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蟾
《春渚纪闻》 卷三 “翊圣敬刘海蟾”条:
真庙朝有天神下降,凭凤翔民张守真为传灵语,因以翊圣封之。度守真为道士,使掌香火,大建祠宇奉之。自庙百里间,有食牛肉及著牛皮履靸过者,必加殃咎,至有立死者。一日有人苎袍青巾,曳牛革大履直至庙庭,进升堂宇,慢言周视而出。守真即焚香启神曰:“此人悖傲如此,而神不即殛之,有疑观听。” 神乃降灵曰:“汝识此人否,实新得道刘海蟾也。诸天以今渐入末运,向道者少,上帝急欲度人,每一人得道,九天皆贺。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职,折旋尘中,寻人而度,是其所得,非列仙之癯者,我尚不敢正视之,况敢罪之也?”
《茶香室三钞》 卷一八:
按世传刘海蟾为辽进士刘操,纯阳弟子也,道家南宗奉以为祖。观此知在宋真宗时,已著仙迹矣。
《列仙全传》 卷二:
刘海蟾。汲郡白鹤观知事崔重微,忽见道人谒于堂下,揖之坐,不语,但微晒。重微起取金相赠,未入房已闻弄笔声,急回视,已失道人。壁间有题字,以仙书证之,乃秦人刘海蟾之笔。
《通俗编》:
《湖广总志》: 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主刘守光为相。一旦有道人来谒,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枚,置几上,累卵于钱,若浮图状。海蟾惊叹曰:“危哉!” 道人曰:“人居荣乐之场,其危有甚于此者。”复尽以钱擘为二,掷之而去。海蟾由是大悟,易服从道,历游名山,所至多有遗迹。宋初于潭州寿宁观题诗,仍自写真其旁。[按] 海蟾二字号,今俗呼刘海,更言刘海戏蟾,舛谬之甚。
《集说诠真》:
刘海名操,字宗成 (按 《广舆记》字昭达),燕山人 (燕山即直隶顺天府)。以明经擢甲第。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平昔好谈性命,钦崇黄老。有道者正阳子 (即锺离权) 来谒,操邀坐堂上。正阳子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文,以一钱间一卵高叠之 (即世称刘海戏金钱所由起也)。操叹异曰:“危哉!” 正阳曰:“相公更危于此。”别去。操顿悟。见燕王光僭妄称燕帝(按《通鉴纲目》: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以刘守光为燕王。乾化元年,守光自称燕帝),谏之不听,遂托疾解印去。改名玄英,道号海蟾子。遍游访道。后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 (见 《神仙通鉴》)。元顺帝至正六年,封明悟弘道真君 (见 《续文献通考》)。一云: 刘操仕辽为宰相,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见《吕祖全书》)。
孟籁甫 《丰暇笔谈》 载: 苏州贝宏文家,世居阊门外之南濠,贸易为生,累代行善。康熙初年,有一不识姓名男子,自称阿保,踵门请服厮役。贝允而收录之,令其力作,意甚勤谨。月余给以工值,辞不肯受。时或数日不食不饥。家人辈咸异之。一日令涤溺器,辄翻其里涤之。涤毕,旋又翻转,软如羊豕之脾。群辈更加惊诧。元夕抱主人之子观灯于市,人丛中忽失所在。举家惶急。三鼓始归。主人大诮让之。答曰:“今年天下灯俱不盛,唯福建省城灯颇可观,故抱往一赏耳。何遽怒也?” 人犹未信之。儿徐探其怀,出鲜荔枝十余枚,置父母前,曰:“请啖之。”因始知其为仙也。又数月,汲井得三足大蟾蜍,以彩绳数尺系之,负诸肩背,喜跃告人曰:“此物逃去,期年不能得,今寻得之矣。”于是乡里传述,以为刘海蟾在贝家,争往看之,至拥挤不得行。负蟾者举手谢主人,从庭中冉冉乘空而去。至今过其门者,犹指为仙迹所在也。
《石林燕语》卷一○:
晁文元公 [名迥] 天资纯至,年过四十登第,始娶,前此未尝知世事也。初学道于刘海蟾,得炼气服形之法; 后学释氏,尝以二教相参,终身力行之。
《坚瓠五集》卷一 “刘海蟾歌” 条:
《碣石剩谈》 载刘海蟾歌,云:“余缘太岁生燕地,忆昔三光分秀气。丱贯圆明霜雪心,十六早登甲科第。纡朱怀紫掌丝纶,忽忆从前春 一寐昨宵家宴至五更,儿女夫人并侍婢。被吾佯醉拨怀盘,击碎珊瑚真玉器。儿女嫌,夫人恶,忘却从前衣饮乐。来朝朝退怒犹存,些儿小过无推托。因此事,方顿悟,前有轮回谁救度。辞官纳印弃荣华,慷慨身心求出路。”按海蟾姓刘名哲,渤海人。十六登甲科,仕金,五十至相位。朝退,有二异人坐道旁,延入,谈修真之术。二人默然,但索金钱一文,鸡卵十枚,掷于案,以鸡卵累金钱上,哲旁睨曰:“危哉!” 二人曰:“君身尤危,何啻此卵!” 哲顿悟,纳印,入终南山学道而仙。其歌意甚明白。今画蓬头跣足嬉笑之人,手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刘海戏蟾图也,直以刘海为名,举世无有知其名者,录之以资博识。
《说听》 卷下:
钱鼎,陆墓窑户也,负官银遁走南京。或言不可居,遂下丹阳,欲适无锡,依故人某。有老人求附舟,遂载之,与共寝。老人道钱祸福,已往皆验,乃告以避难之故,曰:“无锡正尔息肩处也。不得故人力,自有好相识,经冬难必纾矣。”翌日抵无锡西门,老人云: “感君雅意,当奉卮酒为寿。” 要入酒家,剧饮而别。钱追问其姓名,曰:“问何迟也? 抛离火宅三千里,屏去门兵十万家。”钱未省,叩之不答,但云: “会晤尚有日。”请期,曰:“七十三。”又云:“主器将倾,他何足问。” 径去。投故人,故人两目俱矇,家徒四壁立,弗能留,送到某神祠。祠近冯佥事夔别业,冯过道士,与钱相值,谈及内养,其素好也,因钱知梗概,意殊喜,问其来由,以实对,曰:“此间良可避难,吾愿为东道主。” 遂馆之别业,殷勤甚厚。钱每见冯来,则瞻拜一画像甚虔,乃谓冯: “彼何人斯,公敬之若是?” 曰: “此辽上相刘海蟾也。后为列仙,其自咏云: “抛离火宅三千里,屏去门兵十万家。” 始悟向老人乃海蟾也。岁暮还家,官事甫了,而长子死矣。至嘉靖甲辰,其年七十有三,春日在北寺前放鸽,一翁拳其背曰:“汝在斯耶?” 顾视之,已远数步,忽不见。追想即此老人也,居无何,病亡。
[案] 民间传说之八仙,或有刘海蟾居其间。据说刘海蟾本名操 (一说名哲),五代时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后从锺离权、吕洞宾学道成仙,号海蟾子。或谓其为辽进士,尝仕辽为相。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民间以其号有蟾字,遂或以为其形为蟾,又有 “刘海戏金蟾” 之故事。其形像为一蓬头童子,与记载全不相类,由此可见近世民间的神仙信仰,已走入民俗化。
真庙朝有天神下降,凭凤翔民张守真为传灵语,因以翊圣封之。度守真为道士,使掌香火,大建祠宇奉之。自庙百里间,有食牛肉及著牛皮履靸过者,必加殃咎,至有立死者。一日有人苎袍青巾,曳牛革大履直至庙庭,进升堂宇,慢言周视而出。守真即焚香启神曰:“此人悖傲如此,而神不即殛之,有疑观听。” 神乃降灵曰:“汝识此人否,实新得道刘海蟾也。诸天以今渐入末运,向道者少,上帝急欲度人,每一人得道,九天皆贺。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职,折旋尘中,寻人而度,是其所得,非列仙之癯者,我尚不敢正视之,况敢罪之也?”
手持金钱,脚踏金蟾的刘海 (明雕)
《茶香室三钞》 卷一八:
按世传刘海蟾为辽进士刘操,纯阳弟子也,道家南宗奉以为祖。观此知在宋真宗时,已著仙迹矣。
《列仙全传》 卷二:
刘海蟾。汲郡白鹤观知事崔重微,忽见道人谒于堂下,揖之坐,不语,但微晒。重微起取金相赠,未入房已闻弄笔声,急回视,已失道人。壁间有题字,以仙书证之,乃秦人刘海蟾之笔。
《通俗编》:
《湖广总志》: 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主刘守光为相。一旦有道人来谒,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枚,置几上,累卵于钱,若浮图状。海蟾惊叹曰:“危哉!” 道人曰:“人居荣乐之场,其危有甚于此者。”复尽以钱擘为二,掷之而去。海蟾由是大悟,易服从道,历游名山,所至多有遗迹。宋初于潭州寿宁观题诗,仍自写真其旁。[按] 海蟾二字号,今俗呼刘海,更言刘海戏蟾,舛谬之甚。
《集说诠真》:
刘海名操,字宗成 (按 《广舆记》字昭达),燕山人 (燕山即直隶顺天府)。以明经擢甲第。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平昔好谈性命,钦崇黄老。有道者正阳子 (即锺离权) 来谒,操邀坐堂上。正阳子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文,以一钱间一卵高叠之 (即世称刘海戏金钱所由起也)。操叹异曰:“危哉!” 正阳曰:“相公更危于此。”别去。操顿悟。见燕王光僭妄称燕帝(按《通鉴纲目》: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以刘守光为燕王。乾化元年,守光自称燕帝),谏之不听,遂托疾解印去。改名玄英,道号海蟾子。遍游访道。后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 (见 《神仙通鉴》)。元顺帝至正六年,封明悟弘道真君 (见 《续文献通考》)。一云: 刘操仕辽为宰相,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见《吕祖全书》)。
孟籁甫 《丰暇笔谈》 载: 苏州贝宏文家,世居阊门外之南濠,贸易为生,累代行善。康熙初年,有一不识姓名男子,自称阿保,踵门请服厮役。贝允而收录之,令其力作,意甚勤谨。月余给以工值,辞不肯受。时或数日不食不饥。家人辈咸异之。一日令涤溺器,辄翻其里涤之。涤毕,旋又翻转,软如羊豕之脾。群辈更加惊诧。元夕抱主人之子观灯于市,人丛中忽失所在。举家惶急。三鼓始归。主人大诮让之。答曰:“今年天下灯俱不盛,唯福建省城灯颇可观,故抱往一赏耳。何遽怒也?” 人犹未信之。儿徐探其怀,出鲜荔枝十余枚,置父母前,曰:“请啖之。”因始知其为仙也。又数月,汲井得三足大蟾蜍,以彩绳数尺系之,负诸肩背,喜跃告人曰:“此物逃去,期年不能得,今寻得之矣。”于是乡里传述,以为刘海蟾在贝家,争往看之,至拥挤不得行。负蟾者举手谢主人,从庭中冉冉乘空而去。至今过其门者,犹指为仙迹所在也。
《石林燕语》卷一○:
晁文元公 [名迥] 天资纯至,年过四十登第,始娶,前此未尝知世事也。初学道于刘海蟾,得炼气服形之法; 后学释氏,尝以二教相参,终身力行之。
《坚瓠五集》卷一 “刘海蟾歌” 条:
《碣石剩谈》 载刘海蟾歌,云:“余缘太岁生燕地,忆昔三光分秀气。丱贯圆明霜雪心,十六早登甲科第。纡朱怀紫掌丝纶,忽忆从前春 一寐昨宵家宴至五更,儿女夫人并侍婢。被吾佯醉拨怀盘,击碎珊瑚真玉器。儿女嫌,夫人恶,忘却从前衣饮乐。来朝朝退怒犹存,些儿小过无推托。因此事,方顿悟,前有轮回谁救度。辞官纳印弃荣华,慷慨身心求出路。”按海蟾姓刘名哲,渤海人。十六登甲科,仕金,五十至相位。朝退,有二异人坐道旁,延入,谈修真之术。二人默然,但索金钱一文,鸡卵十枚,掷于案,以鸡卵累金钱上,哲旁睨曰:“危哉!” 二人曰:“君身尤危,何啻此卵!” 哲顿悟,纳印,入终南山学道而仙。其歌意甚明白。今画蓬头跣足嬉笑之人,手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刘海戏蟾图也,直以刘海为名,举世无有知其名者,录之以资博识。
《说听》 卷下:
钱鼎,陆墓窑户也,负官银遁走南京。或言不可居,遂下丹阳,欲适无锡,依故人某。有老人求附舟,遂载之,与共寝。老人道钱祸福,已往皆验,乃告以避难之故,曰:“无锡正尔息肩处也。不得故人力,自有好相识,经冬难必纾矣。”翌日抵无锡西门,老人云: “感君雅意,当奉卮酒为寿。” 要入酒家,剧饮而别。钱追问其姓名,曰:“问何迟也? 抛离火宅三千里,屏去门兵十万家。”钱未省,叩之不答,但云: “会晤尚有日。”请期,曰:“七十三。”又云:“主器将倾,他何足问。” 径去。投故人,故人两目俱矇,家徒四壁立,弗能留,送到某神祠。祠近冯佥事夔别业,冯过道士,与钱相值,谈及内养,其素好也,因钱知梗概,意殊喜,问其来由,以实对,曰:“此间良可避难,吾愿为东道主。” 遂馆之别业,殷勤甚厚。钱每见冯来,则瞻拜一画像甚虔,乃谓冯: “彼何人斯,公敬之若是?” 曰: “此辽上相刘海蟾也。后为列仙,其自咏云: “抛离火宅三千里,屏去门兵十万家。” 始悟向老人乃海蟾也。岁暮还家,官事甫了,而长子死矣。至嘉靖甲辰,其年七十有三,春日在北寺前放鸽,一翁拳其背曰:“汝在斯耶?” 顾视之,已远数步,忽不见。追想即此老人也,居无何,病亡。
[案] 民间传说之八仙,或有刘海蟾居其间。据说刘海蟾本名操 (一说名哲),五代时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后从锺离权、吕洞宾学道成仙,号海蟾子。或谓其为辽进士,尝仕辽为相。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民间以其号有蟾字,遂或以为其形为蟾,又有 “刘海戏金蟾” 之故事。其形像为一蓬头童子,与记载全不相类,由此可见近世民间的神仙信仰,已走入民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