见老莱子,时已二百余岁,斑衣戏母侧,所问答皆礼事。知非二人。孔子学礼时,年十七,当周景王之十年,老子时二百五十余岁,盖弃仕矣)。以三十六法治心理性,究忠尽孝。桓、庄世 (周桓王、庄王) 柱下史,简、灵世 (周简王、灵王) 守藏史 (注: 一云平王时为太史,著 《道德经》),孔子尝学礼焉。儋入秦,西历流沙八十余土,化暨三千九万品戒,化胡成佛。寿四百有四十。儋生宗,邑段干,世济其德云云 (见 《路史后纪》)。
        又曰: 或云老子生于李下,而以为姓,或云因乱食苦李而得姓,或又以为饥饵木子而姓之,均为妄诞。暨葛孝先直谓老子之母李氏女也,故老子因母以为姓。迨其孙洪,传诸神仙,因谓老子生于李家,犹为李姓,非也。(见 《路史发挥》)
        按: 《史记·老子传》 本无不经之语。《路史》 所记,虽间涉不经,然其注即解之曰: 大抵传记老子事,颇多难稽云。至老莱子、周太史儋是否即老子一人,《史记》 疑而不决,《路史》 乃直谓一人。或曰 《史记》 系汉太史司马迁所撰,而 《路史》 纂由宋儒罗长源,史迁去周未远,所记宜为近是。余则未遑核考,盖均无关此篇本意也。唯按 《路史》,老子之父姓李名乾,字元杲,为周御史,娶洪氏,生聃,则老子非生于商代,非无父而孕,非妊于玉女,非从母姓,亦非指李树为姓,实系周时李氏子,官守藏吏,人也,非神也。又按 《史记》 所载,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亦不过一正直无私之人。其曰莫知所终,犹云死于何时何地无可稽考,并未称其成仙化佛。是称老子为隐君子则可,称为道气化形之帝师则不可,称为玄元皇帝等号更不可,奉为主宰祸福,统理群生,尤万万不可。
        《列仙全传》卷一:
        老子者,太上老君也。《混元图》云: 初三皇时,化身号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为盘古先生。伏羲时,为郁华子。女娲氏时,为郁密子。神农时,为太成子。轩辕时,为广成子。少皞时,为随应子。颛帝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录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禹时,为真行子。汤时,为锡则子。老君虽累世化身,而未有诞生之迹。迨商阳甲时,分神化气,始寄胎玄妙玉女,八十一年,暨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降诞于楚之苦县濑乡曲仁里。从母左腋而生于李树下,指树曰: “此吾姓也。” 生时白首,面黄白色,额有三牛达理,日月角悬,长耳矩目,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美须广颡,疏齿方口,足蹈三五,手把十文。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曰老子,又号曰老聃。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武王时迁为柱下史,成王时仍为柱下史。乃游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化导其国。康王时,还归于周,复为柱下史。昭王时,去官归亳隐焉。后复欲开化西域,乃以昭王二十三年,驾青牛车,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知之,求得其道。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会尹喜同度流沙胡域。至穆王时,复还中夏。平王时,复出关开化苏邻诸国,复还中国。敬王十七年,孔子问道于老聃,退而有犹龙之叹。烈王三年,过秦,秦献公问以历数,遂出散关。赧王九年,复出散关,飞升昆仑。秦时降峡河之滨,号河上公,授道安期生。汉文帝时,号广成子。文帝好老子之旨,遣使诏问之,公曰: “道尊德贵,非可遥问。” 帝即命驾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一也。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屈,何乃高乎? 朕足使贫贱富贵。” 须臾,公乃拊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中,如云之升,去地百余丈,而止于玄虚。良久,俯而答曰: “今上不至天,中不类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 陛下焉能令富贵贫贱乎?” 帝乃悟,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礼谢。授帝 《道》《德》 二经。成帝时,降曲阳泉,授于吉 《太平真经》。章帝时,授于吉一百八十大戒。安帝时,降授刘图《罪福新科》。顺帝时,降授天师三洞经箓。桓帝时,降天台,授葛孝先《上清》、《灵宝》、《大洞》 诸经。魏明帝时,降嵩山,授天师寇谦之新科符箓。唐高祖时,降羊角山,语吉善行唐公受命符。玄宗天宝初,降丹凤门,帝亲享之兴庆宫,随又降语田同秀以函谷所藏金匮灵符,又降语王元翼妙真符。宋政和二年,降华阳洞天,授梁先生加句 《天童护命经》。盖无世不出,先尘劫而行化,后无极而常存,隐显莫测,变化无穷,普度天人,良不可以具述者矣。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
        愚老生于天皇氏之初,颇知天然之理,乃呼我为万法天师。至地皇时,又谓曰玄中法师,始得此牛(按:青牛) 偕修深山。人皇氏中,号为坚固先生,自号曰洪崖。
        《历代神仙通鉴》卷四:
        (洪崖) 先生,今号锡则子。
        《历代神仙通鉴》卷四:
        锡则虽累世显化,而未有诞生之迹,将欲和光同尘,以立世教。迨商南庚五祀庚申,自太清仙境,分神化气,始寄胎于玄妙玉女腹中。玉女时年八十而无婿,执身如玉,贞静自守,忽受气于天,怀胎八十一年,不觉其久。至武丁三十四祀庚辰,二月十五日,玉女梦见天开数丈 ,有众真捧日而出,对日凝想良久,日精渐小,从天坠下,化为流星,如五色珠,飞至口边,因捧而吞之,忽从左胁下诞生一子。初降即行九步,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天下,惟道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众生,位登太极无上神仙。” 复趺坐李树下,指树曰: “以此为吾姓。” 所生之地,在苦县之濑乡曲仁里。玉女视之,鹤发龙颜,顶有日光,身滋白血,面凝金色。生甫九曰,身有九变,皆天冠天衣,自然被体。至六龄,自谓耳大,取名重耳,字伯阳。人以其生而白首,号之曰老子。(以其耳曼无轮,化后谥为聃,故又称老聃。)
        《历代神仙通鉴》卷五:
        (老子行西域,至竺乾舍卫国,因摩耶夫人昼寝) 从兜率天降神,乘日精投入摩耶口中,剖右胁出,夫人不少伤害。坠地便周行七步,目顾四方,分手指天地,作大狮子吼声,曰: “两大之间,独我为尊。” 颊如狮子,皮不受水,手足皆钩锁,毛悉向上生,名曰悉达多。闻东土有金蝉子,号曰燃灯,得安定之道,乃不辞劳苦,三年始至中夏。时 (周) 穆王己卯二十一年也。访至嵩山,云在泰岱东梁山,寻见燃灯,与讲道十三日,语下彻悟,已得真道,遂归西方兴教,自号释迦牟尼。常住耆阇崛灵鹫山雷音寺中,称名号曰佛。
        [案] 太上老君,即老子,历史上实有其人。《史记·老子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但司马迁当时对老子的身份、事迹已不太清楚,所以又说: “或曰: 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又以为周太史儋或 “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则西汉初年老子已成为 “神龙见首不见尾” 的传奇人物了。相传他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东汉时,一些方士以道家的黄老学说为基础,吸收民间流行的传统鬼神观念和迷信方术,创立了道教。他们奉老子为祖师,以 《老子》 五千文为经典。这种宗教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至东汉末年,又得到皇帝的提倡,影响日渐扩大。他们发挥夸大了 《史记》 中的一些神奇传说,认为老子不是凡人,而是 “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化身,蝉蜕渡世,至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见 《老子铭》) 的神仙。晋人葛洪称之为老君 (见 《抱朴子》),据他说,当时人们 “或云老子先天地生; 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 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或云其母无夫,指李树为姓; 并说老子自上古三皇经历代至战国,以各种名号出现于世上 (见 《神仙传》)。不过葛洪自己也以为,这些离奇说法 “未可据也”。但随着道教的发展,对老子的神化日益加剧,《神仙传》 以为 “未可据” 的种种说法,被道教全盘吸收并加以丰富,认为老子与元始天尊一样,乃是生成宇宙之本源。北魏时,始出现太上老君的称呼 (见 《魏书·释老志》),以后这便成为道教对老子正式的尊称。但梁陶弘景所撰 《真灵位业图》,以元始天尊为众神之首,称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位居第四阶,第三阶却有 “太极金阙帝君姓李” 及“老聃”,则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已颇含糊不清了。至唐初,高祖李渊以老子与己同姓,遂崇奉太上老君,于是历代唐皇累加尊号,甚至于全国各地立庙祭祀,老君之尊崇,至此极盛。然自三清说出,老君降为三位天尊之末位,虽然宋真宗时尚尊为混元皇帝,但在道教中名位不敌元始天尊,在民间威望影响又不及玉皇上帝。明代小说如 《西游记》 等,皆以老君为玉皇臣属,且大为孙行者戏弄。另外,道教又有老子化胡一说,始见于《后汉书·襄楷传》: “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实因东汉时佛教尚未盛行,世人常以为亦道术之一流,故有此说。以后道教徒为对抗佛教,故意张大其说,杜撰 《老子化胡经》,《历代神仙通鉴》 至谓老子分神化气于西土,生为如来佛释迦牟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