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八腔皆佳音:福建传统音乐述要

2023-04-06 可可诗词网-音乐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福建,简称闽。周时称东越。秦置闽中郡。汉初划为闽越国疆土,闽越国废后属会稽郡。三国时属吴,置建安郡。晋代分为晋安、建安两郡。南朝分晋安、建安、南安三郡。隋废三郡置泉州。唐初为建州,公元733年取福州、建州(今建瓯)各一字,置福建经略史,是为福建命名之始。五代时先后为闽、殷、南唐、吴越各国所割据。宋置福建路,辖福、建、泉、南剑、漳、汀六州和邵武、兴化两军。南宋时设一府、五州、二军,称为“八闽”。公元1280年置福建行中书省。公元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成立福建省,为福建正式建省的开始,辖福州、建宁、泉州、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八路。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明时,省下之路改为府。清代先后增设福宁、龙岩和永春州,公元1683至1885年曾设台湾府,共九府二州。现在,全省有六个地级市、三个地区、六十三县。全省面积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三千万(1992年)。有汉、畲、回、满、高山等民族,其中,畲、回、满、高山等民族约三十万人。华侨约八百万人,是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
        福建方言,可分为闽方言、客家方言两大类。其中,闽方言又可分为五个区:闽东区(以福州为代表)、莆仙区(以莆田为代表)、闽南区(以厦门为代表)、闽中区(以永安为代表)、闽北区(以建瓯为代表)。各地区内,又按语言的近似程度分成不同的土语群。客家方言也可分为闽西客家话和闽北客家话。地方语言虽不是决定传统音乐特点的惟一因素,但是,多种方言类别、区域的形成,却又同一定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群众共同的生活习惯、文化素质相关联,因此,必然给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多种音乐文化区的形成带来重要的影响。
        福建传统音乐按其音乐特点大致可分为八个音乐文化区:闽东、莆仙、闽南、闽中、闽北、闽西北、闽西、闽东畲族。
        闽东区
        从地理位置看,包括南平以下闽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及其北面山区。有福州、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古田、屏南、连江、罗源、宁德、福安、周宁、寿宁、霞浦、福鼎等十七个县市。南片为闽江干流及古田溪、尤溪、梅溪等三条支流所贯穿。除闽江出海口有小块三角洲平原外,余为鹫峰山脉横亘的丘陵地带。北岸靠山面海,太姥山脉突出其间,山多水少,形成闽东腹地。
        闽东音乐文化区除大量的民歌之外,尚有闽剧、十番、评话、很唱、词明戏、北路戏、莲花落等。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闽剧。闽剧是由地方小戏平讲、江湖、儒林,吸收啰啰(徽班、京戏)的养分而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其唱唱腔包括逗腔、江湖、飏歌、小调等类别,在伴奏曲牌中吸收了本地的十番和其他民间器乐曲牌,并已逐渐熔于一炉。
        闽南区
        包括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和它们所属各县。地处福建东南。西北以戴云山、博平山与闽西相连。东南滨海,拥有本省最长的海岸线和大小岛屿。全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民主要以农、渔为业,靠江河、海路,内部交通十分密切。区内人多地少。昔时,为糊口谋生,不少闽南人民远涉重洋,侨居海外。留居本土者,在改造荒山、海洋的同时,也为保卫祖国、抵御外族侵略建立了功勋。明末清初,跨海东征,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手中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郑成功,就是本区南安石井人。
        闽南音乐文化区按其音乐风格的差异,又可分为泉州、漳州两片。
        泉州作为闽南和福建省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自汉至三国是中原移民的尾间。隋唐之后就成为全国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中心之一。北宋时是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元初被誉为“世界第一港”。自中唐安史之乱到唐末,以及宋室南迁在泉州设立“南外宗正司”,伎乐大曲传入、流播和地方化,在此地形成南曲。本地的梨园戏与宋元南戏有着密切的联系。南曲与梨园戏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同时又给其他乐种、戏曲的音乐(如高甲戏、打城戏、傀儡戏、十音、笼吹、鼓吹等)以深刻的影响。因此,泉州片应以南曲和梨园戏音乐为代表。其风格古朴、优雅。
        漳州的兴起,稍后于泉州。公元669年,唐代朝廷派陈政带兵来到漳州地区,随军而来的北方人民在此落户,和当地居民一起垦荒生产,开发漳江流域。686年以后,设漳州,元代置漳州路,明、清改为漳州府,作为闽南的另一政治经济中心。漳州的地位次于泉州,其传统音乐受泉州的影响,发源于泉州的南曲和梨园戏,一直流行于该地区。漳州地区的传统音乐有锦歌、芗剧等。锦歌根植于民歌,具有纯朴、淳厚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锦歌传到台湾之后,与采茶、车鼓等民间艺术形式相融合,发展为歌仔戏,又传回本地,成为芗剧。芗剧音乐与锦歌有着血缘关系,但又另具清新隽永的特点。
        莆仙区
        在闽东与闽南之间,有一片由木兰山和木兰溪构成的鱼米之乡,这就是莆田、仙游两县。其西部是沿永春、德化东行的戴云山余脉,东部是围绕兴化湾的海滨。境内木兰溪水蜿蜒其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庶。从历史上看,莆仙地区的开发相当早。七世纪时就已设两县,宋代拥有三万户人家,先属泉州府统辖,至公元979年设立兴化军,明清两代又改兴化府。
        莆仙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语言——莆仙话,创造了莆仙山歌、梆鼓咚、十音、八乐、大鼓吹、莆仙戏、九莲灯、九莲唱等地方性音乐艺术形式。其中,莆仙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据戏曲史家的考证,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有着密切的关系,保留着繁多的剧目,五十年代以来搜集整理的剧目就已达五千余出。经整理改编的《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在全国戏剧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唱腔曲牌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并继承着宋元戏曲音乐中犯调、集曲、套曲的结构形式。传统的“锣、鼓、吹”伴奏规制,与宋元戏曲“拍、鼓、笛”相似。其音乐风格质朴粗犷,并对当地其他传统音乐艺术形式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莆仙戏音乐堪称为本音乐文化区的代表性乐种。
        闽中区
        位于福建中心地带,为戴云山脉的西面和北端余脉,是一片自南而北呈倾斜状态的丘陵地。发源于永安分水岭的沙溪,似银蛇蜿蜒,贯穿其中,成为该区人民相互交往的主要通道。
        闽中地区自三国时代开始就有东吴人迁入。此后,闽北地区以建瓯为中心得以发展,闽中则以南平为起点,随沙溪上溯,人民散居沙县、三明、永安一带,内部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而自成体系。
        在音乐艺术方面,由于本地区开发较迟,变动较大,又处于闽北、闽西、闽东、闽南各区的包围之中,所以,情况较为复杂。它没有自己的地方戏曲。一些小剧种(如大腔戏、小腔戏等等)多从外地传入。闽剧在南平流行,京剧、越剧亦颇受欢迎,南词北调乃从江浙传入。惟有山歌,音调别具一格,另辟蹊径,可为本区的代表。
        闽北区
        闽北地区指的是旧属建宁府地,包括现在的建瓯、建阳、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等县市。从地理上看,这里是建溪及其源流分布的地区,境内是武夷山脉和仙霞岭组成的崇山峻岭。
        从东吴时代设立的建安郡,到唐代的建州,和以后的建宁府,闽北地区均属同一行政区划,这也促成了内部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在文化发展方面,又有其特殊的矛盾现象。一方面,由于闽北地区开发较早,封建文化在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宋代朱熹在这里创立的福建理学派派是全国理学的四大派之一;建阳麻沙刻板是古籍中的优秀版本。另一方面,由于这里的山区经济在封建制度下无法发展,人民生活贫困,所以,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一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山区经济文化的落后,政治的分散,加之地理上的山峦阻隔,形成了闽北地区传统音乐艺术的复杂性。在戏曲方面,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而多由外地传入。如:浦城的赣剧来自江西,建阳的越剧源于浙江,建瓯的京剧形成于北京。堪称本区道地的音乐艺术门类,应推山歌。当地人民常称“砍柴不离刀,上山不离歌”,可见山歌在山区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因此,伴随着人民群众丰富的生活,产生了驮柴歌、刀花山歌、锁歌、油茶谣等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山歌。此外,尚有建瓯一带的森林伐木号子,各地流行的民间小调,以及在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如游春戏、采茶戏等。
        闽西区
        包括旧属汀州府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连城等县。全区是由武夷山脉和博平山脉所构成的丘陵地。在山峰之间,夹流着大小不等的溪涧河道。北有沙溪的两条支流,南有汀江。源于中原的客家人自唐代由江西移入闽西以来,对本地区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客家话是当地人民的共同语言。客家山歌是客家传统音乐的代表,它集中地反映了闽西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感情朴实、语言生动的特点。此外,尚有十班、公麻吹、大乐、鼓吹、小调歌曲、竹板歌、采茶歌、汉剧、山歌戏等。
        龙岩、漳平两市,地处闽西客家的东邻,在历史上与闽南沿海一带关系密切,因此,至今当地方言尚未脱离闽南方言而独立。然而龙岩的经济又与闽西客家的山区经济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自1949年以来,龙岩成为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与闽西各县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因此,在音乐艺术形式上也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化之中。所以,龙岩、漳平在音乐文化区划方面,应该列入闽西区。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除山歌之外,就是汉剧(外江戏)以及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山歌戏。
        闽西北区
        包括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将乐、顺昌等县。境内自西而东横贯着闽江的三大源流之一富屯溪。居民多由江西东北部于宋元期间东迁而来。历史上,自宋代设立邵武军之后,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均属同一行政区。方言以邵武为代表点,兼蓄赣方言和客家话的影响。传统音乐以山歌为代表,其音调与江西东北部山歌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又另具更为深挚,含蓄的特点。除此之外,本区尚流行着劳动号子、小调、南词、鼓吹、三角戏,以及从江西传入的赣剧、采茶戏等。
        闽东畲族区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以福建居多。在福建,主要分布在闽东宁德地区的宁德、罗源、连江、霞浦、福安、福鼎、柘荣等县。
        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至迟在公元七世纪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他们傍山而居,开荒谋生,所开垦土地称为“畲田”,并由此得名“畲族”。但过去他们多半自称为“山宅人”、“山客”。
        畲族人民创造了自己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传统。唱山歌是他们最喜爱也是最普遍的一种群众性的音乐活动。他们人人善歌,个个爱唱,随处可歌。其曲调有罗连调、福宁调、霞浦调、福鼎调等。唱法有平讲、假声唱、放高音等。在宁德七都、八都、九都一带还有一种属于重唱性质的歌唱形式——双条落(双音)。因此,畲族山歌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畲族人民音乐艺术的代表。此外尚有风俗歌、祭祖歌、舞歌(包括龙头舞、猎捕舞、铃刀舞、婚礼舞)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