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沙门天王

2024-07-21 可可诗词网-民间神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九一引唐卢弘正 《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
        毗沙门天王者,佛之臂指也。右扼吴钩,左持宝塔,其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斯人在开元则玄宗图象像于旗章,在元和则宪皇交神于梦寐,佑人济难,皆有阴功,自时厥后,虽百夫之长,必资以指挥,十室之邑,亦严其庙宇。


        

北方护国天王 (山西平遥双林寺)


        《酉阳杂俎·前集》 卷八:

        李夷简,元和末在蜀。蜀市人赵高好斗,常入狱。满背镂毗沙门天王,吏欲杖背,见之辄止,恃此转为坊市患害。左右言于李,李大怒,擒就厅前,索新造筋棒,头径三寸,叱杖子打天王,尽则已,数三十余不绝。经旬日,袒衣而历门叫呼,乞修理功德钱。
        成式门下驺路神通,每军较力,能戴石簦靸六百斤石,啮破石粟数十。背刺天王,自信得神力,入场神助之则力生。
        《北梦琐言》 卷一七:
        (李克用) 曾于新城北以酒酹毗沙门天王塑像,请与仆交谈,天王被甲持矛,隐隐出于壁间。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卷四五引鲁应龙 《括异志》:
        秀州子城有天王楼。建炎间,金人犯顺,苏、秀大扰,将屠之,有天王现于城上,若数间屋大。兵卒望之怖惧,遂引去,一州之境获免。及乱平,建楼西北隅,见今事之。
        《能改斋漫录》卷二“天王现形”条:
        州郡置毗沙门天王之始。按 《僧史》: “唐天宝元年壬子,西番五国来寇安西。二月十一日,奏请兵解援。发师万里,累月方到,近臣奏且诏不空三藏入内持念。明皇秉香炉,不空诵 《仁王护国陀罗尼》,方二七遍,帝见神人可五百员,带甲荷戈在殿前。帝问不空,对曰:“此毗沙天王第二子独健,副陛下心,往救安西也。”其年四月,安西奏:“二月十一日巳时后,城东北三十里,云雾冥晦中,有神可长丈余,皆被金甲。至酉时,鼓角大鸣,地动山摇。经二日,蕃寇奔溃。斯须,城楼上有光明天王现形。谨图样,随表进呈。” 因敕诸道节镇,所在州府,于城西北隅,各置天王形象。至于佛寺,亦敕别院安置。
        《异苑》 卷三:
        西域有鼠王国,鼠之大者如狗,中者如兔,小者如常。大鼠头悉已白,然带金环枷。商估有经过其国、不先祈祀者,则啮人衣裳也。得 《沙门咒》 愿更获无他。释道安昔至西方,亲见如此。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卷七:
        按 《释氏源流》: 有毗留勒叉天王,有毗留博叉天王,有提头赖吒天王,有毗沙门天王。昔唐太宗从高祖起义兵,有神降于前,自称毗沙门天王,(头) [愿] 同乃定乱,其手(将) [捋] 有猪首象鼻者,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诏天下公府皆祀之。天圣初,诏诸郡置祠,仍建佛寺,俱以天王为额,此天王之所由普建也。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卷五○:
        《镇江府志》: (天王) 庙宋诸军寨皆有之,元季存者二,明仅存其一,在丹徒县学右寨巷头,旧传唐太宗起兵,有神自号毗沙门天王,愿效力定乱,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诏天下公府皆祭之。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四:
        《宁化县志》: 毗沙门天王庙,庙在县上东门外,永乐间重建。按唐天宝元年,西番寇安西,明皇诏不空三藏诵经。不空因言北方毗沙天王神通可以御之,会安西亦奏: 将战时,有金甲神长丈余来助。因敕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像。黄滔为王审知作碑云: 梵音毗沙门,唐言多闻也始自于阗刹利之英奇,膺世尊帝释之锡号,居须弥山北,住水晶宫殿,领药叉众,为帝释外臣,以护南赡部州。据此,则唐建县时便有此庙,历代遂相沿无革耳。虽然,毗沙何灵于安西而不灵于马嵬蜀道乎? 世奉祀之何居?
        《陔余丛考》 卷三四:
        僧寺多有名天王堂者,按《谈薮》 记: 唐天宝间,番寇西安,诏不空三藏诵咒禳之。忽见金甲神人,不空云: “此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往救矣。” 后西安奏捷,亦云西北有天王现形胜之。朝廷因敕诸道立像。郎瑛谓: 今佛寺有天王堂,始此也。又《括异志》: 宋建炎中,敌将屠秀州,天王现于城上,大若数间屋。遂惧而引去,因建天王楼于城西北隅。
        [案] 在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 (即北方多闻天王) 在中国风头最健。据说它本称俱毗罗,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财神,世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北方的保护神,又是夜叉和紧那罗之王,罗波那(《罗摩衍那》中的魔怪名)的同父异母兄弟,相貌丑陋,三条腿,八颗牙,一只眼。佛教吸收其神,以为北方护法天王毗沙门。(见 《宗教词典》) 徐梵澄先生则认为从其造像来看,不甚像印度本土之神,很可能原是西域某部落的英雄,征服了某些领族或强暴者,安靖了地方,死后为人尊为天王。如果本是印度之神,传到西域后也已被大大土俗化了。(见 《关于毗沙门天王等事》,载 《世界宗教研究》 一九八三年第三期)
        无论毗沙门天王本是印度之神抑或西域之神,其传入中国,却是经过了西域的。《大唐西域记》 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 是该神的故乡,于阗王自称是毗沙门天王的后代。天王故乡有神鼠,“大如猬,其毛则金银异色”。所以后世多闻天王塑像,手上常有银鼠。天王有五子,以二子独健(见二郎神条) 和三子哪吒 (详见下)最为著名。张政烺先生说,毗沙门天王在中国轰动一时,是在唐天宝年间,其故事和画样是从安西 (今新疆库车县) 传入,而大力宣传者则是不空和尚。后世或称唐太宗起兵,天王助之,故诏天下公府祭之,尤荒唐。然自唐玄宗以来,毗沙门天王信仰大盛,奉为军中保护神,各处城楼、兵营设有天王庙堂,出征时图其像于旗章,则是事实。所以唐人纹身,常刺天王象,以为可得神力之助。此俗宋、金仍沿之,至元明而渐衰,唯僧寺尚存天王堂。然而民间虽对毗沙门天王印象淡薄,对托塔李天王之信仰又渐渐转盛矣。
        又胡小伟先生以为宋以后关公信仰渐盛,各地城西北之天王庙遂改为关帝庙,而关圣帝君神格中亦搀有天王成份。颇有新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