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

2022-12-14 可可诗词网-民间神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楚辞·远游》:
        左雨师使径待兮,右雷公而为卫。
        《搜神记》卷十二:
        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获。天雷雨,止桑树下,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其肱,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


        

雷公 (台湾)


        《搜神后记》 卷一○:
        吴兴人章苟者,五月中,于田中耕,以饭置菰里,每晚取食,饭亦已尽。如此非一。后伺之,见一大蛇偷食。苟遂以鈠斫之,蛇便走去。苟逐之,至一坂,有穴,便入穴,但闻啼声云: “斫伤我某甲。” 或言: “当何如?” 或云: “付雷公,令霹雳杀奴。”须臾,云雨冥合,霹雳覆苟上。苟乃跳梁大骂曰: “天使! 我贫穷,展力耕垦。蛇来偷食,罪当在蛇,反更霹雳我耶? 乃无知雷公也! 雷公若来,吾当以鈠斫汝腹。” 须臾,云雨渐散,转霹雳向蛇穴中,蛇死者数十。
        《铸鼎余闻》卷一引 《开元占经》:
        《石氏中官占》 引石氏云: 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
        《酉阳杂俎·前集》卷八:
        宝历中,邑客十余人,逃暑会饮。 忽暴风雨, 有物坠如玃, 两目����。 邑人言向来雷震, 牛战鸟堕, 邑客但觉殷殷而已。
        贞元年中,宣州忽大雷雨,一物堕地,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一:
        《投荒杂录》: 尝有雷民,因大雷电,空中有物,豕首鳞身,状甚异,民挥刀以斩,其物踣地,血流道中,而震雷益厉。其夕凌空而去。自后挥刀民居屋,频为天火所灾。雷民图雷以祀者,皆豕首鳞身也。
        《神仙感遇传》: 叶迁韶者,信州人也。幼年樵采,避雨于大树下。忽见雷公为树枝所夹,奋飞不得,树枝雷霹后却合。迁韶为取石楔开枝间,然后得去。仍愧谢之,曰: “约来日却至此可也。” 如其言,明日复至树下,雷公亦来,以墨篆一卷与之,曰: “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也。我兄弟五人,要雷声,唤雷大、雷二,必即相应。然雷五性刚暴,无危急之事,不可唤之。” 自是行符致雨,咸有殊效。尝于吉州市中醉,太守擒而责之,欲加凌辱。迁韶于阶下大呼雷五一声,时方旱,日光猛炽,便震霹一声,人皆颠沛。《宣室志》卷七:
        唐御史杨询美,居广陵郡。从子数人皆幼,始从师学。尝一夕大风雨,雷电震耀,诸子俱出户望,且笑且詈曰: “我闻雷有鬼,不知鬼安在?愿得而杀之,可乎?” 既而雷声愈震,林木倾靡,忽一声轰然,若在于庑。诸子惊甚,即驰入户,负壁而立,不敢辄动,复闻雷声,若天呵地吼,庐舍摇动。诸子益惧。仅食顷,雷电方息,天月清霁。庭有大古槐,击拔其根而劈之。诸子觉两髀痛不可忍,具告询美。命家僮执烛视之,诸髀咸有赤文,纵横十数,状类杖痕。疑雷鬼之所为也。
        《宣室志·辑佚》:
        唐长庆中,兰陵萧氏子以胆勇称。客游湘楚,至长沙郡,舍于仰山寺。是夕,独处撤烛,忽暴雷震荡檐宇,久而不止。俄闻西垣下窣窣有声。萧恃膂力,曾不之畏,榻前有巨棰,持至垣下,俯而扑焉。一举而中,有声甚厉,若呼吟者。而连扑数十,遂声绝,风雨亦霁。萧喜曰:“怪且死矣。” 迨晓,西垣下睹一鬼极异: 身尽青,伛而庳,有金斧木楔,以麻缕结其体焉,瞬而喘,若甚困状。于是具告寺僧观之,或曰: “此雷鬼也,盖上帝之使耳。子何为侮于上帝,祸且及矣。” 里中人具牲酒祀之。俄而云气曛晦,自寺中发,出户升天,鬼亦从去,既而雷声又兴,仅数食顷方息。萧气益锐,里中人皆以壮士名焉。


        

神庙大殿屋梁上的雷公(山西朔县东岳庙)


        《夷坚丙志》卷七:
        上官彦衡侍郎,家居扬州。夫人杨氏,白昼在堂中与女儿聚坐,忽雷雨大作,奇鬼从空陨于地,长仅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顾见人掩面而笑。既而观者渐众,笑亦不止。顷之,大霆激于屋表,云霾晦冥,不辨人物,倏尔乘空而去。
        《夷坚丁志》卷八:
        南丰县押录黄伸家,因大雨堕雷媪于庭,扰扰东西,苍黄失措,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良久,云气斗暗,震电闪烁,遂去不见。
        《异闻总录》卷二:
        宋宁宗时,新淦县有雷击物,为产妇所触,不得上升。时邹巫能诵解咒。有神请曰: “时诵解秽咒千遍,当有以报。” 邹诵千遍,神授鞭、印各一,曰: “祈晴顺用印,祈雨倒用印,用鞭画空,雨止画处。” 神忽不见,雷升天矣。邹平生喜食鸭,尝过其女,留杀鸭为黍。时女晒菱于庭,天有雨势,女欲收而后馔。曰: “雨当无损于菱。” 须臾大雨,邹望空四向而画,独庭无雨。由是远近之人招之祈祷,如法用印,无不立应。年九十余卒,鞭印亦亡。今乡人祀之于玉笥山承天宫前庙中,但号邹公而已。
        《五杂俎》 卷一:
        唐代州西有大槐树,震雷击之,中裂数丈。雷公为树所夹,狂吼弥日,众披靡不敢近。狄仁杰为都督,逼而问之,乃云: “树有乖龙,所由令我逐之,落势不堪,为树所夹。若相救者,当报厚德。” 仁杰乃命锯匠破树,方得出。夫雷公被树夹已异矣,能与人言,尤可怪也。又叶迁招曾避雨,亦救雷公于夹树间,翌日,雷公授以墨篆,与仁杰事政同。
        《五杂俎》 卷一:
        雷之击人,多由龙起,或因雷自地中起,偶然值之,则不幸矣。一云: 乖龙惮于行雨,往往逃于人家屋壁及人耳鼻或牛角之中,所由令雷公捉之去,多致霹雳,然亦似有知不妄击者。野史载,柴再思当大雷时,危坐不动,忽有四人舁其床出庭中,俄而大震,龙出。僧道宣右手小指上有小点如麻,因雷鸣不已,出手户外,一震而失半指。
        《五杂俎》卷一:
        《论衡》 曰: 画工图雷公状,如连鼓形,一人椎之。可见汉时相传若此。然雷之形,不常有见之者,大约似雌鸡肉翅,其响乃两翅奋扑作声也。
        《五杂俎》卷一:
        今岭南有物,鸡形肉翅,秋冬藏山土中,掘者遇之,轰然一声而走,土人逐而食之,谓之雷公。余谓此兽也,以其似雷,故名之耳,彼天上雷公,人得而食之耶?
        《玉芝堂谈荟》 卷二○ “雷神形状”条:
        《投荒杂录》: 雷民图雷以祀者,皆豕首鳞身。《山海经》: 雷泽有雷神,龙首人身,鼓其腹则雷。《搜神记》: 晋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值雨,至桑树下,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折其股,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寸余,状似六畜,头似猕猴。唐代州西有大槐树,震雷击之,中裂数丈,雷为树所夹,狂吼弥日。《酉阳杂俎》: 贞元四年,宣州忽大雷雨,一物坠地,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俄顷云暗而失。时皆图而传之。《投荒杂录》: 常有雷民,因大雷电,空中有物,豕首鳞身,状甚异。民挥刃以斩,其物踣地,血流道中,而雷益厉,其夕,凌空而去。自后挥刀居民频为天火所灾。《录异记》: 唐润州延陵县茅山界,元和春大风雨,堕一鬼,身二丈余,黑色而如猪,首角五六尺,肉翅丈余,豹尾,服绛裩,豹皮缠腰,手足两爪皆金色,执赤蛇足踏之,瞪目欲食,其声如雷。寻复雷雨,翼之而去。《狯园》 载,广东人家,风雨晦暝中,一雷神落地不得去,赤发狰狞,状如兽,头似猕猴,角肉翅青,手执绿玉斧。语其家: “急延正一道士来,诵 《清净经》 出我。” 须臾诵毕,腾空而去。我太祖常在默坐,适前殿雷击,恍惚见殿角有人长三尺,青肤肉翅,状肖猴,两目耿耿有光,向帝稽首,腾空而去。乃下诏曰:“五雷著迹于殿庭,其减膳自省。”《广异记》: 开元末,雷州有雷公与鲸斗。鲸身出水上,雷公数十在空中上下,或纵火,或诟击,七日方罢。海边居人往看,不知谁胜,但见海水正赤。成化间,永州宁远县民家妇方娩,有物自天际堕产室中,高尺有五,蓝色,鹰嘴龙爪,而膊下有肉翅如蝙蝠状。天地晦暝,风雨不止。巫者曰: “此雷神也。” 或教以断新伞藉之,仍叠十余几阁其上,日为清秽数次。越三日,复大雷电,物乃飞去。唐李鄘,介休县民,送解牒,夜止晋祠宇下。闻人叩门曰: “介休王借霹雳车收麦。” 良久,见持一物如幢,扛上环缀旗幡,凡十八叶,每叶有光如电。民至日,据高阜候之,介山有云气如窑烟,须臾,风吼雷震,坏麦千余顷。史传载人有与雷斗者。齐淄丘诉为雷所击,三日三夜不能胜,眇其左目,高欢将薛孤延,亦与霹雳斗。《广异记》: 唐欧阳绍任雷州长史,馆于城西,前临大池,常出云气,居者多死。绍至,别穿巨壑,引决此水。雷电大至,火光烛地。绍率其徒持弓排枪与雷师战,衣并焦卷。自辰至酉,雷电飞散,池亦涸竭,中获物如蚕,长四五尺,无头目,斫刺不伤,烊铁汁焦灼为粉而服之。南人呼绍为忽雷。《传奇》: 海康陈鸾凤,乡有雷公庙,因大旱,曰: “我之乡乃雷乡也,为神不福,焉用庙为?”秉炬��之。 其俗不得以黄鱼彘肉相和,食必震死。鸾凤以所忌物相和啖之。俄有迅雷急雨,鸾凤以刃上挥,中雷左股,堕地,状类熊猪,毛角肉翼,青色,手执石斧,流血注然。鸾凤知雷无神,欲断其颈,众哗持之。逡巡,雷翼其伤者和断股而去。于是持刀行二十里,过诸舅兄家,又遭霆震,火焚其室。知无容身处,乃秉炬入于乳穴嵌空之处,雷不能复震矣。三瞑然后返舍。后遂为人祈雨,雷卒不能害。时人目为雨师。《岭表录异》: 雷州之西雷公庙,百姓每岁配连鼓雷车,具酒食奠焉。每大雷雨后,于野中得厣石,谓之雷公墨,叩之枪然,光莹如漆。凡讼者投牒,必以雷墨杂常墨书之为利。又霹雳处得楔如斧者,谓之霹雳楔。小儿佩带,皆辟惊邪,孕妇催生有验。
        《书影》 卷七:
        


        

影壁上的雷公像(山西临汾尧庙)


        雷泽有雷神,龙首人身,鼓其腹则雷。见 《山海经》。轩辕游于阴浦,有物焉,龙身而人首,鼓腹而遨游。问于常伯,常伯曰: “此雷神也,有道则见。” 见 《奚囊橘柚》,此祖 《山海》 说耳。《国史补》 云: 雷州春夏日,无日无雷,至秋伏地中,其状如彘,人皆取食。《青溪暇笔》 云: 霹雳中有物如猴而小,尖嘴肉翅,雷收声后亦入蛰; 山行之人,往往多于土穴中得之,谓之雷公,不畏者恒啖之。《本草》 则谓之震肉。无毒,止小儿夜惊,大人因惊失心,亦作脯与食之。此畜为天雷所霹雳者是。《番禺杂记》 云: 村民凿山为穴,多品供雷,冀雷享之,名曰雷藏。民家女或为神所依,即呼为雷郎,得子曰雷子。则雷公信有之矣。《楚辞》 云:旋入雷渊而不可止些。注雷公之室,亦必有据。若雷郎、雷子,必邪神假雷号耳,未可信也。
        《茶余客话》 卷一三:
        霹雳,砧形,质各殊,随地而异。今各蒙古瀚海沙漠等处,尝拾得铜铁如枪头、箭簇、刀锥之类者,皆雷斧也。雷书云: 雷斧,铜铁为之。盛京乌喇诸地,则皆石也,色微青黑而通明,映之莹如玻璃。其在西洋者,石色沉绿,明澈无异,皆雷楔也。《博物志》 云: 人间往往得石,形如斧刀,名曰霹雳楔者是矣。又有雷墨、雷钻、雷锤,不过以状异名,要皆金石质也。唐人小说谓玉门西有雷庙,国人年年出钻,以给雷用,是诚谬言。夫雷火所至,万物俱化,斧楔乃雷气之所化,其或金或石者,随地气而使然也。又雷墨、雷针,皆不过雨粟雨金之于理耳。
        《坚瓠续集》 卷三 “雷乌雷神” 条:
        袁小修随笔载: 崔封公本智,住牛头里。一日天雨,落一乌鸦于墀间,童子以鸡笼罩之。俄而雷电绕室,吼怒不已。崔曰: “此必雷乌也。” 急召道士跪雨中祷告,手捧其乌,已而大雷一声,遂失所在,雷鸣亦息。
        康熙乙卯闰五月二十日,雷震城隍庙树,有一刷经老人在旁,见雷神形与所塑像无异,惊死,逾时乃苏。
        《坚瓠秘集》卷一 “雷神现形”条:
        《挥麈新谈》: 澧州一日大雨震雷,将一人家屋柱劈碎。举家惊怖。忽见雷神入舍。形似乌鸦,高二三尺许,两足行地,两翅下有二手下垂,行遍屋内,烧一斗一秤,升屋至空中,方发迅雷一声。又 《拙庵杂俎》:康熙中,杭州官塘岸有母蛇,雷神将击之,忽逢产妇在河边洗秽衣,遂不能击,伏于岸旁,大于猕猴,形似蝙蝠。其妇惊骇而去。土人始不敢近视,既而寂然不动,乃以物拨之,见其翅下有手。闻于县令,呼道士祈禳。道士命置七缸,七缸按七星,各满贮香水,施符设法。凡一昼夜,雷神始跃入于缸。七缸浴遍,腾空发声而去。
        《铸鼎余闻》 卷一:
        《元史·舆服志》 云: 雷公旗画神人,大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持凿,运连鼓于火中。
        《集说诠真》:
        汉王充著 《论衡》 曰: 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 其犯杀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 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响吁矣。世无愚智,莫谓不然。推人道以论之,虚妄之言也。
        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音也; 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击之声也; 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世又信之,莫谓不然。如复原之,虚妄之象也。
        雷公头不悬于天,足不蹈于地,安能为雷公? 飞者皆有翼,物无翼而飞,谓仙人; 画仙人之形,为之作翼。如雷公与仙人同,宜复著翼,使雷公不飞,图雷家言其飞,非也。使实飞,不为著翼,又非也。(王充时,图雷公无翼,充驳之。今俗塑雷公插翼,盖因王充驳之故耳。) 夫如是,图雷之像,画雷之状,皆虚妄也。
        《集说诠真》:
        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又塑电神像,其容如女,貌端雅,两手各执镜,号曰电母秀天君。庙中置此二像,乡民然烛焚香,极其诚敬。噫!妄甚矣! 雷岂鼓声,电岂镜光哉? 好事者图此二像,亦可谓想入非非也矣。
        [案] 雷公一称,始见于 《楚辞》。其所以称公者,明都卬 《三余赘笔》 说: “ 《易》: 震为雷,为长男阳也。而雷出天之阳气,故云公。”(后世又有 “雷媪” 的传说,当是民间为雷公塑造的配偶吧。见 《夷坚志》。) 据《论衡》,汉代所画雷公本为一大力士,王充斥其无翼而飞为非是。此外又有以雷公为星神者。然自晋沿至近代,民间所流传的雷公多为兽形或半兽形。由于王充曾斥其无翼而能飞,所以也有为之加上双翼者。其形像或谓像猪,或谓像鬼,而较普遍的看法是像猴。所以 《西游记》 中孙悟空常被人称为 “雷公脸”。从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已给雷公加上了许多社会职能,认为它能代天执行刑罚,击杀有罪过之人,并认为它有辨别善恶之能力,希望它能主持人间正义。所以在中国民间,雷公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形象。人们甚至常常以诙谐态度对待雷公。如民间常有这类传说: 雷公被人击落于地,上不得天 (《搜神记》、《宣室志》); 或被树枝夹住,奋飞不得,需要人来解救 ( 《神仙感遇传》) 等。甚至说 “雷公秋冬则伏地中,其状如彘,人取而食之。” ( 《唐国史补》) 雷公本来是唯一的雷神,但随着它的人格化进程,人们逐渐认为雷公可以不止一个,而且另外塑造了人性特征更显著的大神主宰雷部,而把雷公的地位降到雷部六神之列,成为雷部诸天将的泛称,还常称之为雷鬼,如 《西游记》 五十一回: “传旨教九天府下点邓化、张蕃二雷公,与天王合力缚妖救难。”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