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工人运动

    五卅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发展。192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699个工会组织,会员达124万余人。 为准备北伐战争,......

  • 农民运动

    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都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 北伐战争开始时,占农村人口百......

  • 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的胜利与市政府的诞生

    当上海工人总同盟罢工的时候,东路军节节前进,于2月23日占领嘉兴,先头部队抵达松江附近。张宗昌和孙传芳急令......

  • 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

    1927年1月上旬,北伐军制订出对长江下游的作战方针。东路军由赣东、闽北进入浙江,攻打沪、杭;中路军由长江两......

  • 收复安徽与攻克南京

    东路军占领浙江后,孙传芳以其残部二万余人部署于松江、青浦及吴兴、宜兴一带,企图守住江苏,与国民革命军作......

  • 东进决策与占领浙江

    按照北伐出师前的决策,打下武汉之后,本应北上河南,与国民军会师。对于长江下游地区,中共中央为避免和英帝国......

  • 奉吴河南战争

    1927年初,酝酿已久的奉吴河南战争终于爆发。 以南下抗击北伐军为名夺取河南,是奉系的既定方针。1月26日,张......

  • 顾维钧内阁的改组

    顾维钧内阁是以杜锡珪内阁代理者的身份出现的,在没有取得北洋军阀主要实力派奉系的切实承认之前,它难以安居......

  • 奉鲁军南下与吴佩孚集团的分化

    天津会议使北洋军阀中两个主要实力派——奉鲁军与孙传芳联军实现了联合。从此,北洋军阀纠集在安国军的旗帜......

  • 天津会议与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的力量迅速扩张,政治野心也随之膨胀。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后,奉系觉得有机可乘,一面暗......

  • 杜锡珪、顾维钧内阁的交替

    北洋政府内阁生存的关键是必须得到军阀实力派的支持。随着吴佩孚军事上屡屡败北,势力日衰,替他支撑政局的杜......

  • 恢复党权运动与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为了改变蒋介石大权独揽的情况,1926年10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各省区联席会议即拟提出恢复党权问题,但由于张......

  • 迁都之争

    尽管中央各省区联席会议决定国民政府地点暂不迁移,但蒋介石仍然提出,希望“中央党部移鄂”。10月22日,他致......

  • 迎汪运动与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区联席会议

    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被迫“请假”离国。此后,国民党左派的力量日渐涣散,蒋介石的权力则不断膨胀。为了抵制......

  • “二六”政变与唐继尧统治云南的结束

    滇系唐继尧在西南军阀中势力最大,自称“东大陆主人”,他对国民革命军的迅速推进深感不安,适逢吴佩孚派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