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的召唤

2023-12-19 可可诗词网-音乐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到八十年代初,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杨荫浏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出版。
        杨著《史稿》的问世是史学界、音乐学界的一件大事。它的学术价值受到国际音乐学界的一致赞誉。此外,刘东生、袁荃猷编撰的《中国音乐史图鉴》,辑录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图片近五百帧,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地概括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图景。
        1984年出版的《中国音乐书谱志》,收录1949年前中国古代和近现代音乐书目共五千余种,涉及图书馆三十七家,也是一部实用的目录学著作。
        在唐宋古谱解读方面,首开其端的是杨荫浏、阴法鲁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到了七十年代末,叶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曲谱》进行了新的译解尝试,并将译谱付诸演奏,化为实际音响。他的论文《敦煌曲谱研究》在1982年正式发表之后,在国内外激起反响,何昌林、赵晓生、陈应时、关也维等人针对叶栋译谱分别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译谱。此后,对其他古谱的译解尝试亦纷纷而起,如何昌林对唐传日本天平琵琶谱及五弦琵琶谱《秦王破阵乐》的译解尝试,陈应时对白石歌曲谱重新译解的尝试及其他学者对陈谱的不同见解,席臻贯关于敦煌舞谱的研究,等等。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在律学研究方面黄翔鹏于1977年对陕、甘、晋、豫部分音乐文物进行测音调查,完成论文《新石器和青铜时代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问题》(上),并于次年发表。此文以音乐文物的实际音响为依据,对历代律学史料中的错讹与空白之处进行校补,这一方法及由此获得的结论对当时的乐律学界影响甚大。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为乐律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机遇,产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此外,对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律制研究,对潮州音乐的律制研究,对朱载堉律学遗产的研究,关于律学研究中数理方法的探讨和应用研究,都有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出现。
        在律学研究中,杨荫浏的《三律考》和《管律辨讹》、赵宋光的《中华律学传统的复兴与开拓》、黄翔鹏的《中国古代律学——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科学遗产》,是具有宏观性、总论性的律学论文。
        在音乐考古方面,随着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古代音乐文物的发掘,特别是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大量古代乐器的出土,七十年代末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大型编钟编磬的出土等,这些重大的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极大地激发了音乐史学家们的学术热情,音乐考古研究也随之兴旺起来。
        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李纯一发表了一系列音乐考古论文,论及殷钟、周琴、商埙、钟名演变等问题。杨荫浏在其《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许多篇章亦涉及考古领域,并多有发现。1977年春,吕骥、黄翔鹏等人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省对远古时代的音乐文化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综合的考古研究。事后,吕骥发表了《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黄翔鹏发表了《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问题》。曾侯乙墓编钟出土之后的1981年,《音乐研究》为此出版专刊,集中介绍了国内音乐考古界对曾侯乙墓编钟的学术研究成果。1988年,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又联合召开“国际编钟学术研讨会”,对曾侯乙Ⅰ 、Ⅱ号墓的编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并就编钟出土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展开国际交流。
        1991年6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汪毓和主编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这是五十年代以来第一部关于当代音乐史的学术著作。
        八十年代以后,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整体性研究方面,主要有《民族器乐概论》(高厚永)、《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惇)、《民间歌曲概论》(宋大能)、《福建民间音乐简论》(刘春曙、王耀华)、《山东民歌论述》(苗晶等)、《中国民族曲式》(李西安、军驰)、《民族器乐》(袁静芳)、《音腔论》(沈洽)等。
        在分布研究方面,主要论文有《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色彩区的划分》(杨匡民)、《试论江南民歌的地方色彩》(江明惇)、《论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划分》(黄允箴)、《音地关系探微》(乔建中)等。
        在分类研究方面,主要论文有《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董维松)、《中国乐器的分类》(杜亚雄)、《中国道教音乐分类构想》(蒲亨强)、《传统民歌歌种的形成及分类》(杨匡民)等。
        在型态研究方面,主要论文有《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结构原则》(罗映辉)、《论顶真格旋律》(钱仁康)、《论民族音乐中的三部性结构》(董维松)、《论曲牌联套体》(武俊达)、《论段式》(刘国杰)、《民族声乐曲“垛句”唱腔的结构型态和艺术功能》(伍国栋)、《湖北民歌三声腔及其组织结构》(杨匡民)等。
        在图像研究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国乐器图志》等。
        在剧种乐种研究方面,主要著作有《豫剧音乐》(王基笑)等。
        自1979年7月起,由文化部和中国音协联合组织了大型类书总集《中国民族音乐集成》(下分民歌、曲艺、戏曲、民族器乐四部)编纂工作。这是一个宏伟的民族音乐收集、采录、整理、编纂的系统工程,全书约有一百二十卷,总字数在2.4亿到3亿之间,共有数千名民族音乐工作者参加了这项规模浩大的工作。1991年底已完成了四十卷左右。
        从八十年代开始,着手编纂少数民族音乐的大型志书,如1986年出版的《维吾尔乐器》(万桐书编著)和《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袁炳昌、毛继增主编)。此后,白族、基诺族、土家族、侗族的音乐志撰修工作也纷纷上马,其中《白族音乐志》(伍国栋主编)已于1988年完成付梓。
        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型态学的研究,探讨其音阶、调式构成、曲式特点及多声规律与型态特征并取得进展的学术论文,有《台湾高山族民歌初探》(苏琴)、《达斡尔族民歌初探》(杨士清)、《彝族民间音乐曲式初探》(杨放)、《满族音乐初探》(石光伟)、《苗族民歌研究》(蒲亨强)、《朝鲜族民族音乐“长短”的初步研究》(王宝林)、《略论哈萨克民歌的旋律和调式特征》(石夫)、《试论苗族民歌调式的形成与发展》(李惟白)、《维吾尔族音乐的特殊调式及其和声》(祝令)、《京族音乐调式论》(杨秀昭、何泱)、《布依族民间复调歌曲初探》(李惟白、李继昌)、《壮族“双声”腔调类论》(冯明洋)、《云南多声部民歌研究》(樊祖荫)、《中国各民族多声部民歌的发现与研究》(伍国栋)等。
        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探讨该民族传统音乐与其所植根的物质生产、社会历史条件、精神生活的相互关系,并在这种动态关系中总结该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规律的论文,较有代表性的有《布依族“情歌”的传统形态及其与民族婚姻的渊源关系》(李继昌)、《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形态与民间音乐》(杨放)、《“女儿国”的婚姻形态及情歌》(桑德诺瓦)、《仡佬族民歌与民俗》(张人卓)、《试论德宏地区傣族宗教音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杨民康)、《清宫满族跳神中的音乐活动》(刘桂腾)、《“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及其他》(乔建中)、《百越文化中的音乐》(冯明洋)等。
        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该族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的音乐进行形态学的、文化人类学的参照比较,发现其异同,进而探讨其原始形态和独特个性。这方面代表性的论文有《裕固族西部地区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杜亚雄)、《缅甸民族乐器与缅中民族乐器之联系和比较》(伍国栋)等,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匈牙利民歌比较研究》(杜亚雄)以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周菁葆)等等。
        1979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音乐理论工作座谈会,成为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研究新的起点。1982年10月在江西南昌、1985年12月在福建漳州、1991年4月在北京相继召开了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1986年12月由《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举办的“第一届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就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对象、方法诸问题进行了初步研讨。在1991年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上,上述问题又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对音乐美学哲学基础、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等基本范畴进行整体思索和哲学概括,是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对于西方音乐美学理论、流派的译介和研究,这一时期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于润洋、何乾三、张前、蒋一民等人对语义学、符号学、阐释学、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接受美学、音乐心理学及其他西方近现代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评论和研究,大大地拓宽了中国音乐美学界的学术视野。
        在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文献的整理、译注和研究方面,这时期的美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吉联抗从五十年代即开始、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古代乐论辑注十二种;1985年4月中央音乐学院召开的《乐记》、《声无哀乐论》学术研讨会;次年出版的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 1988年出版的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论》等。较早出版的《〈乐记〉论辩》则是一本以《乐记》为对象的专题论文集,涵盖了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在个人美学专著方面,先后出版了叶纯之、蒋一民合著的《音乐美学导论》(1988),张前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1983),普凯元编著的《音乐心理学基础》(1986),罗小平、黄虹合著的《音乐心理学》(1989)等。
        这一时期音乐美学领域的美学论争异常活跃。例如关于音乐风格的论争,关于音乐的阶级性和共同欣赏的讨论,关于音乐价值的构成与判断,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论争,关于形象、动象、意象的讨论,关于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争鸣,关于新潮音乐的美学来源与流向的讨论,关于音乐的主体性和反映论问题的讨论,关于“音心对映”问题的讨论,关于自律论、他律论、和律论的讨论,等等。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外国音乐研究方面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有廖乃雄的《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看贝多芬思想艺术的发展》(1978)、沈旋的《德彪西的音乐语言》(1980)、王东路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莫扎特及其歌剧》(1983)、关伯基的《略论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1984)等。
        八十年代,于润洋在外国音乐研究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引人注目。他的论文集《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中的西方音乐史学论文《论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肖邦音乐的民族内容》、《艰辛曲折的艺术道路——纪念席曼诺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以及他的另一篇论文《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弥赛亚〉的社会历史内涵比较》,无不体现了他的史论风格。
        八十年代外国音乐研究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不只是东欧诸国的古典音乐与当代音乐,不光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亚、非、拉美、澳等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人类音乐创造也都已经或正在纳入中国学者的理论视野,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
        在西方现代音乐研究方面,重要论文有廖乃雄的《西方现代音乐初探》(1979)、钟子林的《一九四五年以来的西方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创作的关系》(1984)、蔡良玉的《对西方现代音乐的思索》(1984)、王安国的《论巴托克调式体系的综合性与多重性》(1983)以及郑英烈的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篇争鸣论文。此外,钟子林的专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也于九十年代初出版。
        在外国音乐研究专著方面,有《美国大众音乐》(章珍芳)、《欧洲音乐史纲》(李应华)、《欧洲音乐史话》(钱仁康)、《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蔡良玉)等;在资料性、知识性、通俗性著作方面,有《世界名曲欣赏》(四卷本,杨民望)、《欧美革命历史歌曲选释》(钱仁康、蔡良玉、仲仁)、《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波兰爱国音乐家肖邦》(廖乃雄)、《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蔡良玉)、《杰出的管弦乐色彩大师——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沈旋)、《大地之歌——介绍指挥家、作曲家马勒》(周化)等;在工具书编纂方面,有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的《外国音乐词典》,孟宪福主编的《二十世纪外国音乐家词典》,缪天瑞主编的《音乐百科词典》等。1989年4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包含了大量的外国音乐条目,集中体现了四十年来中国外国音乐研究者辛勤研究的主要成果。
        另外,在普及音乐教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
        1980年后陆续出版了一些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著作,如《小学音乐教学法》(张芳瑞、李泯、杜光,1981)、《中学音乐教学》(张万林,1984)、《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王克、杜光,1984)等。这些书籍的一个突出进步是:以教育学中《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阐明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探讨音乐教育性质、任务、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它们较之过去的音乐教材教法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
        与此同时,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成立艺术教育处和艺术教育委员会。1988年制定了《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八十年代以后,国际音乐教育信息传入我国。一些有影响的书籍翻译出版,如《学校音乐教育心理学》(墨塞尔、格林著,章枚译,1983)、《二十世纪音乐教学》(洛伊斯、乔克西著,陈平译,1986)等;一些重要的音乐教育体系、方法相继得以介绍。
        突破以往音乐教学法的局限,拓宽和深化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内涵,着力探索音乐教育活动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及规律,从宏观上研究音乐教育理论,向音乐学科教育学发展,在八十年代中期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人员的目标。1986年前后万庆华《国外音乐教育学研究简介》、何乾三、罗传开、张前《音乐学学科介绍》、叶纯之《音乐教育学》辞条、廖家骅《加强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曹理《音乐教学构想》等有关文章相继发表。1988年底由曹理负责组织成立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组。1989年8月本课题被列入国家教委“七五”规划艺术教育科研重点专题。课题组成立后组织过五次课题研讨会,撰写了近四十万字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主编曹理,副主编缪裴言、廖家骅,1993),编辑翻译了《音乐教育学研究参考资料》(一)。为了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学科教育研究队伍,1990年12月筹建成立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与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建立了联系。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问世,标志着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基本体系形成。就其框架看,主要包括:(1)音乐教育的哲学,(2)音乐教育的美学,(3)音乐教育简史,(4)中外音乐教育比较,(5)音乐教育的心理学,(6)音乐教学论,(7)音乐教育工艺学,(8)幼儿音乐教育学,(9)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学,(10)音乐教育管理学。
        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飞跃还表现在研究方法上日益多样化。人们开始认识到选择科学的、适用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质量。为此应当重视对音乐学科教育研究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克服长期只凭主观经验去解释音乐教育的现象。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观察实验法;(2)调查统计法;(3)总结移植法;(4)比较分析法。
        其中,有些方法使用尚不普遍,但毕竟是“航船已经开出”,随着音乐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科学的、系统的音乐教育研究方法必定会日臻完善。
        近十年来,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发展还表现在:创办《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国家和地方教育专刊;音乐报刊上设置音乐教育专栏,发表了大量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初步统计,从1984年来,正式出版的有关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著作近四十册,每年平均有三百篇音乐教育研究文章发表。无论数量和质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学音乐教学》(曹理、李朴珉,1987)、《中学生音乐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曹理、缪裴言、章连启,1990)、《中等学校音乐教案选译》(曹理、章连启,1989)、《音乐教学原理与方法》(李泯、杜光,1988)、《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概论》(曹理,1990)、《音乐教育学》(刘云翔、魏煌,1990)等,后两本是我国音乐教育学最早的两个版本。
        纵观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历史,从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到学科教育学的兴起,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的进步,反映了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在向世界、向科学靠拢。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