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音

2019-05-28 可可诗词网-音乐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台湾光复以后,由大陆来台的音乐家中,萧而化与张锦鸿对后来台湾的理论作曲教育功不可没。他们两人都专任于师大音乐系,后来并兼任于其他音乐系科,是最早教授有系统而严格的西方古典浪漫派的作曲理论的教师。这种情况有些类似当年萧友梅与黄自早期在上海音专授课。
        现代音乐的运动,尽管在国际上自1900年代初期便开始,但在1960年以前的台湾,恐怕只有江文也的作品多少反映了新时代的音乐技法,可惜他人在日本或大陆,对台湾作曲界没有产生影响。
        许常惠自1954年到法国留学,1959年回岛,1960年在台北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那是现代音乐技法在台湾的首次展示,德彪西以后的西方新音乐语法终于进入台湾。此后数年,台湾新一代的作曲家逐渐产生,有的由省内培养出来,有的从海外留学归来,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现代音乐的运动。
        “制乐小集”成立于1961年,发起人为许常惠,顾献梁为顾问。它没有固定的会员,目的在鼓励本地新音乐的创作,是一个新作品发表会的名称。每一次发表会都由许常惠统筹,收集作品,邀请演奏家,定场地等,并由顾献梁做报道、讲解……,不久它便成为本地现代音乐的领导中心。
        “新乐初奏”成立于1961年,是跟“制乐小集”并进的推广现代音乐(不分海内外作品)的音乐会名称。它是由许常惠联合邓昌国、藤田梓、顾献梁、张继高、韩国鐄等人发起,专门介绍二十世纪代表性的新音乐作品。它给台湾的听众提供了认识国际性音乐潮流及推展新音乐的机会。
        “江浪乐集”成立于1963年,由许常惠之鼓励而产生的年轻作曲家的团体。成员包括:李如璋、陈振煌、陈茂萱、张邦彦、梁铭越、许博允及邱延亮等七人。1963年及1965年共举行了两次作品发表会。
        “五人乐会”成立于1965年,也是由许常惠之鼓励而组合的青年作曲家团体,成员共五人:刘五男,徐松荣、李奎然、王重义、卢俊政。他们自1965年至1967年,共举行了三次作品发表会。
        “向日葵乐会”成立于1968年,成员由国立艺专音乐科毕业之年轻作曲家组合,包括:陈懋良、马水龙、沈锦堂、游昌发、温隆信、赖德和等六人。自1968年至1974年,共举行了三次作品发表会。
        以上都是在台北兴起的作曲界的新潮流。这段时期,从1960年至1969年,受上述台北的现代音乐的蓬勃声势的影响,在台湾的其他城市也有不少年轻作曲家们的反应。例如:台中的赵永男、王重义、吴武昌、何美结、张已任、洪青、赖秋镜;彰化的王耀锟、施福珍、洪东海、蔡素华;基隆的运信道、王世鼎、吕锦明、颜朝生等,他们都在当地举行了作品发表会。
        在台湾的现代音乐运动中,1969年成立的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会,可以说是“制乐小集”之后最重要而具规模的作曲家团体,也可以说是一次大团结,因为它的成员由前述所有团体的作曲家集合而成的。从制乐小集之后八年,台湾的现代音乐总算有了基础,形成潮流了。于是作曲家们开始追求向国际上的发展,想到加入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于是在省内先成立了中国(台湾)现代音乐研究会(会长许常惠),预准作为未来国际现代音乐协会的分会。
        国际现代音乐协会是本世纪最具规模的国际性作曲家组织,它在成立的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确实在西方现代音乐的运动中发挥了领导性影响力。但是,后来中国(台湾)现代音乐研究会未加入该国际性组织,而只是在省内主办了一次现代音乐比赛与中日现代音乐交换发表会,也算是开始了海内外交流活动。
        1967年12月15日,许常惠在马尼拉的菲律宾大学音乐学院阿贝拉多纪念音乐厅,举行了一场个人作品发表会,并且会后认识了许多资深菲律宾作曲家。当时他们互相感到惊奇,因为互相间在地理上最邻近的地区,却是作曲上最不熟悉的同行音乐家。
        1971年9月21日,许常惠和马水龙、许博允、温隆信四人,应邀到东京,在岩波会馆举行了一场中日现代音乐交换发表会。会后认识比菲律宾更多的日本著名作曲家,但所感到的情形一样,互相对对方作曲界的情形几乎是隔膜的。
        都是亚洲人,无论在地理、历史、民族及文化上,都是比西方人接近的。然而,在每天的创作工作上,却只注意法国的普雷兹、德国的施托克豪森或美国的凯治的一举一动,而从不闻不问“邻近亚洲国家的作曲家同行在做些什么? 想些什么?”组织亚洲作曲家联盟的构想是由此出发的。于是,几个作曲家异口同声地呼吁:“联合志同道合的亚洲作曲家们,成立一个亚洲地区的国际性组织,让我们沟通思想、交流作品,注意西方音乐的潮流,但更关心我们亚洲人自己的音乐创作。”
        亚洲作曲家联盟是在台北发起的。由许常惠邀请了日本的入野义朗和锅岛吉朗,香港的林声翕及韩国的罗连荣,于1971年12月在台北召开了联盟的首次筹备会议,并拟定了联盟的未来的宗旨:
        (1)亚洲音乐文化必须现代化,引进国际性现代音乐技法与媒体,创作现代亚洲音乐。
        (2)亚洲传统音乐文化,不但要由现代亚洲音乐家继承,而且要将它发扬光大。
        (3)由前两项理由,亚洲作曲家必须以亚洲传统音乐为源泉,创新亚洲人的现代音乐。
        于是会议决定,要加强联系,互相认识和了解,观摩和鼓励,重建亚洲人的现代音乐文化。联盟终于1973年在香港成立,然后1974年在京都、1975年在马尼拉、1976年在台北、1978年在曼谷、1979年在汉城、1981年在香港、1983年在新加坡、1984年在惠灵顿、1985年在悉尼、1986年在台北,分别举行了大会。参加联盟的会员,从最初的四个国家和地区,增加为十四个国家和地区。毫无疑问,它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国际性作曲家团体,并且在亚洲各国引起音乐家们的热烈响应。
        亚洲作曲家联盟(台湾)是今天台湾地区最活跃的作曲家团体,它拥有一百多个作曲家会员,无论在创作或发表作品上,都成为台湾现代音乐的领导及推展中心。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