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
《周礼·夏官》: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疏:丧所多凶邪,故使之导也。)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注:方良,罔两也。)
《续汉书礼仪志》中:
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丧礼)大驾,方相氏立乘四马先驱。
《风俗通义》佚文:
俗说亡人魂气浮扬,故作魌魌然盛大也。或谓魌头为触圹,殊方语也。(《太平御览》卷五五二)
墓上树柏,路头石虎。《周礼》:方相氏葬日入圹驱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侧,而罔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 《封氏闻见记》 卷六)
俗说凡祭祀先祖,所以求福。方 者,兴旭。相者,所以威厉鬼,殴同像(罔象),方相欲以 惊 逐 鬼 魅。(《北堂书钞》 卷九二引)
《搜神记》 卷一六: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 一居江水,为疟鬼; 一居若水,为魍魉鬼; 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搜神记》 卷一五:
汉建安四年二月,武陵充县妇人李娥,年六十岁,病卒,埋于城外,已十四日。娥比舍有蔡仲,闻娥富,谓殡当有金宝,乃盗发冢求金,以斧剖棺。斧数下,娥于棺中言曰: “蔡仲! 汝护我头。” 仲惊,遽便出走,会为县吏所见,遂收治。依法,当弃市。娥儿闻母活,来迎出,将娥回去。武陵太守闻娥死复生,召见,问事状。娥对曰: “闻谬为司命所召,到时,得遣出,过西门外,适见外兄刘伯文,惊相劳问,涕泣悲哀。娥语曰: ‘伯文! 我一日误为所召,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 又我见召在此,已十余日,形体又为家人所葬埋,归,当那得自出?’ 伯文曰: ‘当为问之。’ 即遣门卒与尸曹相问: ‘司命一日误召武陵女子李娥,今得遣还,娥在此积日,尸丧,又当殡殓,当作何等得出; 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 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 答曰: ‘今武陵西界,有男子李黑,亦得遣还,便可为伴。兼敕黑过娥比舍蔡仲,发出娥也。’ 于是娥遂得出。与伯文别,伯文曰: ‘书一封,以与儿佗。’ 娥遂与黑俱归。事状如此。” 太守闻之,慨然叹曰: “天下事真不可知也。” 乃表以为: “蔡仲虽发冢,为鬼神所使;虽欲无发,执不得已,宜加宽宥。”诏书报可。太守欲验语虚实,即遣马吏于西界,推问李黑,得之,与黑语协。乃致伯文书与佗,佗识其纸,用是父亡时送箱中文书也。表文字犹在也,而书不可晓。乃请费长房读之,曰: “告佗: 我当从府君出案行部,当以八月八日日中时,武陵城南沟水畔顿。汝是时必往。” 到期,悉将大小于城南待之。须臾果至,但闻人马隐隐之声,诣沟水,便闻有呼声曰:“佗来! 汝得我所寄李娥书不耶?”曰: “即得之,故来至此。” 伯文以次呼家中大小,久之,悲伤断绝,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 良久,谓佗曰:“来春大病,与此一丸药,以涂门户,则辟来年妖疠矣。” 言讫,忽去,竟不得见其形。至来春,武陵果大病,白日皆见鬼,唯伯文之家,鬼不敢向。费长房视药丸,曰: “此 ‘方相’脑也。”
《搜神记》卷九:
庾亮,字文康,鄢陵人,镇荆州,豋厕,忽见厕中一物,如方相,两眼尽赤,身有光耀,渐渐从土中出。乃攘臂,以拳击之。应手有声,缩入地。因而寝疾。术士戴洋曰:“昔苏峻事公,于白石祠中祈福,许赛其牛。从来未解。故为此鬼所考,不可救也。” 明年,亮果亡。
《搜神记》 卷七:
宋王仲文为河南郡主簿,居缑氏县北。得休,因晚行泽中。见车後有白狗,仲文甚爱之。欲取之,忽变形如人,状似方相,目赤如火,磋齿吐舌,甚可憎恶。
《酉阳杂俎》 前集卷一三:
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一名苏衣被,苏苏如也; 一曰狂阻,一曰触圹; 四目曰方相,两目曰僛。据费长房识李娥药丸,谓之方相脑,则方相或鬼物也,前圣设官象之。
《太平广记》卷三二七引 《五行记》:
北齐樊孝谦,少有才名。年二十二,答秀才策,累迁至员外散骑侍郎。尝于其门首,观贵人葬车,揖方相而别。是后周年,至此葬日,有人扣门。孝谦出视,乃见所揖方相。门首立云: “君去年此日,共我语否。”孝谦惊倒,须臾便卒。贞观初,崔信明为洋州,与县丞向瓘无二说。
《云笈七签》卷一○○ 《黄帝本纪》:
黄帝游行四方,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以时祭之,因以嫫母为方相氏。注曰: 向其方也。以护丧,亦曰防丧氏。
《事物纪原》 卷九:
《轩辕本纪》 曰: 帝周游时,元妃嫘祖死于道,令次妃姆嫫监护,因置方相,亦曰防丧。此盖其始也。俗号险道神,抑由此故尔? 《周礼》 有方相氏狂夫四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故葬家以方相先驱。
《宋朝丧葬令》 有方相、魌头之别,皆是其品所当用,而世以四目为方相,两目为魌头。按汉世逐疫用魌头,亦 《周礼》 方相之比也。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以索室殴疫。郑注云: 如今魌头是也。疑自汉始云。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卷四○引《贤奕》:
轩辕黄帝周游,元妃累祖死于道,令次妃好嫫监护,因置方相以防夜,盖其始也。俗名险道神、阡陌将军,又名为开路神。
《历代神仙通鉴》 卷二:
(黄帝) 召募长勇人方相氏,执戟防卫,封阡陌将军。(后死为险道神,一曰开路神。帝证果,召为雷部健儿。善走,能与雷相疾。号曰“律令”。咒云 “急急如律令”,谓此。)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开路神君,乃是 《周礼》 之方相氏是也。其神身长丈余,头广三尺,须长三尺五寸,须赤面蓝,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红战袍,脚穿皂皮靴,左手执玉印,右手执方天画戟。出柩以先行之,能押诸凶煞恶鬼藏形,行柩之吉神也,留传之于后世矣。
《集说诠真》:
《封神演义》 载: 开路神,乃方相也。方相与兄方弼俱系商纣朝之武臣。弼长三丈六尺,相长三丈四尺,赤面四眼,勇力兼人。时纣王之太子殷郊、殷洪触父王怒,纣令诛之。弼、相将二太子背负逃奔,日行三十里。继因路资无措,请太子自行前往。弼、相至黄河边,用一木筏揽渡行人,任意勒索,武断渡口。会有周将散宜生向灵宝法师借得定风珠,回至渡口。弼、相渡之过河,即将定风珠抢去奔逸。散宜生莫之谁何。未几,叛商归周之武将黄飞虎追至,着令还珠。弼、相将珠奉还。飞虎劝弼、相归顺姬周。弼、相即随飞虎至西岐。周相姜子牙乃令方弼破风吼阵。商将董天君上神台,将黑旗一摇,突来万千刀兵。方弼四肢忽裂数段,跌倒而死。姜子牙又令方相破落魄阵。商将姚天君上神台,取黑沙一撒,方相大叫一声,登时气绝。迨周克商后,姜子牙敕封方弼为显道神,方相为开路神。
《破除迷信全书》 卷一○:
世俗出丧时必用开路神,古时则多用方相,按官品的大小,定规所用开路神的大小。凡四品以上的官,所用的开路神为方相,头是四方的,所以叫方相,一方安一眼,共有四眼。四品以下的官,则只为两眼。所穿的衣服,如同道士,手中执著戈,还持著盾牌。其实不过只扎成一座架子,雇人在架子中摆弄就是了。走到坟墓时,则用戈打击坟圹的四角,这就完了开路神的本分。但是近来此种方相的开路神,已经变成纸扎的开路鬼了,真是不可思议的。
[案] 方相本当为动物神,古人以为有驱鬼之神力。《周礼》 作礼官名,是方相驱鬼,已成为通行的宗教仪式,故置其官专掌其仪式。汉代沿之。其仪式功用有二: 逐疫鬼; 丧礼中开道护柩,驱除墓室周围之鬼怪。故后世丧葬,皆扎其形,为灵柩先导,号开路神。或又传说黄帝时于道路置以护丧,故又称险道神。明代则又将其人神化。如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为皇帝时之长勇人 (又称为雷部健儿,甚荒谬,参见雷神条),《封神演义》 则析其神为二,谓即殷纣王朝武将方相、方弼兄弟,后一封显道神,一封开路神。近代民间丧礼,多用之。江南一带出殡,以布蒙木架,制二巨人,高丈余,身披铠甲,头如斗,戴盔,作金刚怒目状,为送殡行列之先导,其为方弼、方相兄弟之俦乎?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疏:丧所多凶邪,故使之导也。)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注:方良,罔两也。)
《续汉书礼仪志》中:
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丧礼)大驾,方相氏立乘四马先驱。
《风俗通义》佚文:
俗说亡人魂气浮扬,故作魌魌然盛大也。或谓魌头为触圹,殊方语也。(《太平御览》卷五五二)
墓上树柏,路头石虎。《周礼》:方相氏葬日入圹驱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侧,而罔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 《封氏闻见记》 卷六)
俗说凡祭祀先祖,所以求福。方 者,兴旭。相者,所以威厉鬼,殴同像(罔象),方相欲以 惊 逐 鬼 魅。(《北堂书钞》 卷九二引)
开路神——方相
(明刊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搜神记》 卷一六: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 一居江水,为疟鬼; 一居若水,为魍魉鬼; 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搜神记》 卷一五:
汉建安四年二月,武陵充县妇人李娥,年六十岁,病卒,埋于城外,已十四日。娥比舍有蔡仲,闻娥富,谓殡当有金宝,乃盗发冢求金,以斧剖棺。斧数下,娥于棺中言曰: “蔡仲! 汝护我头。” 仲惊,遽便出走,会为县吏所见,遂收治。依法,当弃市。娥儿闻母活,来迎出,将娥回去。武陵太守闻娥死复生,召见,问事状。娥对曰: “闻谬为司命所召,到时,得遣出,过西门外,适见外兄刘伯文,惊相劳问,涕泣悲哀。娥语曰: ‘伯文! 我一日误为所召,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 又我见召在此,已十余日,形体又为家人所葬埋,归,当那得自出?’ 伯文曰: ‘当为问之。’ 即遣门卒与尸曹相问: ‘司命一日误召武陵女子李娥,今得遣还,娥在此积日,尸丧,又当殡殓,当作何等得出; 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 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 答曰: ‘今武陵西界,有男子李黑,亦得遣还,便可为伴。兼敕黑过娥比舍蔡仲,发出娥也。’ 于是娥遂得出。与伯文别,伯文曰: ‘书一封,以与儿佗。’ 娥遂与黑俱归。事状如此。” 太守闻之,慨然叹曰: “天下事真不可知也。” 乃表以为: “蔡仲虽发冢,为鬼神所使;虽欲无发,执不得已,宜加宽宥。”诏书报可。太守欲验语虚实,即遣马吏于西界,推问李黑,得之,与黑语协。乃致伯文书与佗,佗识其纸,用是父亡时送箱中文书也。表文字犹在也,而书不可晓。乃请费长房读之,曰: “告佗: 我当从府君出案行部,当以八月八日日中时,武陵城南沟水畔顿。汝是时必往。” 到期,悉将大小于城南待之。须臾果至,但闻人马隐隐之声,诣沟水,便闻有呼声曰:“佗来! 汝得我所寄李娥书不耶?”曰: “即得之,故来至此。” 伯文以次呼家中大小,久之,悲伤断绝,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 良久,谓佗曰:“来春大病,与此一丸药,以涂门户,则辟来年妖疠矣。” 言讫,忽去,竟不得见其形。至来春,武陵果大病,白日皆见鬼,唯伯文之家,鬼不敢向。费长房视药丸,曰: “此 ‘方相’脑也。”
《搜神记》卷九:
庾亮,字文康,鄢陵人,镇荆州,豋厕,忽见厕中一物,如方相,两眼尽赤,身有光耀,渐渐从土中出。乃攘臂,以拳击之。应手有声,缩入地。因而寝疾。术士戴洋曰:“昔苏峻事公,于白石祠中祈福,许赛其牛。从来未解。故为此鬼所考,不可救也。” 明年,亮果亡。
河南密县打虎亭出土汉画摹本。说是方相,但更可能是魌头。
《搜神记》 卷七:
宋王仲文为河南郡主簿,居缑氏县北。得休,因晚行泽中。见车後有白狗,仲文甚爱之。欲取之,忽变形如人,状似方相,目赤如火,磋齿吐舌,甚可憎恶。
《酉阳杂俎》 前集卷一三:
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一名苏衣被,苏苏如也; 一曰狂阻,一曰触圹; 四目曰方相,两目曰僛。据费长房识李娥药丸,谓之方相脑,则方相或鬼物也,前圣设官象之。
《太平广记》卷三二七引 《五行记》:
北齐樊孝谦,少有才名。年二十二,答秀才策,累迁至员外散骑侍郎。尝于其门首,观贵人葬车,揖方相而别。是后周年,至此葬日,有人扣门。孝谦出视,乃见所揖方相。门首立云: “君去年此日,共我语否。”孝谦惊倒,须臾便卒。贞观初,崔信明为洋州,与县丞向瓘无二说。
《云笈七签》卷一○○ 《黄帝本纪》:
黄帝游行四方,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以时祭之,因以嫫母为方相氏。注曰: 向其方也。以护丧,亦曰防丧氏。
《事物纪原》 卷九:
《轩辕本纪》 曰: 帝周游时,元妃嫘祖死于道,令次妃姆嫫监护,因置方相,亦曰防丧。此盖其始也。俗号险道神,抑由此故尔? 《周礼》 有方相氏狂夫四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故葬家以方相先驱。
《宋朝丧葬令》 有方相、魌头之别,皆是其品所当用,而世以四目为方相,两目为魌头。按汉世逐疫用魌头,亦 《周礼》 方相之比也。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以索室殴疫。郑注云: 如今魌头是也。疑自汉始云。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卷四○引《贤奕》:
轩辕黄帝周游,元妃累祖死于道,令次妃好嫫监护,因置方相以防夜,盖其始也。俗名险道神、阡陌将军,又名为开路神。
《历代神仙通鉴》 卷二:
(黄帝) 召募长勇人方相氏,执戟防卫,封阡陌将军。(后死为险道神,一曰开路神。帝证果,召为雷部健儿。善走,能与雷相疾。号曰“律令”。咒云 “急急如律令”,谓此。)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开路神君,乃是 《周礼》 之方相氏是也。其神身长丈余,头广三尺,须长三尺五寸,须赤面蓝,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红战袍,脚穿皂皮靴,左手执玉印,右手执方天画戟。出柩以先行之,能押诸凶煞恶鬼藏形,行柩之吉神也,留传之于后世矣。
《集说诠真》:
《封神演义》 载: 开路神,乃方相也。方相与兄方弼俱系商纣朝之武臣。弼长三丈六尺,相长三丈四尺,赤面四眼,勇力兼人。时纣王之太子殷郊、殷洪触父王怒,纣令诛之。弼、相将二太子背负逃奔,日行三十里。继因路资无措,请太子自行前往。弼、相至黄河边,用一木筏揽渡行人,任意勒索,武断渡口。会有周将散宜生向灵宝法师借得定风珠,回至渡口。弼、相渡之过河,即将定风珠抢去奔逸。散宜生莫之谁何。未几,叛商归周之武将黄飞虎追至,着令还珠。弼、相将珠奉还。飞虎劝弼、相归顺姬周。弼、相即随飞虎至西岐。周相姜子牙乃令方弼破风吼阵。商将董天君上神台,将黑旗一摇,突来万千刀兵。方弼四肢忽裂数段,跌倒而死。姜子牙又令方相破落魄阵。商将姚天君上神台,取黑沙一撒,方相大叫一声,登时气绝。迨周克商后,姜子牙敕封方弼为显道神,方相为开路神。
《破除迷信全书》 卷一○:
世俗出丧时必用开路神,古时则多用方相,按官品的大小,定规所用开路神的大小。凡四品以上的官,所用的开路神为方相,头是四方的,所以叫方相,一方安一眼,共有四眼。四品以下的官,则只为两眼。所穿的衣服,如同道士,手中执著戈,还持著盾牌。其实不过只扎成一座架子,雇人在架子中摆弄就是了。走到坟墓时,则用戈打击坟圹的四角,这就完了开路神的本分。但是近来此种方相的开路神,已经变成纸扎的开路鬼了,真是不可思议的。
[案] 方相本当为动物神,古人以为有驱鬼之神力。《周礼》 作礼官名,是方相驱鬼,已成为通行的宗教仪式,故置其官专掌其仪式。汉代沿之。其仪式功用有二: 逐疫鬼; 丧礼中开道护柩,驱除墓室周围之鬼怪。故后世丧葬,皆扎其形,为灵柩先导,号开路神。或又传说黄帝时于道路置以护丧,故又称险道神。明代则又将其人神化。如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为皇帝时之长勇人 (又称为雷部健儿,甚荒谬,参见雷神条),《封神演义》 则析其神为二,谓即殷纣王朝武将方相、方弼兄弟,后一封显道神,一封开路神。近代民间丧礼,多用之。江南一带出殡,以布蒙木架,制二巨人,高丈余,身披铠甲,头如斗,戴盔,作金刚怒目状,为送殡行列之先导,其为方弼、方相兄弟之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