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王
《续文献通考·群庙》一:
(元) 成宗贞元初,命郡国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以医师主之。
王圻曰: 内有三皇并历代名医像,刻针灸经于石,其碑之题篆则宋
仁宗御书,元世祖至元间自汴移此。吴澄《宜黄县三皇庙记》曰: 医有学,学有庙,庙以祀三皇,肇自皇天,前此未有也。
(明洪武四年) 帝以天下郡邑通祀三皇为渎礼,(令) 天下郡县毋得亵祀,止命有司祭于陵所。
至永乐间别建三皇庙,十医从祀,以医官主之,以为万世医药之祖,遂与历代帝王并祀不废矣。
《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上:
顺治元年定祭先医之神之礼 (即祀三皇)。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九:
(明) 世宗嘉靖十五年,帝作圣济殿奉安先医之神,岁时致祭。
《铸鼎余闻》卷四:
国朝王峻 《苏州府志》 云: 医王庙,旧称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康熙二十八年,并祀夏禹。三十年,知府卢腾龙请以岐伯、伯高、鬼臾区、少俞、少师、雷公配。
[案] 伏羲、神农、黄帝,皆古代传说中的圣王,或说即远古几位部落联盟的伟大首领。他们很早就已神化。近代民间则祀为医王。此俗自元代始。相传神农尝百草,知药性,黄帝著医书,则似亦有所本矣。亦有祀为药王者,见该条。
(元) 成宗贞元初,命郡国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以医师主之。
王圻曰: 内有三皇并历代名医像,刻针灸经于石,其碑之题篆则宋
仁宗御书,元世祖至元间自汴移此。吴澄《宜黄县三皇庙记》曰: 医有学,学有庙,庙以祀三皇,肇自皇天,前此未有也。
(明洪武四年) 帝以天下郡邑通祀三皇为渎礼,(令) 天下郡县毋得亵祀,止命有司祭于陵所。
至永乐间别建三皇庙,十医从祀,以医官主之,以为万世医药之祖,遂与历代帝王并祀不废矣。
《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上:
顺治元年定祭先医之神之礼 (即祀三皇)。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九:
(明) 世宗嘉靖十五年,帝作圣济殿奉安先医之神,岁时致祭。
《铸鼎余闻》卷四:
国朝王峻 《苏州府志》 云: 医王庙,旧称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康熙二十八年,并祀夏禹。三十年,知府卢腾龙请以岐伯、伯高、鬼臾区、少俞、少师、雷公配。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这里的女娲是男相。
(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壁画)
[案] 伏羲、神农、黄帝,皆古代传说中的圣王,或说即远古几位部落联盟的伟大首领。他们很早就已神化。近代民间则祀为医王。此俗自元代始。相传神农尝百草,知药性,黄帝著医书,则似亦有所本矣。亦有祀为药王者,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