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城乡戏棚中的南腔北调
粤文化区内,各戏曲中的小剧种常常是继承着先民巫文化的余绪。它们之所以发展成小戏多是由于受到宋元俗文化的影响、推动与刺激而致,也是曲艺与戏曲形态在群众文娱生活中的地位与效益吸引了它们,而使之不断地产生蜕变。
粤区内的小戏有:花朝戏、鬼(贵)儿戏、大棚(木偶)戏、杖头傀儡戏、粤西白戏、雷剧、采茶戏、花鼓戏等等。它们在流布过程中不断地演化递变着,其中有些并非只属于粤文化区所独有的品种,而在他省、他区亦有同源的姊妹品种存在。现将具有粤文化区特色的三种小戏简介如下:
花朝戏 产生于紫金(古称永安),但其文化源头可能属于闽南的觋公道派。该道派来源于彰州一带,先传至梅州,有称为“安龙奉朝”的仪礼活动,后传至紫金,有所谓“神朝”的仪礼。上述两种仪礼中,都以“鸡歌”的演唱为主。紫金巫师叶春林在上述音乐基础上加以创制改编而形成花朝戏,流传于紫金、五华、河源、兴宁、海陆丰等地。
鬼(贵)儿戏 发源于怀集宁洞,在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演出,因兼有拜年功能,故改称贵儿戏以求其吉利。鬼儿本指面具舞,实为古代俚人傩舞的遗存。该戏流传范围狭窄,只在宁洞石灰岩谷地与相邻的封开连都的深底,因这两地在语言与风俗人情上都有其特殊之处。此戏并不外传别处。
粤西白戏 它在廉江安铺镇一带形成,以本地民歌糅合了咸水歌而成。先是受了吴川木偶戏的影响,用杖头木偶作道具,加以说唱表演,并以竹筒配击节奏,所以又称“竹筒戏”或“木鱼班”。以后艺人外出从广西、云南一带学回了桂剧、昆曲的音乐、表演和伴奏而逐渐形成“白戏”。
粤文化区内的大剧种有西秦戏、粤剧、汉剧,还有正字戏、白字戏和潮剧。中原戏曲在这里有两条基本的传播路线:一是由秦腔梆子与徽调以及弋阳腔、昆腔与汉剧、湘剧、祁剧而来,当它们与粤区地方音乐文化诸成分结合以后,就形成了粤剧;而同时流入者中,较能保持徽调皮黄面貌的是汉剧,较能保持秦梆子面貌的,是西秦戏。粤剧艺人称西秦艺人为“大师兄”,而西秦艺人则称西秦戏为“上路戏”,并称粤剧为“下路戏”。又粤剧声腔自称为梆黄系统而不称皮黄系统。可见粤剧与西秦戏两者之间血缘关系很强。广东汉剧与徽调(剧)关系十分密切,与同名的湖北汉剧反而不如与徽调接近。广东汉剧亦曾在粤文化区内的重要城镇,如广州、潮汕等一带流传,但最后退入梅州山区保存了下来。西秦戏则早于其他剧种在粤文化区内广泛流传。道光初年所刊刻的招子庸《粤讴》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珠儿珠女,雅善赵瑟,酒酣耳热,遂变秦声。”清人俞洵庆的《荷廊笔记》云:光绪初年的粤区本地班“专工乱弹、秦腔及角牴之戏”,并且“东阡西陌,应接不暇,伶人终岁巨舸中,以赴各乡之招,不得休息。惟三伏盛暑,始一停管弦”。当时,西秦或秦腔被看成是本地班,而后来粤区的徽调与汉湘江浙戏剧则被称为“外江班”。粤剧是以西秦为主要的传承来源,又经过了多方面地吸取养料,融会中外戏剧手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地方戏。它内部有“过山班”或称“草台班”与“省港大班”之分,前者较为传统,后者较为开放。省港大班占领着省、港、澳等大城市,而过山班流传于农村山乡与海外侨区,因海外侨民更爱看家乡戏剧的原来风貌。于是尚未粤化的西秦戏就逐步地退让,最后转入海丰一带滨海地区保存了下来。
粤区的东部与闽潮文化区的交接区海陆丰一带,则保存了古老的正字戏,与由正字戏所演化(主要为地方化)而成的白字戏。俗语皆称:“正字母生白字仔。”白字戏吸取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产生了“喛咿嗳调”,以取代南戏原有的拖腔“咿咿呀呀”与“啰嗹啰嗹”。据称,除了在语言上以潮州音取代了南戏的正音官话之外,尚多吸收了当地的“关戏童”与“扮涂戏”,以及畲族对歌与船歌舞(鲘船歌舞),还有“歌册”与“英歌”等等的音乐舞蹈文化成分在内。白字戏在潮州揭阳一带发展为潮剧,然而,它保留了许多宋元南戏的传统剧目与表演习惯。五十年代以前,潮剧的开台吉祥戏仍用正字音来演唱南曲,如“李世民净棚”、“八仙庆寿”、“跳加冠”、“仙姬送子”等;或用正字音来演唱昆曲,如“铜旗阵”、“过五关”等等。清末时,潮州戏有所谓“半夜反”,即上半夜演正音戏,下半夜演潮音戏,将娱乐性强的地方戏放在后半夜看。岭南地区各种民间的文娱节目多有此种传统习惯。可见,从南戏到正字戏到白字戏,又到潮剧,是另一条传播路线,它从温州经福建而来,这与西秦、徽调经山陕与江浙汉湘赣而来的传播路线不同。但在潮汕地区亦曾有潮剧与汉剧的并传并存的历史阶段,它们当时并行不悖。
粤剧 形成的中心地点,可说是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镇。这里过去历代是岭南最重要的商业与手工业、冶炼业中心,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清道光年间,由于山陕来粤经商的人增多,而所到之处建立了山陕会馆,与此同时,南下的秦腔剧团也大为增加。湖北籍艺人摊手五(张五)来粤传艺,将当时的京腔、昆腔与北派功夫传给当地艺人,也为粤剧的形成发展准备了基础。粤剧的传统曲目最早为“江湖十八本”,这是早期每个主要演员的开山戏。后来又有“最古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小江湖十八本”与“八大曲本”等等。粤剧的省港大班较多演改良新戏,并产生了像朱坎伯、千里驹、李雪芳、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桂名扬、廖红侠和红线女等名演员与他们的名唱腔,形成了各种新流派。而粤剧的过山班则在山乡与国外侨区流动演出,其剧目多为传统戏目。过山班的行当划分亦根据传统而来,原为十行,即: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后来,戏班中又具体改划分成:小武、武生、花旦、正旦、夫旦(贫妇类人物)、末、女丑、总生(又称“通台老倌”,临时可为各行当的演员补缺并专演皇帝)、大花面、二花面、六分、拉扯等等;或可简要划分为靶子角与衣箱角两大类,前者指武生、花面和六分,后者指旦、生、文角。省港大班则形成了“六柱制”的角色分工,它们是: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邦花旦、丑生、武生。但实际上只有四大行当:即文武生与小生合一,正印花旦与二邦花旦合一,再加上武生、丑生而已。粤剧的伴奏乐器组合向有硬弓与软弓之分。现代的硬弓有:二弦、短喉管、长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横箫(横笛)等,由高边大锣与之配合,其音色洪亮刚硬,多为传统剧目中的“排场”与斗争情景服务。现现代的软弓有:高胡或小提琴、二胡(南胡)、中胡、椰胡、大胡或大提琴、扬琴、琵琶、大小三弦、大小阮、长喉管、洞箫、萨克管等,由文锣鼓或苏锣鼓,或为中低音京锣鼓与之配合,其音色纤细柔和,清晰明亮,多为唱段或细腻的表演服务。现代粤剧的打击乐有: 卜鱼(板)、侧板、沙鼓、双皮鼓、大钹、文锣、高边锣、苏钹、苏锣、高音小锣(又称单打)、战鼓、大鼓等。而古老的粤剧伴奏组合颇为简略,只侧重应用打击乐器,如板、鼓、锣、钹等,又多采用高音吹管如唢呐之类来伴唱,其弦乐仅有二弦、三弦、月琴、竹提琴等。它总的音响效果多为高亢激越、急促凌厉,可胜任演员高亢嘹亮的声腔在野外草台上演出服务。古老粤剧向现代粤剧的变革,首先由辛亥革命时期将官话台词改为粤语台词(道白)开始。由于粤语声调低沉,闭口字和平声字多,而其阳平调较官话的平声调要低得多,并有尾腔下行的语调存在,因而引起了霸腔变为大喉、假嗓变为平喉,而子喉不变,并进一步又形成了腔词关系上的“向字求音”的现象。粤剧唱腔由梆子、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常常亦可插入昆腔与四平腔,但四平腔在粤剧中被称为“西皮”。此外,尚有“恋檀”腔,实指“乱弹”。过去的古老粤剧亦为一剧目只用一种声腔唱到底;后来就发展为在一个剧目中可以混腔演唱;再后,又插入了地方小曲如南音、木鱼、龙舟、粤讴与“板眼”的演唱(“板眼”乃是指一种用一板三眼的la—mi调式所演唱的诙谐曲调,它也以活泼的梆板节奏来作伴奏);以后又为了追求变化,往往才唱上一句、半句便马上就更换别的声腔;最后,发展到粤剧中可唱流行歌曲,可唱广东音乐,甚至唱上外国歌曲了。
通过粤剧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它是一个南北、古今、中外大融合的戏剧音乐文化产物,它也是一个由中原文化而逐步走向地方化,再商业化与现代化的文化现象。这正是由粤区的地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条件所决定的。
粤区内的小戏有:花朝戏、鬼(贵)儿戏、大棚(木偶)戏、杖头傀儡戏、粤西白戏、雷剧、采茶戏、花鼓戏等等。它们在流布过程中不断地演化递变着,其中有些并非只属于粤文化区所独有的品种,而在他省、他区亦有同源的姊妹品种存在。现将具有粤文化区特色的三种小戏简介如下:
花朝戏 产生于紫金(古称永安),但其文化源头可能属于闽南的觋公道派。该道派来源于彰州一带,先传至梅州,有称为“安龙奉朝”的仪礼活动,后传至紫金,有所谓“神朝”的仪礼。上述两种仪礼中,都以“鸡歌”的演唱为主。紫金巫师叶春林在上述音乐基础上加以创制改编而形成花朝戏,流传于紫金、五华、河源、兴宁、海陆丰等地。
鬼(贵)儿戏 发源于怀集宁洞,在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演出,因兼有拜年功能,故改称贵儿戏以求其吉利。鬼儿本指面具舞,实为古代俚人傩舞的遗存。该戏流传范围狭窄,只在宁洞石灰岩谷地与相邻的封开连都的深底,因这两地在语言与风俗人情上都有其特殊之处。此戏并不外传别处。
粤西白戏 它在廉江安铺镇一带形成,以本地民歌糅合了咸水歌而成。先是受了吴川木偶戏的影响,用杖头木偶作道具,加以说唱表演,并以竹筒配击节奏,所以又称“竹筒戏”或“木鱼班”。以后艺人外出从广西、云南一带学回了桂剧、昆曲的音乐、表演和伴奏而逐渐形成“白戏”。
粤文化区内的大剧种有西秦戏、粤剧、汉剧,还有正字戏、白字戏和潮剧。中原戏曲在这里有两条基本的传播路线:一是由秦腔梆子与徽调以及弋阳腔、昆腔与汉剧、湘剧、祁剧而来,当它们与粤区地方音乐文化诸成分结合以后,就形成了粤剧;而同时流入者中,较能保持徽调皮黄面貌的是汉剧,较能保持秦梆子面貌的,是西秦戏。粤剧艺人称西秦艺人为“大师兄”,而西秦艺人则称西秦戏为“上路戏”,并称粤剧为“下路戏”。又粤剧声腔自称为梆黄系统而不称皮黄系统。可见粤剧与西秦戏两者之间血缘关系很强。广东汉剧与徽调(剧)关系十分密切,与同名的湖北汉剧反而不如与徽调接近。广东汉剧亦曾在粤文化区内的重要城镇,如广州、潮汕等一带流传,但最后退入梅州山区保存了下来。西秦戏则早于其他剧种在粤文化区内广泛流传。道光初年所刊刻的招子庸《粤讴》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珠儿珠女,雅善赵瑟,酒酣耳热,遂变秦声。”清人俞洵庆的《荷廊笔记》云:光绪初年的粤区本地班“专工乱弹、秦腔及角牴之戏”,并且“东阡西陌,应接不暇,伶人终岁巨舸中,以赴各乡之招,不得休息。惟三伏盛暑,始一停管弦”。当时,西秦或秦腔被看成是本地班,而后来粤区的徽调与汉湘江浙戏剧则被称为“外江班”。粤剧是以西秦为主要的传承来源,又经过了多方面地吸取养料,融会中外戏剧手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地方戏。它内部有“过山班”或称“草台班”与“省港大班”之分,前者较为传统,后者较为开放。省港大班占领着省、港、澳等大城市,而过山班流传于农村山乡与海外侨区,因海外侨民更爱看家乡戏剧的原来风貌。于是尚未粤化的西秦戏就逐步地退让,最后转入海丰一带滨海地区保存了下来。
粤区的东部与闽潮文化区的交接区海陆丰一带,则保存了古老的正字戏,与由正字戏所演化(主要为地方化)而成的白字戏。俗语皆称:“正字母生白字仔。”白字戏吸取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产生了“喛咿嗳调”,以取代南戏原有的拖腔“咿咿呀呀”与“啰嗹啰嗹”。据称,除了在语言上以潮州音取代了南戏的正音官话之外,尚多吸收了当地的“关戏童”与“扮涂戏”,以及畲族对歌与船歌舞(鲘船歌舞),还有“歌册”与“英歌”等等的音乐舞蹈文化成分在内。白字戏在潮州揭阳一带发展为潮剧,然而,它保留了许多宋元南戏的传统剧目与表演习惯。五十年代以前,潮剧的开台吉祥戏仍用正字音来演唱南曲,如“李世民净棚”、“八仙庆寿”、“跳加冠”、“仙姬送子”等;或用正字音来演唱昆曲,如“铜旗阵”、“过五关”等等。清末时,潮州戏有所谓“半夜反”,即上半夜演正音戏,下半夜演潮音戏,将娱乐性强的地方戏放在后半夜看。岭南地区各种民间的文娱节目多有此种传统习惯。可见,从南戏到正字戏到白字戏,又到潮剧,是另一条传播路线,它从温州经福建而来,这与西秦、徽调经山陕与江浙汉湘赣而来的传播路线不同。但在潮汕地区亦曾有潮剧与汉剧的并传并存的历史阶段,它们当时并行不悖。
粤剧 形成的中心地点,可说是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镇。这里过去历代是岭南最重要的商业与手工业、冶炼业中心,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清道光年间,由于山陕来粤经商的人增多,而所到之处建立了山陕会馆,与此同时,南下的秦腔剧团也大为增加。湖北籍艺人摊手五(张五)来粤传艺,将当时的京腔、昆腔与北派功夫传给当地艺人,也为粤剧的形成发展准备了基础。粤剧的传统曲目最早为“江湖十八本”,这是早期每个主要演员的开山戏。后来又有“最古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小江湖十八本”与“八大曲本”等等。粤剧的省港大班较多演改良新戏,并产生了像朱坎伯、千里驹、李雪芳、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桂名扬、廖红侠和红线女等名演员与他们的名唱腔,形成了各种新流派。而粤剧的过山班则在山乡与国外侨区流动演出,其剧目多为传统戏目。过山班的行当划分亦根据传统而来,原为十行,即: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后来,戏班中又具体改划分成:小武、武生、花旦、正旦、夫旦(贫妇类人物)、末、女丑、总生(又称“通台老倌”,临时可为各行当的演员补缺并专演皇帝)、大花面、二花面、六分、拉扯等等;或可简要划分为靶子角与衣箱角两大类,前者指武生、花面和六分,后者指旦、生、文角。省港大班则形成了“六柱制”的角色分工,它们是: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邦花旦、丑生、武生。但实际上只有四大行当:即文武生与小生合一,正印花旦与二邦花旦合一,再加上武生、丑生而已。粤剧的伴奏乐器组合向有硬弓与软弓之分。现代的硬弓有:二弦、短喉管、长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横箫(横笛)等,由高边大锣与之配合,其音色洪亮刚硬,多为传统剧目中的“排场”与斗争情景服务。现现代的软弓有:高胡或小提琴、二胡(南胡)、中胡、椰胡、大胡或大提琴、扬琴、琵琶、大小三弦、大小阮、长喉管、洞箫、萨克管等,由文锣鼓或苏锣鼓,或为中低音京锣鼓与之配合,其音色纤细柔和,清晰明亮,多为唱段或细腻的表演服务。现代粤剧的打击乐有: 卜鱼(板)、侧板、沙鼓、双皮鼓、大钹、文锣、高边锣、苏钹、苏锣、高音小锣(又称单打)、战鼓、大鼓等。而古老的粤剧伴奏组合颇为简略,只侧重应用打击乐器,如板、鼓、锣、钹等,又多采用高音吹管如唢呐之类来伴唱,其弦乐仅有二弦、三弦、月琴、竹提琴等。它总的音响效果多为高亢激越、急促凌厉,可胜任演员高亢嘹亮的声腔在野外草台上演出服务。古老粤剧向现代粤剧的变革,首先由辛亥革命时期将官话台词改为粤语台词(道白)开始。由于粤语声调低沉,闭口字和平声字多,而其阳平调较官话的平声调要低得多,并有尾腔下行的语调存在,因而引起了霸腔变为大喉、假嗓变为平喉,而子喉不变,并进一步又形成了腔词关系上的“向字求音”的现象。粤剧唱腔由梆子、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常常亦可插入昆腔与四平腔,但四平腔在粤剧中被称为“西皮”。此外,尚有“恋檀”腔,实指“乱弹”。过去的古老粤剧亦为一剧目只用一种声腔唱到底;后来就发展为在一个剧目中可以混腔演唱;再后,又插入了地方小曲如南音、木鱼、龙舟、粤讴与“板眼”的演唱(“板眼”乃是指一种用一板三眼的la—mi调式所演唱的诙谐曲调,它也以活泼的梆板节奏来作伴奏);以后又为了追求变化,往往才唱上一句、半句便马上就更换别的声腔;最后,发展到粤剧中可唱流行歌曲,可唱广东音乐,甚至唱上外国歌曲了。
通过粤剧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它是一个南北、古今、中外大融合的戏剧音乐文化产物,它也是一个由中原文化而逐步走向地方化,再商业化与现代化的文化现象。这正是由粤区的地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条件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