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子由《孟德传》后》原文|赏析|鉴赏

2023-02-17 可可诗词网-名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上者,有虎自山上驰下,妇人仑惶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其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不敢食,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子瞻题。

这篇文章是苏轼为苏辙的《孟德传》所作的题跋文字。题跋是唐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体,一般指题在碑帖、书画、文章和书籍前后的说明或议论文字,题在作品或书籍之后的称为跋、跋尾、书后或读后,题跋文的形制比较短小,不限内容,不拘格式。可以从容舒卷,尽意挥洒,形式自由多变,灵巧活泼,南宋洪迈曾说:“宽闲寂寞之滨,穷胜乐时之暇,时时提笔据几,随所趣而志之,虽无甚奇论,然意到即就,亦殊自喜。”(明·毛晋《汲古阁书跋·容斋题跋》引)这段话能说明宋人写作题跋的情形。苏轼的题跋自然平易,信手拈来之笔,却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才性。明代刻书家毛晋曾把苏轼的题跋专门汇辑,编为《东坡题跋》一书,刻入《津逮秘书》。《书子由〈孟德传〉后》这是这些题跋文中的一篇佳作。苏辙的《孟德传》是一篇著名的文章。描写了一位只身往来于深山密林的勇士孟德的形象。孟德下了不惜一死的决心,“惟山之深者往焉”,吃草根木实如食五谷,猛兽见了他也不敢加害。苏辙通过孟德的故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世人皆有所企慕、有所畏惧,并无意中将它流露出来,使人一望即知,于是弱的会受欺,强的要被嘲。如果象孟德那样无所顾念、无所畏惧,“浩然之气,发越于外”,则不仅能特立于世,便连猛兽也会避让三分了。

苏轼《书子由〈孟德传〉后》没有全面评论苏辙的文章,也不再在孟德的形象上用笔墨。他拈出《孟德传》中猛兽未尝加害于孟德这一点,通过三个故事,证明苏辙的说法是可信的。这种抓住文章中某个问题加以论证说明发挥的写法,是写作题跋文的一种典型的办法。

文章一开始,先写自己读《孟德传》后的最初想法:虎也害怕不怕自己的人,这在情理上似乎是可信的。但是,世人没有见了老虎而不害怕的,那么,所谓“虎畏不惧已者”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可靠,终究还是无法验证。接着,笔锋一转,讲述了自己听说过的三个不怕虎的故事:沙上小儿因不知虎的可怕而毫无畏色,所以未被虎伤害。醉酒的人未醒时不知畏惧,所以虎必待其醒后害怕时再伤他。夜归人把虎当作猪狗之类轰打,居然把虎赶跑。可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实有不怕虎的人,而且果真未被虎伤。这样,便自然地得出结论: 如果人能够象沙上小儿、醉酒的人和不知真相的夜归人那样毫无恐惧之心,那么,“虎不敢食,无足怪者”。

题跋文的特色是短小精悍。这篇小品篇幅虽短,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却很讲究。开篇便对苏辙的文章提出异议,指出“虎畏不惧己者”的说法“终无所试之”,似乎是不相信苏辙的说法。紧接着用一个“然”字一转,娓娓讲出自己的耳闻,证明如果人不畏虎“则虎不敢食,无足怪者”,肯定苏辙的说法是可信的。从“闻而异之”到“无足怪者”的变化过程,也正是作者一步步引导着读者从不信到信的过程。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有一种对比效果,而且使文章的主旨警醒突出。

文章的详略安排也很有特色。三个不怕虎的故事中,沙上小儿不畏虎的故事描摹最为细致: 妇人的慌张、小儿的憨痴、老虎的形容神态都维妙维肖。从这个故事中得出第一个推论,即虎食人时必先施威,对不惧的人便无法施展威风。“虎不食醉人”的故事作为一个补充说明的例证,写得非常简略,在整个论证中有一种过渡的作用。夜归人击虎的故事,用客观叙述的语气,清晰明了。从中引出第二个推论: 夜归人胜虎并非他有打虎的本领,而是他在声气上压倒了虎的威势。这样的详略布置使文章显得既丰满生动又简洁明晰,不枝不蔓,与此同时,还使得文章在结构上有了一种内在的节奏感。

这篇文章虽只是一篇小品,却也处处显示出苏轼运用语言的造诣。如对妇人见虎的反应,用“仓惶沉水避之”六字写之,准确洗练。写老虎对沙上小儿:“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小儿“戏沙上自若”,“儿痴竟不知怪”,用轻松而略带幽默意味的笔触表现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的场面,真切生动,举重若轻。此外,写虎时动词的运用: 如“有虎自山上驰下”、“坐守之”、“蹲其门”、“即逸去”、贴切而生动。

毛晋曾经说过:“题跋似乎小品,非翻海才、射雕手,莫敢道只字。”(《汲古阁书跋》) 苏轼这篇《书子由<孟德传>后》形容真切生动,概括准确简练,结构有巧意,起承转合之间,衔接自然、紧凑。层次明晰,详略有致。虽称不起名篇巨制,确也是一篇颇具才性的短制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